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实践的心得体会
在医院实践的心得体会一
2012年9月4日-9月8日, 我们口腔班的22个同学在右安门外社区医院进行了一个星期的社会实践。
与其说是实践,不如说是见习。
我们被分配到中心、玉林、翠林和开阳里四个社区医院,大多数时间里,我们看大夫治疗、查房,有时也会被安排做一些文书档案工作。
在这短短5天的时间里,我初步体会到了医院的规模、制度以及看病的流程。
一级医院
右安门外医院属于一级医院,它的规模自然和首医其他的附属三甲医院不可同日而语,但它依旧对附近的居民有着重要的意义。
右外医院的构造十分简单:一共有四层楼,一层是挂号和输液、二层是各个科室的门诊、三层是病房、四层是心理科和中医科,在主楼的后面还有一排平房,里面是康复科。
病人看病按照挂号、门诊、划价、取药几个步骤进行,医院的病人并不多,一般在科室门诊门口不会有超过三个人等待,门诊也不存在排号、叫号的问题,基本上来这里的病人都能比较快就看上病,我想这也是社区医院对于老百姓来说的一大优势。
右外医院的各个科室医生人数并不多,一般一个科室只有一个门诊,只有内科是有三个门诊的。
医院的b超、心电图等都在一个房间里,有住在附近的孕妇就可以直接过来做产前检查,而不必到大医院去排队等号。
医院同样还设有心理科,并有大夫在那里兼职,有心理问题的附近居民也可随时过来检查。
医院每个星期一有大查房,由院长亲自带队,查房的时候负责每个病人的大夫都要主动拿出病历本向院长和主任汇报病人病情,然后院长会再次诊断病人病情,有疑难问题与负责的大夫进行探讨,最后在用药和其他治疗方面给出自己的建议。
每星期的其他时间查房就都是由闫主任负责了,他是个很严谨的医生,并且很热心,查房时遇到比较典型的病例他会转过身来给我们仔细的讲,尽管我们基本什么都听不懂,但还是跟着他的话问一些幼稚的问题。
您现在阅览的是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社区医院的康复科也很重要,医院的田副院长就是康复科的主管,他也是这次社会实践主要负责我们的院长。
附近居民有些需要长期按摩或者牵引治疗的慢性疾病就会就近到右外医院的康复科来治疗,田院长还经常到玉林、2013网名大全翠林和开阳里三个分站去做治疗。
康复科的设立极大的方便了附近居民的后期治疗,年纪大的老人走不远就可以到医院,避免了因交通不方便或者没有儿女陪同而耽误治疗的情况出现。
医院病房里多数住着心脏病、qq分组 超拽糖尿病、肺心病、肺部感染等慢性病的病人,且多数为老人。
治疗方法多数为输液观察,通常有一到两个家属陪护。
社区医院既方便了老年人的输液观察,也方便了家属,使家属不必跑到很远的大医院去,而是在自家门前就可以照顾病人,带饭带药什么的也都方便。
迷茫、困惑
在右外医院的日子里,我们才真正体会到,大一大二的两年我们学的全部是基础课,真正到了医院以后什么都不会,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看大夫怎样做。
所以说,与其说是社会实践,不如说是医院见习。
医院的医生们大多对我们保持一种很无奈的态度,既被我们的热情、好学所感染,也被我们的一无所知搞得不知所措。
他们通常不知道把我们放在什么位置,我们也不知道自己应该把自己放在什么位置。
当我们在口腔科的时候,人少的时候到是还好,一旦科室人多,大夫们就会麻烦我们到一边去,不要妨碍他们的治疗。
当时和我一起在口腔科的有6个同学,我们6个人简直像柱子一样杵在那,使本来就不大的口腔科凭空多了几根柱子,我们其实也很尴尬的。
病人们看见穿白大褂的就都以为是医生,但多数还是认为我们是实习的,可谁知道,我们心里那点知识储备连实习的都不如呢。
有白大褂,在医院的活动就有了保证,至少去什么地方病人不会对你有任何排斥,医生也会比较理解的看看我们,然后什么都不说或者只说一句“恩,你们随便看看吧”,然后就没有后边的话了。
还是外科一个大夫比较好,有一天下午让我们去帮他剪纱布,叠纱布,我们当时很兴奋,因为终于可以有事情做了。
最后的两天,我们本来按计划应该去翠林的,可刚到那里田院长就把我们用车又拉回了中心,我们又接到了新的任务――为医院编写档案。
XX多份档案从天而降,像一座小山,我们2012年为主,心态都很平和,于是也就比较容易打交道。
在医院实践的心得体会二
社会实践是每一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下是我的假期社会实践报告。
时光飞逝,走进医学殿堂已有两载,在这两年的学习中,我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然而理论终究局限于课本,真正走入社会,走进医院,更多的去了解医生的工作环境,更多的来到患者身边,践行一个医生的使命。
作为一名临床专业的医学生,这是我的第一次社会实践。
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决定去医院里面提前感受见习的氛围,真正到医学领域去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为以后的学习增添动力!于是我来到了汉中市人民医院,在征得院方的同意后,在该院泌尿外科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见习实践工作。
