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读后感>谢觉哉家书读后感

谢觉哉家书读后感

时间:2016-07-15 16:10:2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谢觉哉家书读后感

  谢觉哉的家书内容

谢觉哉家书读后感

  致子女:

  一、看过去,看别人。

  从搬家谈起,我不反对搬家。如果必要,房子要修理或让给别人住。我们可以搬到比这还好或比这不好的地方去。有一个观点必须改正:这个房子是很好的,不要因有点点子毛病,就叫嚷起来。应该知道:不论吃的、住的、穿的好坏都是比较出来的。我们要看过去,看别人。

  我们的吃,尚不大好,但已比过去好。我的老家是地主,吃得饱但并不那么吃得好。至于你妈妈的老家,靠替人家推磨,靠做小生意,靠捡人家红薯,土里遗下的小红薯,有一顿,没一顿。

  总之,看过去,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是我们预想不到的了。

  说到看别人,你们应知道现在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吃不饱穿不暖,没有房子住。北京的生活,你们是看到了的:有的人一家子住在一间房屋里,农村的老百姓有的一年吃不到油,北京市居民也只分到四两油。鸡蛋、肉是很难买到。

  我在某招待所的房子里写的诗,有:“愿速化为千广厦,九州男妇尽欢颜。”因为住在那样好的房子里,不能不想起许多人民住的破烂,甚至还没有房子。“广厦”“欢颜”字眼,是杜诗上的,杜甫诗: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思念的“天下寒士”,我们思念的是“九州男妇”,有范围的不同而已。

  还有这样的两句唐诗:“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有点像我的现在:老了,身体不健康,应该退休还乡了(上句)。现在人们还有不能安生的,我们每月却领高的工资。这都是人们身上来的,因而不能不有点惭愧。

  谢觉哉写给发妻的手迹

  二、要自己动手。

  从买车票谈起,瑗儿的车票买重了,要退。原因是自己没亲自去买,为什么不去呢?是我有警卫员害了你们,害得你们车站的门向东向西,买票的排队情况,都不知道。

  凡自己能做的事,都要自己动手。扫地,洗衣服、煮饭、炒菜、院子里挖土种菜、都要做,做惯了,就闲不住,身体也会强壮。

  你外婆是劳动人民,七十岁了,一早起床就找些事做,身体也很好。

  我老了,在这方面不能亲自做你们榜样,但能做的我还是做。

  三、对人宽,对己刻。

  把难做的事给自己,易做的事给人家。要照顾别人困难,宁肯自己省些。讲个故事:长征时有个时期,我和徐老不在一队,那个时候吃的困难。徐老遇着我,把他带的吃的东西,全部给了我(一共也不过二三斤)。要他留一点,他不肯,理由是他那个单位弄吃的还容易点(其实也并不容易)。徐老满六十时,我送他的诗:“是谁都束腹,赠我竟倾囊。”是指此事。很值得你们学习。

  四、爱惜东西。

  写毛笔要爱护毛笔。写完把笔洗洗,插入笔帽。要爱护书籍,看完要放回原处。要爱惜自己的衣服、鞋子、被褥、用品等,要知道 “来之不易”。这些我以前说过,现在不多说了。今日讲的就是这些。

  父

  一九六二年三月八日

  谢觉哉

  读《谢觉哉家书》有感

  《谢觉哉家书》收录法学家兼教育家、“延安五老”之一谢觉哉致亲友书信115封,时间跨度为上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由其子导演谢飞收集整理而成。

  书信分三辑。其一是谢觉哉写给湖南宁乡老家的元配夫人和子女,及其他亲属的。谢自1920年赴长沙办报起,便与家乡亲人聚少离多,尤其1927年离开湖南随共产党南征北战之后,更有整整十年与家中音书断绝,后继续与亲人书信往来,直至上世纪60年代。其二是50年代之后写给夫人王定国及子女的,这批书信多是在指导子女的学习和人生。其三在家书之外亦收入50年代之后致家乡干部及友人书信18封,以书信的形式深入了解家乡民情。

  谢觉哉曾在书信里写道:“写文章、写诗、写信,主要是给看的人一个难忘的印象。”他自己的书信就有这样的特点:简练而有味,平正而恳切。1937年春天,在音书不通十年之后,谢第一次发家信,写给家乡妻子一首五言长诗,其中有句:“家乡时入梦,风景依稀中。园韭绿如褥,庭松苍似龙。稚子已逾冠,雏孙正应门。别离何足惜,贵不负初衷。国破家宁在,貌衰心尚童。偶因朔风便,一纸当告存。”千言万语化作朴素诗句,隔着漫漫光阴婉转道来,相信看的人一定感慨万千吧。还有谢在延安遥寄给堂兄之妻的祭文,千余字里包含着对往日的思念、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亲人深深的赞美与祝福,堪称书信典范。

