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教学心得

时间:2017-03-13 16:18:47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朗读教学心得

  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朗读教学心得范文,欢迎借阅。

朗读教学心得

  朗读教学心得体会一

  通过现场观摩使我真实地感受到了有效的朗读教学在课堂中所发挥的作用――真正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学生的有效参与。

  那么,如何实现有效教学在课堂中的作用呢?

  一、制定准确的朗读目标,读出层次。

  就以吕老师教授的《牧场之国》为例,她先后让学生进行四次阅读,而在这四次阅读中分别提出不同层次的阅读目标或者思考问题,这段教学过程中,她以指导学生朗读为主线,循序渐进,读识结合、读想结合、读诵结合、读说结合,能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同时尊重学生的语感发展规律,让学生自由读、探究读、合作读、体会读,真正把阅读的权利交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运用多种朗读方法,读出乐趣。

  比如在《牧场之国》的朗读过程中,老师先后采用四种读书方法――自由读、默读、快速阅读、品读。

  让学生一边在读的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文的知识一边又享受在这多种朗读方法之中所得到的感受。

  三、激发真实的朗读情感,读出个性。

  我们经常说:“感情朗读是感悟语言的一种有效方法,真正意义上的朗读应该是情感体验的表现、心灵碰撞的激发。

  ”其实不同的学生因为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感悟能力等因素的千差万别,对文章的情感和意境的体会是不同的,朗读的处理方式也各有特色,所以说“有感情朗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

  学生在情境中读得入情入境,仿佛自己就是文中的“我”。

  比如《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师在进行指名品味朗读的时候,事先让学生尝试自己个性化朗读,是学生融入到老北京的冬天,让学生身临其境――跟林海音一样真站在骆驼的面前,在观看它的咀嚼。

  这样一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又情不自禁地走进教师创设的情境里面,何愁学生没有朗读的激情,没有自己的独特体验呢?

  四、立足学生的发展,给予实效的评价。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发展和培养别人的情感。

  ”因此,依靠教师单方面的积极性,不争取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是无论如何难以实现有效教学的。

  同样,有感情朗读的激发也在于教师评价语的激励。

  就像在《冬阳?童年?骆驼队》的课堂上,有学生读得好,有学生读得欠缺,但是老师却没有像我们平时那样单单指出错误就行了,而是运用激励的语言“你的声音真好听,可以再来一遍吗?”“你真厉害,读出了自己的理解”等等,这样学生也会从渐渐地不自信变得敢于放声朗读而且读得更贴切、更完美。

  确实从这几堂课当中我感受到了有效朗读教学在课堂上的作用与益处,但是我也从这些朗读教学生中发现:朗读教学是不是在课堂中占有太重的份额了,而我们忽略了学生思考的时间。

  往往教师让学生带着朗读目标或者思考问题去朗读,却给予学生很少的时间进行思考。

  我们常说学与思要相结合,那我们是不是可以适当的减少朗读的时间,让学生将读与思、学三者结合起来。

  朗读教学心得体会二

  从事小学语文教育十二年,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老师。

  目前在广州番禺明德广地实验学校工作。

  目前担任经典诵读、语文与数学课程的教学。

  大家也许觉得奇怪,体制内的学校,又不是私塾,为什么会走上经典和吟诵教育之路呢?

  感恩学校的许董事,把经典文化带进校园。

  他带着我们看了王财贵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做的一场演讲,《一场演讲,百年震撼》。

  王财贵教授指出:语文、数学、英语,乃至音乐、美术,都是不用教的,只要诵读经典,就能开启孩子智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让我有了把传统文化带给学生的冲动。

  谈到传统文化,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到一个新闻,台湾民进党的谢长廷,结束十月访陆之旅后发表言论:“大陆根本没什么中华文化,反倒台湾保留得比较多。

  ”作为一名大陆的教育工作者,一名文化行业的传播者,听到这样的言论,我心里非常不是滋味。

  但这是事实。

  胡适、傅斯年、林语堂、钱穆、方东美、徐复观、牟宗三、陈鼓应、南怀瑾都是通儒,在海外生活学习过,精通几门学问,视野广阔,个性鲜明,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不畏权贵,为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和复兴中华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堪为一代楷模。

  但 1949 年后,他们都去了台湾。

  一些国学专家留在了大陆,比如熊十力、陈寅恪等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随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在全国确立,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被扣上封建主义的帽子,无锡国学专修学校、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以及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相继被合并或停刊。