由于还未涉及临床课程,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我的主要任务是在一旁观看学习,尽管时间不长,但对我来说,仍受益匪浅。
从医教科老师那里接过白大褂的那一刻,我就正式成为了这所医院的一员。
走入外科大楼,那种熟悉的味道扑面而来,而此刻的心情却与往常截然不同,身份的转换,让我格外兴奋。
很期待,又有少许紧张。
稍作调整,便来到了泌尿外科医生办公室。
科室的各位老师,对我的到来都格外欢迎。
老师们的热情让刚才那种紧张的情绪荡然无存。
科室赵主任为我指定了李医生作为带教。
我的实习生活也就此正式开始了。
每天的工作,都是从早上的例会开始的,八点整,医护人员交班,首先由值班护士汇报当晚病区病人情况,接着是由当晚值班医生汇报晚上急诊情况,交接班结束是病案讨论,医生们将你难病人的病情、诊断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想法,提交全科成员共同讨论,提出解决方案,上级医生也会给出指导性的建议。
在这个环节中,科室里低年资的医生们能学到很多东西,从各位老师们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角度,更加全面的.了解这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从而积累经验。
紧接着,医生们开始进行每天的查房工作,以了解病人情况,聆听病人的病情叙述,对病人进行必要检查,在言语方面,须亲和友善,不能命令不能冷淡,要与病人及其家属如亲人一般耐心询问。
查房完毕,各个医师根据自己病人当天的情况书写病历和签署医嘱。
在这期间,我发现医护人员真的很辛苦,每天都要微笑面对每一个病人及家属,给予他们温暖和信心。
这种严谨,这种一切为了病人的心,真的让人感动。
每周二的主任大查房要求全科成员参加,由主管医生汇报情况,主任耐心的询问,还会时不时的针对当前病例提出问题,而这中的一些问题是书本上没有的,需要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分析判断,这对低年资的大夫来说绝对是学习的好机会。
因为是在校学生,主任并没有专门向我提出问题。
年轻大夫们在这么多人面前,回答不上来,反而会促进他们下来刻苦钻研业务,更加努力的工作。
查房结束后就是每天正常的工作了。
在医院的这些天中,带教李老师详细的向我介绍了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科室设置情况。
从李老师那我学会了病历的基本写法,熟练掌握了心肺复苏的操作要领以及急诊病人的处理等医疗活动。
并且有幸走进手术室全程观摩了一台《前列腺气化电切》。
虽然专业知识不足导致我并不能完全看懂手术,但看到医生们注意力高度集中地手术,旁边的护士也十分专业地为医生递上他们需要的工具,真是让我有紧张又惊喜。
在手术中,团队合作精神也是十分重要的,主刀,一助,二助,器械护士,麻醉师缺一不可。
纵使医术再高,也需要和同伴默契的配合。
一小时过去了,手术顺利结束,没有动手的我,已经站的脚跟发麻,腰有点酸,可以想到手术的医生们此时更是疲惫吧,而这只是一天工作的一部分,并没有结束,不禁感到医生的辛苦,而这样的辛苦可以换来病人身体的健康,我想对于每一个医生来说,在他们的价值观里,也是值得的。
李老师常说,与病人谈话,看似简单实则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在医患关系复杂化的今天,医托,医闹,病人不再信任医生,而医生上班缺乏安全感,让本就互相猜疑的医患之间形成了巨大的鸿沟,而及时和患者及家属的交流和沟通是解决这些的唯一办法。
耐心细致的谈话,全面的分析病情的发生发展,耐心的解释各项检查的目的,以及术中、术后可能出现风险情况及预防措施等,让病人享有知情权选择权。
从而建立融洽和谐的医患关系,才能更好的进行各项医疗活动。
在这些天的学习中,学到了许多课本中所没有的东西。
医院所有的医护人员都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按时交接班并在8点正式上班前提前15分钟上岗。
没有人迟到。
医生这个职业需要这种严谨负责的态度。
想想自己平时从宿舍到教室就3分钟的路程还常常迟到,和这些医生相比真是无地自容。
在此期间,我曾多次感到发现自己已经融入这种紧张辛苦,却淡定从容的工作中,而醒悟之后才发现自己仍是一个专业知识不足,还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像我身边的医生们一样,为病人服务,让病人恢复健康。
实践,是一种磨练,是对自己感受医院环境,了解医院事务、巩固理论知识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对自己医疗梦想的前期准备。
一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除了深切体会到医生们紧张繁重的工作,更多的是一份收获和不舍。
但我坚信,在未来的努力下,终有一天我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
【在医院实践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2.医院实践心得体会
3.医院实践心得体会
5.在医院的实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