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话题作文

时间:2021-08-08 11:42:17 中考作文 我要投稿

实用的中考话题作文集合八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考话题作文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的中考话题作文集合八篇

中考话题作文 篇1

  20xx年全国31个省市的中考作文竟有19个省市为“ 话题作文”。为什么那么多中高考命题者对“话题作文”情有独钟呢?为什么大家都说“话题作文”好?它究竟好在哪里?为此,试从心理学、逻辑学和修辞学的结合上作出理论上的阐释和探索。

  下边先举四例:

  1、家是什么?家,是难舍的亲情,是温馨的集体,是亲爱的祖国;家,也是我们人生的起 点和成长的避风港。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儿女用孝顺的心给父母 奉上一缕慰藉;在这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之情或伙伴之谊……

  请以“有家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

  2、希望,是人生奋斗的远大目标,是平凡生活中的小小期待。希望是生命之舟的原动力 ,是补充能源的加油站。希望可以将人引向辉煌,也可以将人诱入歧途。希望创造了一个个 大大小小的故事;希望,蕴蓄着振聋发聩的哲理睿思。

  请以“希望”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3、仔细阅读下文,然后按要求作文。

  瀑布从万丈悬崖上奔泻而下,像一道闪闪发亮的珠帘,雷鸣般的轰响震撼着群山 。可是,人们爬上崖顶,却发现上面不过是一条平缓的小河,它一路走来汇聚着点点滴滴的 泉水。如果它不跨出那一步,冲下悬崖,就只能在山峦之中默默流淌。

  小河勇敢地跨出那一步,于是有了气势磅礴的瀑布。

  读了上面这篇短文,你有何感想?你有过“勇敢地跨出那一步”的经历或类似的见闻吗?你 看到过给你以某种启示的景观吗?请从中选一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4、人都希望受人尊重,但受人尊重的前提是尊重别人。尊重很容易做到:因为它是得到 帮助时道声谢,妨碍别人时道句歉;为演出的成功鼓掌,为同学的进步喝彩;一句问候,一 声再见……尊重也容易被忽视:遭人冷落,被人揭短;恶语触怒他人,讥讽同学弱点……总 之,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受人尊重是一种幸福。

  请围绕“尊重”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下面,结合上述四题,对“话题作文”谈点理论上的认识和思考。

  好的话题,往往运用恰当的比拟和比喻。比如第1题,把“家”比为“难舍的亲情”“人 生的起点”“成长的避风港”和父母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的伞;第2题,把“希望”比 作“人生奋斗的远大目标”“平凡生活中的小小期待”“生命之舟的原动力”“补充能源的 加油站”;第3题把崖顶上平缓的小河“跨出一步”就成了“气势磅礴的瀑布”这一自然现 象比作人在学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果敢地抓住机遇后的能量释放;第4题,把“尊重”理 解为“得到帮助时道声谢”“妨碍别人时道句歉”和“为演出的成功鼓掌”“为同学的进步 喝彩”以及“一句问候”“一声再见”。

  那么,这些“话题”为什么无一例外地使用了这种描绘类的辞格呢?因为它们有其独特 的功效,因为它们能把抽象的概念,如“家”“希望”“尊重”变得活泼而富有活力;因 为它们能把呆板的抽象具体化、形象化、生命化和人格化;因为当“主体”与“描绘体”和 谐地融为一体时,它所传递的信息量便自然地增值和扩大,正如老舍所说:“比喻能把印象 扩大增深,用两种东西的力量,来揭发一种东西的形态和性质,使读者心中多了一些图像。 ”

  对于老舍先生关于比喻作用的这句话,我们还必须从心理学和逻辑学的结合上作出进一步 的阐释。心理学讲“语词能引出表象”,能引出往日生活的具体情景。但是,并不是任何语 词都能引出表象,而且,不同的语词其引出表象的功能也有强弱之分。就“话题作文”中的 “话题”而言,它的中心词、关键词,如上述题目中的“家”“尊重”“希望”之类,由于 其概念的外延较大,或者说比较抽象,其引出表象的功能就比较差。学生们看了这些词语 会感到茫然,总有“老虎吃天”无从下嘴之感。然而,上文中提到的那些“喻体”,那些概 念的外延最小而内涵最丰富的语词,其引出表象的功能才最强。