  此后几十年内,国学研究活动在大陆一直处于“失语”状态。

  南怀瑾常跟人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

  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这是我从事国学和吟诵教育的初衷。

  再有就是对现代教育的反思。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我类似的感受,接触传统文化之前,我觉得书越来越难教,学生越来越难管。

  按理来说,随着自己教学经验增加,教学设备的改进,应该越教越轻松才是,但我却觉得越教越累。

  学生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

  我一直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师生乃至整个学校,整个社会都陷入了“分数至上”的怪圈。

  大家被“分数”这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来。

  以至于后来国学经典走进了我的课堂,我还是觉得苦。

  因为光读经,很枯燥,读得嗓子嘶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没有提上来,像王财贵教授提出来的读经能开启智慧效果并不明显。

  后来,随着自己的学习的深入,才了解到,中国古代的教育可不是这样,也许大家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印象,就是“苦”。

  《三字经》里说:头悬梁,锥刺股,韩愈的名对: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却不知道,古代读书人尽享读书之乐,才会发奋刻苦读书。

  诗人陆游以书为伴,将书斋取名“书巢”,并自题一联:“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民族英雄郑成功酷爱读书,他的自勉读书联寓意深刻,颇有韵味:“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四库全书》的总纂纪晓岚写有一副对联:“浮沉宦海为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

  联中把自己比喻成“蛀书虫”,热爱读书由此可见。

  现代名人的读书对联独具情趣。

  蔡元培步入仕途仍不忘读书,曾撰写对联悬于书斋:“都无作官意;惟有读书声”。

  拿徐健顺教授的话说:古代的中国文人是没有一个自杀的。

  近代读过私塾的南怀瑾先生说过:自己上学时是很快乐的一件事,在唱唱念念中就学会了。

  而且古代私塾教育,他们跟的老师也不多,一个私塾先生,就把所有的项目都教了。

  中国的教书先生,从孔子以来就这样。

  孔子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可以说中国的文人基本都是琴棋书画都是精通的。

  他们是快乐的。

  南怀瑾先生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几千年人类基本的错误观念。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状元?你们知道几个?现在都要考清华北大,一百年后大家知道清华的第一名是谁?因此,他提出:身心修养是做人的根本。

  “孩子成长要靠自己,不要过分要求,让他自由发展。

  教育不在于他将来成功不成功,先希望他长大做个好人。

  规规矩矩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有好的人品和教育修养。”

  虽然我明白了这些道理,但感觉还是很难迈进国学的大门。

  直到我认识了徐教授,接触了吟诵;我找到了一把钥匙。

  这把钥匙帮助我打开了快乐之门。

  打开了传统文化的大门。

  下面我来分享一下我和孩子们学习吟诵的心得。

  首先吟诵是一剂修身的良方,培养静定功夫的好方法。

  《大学》开篇说: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现在的孩子都很浮躁,学什么没有耐性。

  包括我也是,以前我坐不住,一坐下拿起书,就有种抓狂的感觉,现在我常常沉醉在吟诵声中,不知时间的流逝,真正品尝到读书的快乐!我沉下心来,学完吟诵的初级、中级班,今年暑假又去上海找陈以鸿先生和萧善芗先生学习了传统吟诵——唐调。

  于此同时,接触吟诵一年多一点的时间里,和我校老师一起,主编了全国第一本吟诵校本课程《快乐吟诵》。

  再拿孩子们读经来说:刚开始,孩子们诵读《论语》时,读时间不长,孩子们就不耐烦了,很多孩子都把书都撕烂了。

  现在通过吟诵,孩子的静定功夫长进了,通常吟完一节课,接着吟,每天吟,他们都不厌倦。

  我们早读吟二十分钟,第一二节课也是吟诵,中午吃完饭再吟吟,晚上回家再有半小时左右,吟诵的时间很长。

  其次,通过吟诵,特别是吟诵诗文,达到兴发情感,调节心性的效果。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一句话,就把《诗经》的思想、道理完全概括了。

  诗人的言语有赞美的,有讽刺的,对善良的人和事,就用美好的语言来赞美它,以感发人的善心,对丑恶的人和事,就用尖刻的言语来讽刺它,以惩罚人的恶念。

  都是要提起人们善良的念头,除去人们丑恶的思想,使得人们的性情温和纯正。

  如果人心的'每个念头都是纯正的,没有被私欲邪念扭曲的,那他的所作所为,自然是充满了善行,而没有恶行,充满了被赞美的行为,而没有被讽刺的行为。

  孩子们吟诵《诗经》,吟诵唐诗宋词,确实能陶冶心性,试想,孩子天天吟着:“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相信他再怎样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举两个例子:这是我们班上的一个小调皮。

