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精选集mobi
阿城给当人中国文学带来的巨大独创性,是他保持古典文学的表现财富的能力。下面和小编一起来欣赏吧!
阿城精选集mobi【1】
古代的酒类是果酒,类似现在的“绍兴加饭”或“女儿红”,或者米酒,类似日本的SAKE,即清酒,可以喝得多而慢醉,只要不吐,就可以吸收成为热量。
李白他们的古代,一般人,尤其文人,是不喝我们现在这种白酒,也称为“臭酒”的。
“臭酒”是两次以上蒸馏,消耗粮食的量很大,多是河工,也就是黄河防洪的服徭役者喝,或苦力喝,再有就是土匪,一是抵寒,二是消乏,三是壮胆。
我们现在社会上流行喝臭酒,是清末至民初军阀时期兴起来的,说实在,酒品很低,虽然广告做得铺天盖地。
——阿城《阿城精选集》
我喜欢孔子的入世,入得很清晰,有智慧,含幽默,实实在在不标榜。
道家则总有点标榜的味道,从古到今,不断地有人用道家来标榜自己,因为实在是太方便了。
——阿城《阿城精选集》
王一生孤身一人坐在大屋子中央,瞪眼看着我们,双手支在膝上,铁铸一个细树桩,似无所见,似无所闻。
高高的一盏电灯,暗暗地照在他脸上,眼睛深陷进去,黑黑的似俯视大千世界,茫茫宇宙。
那生命像聚在一头乱发中,久久不散,又弥漫开来,灼得人脸热。
——阿城《阿城精选集》
中国人认为“魂”是类似精神的东西,人受到惊吓,有时候会“魂飞”。
“魄”呢,则是物质性的魂,所以我们常常会说“魂飞魄散”。
魂飞魄散之后呢,留下的是尸。
假如魂飞了而魄不散,这个尸就是僵尸。
——阿城《阿城精选集》
鲁迅先生常常看《阅微草堂笔记》,我小时候不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懂了。
《阅微草堂笔记》的细节是非文学性的,老老实实也结结实实。
汪曾祺先生的小说、散文、杂文都有这个特征,所以汪先生的文字几乎是当代中国文字中仅有的没有文艺腔的文字。
——阿城《阿城精选集》
一般所谓的“深刻”、“悲壮”、“深沉”等等,从脑神经的结构来看,是由痛苦中枢放电而影响到快感中枢,于是由苦感与快感共同完成满足感。
如果痛苦不能导致快感,就只有“悲惨”而无“悲壮”。
这就像巧克力,又苦又甜,它产生的满足感强国单纯的糖,可是我们并不认为巧克力比糖“深刻”。
——阿城《阿城精选集》
莫言也是山东人,说和写鬼怪,当代中国一绝,在他的家乡高密,鬼怪就是当地世俗构成,像我这类四九年后城里长大的,只知道“阶级敌人”哪里就写过他了?我听莫言讲鬼怪,格调情怀是唐以前的,语言却是现在的,心里喜欢,明白他是大才。
——阿城《阿城精选集》
艺术最初靠什么?靠想象。
巫的时代靠巫想象,其他的人相信他的想象。
现在无非是每个艺术家都是巫,希望别的人或者是别的巫相信认可自己的想象罢了。
——阿城《阿城精选集》
我喜欢看英国人、德国人的足球,他们跑起来像弹弓射出去的弹丸,脚下不花巧,老老实实地传,老老实实地飞奔,这才是体育运动。
——阿城《阿城精选集》
催眠是人类一大能力,他是由暗示造成的精神活动,由此产生的能量惊人。
艺术呢,本质上与催眠有相通的作用。
——阿城《阿城精选集》
阿城精选集mobi【2】
没看过阿城,于是就找来看。
找来看了,就惊叹,就喜欢。
模糊记得上学时候,老师教写作文、教比喻、教用形容词、教“的、地、得”、教“总分总”、教大家把作文写成两百字、写成五百字、写成一千字、一千五百字……现在网上很多文章能看出这路文风,思想简单,体态臃肿,很有卖字之嫌。
阿城的文字简美。
寥寥数笔,有整体,有细节,一幅画面就活生生于眼前。
“峭壁上草木不甚生长,石头生铁般锈着。
一块巨石和百十块斗大石头,昏死在峡壁根,一动不动。
巨石上伏两只四脚蛇,眼睛眨也不眨,只偶尔吐一下舌芯子,与石头赛呆。”----《峡谷》
“牛们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
两个汉子拽起一条牛,骂着赶到索头。
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起来。
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扣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
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飞起多高,又纷纷扬扬,星散坠下峡去。”----《溜索》
阿城的故事讲得好。
像说书,像单口相声,两三人物,几桩小事,串在一起。
你正听着听着入了神,他“啪”一抖包袱,讲完了。
或令人笑,或令人寻思,寻思着这故事是啥意思?又寻思不着。
阿城是我的父辈人。
写上山下乡,也写闻阁。
不是余华的直白血腥,也不是莫言的魔幻现实。
没有浓墨重彩,只是轻描淡写。
写上初一的王树林,在天安门广场Mzx百万大接见时,被踩丢了本应留到明年穿的新布鞋;写修小提琴的老侯,六六年再次见到曾经修过的一把名琴,已经变成被去掉面板,盛浆糊刷大字报用的木勺。