  学生写作文,尤其是写记叙文,总是要记“实”的,总是要写出生动的生活画面的。而上 述话题作文中的那些生动具体的比喻、比拟、对比却是十分有利的。

  作文,不仅需要记“实”,同样需要写“虚”。所谓“虚”,就是指由于受人、事、 物、景等外物的触动而由自身所产生的情、意和想象。然而,就担当“命题作文”写作任务 的中学生而言,其最初的写作冲动,又往往来自于题目的触发,即所谓的“见题动情”,所 谓的命题要命到学生写作的“兴奋点”“动情点”上。那么,上述4题中那些巧妙的比喻和 意蕴深刻、充满哲理的语句,不仅能引出美好的生活回忆,同样也能起到触发情感、启迪思 维、引起联想的作用。比如第1题,把家诠释为“成长的避风港”、父母“为儿女撑起一方 晴空”的“伞”和“儿女用孝顺的心给父母奉上的一缕慰藉”。应该说,这些话语,不仅情 意切切,激动人心,而且会引起人们不尽的遐想。因为生活不仅有风和日丽,还会遇上意想 不到的风浪和阴霾,然而此时,一回到温馨的家,就真如风浪中的航船回到安全的避风港一 样了,就真如阴雨中得到给你带来一方晴空的伞一样了。还有,“孝顺的心给父母奉上的一 缕慰藉”是什么呢?这美好的情意绵绵的话语,同样会引起写动情的遐想:是一声问候 、一杯热茶,还是对年迈多病的老人的耐心搀扶和精心服侍?再比如第4题中“尊重别人是 一种美德,受人尊重是一种幸福”一句,这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深刻的感悟。其实,毕淑 敏的《提醒幸福》《孝心无价》和李国文的《寻找快乐》就是以“幸福”“孝心”和“快乐 ”为话题的“话题作文”。两位作家在他们的文章中说:“‘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 ’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一个人要是不懂得快乐之道,才 是真正的失败。”这些“话题”中的人生感悟是多么深刻而美好啊!我们说:话题之美,就 美在这里。

中考话题作文 篇2

  小和尚觉得逆水而游的鱼很傻,而老和尚却指着水中的枯叶说:“只有死去的东西才会享受随波逐流的安逸和舒适。”老和尚的话多么有哲理啊!我们的人生就像那些鱼,如果不努力奋斗,逆水而游,生命便如一潭死水,终会发臭,干涸。只有一刻不停地奋斗,我们的生命才会有意义,才能让生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愚公移山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讲的是愚公凭借自己顽强不息,坚持奋斗的精神,感动了上天,移开了门前的两座大山。有人认为愚公很傻,一大把老骨头了,还去干这不着边际的事。我却觉得他的行为非常值得肯定,他起初并不知道上天会帮助他,他只想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用残余的生命为子孙后代做点事。为什么愚公能如此坚决?因为他相信,只有奋斗,才会让自己的生命有意义,才能让后代过上好日子。

  古今中外,有许多名人也具有这种奋斗精神,他们一生拼搏,到生命终结也不愿放手。著名的雕刻家米开朗琪罗就是其中之一。他一生兢兢业业,除了一点吃饭和休息时间外,他都在工作。他一生雕刻的作品不计其数,个个栩栩如生,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他不停地奋斗,去世时手里还握着刻刀。他的精神何其可贵,一生努力拼搏,积极向上的他坚信:奋斗,让生命开花。

  若无爱迪生的不怕困难,勇于实验,怎会有今天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电灯;若无伽利略的努力奋斗,钻研真理,怎会有后来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若无王羲之的刻苦练字,专心致志,怎会有入木三分的名家真迹存在?

  奋斗是一个充满艰辛的过程,有的人吃不了这个苦,萎靡不振,不愿向前,宁愿像那枯黄的落叶一般,随波逐流,享受死的安逸和舒适。而有的人却能勇敢地面对前方的种种困难,坚定的向前,向前,再向前。他们不服输,希望以自己的努力奋斗创造奇迹,用自己的双手去实现愿望。

  我们都是新一代的祖国栋梁,应该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去迎接未来的挑战。努力奋斗吧!让我们的生命开出美丽的花朵,让我们的祖国更辉煌!

中考话题作文 篇3

  我提起笔,簌簌的落下最后几笔,我知道,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我的心也渐渐地安静了……

  对于人生,非但在学习上,生活上,我也交了各种各样的答卷,但在匆匆人潮中一日日迷茫的我,只能跟着时代的浪潮,被张牙舞爪的推土机推往更汹涌的浪尖,灯红酒绿的小镇里,一日日被如洋的书籍淹没,我像只无辜的小鸟,飞不出这满是鳞次栉比的高楼的世界,只能随波逐流,我问自己,对于生活,对于安宁,你交过一份满意的答卷么?