  一年级刚到班级时,我可以这样形容他:“狗不理包子”。

  他实在是太淘了。

  开学不久,要不用铅笔扎破同学手心,要不拿瓶子敲别人的头,要不用拳头砸同学的胸,要不踢同学的裤档。

  更可怕的是他一次在宿舍,一个同学把手放在门缝处,他趁同学不注意,把门狠狠一关,同学的无名指血流如注,粉碎性骨折。

  他还特别自私特别馋,谁有好东西,只要被他发现了,自己还未品尝,一定先进了他的嘴。

  出去秋游,他尽情的吃着同学们带的零食,自己的宁可全烂掉,也不懂的分享。

  同学们天天投诉他。

  以前他的眼神里我觉得有一股暴戾之气。

  他可是读私塾出来的,没上一年级之前,是就可以背诵《论语》《大学》《中庸》的了。

  为什么经典没有

  在脑子里发酵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接触了吟诵后,原来,诵读方法搞错了。

  私塾老师把他关在一个屋子里,他是跟一个机器学的。

  就是录音机。

  四十天,不准见家长、不准打电话。

  孩子的心灵都有些扭曲了。

  经过一年半用吟诵学习,我感觉他变化挺大的。

  不再打同学、不再偷东西吃、有好东西还会跟同学分享。

  言行举止少了暴戾之气,多了几分君子之风。

  宗同学从别的班转来,一天出操,前面同学不小心碰了他,他逮住前面的同学,对准他的肚子,狠狠地打了他三拳。

  跟一个女生坐,他拿手去摸女孩的胸部和裆部。

  批评他后,又学习了吟诵,他现在可文明了,经常帮我早上带诵诗文。

  我特别忙,教语文数学,国学,还当班主任,语文教研组长。

  细细思量,我没有很费力气,我管理班级很轻松,因为吟诵让孩子们知道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有了是非之心,羞恶之心。

  吟诵可以启发心智,开发智慧,提高记忆,提高成绩,有益健康,美育身心 , 开发智慧。

  一次一个家长跟我分享,妈妈带孩子去医院,看见后面来了个老奶奶,妈妈赶紧让奶奶排到前边,孩子在一旁看了,感紧伸出大拇指对妈妈大声说“妈妈,你真棒!”奶奶是番禺本地人,有菜地,老人闲不住,种了一地的冬瓜。

  临收成前,他们家一地几十个大冬瓜,一夜之间全不见了,被偷了。

  奶奶很难过,孩子住校,回到家里听说后,走到奶奶跟前说:“奶奶,

  您别伤心了,您的瓜被偷了,还可以再种,小偷偷了您的瓜,他丢的是德行。

  小偷更吃亏。

  ”孩子语言多么有智慧啊 !

  孩子们诵读经典已经有两年了。

  这个班的孩子原先基础并不是特别好。

  六个平行班,算是比较差的。

  一年级学完拼音,区抽测,有 23 个小朋友不合格,其他班才两三个。

  我们大部分时间 80% 的时间拿来读经,20% 的时间拿来学习语文、数学。

  到了二年级上期,他们考试成绩已经位居年级前列了。

  这是我班的插班生小雨,05 年尾生人,按理,她该读一年级才对,但是她一年级下学期开学两个月就在我班旁听,旁听了三个月,她就会了一年级全部内容,还特别喜欢吟诵,二年级平均分达到九十五分,学校的语言艺术表演、声乐、戏曲老师都很愿意找她,因为接受能力特别强,表演的很好,目前正和浚汝在学习古琴,也学得很好。

  吟诵有益健康。

  我们班孩子的身体素质也是年级相对较弱的。

  排队时,高高壮壮的孩子极少,全是小个子。

  学习吟诵之前,请病假最多的是我班学生,我也是隔三差五得感冒。

  现在,遇到流行病,我班请假的孩子倒成了全年级最少的了。

  这个孩子叫悦悦,他是个先天基因缺失的孩子,运动机能和体质很差,一年级时,天天走路都摔跤,现在,他吃饭也多了,身体也好了很多,走路基本不摔跤了。

  吟诵养气养生养生的功效可不谓不大。

  我自己经常在吟诵完后,第三节感觉到肚子饿,精力充沛。

  心情愉快,之前的那种苦闷一扫而光,细细向来,是吟诵经典的能量补养了我的精气神。

  美育身心。

  孩子们的审美能力也在吟诵中得到提高。

  教学书法的张老师常常在我面前夸我们班孩子,你们班小孩写的字真漂亮,整个年级就你们班每次都是一次写好,不用重新写第二遍的。

  同样,孩子们的画也画得好,歌也唱得好。

  这是我们班孩子做的手抄报。

  全班孩子学这么多,仍然很快乐,他们还选修了书法、国画、语言艺术、武术、管乐、小提琴、牛津英语、美术、舞蹈、国际象棋等课程,学习不再是苦事!这是我班孩子创作的一些作品。