  一篇篇书信,透过一个家族乃至几代人的生活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使历史变得具体可感。譬如可以瞥见清末民初民间的婚丧等风俗。还有谢老在1950年至1951年给老家的书信里表达了他对《土地改革法》的看法和处理态度。再例如1960年前后的“大跃进”时期,从谢觉哉给宁乡干部的书信当中,可以看到他是如何亲历和苦心纠正当地“浮夸风”的。

  而谢觉哉给北京子女的信则最具温情和趣味。他与这些孩子年龄相差很大,可谓“忘年父子”,却不忘以通信的方式切切关问他们的所思所学和生活习惯,直至卧病不能动笔。他尤其注重子女的写作表达能力,认为语言是进行一切思考和工作的基础,对他们说:“必须把语文学好,要顶好,至少是相当好,绝不允许不好。”并且好几封信里都在指导他们写作规范。这在今天来看也具有警醒意义。

  谢觉哉家书读后感

  一封封家书里跃然纸上的,是一颗朴素而热诚的心。

  (一)家书不是写给一个家的

  由老前辈谢觉哉的书信选编而成的《谢觉哉家书》近日出版(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015年7月北京第一版,以下简称“家书”)。穿越3个世纪的人物、事件、墨迹和思考凝结在一部书信集中,其深邃与厚重自不待言,出乎一般读者意料的,此书的编者不是专业的文字工作者,却是一位著名的电影导演――谢老的儿子谢飞。曾引起热议的《湘女潇潇》《香魂女》《我们的田野》,均为谢导的大作。但是,“家书”令我瞩目的还不是这些,而是谢老的家书是写给不同的两个家的。

  在老一辈革命家当中,由于参加革命而造成个人家庭变故的,不乏其人。在这些变故中,又以在家乡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婚,投身革命后另寻革命伴侣者居多。“新中国司法制度奠基人”谢觉哉即属此例。

  谢觉哉,湖南宁乡人,生于1884年(清光绪十年),是清朝的末代秀才。同当时大多数富家子弟一样,谢觉哉15岁即娶妻。就在科举、乡绅之路上迈进时,他在家乡的“洋学堂”里结识了早于他投身革命的同乡何叔衡。偶然的际遇打断了祖辈规划的前程而展开了全新的人生。41岁时,谢觉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接下来的场景为大多数国人所熟知:背井离乡,音信断绝,秘密宣传革命道理,日以继夜地编报纸,东躲西藏,被反动派追捕而又侥幸逃脱。人到中年的谢觉哉,闯过了重重关口,然而他只能遥望“苦守寒窑”的结发妻子和四男三女共7个孩子,默默地为亲人祷祝。所幸,原配夫人有从谢家祖业继承的30亩田产用以维持家计。1934年谢老跟随红军踏上长征之旅时已是知天命之年,在异常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老人几乎病死。胜利到达延安堪称奇迹,同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吴玉章并列为“五老”,当不只是他们年龄的原因,而是包含了同道青年们深沉的敬爱。1937年,经组织安排,53岁的谢老与比他小29岁的红军战士王定国组成新的家庭,互相搀扶着走过了余下的漫漫长路。苍天好像在有意平衡这前后两个家庭,谢老和王老共生下五男二女,也是7个孩子。

  新出版的“家书”即是谢老几十年间写给两位夫人和前后十几个儿女的“万金”之书!

  (二)对原配夫人何敦秀

  谢觉哉与原配夫人何敦秀结婚,是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在谢觉哉年仅15岁时家里给他娶进门的。何夫人年长谢觉哉5岁。这是中国农村典型的传统婚姻。何敦秀的父亲中过举人,做过清朝的官员,家教敦厚。少年谢觉哉因与何敦秀堂弟同窗,曾应邀去何家玩耍,被何父看中,两家人就这么结下了姻缘。妻子长于丈夫,可能为今人错愕,却正好符合当时当地的习俗,少不更事的当事人当然提不出什么异议。5年后,他们的长子廉伯出世。1920年谢觉哉应何叔衡之邀赴长沙办报,与宁乡老家的妻儿只能靠书信联系。像许多在外“做事”的男子一样,谢觉哉虽然开始了革命生涯,但写回去的家信不过是敦促全家节俭度日、子侄勤奋读书之类的老生常谈,自己经历的磨难和生死险境无法向家人吐露。但从谢觉哉悉心指点夫人写信等情节来看,他无疑是一位重情义、知体贴的好“夫君”(谢老家书用语)。