  疾行而过的车子还盘旋着耳边的笛鸣,焦躁的夏蝉还无休无绝地弹奏熟烂的老调。虽是清晨,弥漫的雾气还未散去,却被来来往往的轿车照得无处藏身,不知不觉间,踏入了另一个世界,就像做梦般。

  闯入这清新悠远的古镇,沧桑屋檐嵌入黑瓦青砖低吟,雨水恣意流转,缓缓渗入青石板缝。青石板桥横卧河上,静候流水浸漫全身,几只未精心雕琢的石狮安静盘坐着。打伞行人或信不穿梭,或或趴在桥头痴望,只见船夫青箬笠绿蓑衣偶摆双橹轻驾乌篷船,任船顺水东西,敞着肩,哼着渔歌“鱼米肥呦——稻花香,渔人儿呦——把家回——”越过清新的水气,橹的微摆搅碎水波平静,橹声水声细碎得重重叠叠,如泣如诉,袅袅回旋。这与世分流的清新古远,掀起久违的宁静情愫。寻,虽身处世俗,我仍应寻这宁静致远,感怀千年。提起笔,在带着的本子上淡淡地勾勒几笔,我的心也像水一样,流入卷中。这份宁静的答卷,我满意么?

  漫步街角巷口,朦胧中望见几位老者围坐巷口,或挥笔弄墨,刻写遒劲飘柔,道尽古镇风韵,或拿蒲扇,轻摆摇椅,或一身素白,领军象棋兵将。途径一家小院,柴门微掩,斑驳青墙间,皂芙的清新气息中,孩子们绕梁柱嬉闹,或或围着皂芙树翻着小人书,皂芙的清新自然浑入呼吸。那头,一个稚气的女孩身着碎花裙摇头晃脑地蹦跳消失于巷尾,忆童年,我双眸一点如漆,摆着波浪鼓,嚼着白糖,哼着儿歌奔走街头巷尾,远处,戏子的柔腔动情颤抖。寻,我在古镇寻到儿时的灵气与自然。我不禁又拿起笔,在画上留下了几行字“这才是我心灵的归宿,浮夸的成绩,匆匆的脚步,都不是我满意的答卷,我的人生,就应像水一样,缓缓地流淌,徜徉心灵的每个角落,为自己的人生,交一份满意的答卷!”我看着两旁流淌的水,满意的笑了。

  找寻自己内心的宁静,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中考话题作文 篇4

  幸福有时是一种拥有,有时是一种等待,有时是一种感动。收获是一种幸福,付出也是一种幸福;功成名就是幸福,淡泊宁静也是幸福……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在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每一个脚印里。

  请以“这就是幸福”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⑴文体不限;⑵字数不少于600,诗歌不少于16行;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这就是幸福

  我曾经迷茫,不知道现实生活中的幸福是什么,又该怎样去珍惜幸福。听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无论你是穷还是富,是老还是少,是美还是丑。可是,幸福往往像手中紧紧抓住的`水珠,无论怎么用力,都会凄然地消失在风中。

  幸福,你在哪里?

  过节的时候,在乱哄哄的家庭里,外婆拿出我的妹妹玩儿的呼啦圈,笑着对我说:“嘿,我小的时候也玩儿这个,有个性吧!”接着,便给我们演示起来。“真厉害!”大家惊喜地说道。外婆的脸上闪着得意的神采,我也笑了。在人生的晚年,回忆年轻时的点滴,快乐地与儿孙聊这过去的事情。

  幸福,在外婆眼睛里闪耀着令人沉醉的光!

  回家的时候,路过市场。一个中年女人背着大大的书包,提着满袋的肉、蛋和蔬菜,拉着儿子稚嫩的小手。“妈妈……”小孩儿的声音尚有一些清涩,“让我背吧。”“不用了。”女人虽然疲惫,嘴角却流露出欣慰的微笑。小孩儿轻轻一跳,夺下书包,背在肩上,轻快跑开。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女人品味着生活中的温暖,沉浸在爱的深情中。

  幸福,在女人的笑容中散发着醉人的幽香!