  吟诵也渐渐把孩子们领入了传统文化的大门。

  我们开展读经两年多,现在吟背完《弟子规》《朱子家训》,《声律启蒙》上平声,古诗五六十首。

  吟诵完《论语》一百多遍。

  吟诵完《孟子》“梁惠王上下篇、公孙丑上下篇、滕文公上下篇。

  ”特别是吟诵完声律启蒙和古诗后,我还尝试给孩子们学写古诗,这是我们班孩子学完《望天门山》后的一些仿写作品。

  节选一两篇。

  游大夫山

  大夫山上百花开,

  斗艳争奇遍地栽。

  红绿橙黄青粉紫,

  蜜蜂蝴蝶纷纷来。

  吴若涵

  游大夫山

  大夫山美引人爱,

  奇树鲜花山上载。

  秋菊傲霜正怒放,

  黄莺白鹭纷纷来。

  宗特泷

  虽然很幼稚,但乐在其中。

  下面我来分享一下学习吟诵的方法。

  学习吟诵和诵读经典我们遵循“恭、熟、忘、合、灵”五字诀。

  恭:就是身心清静、诚信恭敬。

  经典是古圣先贤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经典的流传历经浩劫,流传至今着实不易,所以要恭。

  吟诵是古人交给我们的读书方法,千百年口口相传至今。

  如今吟诵式微,每一个留下来的调子都是那么不容易,饱含着前人的心血,饱含着像徐教授那样的为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而奋斗的吟诵推广者的心血。

  我们吟诵时,就会想起徐教授、想起叶嘉莹先生,想起圣人孔孟。

  心里升起感恩之心。

  学习也就更有劲头了。

  熟:就是诵背纯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读易。

  韦编三绝。

  孔子反复诵读,连串竹简的的皮绳也弄断了三次,可见他诵读之精深。

  《黄帝内经·灵枢》:雷公问于黄帝曰:细子得受业,通于九针六十篇,旦暮勤服之,近者编绝,久者简垢,然尚讽诵弗置。

  近者编绝,久者简垢,就是熟诵的最好写照。

  熟诵,既能把吟诵调熟记于心,更重要的是把经典记在脑子里。

  忘:就是在熟练的基础上,达到声我两忘的境界。

  自然发现声音和经典内容的意境。

  合:就是心身与吟诵相合为一。

  灵:就是我们的终极目标,通过诵读,达到“与圣人居,与圣人谋”的境界。

  说得简单一些:就是先迅速掌握→反复练习→提升技法→领会意蕴→感悟作者。

  下面我谈谈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学校诵读计划表)

  首先是教学相长。

  师生不断学习非常重要,虽然学了吟诵近两年时间了。

  但我总觉得刚懂了点吟诵的皮毛,还有许多东西都不懂。

  只好跟学生一起,边教边学。

  学习方法就是“恭熟忘合灵”我每天在班里放吟诵录音,认真学吟诵。

  这是个身教的过程,孩子们看到老师学习吟诵的热忱,他们也会受到感染。

  其次,让吟诵彻底走进我的课堂。

  吟诵颠覆了孩子们的学习方式,也颠覆了我的教学方式。

  每天保证我和孩子们有充足的时间吟诵。

  我每周十六节课,我拿十节诵经。

  有两节上语文课,有两节上数学。

  吟诵除了在早晚自习进行,走进课堂后,诵经的十节完全变成吟诵课,语文课堂也少不了吟诵,吟诵的时间非常充足。

  第三吟诵教学要和你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比如,这个学期我们班诵经内容是:《孟子》、《声律启蒙》以及国家规定的其他课程。