  可悲可叹的是,就连这种款款细语也难经常互通,谢老很快就加入了党组织,自长沙而洪湖,而上海,而江西苏区,颠沛流离,出生入死,将居家用度统统交付给了那30亩水田。从1921年致何夫人的书信之后,除一封给岳父的祝寿信之外,再次有家书寄回宁乡,已是1937年的春日了。令人略感惊讶的是,这位清末秀才居然给只是粗通文字的夫人写了一首五言长诗!诗中感慨岁月延宕,世事变迁,彼此早已青春不再,同时表达了作为一个丈夫未能履行责任的愧疚。他写道:

  累汝苦思念,暮暮复晨晨。

  累汝御强暴,一夕或数惊。

  累汝家计重,荆棘苦支撑。

  对夫人的感激、对自己的责备,溢于言表。细读此诗,人们也能体会到,谢老似乎对危险而又艰辛的抗战已有充分的预想(在后来从延安寄给何夫人的另一信里,有“日本强盗飞机猛炸之下写成”之说明),他深感新的'战斗生活已经无法接纳昔日的荆妻了。所以诗中有了这样的句子:

  蹉跎三十载,汝妪我已翁。

  谓有敝庐在,偃息相与终。

  岂知遭世变,地坼复天倾。

  我行山川异,南北又西东。

  这里,我们读出了一种暗示:咱们都老了,本以为可以与你厮守在旧家里相伴一生,孰料突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丕变,我的事业让我走南闯北,不再有机会回到咱们的家了。

  一位善良的农家妇,为了丈夫的革命,付出了大半生的幸福,付出了自身和孩子的安全,最后还要付出自己的丈夫。没有人算过她的失去和她的贡献,而我们后人又怎能对她漠然处之呢!

  仅仅几个月后,谢老又给何夫人寄回家书,深情回忆他们41年前的新婚,并用“如果是平凡女子的话,不免会悔不该嫁个读书郎,更悔不该嫁个革命者”来称赞何夫人的不平凡。字里行间,充满着对糟糠之妻的眷恋而又无奈,他用这种方式表示了对过去那个家庭的总结和告别。

  果然,一个月之后,谢觉哉、王定国的婚礼在兰州举行。

  (三)对革命夫人王定国

  1913年2月4日,王定国出生在四川省营山县安化乡一个贫苦家庭。王定国的妹妹活活饿死;因为没钱安葬病逝的父亲,三岁半的二弟被卖掉,换回四块木板和两升麻豌豆;王定国15岁被卖去邻村李家做童养媳。多亏舅舅和朋友凑了40多块银圆,终结了王定国和李家的婚姻关系。重获自由的王定国,配合当地的农民协会动员妇女参加农民协会。1933年10月,红军解放营山,王定国参加了红军。

  “家书”披露了王定国在其他书中的回忆,原来谢、王之恋带有戏剧色彩。长征到达延安后,九死一生的谢老担任着重要工作,身边确实需要有人照顾,而老夫人绝无可能接到边区来。此时,唯一的办法是重新建立家庭。王定国出身贫苦,文盲。参加革命后原是红四方面军西路军的战士,战败失散后在张掖找到组织,半年后来到兰州办事处工作。组织上经过研究,找24岁的王定国谈话,告诉她谢觉哉是老革命,需要人照顾,希望她与谢觉哉结为伉俪。她答应了。可是到了晚上该入洞房了,她不解地问:“让我照顾谢老我同意,怎么还一起睡觉?”别人告诉她结为伉俪就是结婚,她犹豫了,原来她在四方面军有个意中人,也是她的引路人,失散后一直没找到。后来查清那位老革命已经牺牲了,王定国才同意了与谢觉哉的婚事。但这却是典型的“先结婚后恋爱”。次年有了他们的第一个女儿谢宏(乳名定定),再次年又有了第一个儿子谢飘。   共同的理想和奋斗,弥合了年龄、文化背景的差异。婚后,王定国一直工作在谢老身边,偶然因事分离又总是书信往来。二人既是伴侣又是师生,王定国写给丈夫的每一封信,身为大学问家的谢老都要一字一句、一笔一画地修改,改好后再拿给王定国看,让她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写。几十年下来,由当初的文盲练就了一手好字,晚年书画俱佳。

