团文网>职场文书>社会实践>暑期社会实践主题

暑期社会实践主题

时间:2017-06-08 11:25:29 社会实践 我要投稿

暑期社会实践主题

  为了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在暑假我们可以去参加一些社会实践,不仅能够学到课外知识,还能增长见识,下面是暑期社会实践范文,仅供参考。

  暑期社会实践【1】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这是论语中的一句话,说的是一个人整夜不食不寝去思考钻研一个问题,没有什么好处,不如亲自去学习研究。

  实践的过程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必经之路,在这个路上,你不在是个孩子,在锻炼,在成长,跌跌撞撞,且歌且行。

  青春的光阴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奋进的号角与激昂的乐谱,也许每天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来,也许每天都要为了完成当天的任务而焦头烂额,也许每天都要为了明日的采访做着准备,但我们是快乐的。

  不再是不为浮云遮眼之势,更在一览众山之躯。

  我们实践,我们快乐。

  作为实践,这样的一项活动,也必须有其流程经营。

  从开始的确定主题,到队员的选拔再到实践的开始,分工,任务的布置,或许疏一看,甚易。

  但实则不然,在这过程中不是冷冷的追求学术上的严谨,更是寻找种人心向往的科学之美。

  孙中山说“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

  ”每个人在“sunshine”这样阳光的队名中贡献着自己,以追求对大学生村官的深入调查为目的,大胆的去想,去做,在这个团队中关心着对方,真正做到了团结,奋进。

  有激动,有感动,有触动。

  不论第一天大家为了提高团队工作效率方案的讨论争论不休,不论每天在外采访村民的队员被烈阳晒伤,汗珠滴落早已浸湿全身的队服,更不论每晚写报告,写日志,总结全天,为明日准备到深夜。

  每天的采访,吃饭,采访,总结,休息,成为了我们的主线,每天奔波于乡村城镇的各个小巷街头,我们询问着,调查着,目的只是完成实践,让自己明白更多属于我们,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真谛。

  只因为我们知道,孵化梦想,需要汗水与坚强的臂膀,我们付出,我们收获,我们快乐。

  在对大学生村官的调查实践中,我们感受到了村里的建设,这里有孩子,农民,村干部,每每从他们的质朴中,我们在感受,感受着这份简单,

  经过我们的采访,知道了村里创业的艰辛,孩子受教育的困难,在同情的同时,我们更多了一份宽慰,因为,我们的村在不断的改善为更好的生活而努力。

  或许,我们的实践不能反应村里的每个角落,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我们的实践能够受到更多人的关注,更多人注意到在大城市的周围,

  还是有着一些需要帮助,建设的村镇,我们的'实践活动受到中国高邮网,郭集网,高邮信息报,扬州日报晚报的关注。

  为自己为一名南大学子感到自豪。

  实践活动结束了,每个人在思考着这几天发生在我们身上全部,少了那些青春的张狂,多了些青春的踏实,少了那些青春的迷茫,

  多了些青春的奋斗,sunshine这个词,不再是一个队名,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当远离喧嚣,来到村镇的时候,才真正明白,什么是奋斗,什么是团结,什么是一个团队。

  这样的实践,这样的我们,这样的,快乐。

  暑期社会实践【2】

  这个暑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平凡的,但对于中国计量学院零点调查协会的“绿梦想,心飞扬”团队的成员来说,这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暑假,

  秉着将绿色生态的理念广泛传播的宗旨,以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研究为课题,在国内多起生态问题引发的群体事件作为案例的背景下,进行了小组的社会实践调查。

  本次课题的亮点在于响应十八大——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明”纳入党章,“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美丽中国”首现大会报告。

  同时也密切的结合了当下社会发展中一直存在没有很好解决却又与人类切身相关的问题,关注热点,契合当今发展需要。

  成员们从从案例概述、分析此类事件特点、探究事件的成因及其发生机制,希望探讨出能解决现今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措施。

  小组成员采用了现代社会调查的标准体系进行,运用恰当的研究方法论、研究方式和研究技术对“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

  主要采用政策基础、逻辑体系、理论范式三种方法论,采用调查研究、文献研究两种研究方式,及问卷技术、访谈技术、抽样技术、统计分析技术四种研究技术进行调查。

  我们将科学地选择调查地点,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方式,全面深入地了解杭州,宁波地区环保建设。

  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组织讨论,进行阶段性总结,最终得到较具说服力的调查报告,其次,成员们开展了一系列以环保为主题的活动,促进大家对环保的重视与生态文明建设,这无疑是整个实践活动的亮点。

  虽然其间不乏困阻与疲倦,但收获更多的却是支持与鼓励。

  “Green Fly”,我们渴望这样一个城市,一个世界。

  课题意义:对于我国生态建设,加强公众参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首先有利于提高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了解的深度和广度,

  给予公众更多的话语权,激发公众主动参与政府管理,使公众意识到自己主人翁的地位,由此提高公众的政治素质。

  其次,对政府部门而言,扩大公众参与度和影响力,使政府信息透明化程度加强,改变传统的政府职能并推动其创新,促使政府部门改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第三,能促进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提高,树立政府良好形象,为建立服务型政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在环境管理中引入社会参与机制,能促进参与式民主理念在环境事务中的应用和深化,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提高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了解的深度和广度,由部分参与转变到全民参与,这是一个质与量的双重飞越。

  通过公众参与,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实现积极稳妥推进我国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响应党的十八大的号召,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对于参与活动的大学生来说:此次课题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问题进行调研,对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具有积极的价值。

  过程中,小组成员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

  通过实践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就是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

  同时,在实践中能够促进成员观察问题的敏锐性,也能提升小组成员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社会实践在为期七天的社会实践中,团队成员齐心协力克服了众多困难,完成了许多艰巨的任务,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成员们都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

  来来往往的人群,总有那么几个人和实践小队成员一样,心中怀着一个绿色的梦想。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渐趋结束,但我们的行动还只是开始。

  “Green Fly”,我们渴望这样一个城市,一个世界!