  那么我就很自然的用吟诵教学经典。

  这是古文的吟诵。

  语文课堂也经常用到吟诵。

  比如,古诗词的教学自然要用到吟诵,其他白话文,其实也是和吟诵结合。

  比如我尝试过在教学二上语文《看雪》时,就把徐教授吟于有任先生的《望大陆》加进去。

  孩子们明白了台湾的老老少少都是那么渴望回大陆,那么渴望团圆。

  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我还是严格按照徐教授的理论指导,安排不同的吟诵课。

  如,经典古文教学,我先会让孩子正确文读,再反复听诵,吟诵,背诵。

  古诗词教学,我先让孩子诵读——读出节奏。

  文读——找准基调。

  此环节让学生根据入声字、拖长的字和韵字,尝试读准古诗,找准感情基调。

  吟读——读出韵味。

  让学生在此环节先听调、学调,学会吟诵。

  三年级开始尝试让他们自主创作古诗。

  最后展示——激发兴趣,经过学习,孩子们需要一个展示的平台,来抒发一下学习吟诵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吟诵的兴趣。

  吟诵教学还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刚开始教学时内容不可太深。

  只让孩子们开口吟就是,不可一开始就讲规则,学太难太深的内容。

  这样会把孩子吓跑的。

  我们刚开始吟诵时,孩子一听老先生的吟诵调就笑。

  我只好从好听的开始,我教的吟诵第一首是《木瓜》。

  后来越学越多,现在孩子们觉得吟诵很好听,觉得唐调也很好了。

  现在我们用唐调吟诵《孟子》。

  吟诵的规则也在循序渐进中慢慢渗透,一开始孩子是什么也不知道,慢慢知道平仄、知道入声字、知道平长仄短的规则。

  我在低年级教学中还常常用到情景教学法。

  比如古诗教学中,我会放着优美的古典音乐,给孩子们播放生动有趣的 PPT. 用生动的语言创设情景,比如教学古诗,我会跟孩子开玩笑说,带他们去旅游啦,带他们穿越回唐宋啦。

  孩子们兴趣盎然。

  孩子们自己也很愿意创设情景。

  通常学完一首古诗,我就会让孩子们演绎一番。

  如,给古诗编上动作。

  或者把古诗当成课本剧演出来。

  老师的情景创设是领着孩子走进文本,孩子们的演绎是跳出文本,再现文本,是更高级的情景教学。

  在选择用什么调子上,我是以继承为主,发展为辅。

  现在有徐教授他们收集和整理的那么多好的吟诵调,这些是经过时间的考验沉淀保留下来的,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所以,我多选用这些调子,自己在教学中,找不到资料时,也会让孩子们套调子,现在每个孩子都能用熟练的调子吟诵经典和古诗。

  我还喜欢做的一点是,我喜欢做主题教学。

  我会设计好一个主题,一年级,我就先教《诗经》主题。

  不仅因为诗经特别美,调子也好听,更主要的是子曰:诗三百,曰思无邪。

  特别能陶冶孩子的性情。

  学古诗也分主题。

  比如按诗人分,可以学李白组诗、杜甫组诗等;按内容分:如学写景诗、送别诗等。

  为什么我想这样做,因为我的时间特别紧,既然我无法延长课堂的长度,那我就增加课堂的宽度。

  让我的孩子学到尽可能多的东西。

  还有,这样孩子对内容的把握也会比较到位。

  比如,《诗经》,只学一两首,孩子很难对周初至春秋期间的史实和社会个阶层人士的喜怒哀乐产生感觉,多学一些,孩子们就会有所领悟。

  学习李白组诗,孩子们不仅能体会诗意,更能感受到诗人的喜怒哀乐,乐观豁达。

  吟诵,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掌握内容。

  大量诵经是我校经典诵读的纵轴,横轴是大量阅读世界名著、伟人传记和科普读物。

  我们班的孩子特别喜欢阅读。

  下课,大家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图书角。

  那语文、数学怎样完成教学任务呢?让孩子自学为主。

  我语文课是单元教学。

  先给孩子们读单元导读,知道这个单元学什么文章,再让孩子熟读文章,自读自悟,中午书法练习完成生字的书写。

  再利用吟诵课的剩余的几分钟给他们梳理一下知识点。

  数学课,我先拿数学书整本读下去,知道这个学期学什么。

  再梳理出重难点,接着叫孩子一章章自习,不懂的来问我。

  经典吟诵课上,让孩子数数,计算读过的数字。

  吟诵给孩子们播种下了一颗种子,长养了孩子的精气神,培养孩子的道德心灵,还有助于孩子提高成绩,所以你不要担心,吟诵和传统文化是可以进入现代教学系统的。

  文化推广不妨就从自己求学读书做起,让我们都来学习吟诵吧。

【朗读教学心得】相关文章:

1.朗读心得

2.英语朗读心得

3.朗读手册读书心得

4.朗读者培训心得

5.朗读心得体会

6.关于朗读的教学名言

7.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个人总结

8.座右铭崔瑗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