  谢觉哉这样满腹锦绣的文人,对美景、对大事每每诗兴大发,而对自己心爱的革命伴侣更不可能只写些家长里短。令人震撼的是在老人1963年5月突患中风导致右半边身体瘫痪后,竟然坚毅地练习用左手写字,并赋诗献给爱妻。诗曰:

  华龄过五十,爱身宜节劳。

  事可分头管,心须择要操。

  一步看几步,今朝想明朝。

  多言言防失,少吃吃不消。

  ……

  此诗写作时间是1963年9月,离开王定国的五十大寿已经半年有余,显然不是贺寿之作。我们知道,自1957年起,国是逐渐陷于困顿。目睹种种险象,他提醒老伴(同时也在自省)遇事“多看几步”,“言多必失”,恐不是空穴来风,值得后人“细推敲”(原诗的词语)。这是身居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高位的谢觉哉给亲人的忠告,这种心心相印、声气相通的“私房话”,是中国政治的特殊产物,是革命队伍之外的任何人都无从体味的!

  (四)对两任妻子

  读者不可能不问:谢觉哉的原配夫人眼见自己的丈夫另外成家就没有什么反应吗?对这个问题的解答,正是“家书”的独特价值之所在。正如前文所说,谢老在兰州再建家庭时,坦诚地告知了何敦秀,并一直写信给她,坚称“你永远是我的夫人”。兵荒马乱之下,团圆无望,这位从清光绪年走来的老妇人无条件地服从了“老礼”。但是在她看来,“老礼”也不能在“打下江山”之后仍然拒绝她进京团聚,连苦守寒窑十八载的王宝钏不也有熬到头的一天吗?所以,新中国成立后,她开始多次要求进北京。显然,谢老不能应允这个要求。在谢老和整个革命队伍看来,战争阻隔、革命需要,这两个巨大因素已经使前一段婚姻归于终结了。所以,他在“老太太”提出进京要求后,先是不予回答,待对方由生气而冷静些了之后,再从多个方面慢慢开导。他写道(大意):

  第一,我们离开了二十多年,我在外又有了家。你如来,很不好处置,要发生纠纷。现在是新世界,和旧世界不一样。你我都是上七十的人了,经不起烦恼,对我不好,对你也不好。

  第二,经过了一年,家乡当已知道我是在做“工”,而不是在做“官”。共产党是一种特别的人,他不能多拿一个钱,他的生活不能比一般人高。

  第三,你现在的眼睛,不要望着我,要望着孙子们,他们才是有前途的。我们的希望就是后代。

  第四,我快七十了,我的先辈、家人都没活上六十的。你如记及我,当作我早已死了就是。

  第五,我们不是再不能见面了。我并非下决心不回湖南。不过要有事才能回,因为我们是以身许国的共产党人。

  第六,晚辈和亲戚都说到生活困难,我都不能给他们满意的答复。国家有政策,能做事的有事做,孩子读书有公费。应该看清楚些,体会着新世界的事物。

  这是谢老写给何敦秀的最后一封信。

  读着这样的文字,任何一个成熟的男人都会佩服作者的说理能力和仁爱之心。他不用官样文章唬人,不以“大官”的身份训人,不搬出“组织”来压人,不躲闪,不耍赖,而是把二人遇到的问题摆出来,既讲国家、世界的大道理,也讲村里族里家里的人之常情,句句讲到了老夫人的心里。

  “家书”还披露,20世纪50年代后期,八十高龄的何敦秀随着自己的小儿子谢放也到了北京居住,但并未提出任何要求,更没有在新的家庭掀起轩然大波。据说谢老和王定国请这位有功于家的老人到自己家里来过,也多次去看望她。何敦秀对王定国说:“感谢你对谢胡子照顾得这么好。”(谢胡子这个称呼,全体同事包括毛泽东都是这么叫的)1967年,88岁的何老太太安详西去。1971年,谢老在京病逝,享年87岁。

  3位老者,平和、理性地处理了战争年代留给他们的难题,比起人们熟知的某些党内高官来,他们给后人树立了宽怀大度的榜样。说到底,他们的做法于后辈有利,于事业有利,也于他们的健康有利。感谢上苍,历尽苦难的王定国以102岁高龄仍然活跃在书画社会活动的舞台上,这已是长征女战士中唯一的一位了。

【谢觉哉家书读后感】相关文章:

1.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2.曾国藩家书读后感想

3.《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4.曾国藩家书读后感范文

5.傅雷家书读后感

6.《傅雷家书》读后感

7.《傅雷家书》读后感

8.《傅雷家书》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