  我不禁闭上双眼沉思:在妈妈端上饭菜时的神情和爸爸为我擦拭眼镜的专注中,我感到了幸福;在贫困农村的妹妹拿到捐款的泪水中,我品到了幸福;从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奶奶被扶过马路的身影里,我悟到了幸福;在一位收工回家的清洁工人的笑容中,我看到了幸福;从一位遭受了旱灾刚领到种子的农民的眼神里,我读到了幸福。

  我终于明白,幸福就像花儿的芬芳、蝴蝶的翅膀,细微于不经意的角落,美好于善感的心灵。品味幸福,就是用心灵去体味星的光芒、泪的温暖,还有时光的沧桑。

中考话题作文 篇5

  有时候,品一杯茶都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过程,只看你会不会细细品味。浮生若茶,让我们品味这一路的漫长,享受过程中的奇特韵味。

  生活中常会听人问起:“怎么样了?……”他们关心的不过是结果,却忽视了最耐人寻味的过程。有人说那是直接切题,但有的时候,不妨试试享受过程带给我们的乐趣,你会回味无穷。

  在我看来,钓鱼可算得上是享受过程的最高境界。独自一人,悠闲地举着钓竿,静静地等待鱼儿上钩,这可算得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许多人眼中,垂钓者只不过是一些无所作为的世俗之徒,可这过程中的乐趣只有垂钓者自己知道。独自分享等待鱼儿上钩的期盼与渴望,在这过程中有对心灵的考验和对人生的思索,当然,还有伴你左右的好山好水,享受这样的意境,人生足矣,谁还在乎结果呢?

  这颇有意境的垂钓过程,不禁让我想起了陶潜那句千古绝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正如诗中所云,垂钓者在享受过程的同时,心境将会豁然开朗,心灵犹如洗礼过一般明净。

  上面讲的是以静养心,但动态的过程亦是乐趣无穷。

  登山便是最好的例子。从前,有许多人认为山峰才是唯一的目标,于是失去了享受途中美景的机会。然而,登山并不仅仅是“目标在眼前”身后及道旁的美景也足以让人留连往返。享受登山的过程,不在乎你爬了多高,重要的是过程中给你留下的回忆与启迪。从山脚下往上登,你要战胜内心的恐惧与疑虑,坚定信念,扎稳脚步。滑倒了,尽管身后便是悬崖,你要勇敢地爬起,重新调整步伐。过程中怀抱信念向理想攀登的精神,过程中与队友互帮互助的情景,你是否都铭记与心?这些便是你最珍贵的回忆。过程中亲临自然的思索,过程中不畏艰险的勇气,你是否都铭记于心?这便是你得到的最好的启迪。如果这些你都拥有了,那么别在乎最后的高度,因为你已经享受了过程。

  享受过程,其实就是这么简单,每时每刻,随时随地。垂钓和登山,一静一动,给了我们最好的诠释。

  浮生若茶,让我们怀着一颗坦荡的心,去细细品味过程带给我们的无限遐想。

中考话题作文 篇6

  环保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它有着与我们密不可分的关系,其实你可以发现,环保只是一件举手之劳的事,但是若环保做得不好,也会危害到大自然,使动物无法生存。一但环保做得好,我们的地球也会变得更美丽更干净。

  环保方法有很多种,最常听到的就是资源回收,首先你必须把你身边所喝的饮料做个分类,有塑料瓶、铁铝罐、铝箔包…等,这些瓶瓶罐罐的饮料,只要做好了分类 就可以回收再利用,不仅省钱又环保。还有用完的纸回收后就变成再生纸制品,像是纸箱、纸袋、便纸条,只要你动点脑筋,身边的东西就又可以再继续运用。像塑 胶不易腐化,所以出门时记得自备购物袋,吃饭用具重复使用,少开车并多搭乘交通运输工具。

  以上说明了如何做环保,再来要说做环保的好处和对地球的帮助,因为人类的浪费资源,导致资源正在快速的消失中,已有科学家发出警告,再不珍惜就会没有资源可用,再加上全球暖化的问题日趋严重,海平面上升,所以再过几年较低的小岛,都将被水淹没。

中考话题作文 篇7

  无数个画面像电影片段一样闪过我的脑海,可是,只有那一刻,我久久不能忘怀。

  那是我至今唯一一次演讲的经历。

  我带着不安、紧张、又有点兴奋的心情入座,等待上台。虽然我抽到的签第四个,可我依然不能使情绪平静下来。有三个人排在你前面呢,别紧张!我对自己说。我不停地绞着汗涔涔的双手,心跳得飞快而又剧烈,就差没冲破胸膛了。前面同学演讲的内容我一个字都没有听进去,心中默念着我的演讲稿,可又没有一次是念完的,因为那一阵阵掌声总会使我的心跳加速,思绪乱飞。

  终于,轮到我了!我有一种窒息的感觉,此时我一定会躲着镜子,天知道我的脸有多红!我尽量不去看台下那一双双眼睛,因为我怕在与某一具体眼神交汇的刹那会慌神,我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镇静下来,尽管此时讲台后面的那双腿在微微颤抖。做完自我介绍,我开始讲起来,出乎意料,前半段还挺流利的。大家都望着我,一位老师已经拿出手机要开始拍了,我越发激动和紧张了……