  暑期社会实践【3】

  “筑梦湿地行”实践队在暑期对黄河口湿地现状调查的总结

  最美的时光总是在你我同行的路上,这个夏天,为了探寻湿地的点滴,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筑梦湿地行暑期实践队踏上了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东营,

  八月的天气实在不适合出行,东营亦是如此,骄阳似火,却比不过我们的一腔热情。

  实践队一行七人希望通过此次践行使得更多的人感受湿地魅力,将绿永驻心间,因而我们将队伍定名为“筑梦湿地行”,旨在构筑绿色湿地之梦,共创生态和谐之梦。

  几经周转我们终于踏上这“植物的王国”、“鸟类的天堂”——素有“地球之肾”美誉的湿地。

  黄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5.3万公顷,拥有地球暖温带最广阔、最完整的和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区内生物种类繁多,据有关资料显示保护区内共有动物1555种,

  水生生物800余种,鸟类298中,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0种,二级保护鸟类49种,已发现最大鸟群达1200多只,每年来到这里的候鸟多达600万只。

  区内野生植物多达400多种,天然草场27万亩,天然柳林12万亩,天然芦苇49万亩。

  作为动植物物种完成生命循环的重要生境,芦苇沼泽面积为32772hm2,占保护区土地面积的26.9%,大片的芦苇荡散发出绿色植物所特有的清新气息,无疑为炎炎夏日增添一抹清爽之意。

  还记得某年初冬曾经来过这里,成群的白天鹅嬉戏水面,海鸥们尽显着身姿在天空中肆意地翱翔,身着高雅纯黑色燕尾服的黑卷尾,

  拥有小捞网似的大喉囊的鹈鹕,能在水中倒立的反嘴鹬,体态笨拙憨厚可人的赤麻鸭,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鸟类随处可见。

  鸟类的天堂绝非虚传,这些小小的生命在这里展现着他们生存的意义。

  蓝天白云,芦苇湖光,他们俨然和大自然融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在这里,它们的生命得以延续,这些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迁徙的候鸟们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汇聚,

  随着季节的变化南北迁移,远距离的往返于越冬地和繁殖地之间,一季便是一场生命的轮回,这是个壮观却又漫长的过程,对于小小的它们不知需要怎样的勇气与毅力才能做到这些……

  而此刻,这个季节的自然保护区却无比的辽阔和安静,此刻的这里是一片少有人打扰的净土,寂静,但却蕴藏着巨大的生命力。

  看那柽柳,它的种子随着黄河水来到这里,而后便在这片盐碱地上安营扎寨,顽强地生长,还有被称为“仙草”的罗布麻,喜水耐湿的野大豆,

  广为大众熟知的甘草等等,它们共同构成了保护区内的草地景观,是野兔、狐狸等陆地兽类的重要栖息和繁殖地。

  可以想象在数月之后,这里又将迎来它的盛世,再次成为动植物们的乐园,这片孕育了无数生命的湿地又将焕发出属于它的独特魅力。

  就是这样一片土地,在多年以前曾经受到石油工业、农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破坏,加上黄河常年断流等自然原因,湿地面积锐减,

  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甚至于是今天,湿地区依然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根据后期采访我们了解到,近年来开发商违规建筑用地是使得湿地面积减少的重要因素之一。

  据统计,2O世纪5O年代黄河三角洲有杞柳林5.3×10^4 hm2,柽柳林4.0×10^4 hm2 ,林地覆盖度高达40%,仅截止到2O世纪90年代末,林地面积就减少了75%,面对这触目惊心的数字我们不免为湿地今后的发展担忧,

  然而,令人欣慰的是随着生态环保热点问题的出现,东营市已将湿地发展建设放在了战略性发展的位置,通过湿地恢复、鸟类栖息地保护等十大工程的实施,推动了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使得保护区功能日臻完善。

  为了加强黄河口三角洲湿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增强湿地生态功能,建设生态城市,东营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例如,颁布《东营市湿地保护管理办法》,旨在修复已破坏区域,保护未破坏区域。

  同时也在保护区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区内依据规划对象的属性、特征和管理的需要,进行科学合理分区,实施分区管理,

  目前保护区内已划分出实验区、核心区、恢复区等区域分别行使不同的功能,此外,还派遣森林公安在湿地内定期巡逻等等。

  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随着政府宣传力度以及资金投入的不断加大,黄河口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情况良好,市民湿地保护的意识也逐渐形成,生态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

  夜晚徜徉在湿地公园感受整个城市的气息,正如他的名字“明月湖”,这里的夜晚湖面波光如镜,野鸭成群结对悠闲地浮游在湖面,

  微风拂过,吹皱一湖池水,映射在池水中湖岸芦苇和香蒲的影子也翩翩起了舞,这样的城市湿地公园怎不叫人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