生活总要前行,所以得学会遗忘。
过去的愁苦,又要记,又不好记太清。
这记与不记间,正是那句:
少年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阿城精选集mobi【3】
我旁边的人说:“据说你下棋可以不吃饭?”我说:“人一迷上什么,吃饭倒是不重要的事。
大约能干出什么事儿的人,总免不了有这种傻事。”王一生想一想,又摇摇头,说:“我可不是这样。”说完就去看窗外。
夜黑黑的,伸手不见五指。
王一生已经睡死。
我却还似乎耳边人声嚷动,眼前火把通明,山民们铁了脸,掮着柴火在林中走,咿咿呀呀地唱。
我笑起来,想:不做俗人,哪儿会知道这般乐趣?家破人亡,平了头每日荷锄,却自有真人生在里面,识到了,即是幸,即是福。
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每日在忙这个。
可囿在其中,终于还不太像人。
——《棋王》
人有利器,易起杀心。
上到山上,逢物便砍,自觉英雄无比。
我便仔细地读图画下面的字,翻了几页,明白是《水浒》中宋江杀惜一段。
六爪很着急地点着画问:“这一个男的一个女的在搞哪样?我认得,这个男的杀了这个女的,可为哪样?”这样的书在城里是“四旧”,早已绝迹,不料却在这野林中冒出一本,且被昏暗的灯照着,有如极远的回忆。
我忽然觉得革命的几年中原来是极累的,这样一个古老的杀人故事竟如缓缓的歌谣,令人从头到脚松懈下来。
肖疙瘩浑身抖了一下,垂下眼睛,说:“你们有那么多树可砍,我管不了。
”李立说:“你是管不了!”肖疙瘩仍垂着眼:“可这颗树要留下来,一个世界都砍光了,也要留下一颗,有个证明。
”李立问:“证明什么?”肖疙瘩说:“证明老天爷干过的事。”
大火霎时封了山顶,两边的火撞在一起,腾起几百丈高,须仰视才见。
那火的.顶端,舔着通红的天底。
我这才明白,我从未真正见过火,也未见过毁灭,更不知新生。
——《树王》
牛是极犟的东西,而且有气度,任打任骂,慢慢眨着眼吃它想吃的东西。
我总想,大约哲学家便是这种样子,否则学问如何做得成功?但“哲学家”们也有慌张的时候,那必是我撒尿了。
牛馋咸,尿咸,于是牛们攒头攒脑地聚来接尿吃,极是快活。
我甚至常憋了尿,专门到山上时喂给牛们,那是一滴也不会浪费的。
凡是给牛喂过尿的,牛便死心塌地地听你吆喝,敬如父母。
我也常常是领了一群朋党,快快乐乐以尿做领袖。
老黑说:“中央台说了上句,我就能对出下句,那都是套路,我摸得很熟,不消听。
”我笑起来,说:“大约全国人民都很熟。
我们那个班上的学生,写作文,社论上的话来得个熟,不用教。
你出个庆祝国庆的作文题,他能把去年的十一社论抄来,你还觉得一点儿不过时。
”大家都点头说不错,老黑说:“大概我也能教书。
”我说:“肯定。”
——《孩子王》
等了近一个钟头,官茅房里居然再没进来人。
大家开始怨政府,说官茅房里应该有纸给大家用嘛。
老吴说,自己没带就说自己没带,政府管天管地还管擦屁股纸?政府还给你们焦枣儿呢!其他四个人看着老吴,不明白“焦枣儿”是什么意思,也不明白老吴怎么突然站了起来。
老吴系好裤子,说,我的晾干了。
——《厕所》
吃,对于中国人来说,上升到了意识形态的地步。
“吃哪儿补哪儿”,吃猪脑补人脑,这个补如果是补智慧,真是让人犹豫。
吃猴脑则是医“羊痫风”也就是“癫痫”,以前刑场边上总有人端着个碗,等着拿犯人死后的脑浆回去给病人吃,有时病人亲自到刑场上去吃。
“吃鞭补肾”,如果公鹿的性激素真是由吃它的相应部位就可以变为中国男人的性激素,性这件事也真是太简单了。
不过这是意识形态,是催眠,是所谓“信”。
看来问题就出在家常菜上。
家常菜原来最难。
什么“龙凤呈祥”,什么“松鼠桂鱼”,场面菜不常吃,吃也是为吃个场面,吃个气氛,吃个客气,不好吃也不必说,难得吃嘛。
家常菜天天吃,好像画牛,场面菜不常吃,类似画鬼,“画鬼容易画牛难”。
——《思乡与蛋白酶》
文化形成之后,是集体的形态,有种“公理”也就是不需证明的样子,于是文化也是暴力,它会镇压质疑者。
中国文化里的“享受痛苦”,一直有很高的地位,单纯的快乐总是被警惕的。
“苦其心志,饿其体肤,天将降大任于斯”,虽然苦痛但心感优越,警惕“玩物丧志”,责备“浑身没有二两重”。
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很清晰的压抑的文化软件程序,它甚至可以达到非常精致的平衡,物我两忘,但它也可以将一个活泼的孩子搞得少年老成。
——《爱情与化学》
神、鬼、怪,不可证明它们是否实在。
中世纪的神学要证明上帝的存在,是帮倒忙,毁上帝,不过倒由这个实证引发了文艺复兴的科学精神。
宗教是人类的精神活动,非关实证。
不少著名的科学家周末会去做礼拜,不少神职人员也在科技刊物上发表科学论文,宗教的归宗教,科学的归科学。
科学造成的“信”与宗教的“信”,不是同一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