  突然,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我忘词了!就在最激动人心的部分,忘词了!我的神!快让我想起来!我在心里呐喊着。哦,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全世界都静了,似乎只剩我心跳的声音。虽然开着空调,可依然那么热,我的体温在这时肯定升到了四十度。那位老师遗憾地放下了手机。我把前一句又慢慢重复了一遍,以便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去回想下一句,慢条斯理中,我反倒稍稍从慌乱中冷静了一些……想起来了!赶紧讲下去,可是直到演讲结束那位老师都没有再拿出手机。

  我回到座位上,心中百感交集,我成功了吗?不,我的演讲中断了,但我还是讲完了。这是我第一次体会到这么大的压力,而我居然扛过去了!这又是我人生中的一次成长和突破,虽然中途忘词了,虽然我还不是那么完美,但我还是要对自己说:恭喜你!你成功完成了第一次演讲的挑战,你成功了!

中考话题作文 篇8

  考场作文若能写出新意便能得高分,而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写出有新意的作文,关键取决于考生能否做到构思出新。面话题,若按传统的思维方式构思,则很有可能陷入平庸,难以写出创新佳作。只有灵活、恰当地掌握创新构思的方法,才能写出有新意的考场佳作来。一般说来,话题作文的创新构思,可有下列切入角度。

  一、从话题的另一意义的角度切入

  许多中考话题都具有多义性,若只盯住其本义或其常用义,则构思很难出新,写出的作文虽不跑题但也显得一般化,若撇开其本义或常见义,转而从其引申义或其比喻义的角度切入,构思定能出新。如黑龙江省20xx年的中考话题是"水",若从自然界之"水"这个意思层面上去理解,把"水"当成名词

  则构思很难出新;若把"水"理解成形容词,如"这个人很水",在这个层面上理解"水"的意思,则其拟题、行文都会很有新意。

  二、从缩小话题内涵的角度切入

  有许多中考话题的意思非常宽泛,若给话题加上一些限制语或修饰语,便缩小了话题的内涵,有利于考场作文出新出奇。如海南省中考话题是"第一次",便应缩小其内涵,才有利于构思选材,考场作文才能出新出奇。这里要强调的是:添加的限制语或修饰语,必须避开众生皆谈、人云亦云的误区,要从自己的材料库中那许多不为人知的人、事、景、物着手。

  这样,新颖、独特的作文内容就会流于笔底,并能紧紧地抓住阅卷老师的眼和心。

  三、从话题的逆向思维角度切入

  围绕考试话题,自我多方设问,多方求答,用以开启思维,立意选材,这是众多考生的一般作法。然而,绝大多数考生只知沿着话题正向发问,而很少有逆向发问的。如江西省20xx年中考话题"尊重",考生可以提出"何为尊重"、"谁尊重谁"、"为什么要尊重"、"谁可做尊重或被他人尊重的典范"等等问题

  这些都是从正面发问,没能跳出常规思维的圈子;若舍弃"正向",从"逆向"角度思考发问,"为什么谁不尊重谁"、"不尊重他人好不好,为什么"、"不尊重的事例或现象有哪些"、"怎样消除不尊重现象"等等,如此这般的提问思考,文章的构思、选材就避开了老调,步入了新境。

  四、从话题的另一时空的角度切入

  围绕考试话题,写自己经历的事,写自己身边的事,从家庭时空、从社会时空、从学校时空范围去立意选材,这本无不可。但这都是从话题的"现实时空"去构思的。若能启动联想、想象或幻想,从话题的"过去时空"或"未来时空"角度去构思,只要联想、想象或幻想的人、事、景、物合乎情理,不管写的是话题的"过去时空"或"未来时空"

  只要能含蓄、曲折地反映话题的"现实时空",便能写出颇具新意的考场作文来。如四川省德阳市20xx年的中考话题"初三生活",若一般人可能都会写自己或同龄人的初三生活,若启动联想、想象或幻想,写爷爷、奶奶的初三生活或几十年以后自己子孙的初三生活,只要合乎情理,则定能让阅卷老师耳目一新,从而拍案叫绝。

【实用的中考话题作文集合八篇】相关文章:

1.实用的中考话题作文集合六篇

2.实用的中考话题作文集锦7篇

3.【必备】中考话题作文集合7篇

4.【精选】中考话题作文集合6篇

5.【热门】中考话题作文集合9篇

6.【实用】中考话题作文集锦四篇

7.有关中考话题作文集合8篇

8.【精品】中考话题作文集合七篇

9.【热门】中考话题作文集合七篇

上一篇:中考优秀作文 下一篇:中考话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