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读后感>孟子的智慧读后感

孟子的智慧读后感

时间:2017-03-24 13:19:4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孟子的智慧读后感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孟子的智慧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

孟子的智慧读后感

  孟子的智慧读后感【1】

  利用假期,我仔细阅读了《孟子的智慧》一书,感受颇深,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持志养气

  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便是“尚志”、“持志”,即坚持崇高的志向。

  他提出“舍生取义”的理想境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与孔子一样,孟子也要求学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

  认为志士仁人应该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就这点说,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把求生存的欲望与道德意识对立起来,这也是片面的。

  (二) 深造自得

  孟子强调学习、修身的关键在于自得。

  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

  他认为君子深造要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的追求而得到。

  自觉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会比较牢固,牢固的掌握了,就会积蓄得很深,积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

  据此,孟子主张,学习的深化,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

  尤其是学习中要有独立思考精神,读书是必要的,但应求理解,而不能书云亦云,对前代的文献典籍,不要轻信,不能盲从。

  (三) 专心有恒

  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举例说:“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

  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两个人同时跟一个围棋国手学习下棋,但结果大不相同,这决非由于其智力差异,而是由于专心与不专心的缘故。

  因此,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这是孟子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原则。

  孟子主张专心致志的同时,还提出了持之以恒的思想。

  他告诫学生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山间小道经常去走就变成了一条路,如果有一段时间不走,便会被茅草所堵塞。

  学习亦然。

  如果停下一个时期不用心学习,学到的知识也会遗忘。

  因此,学习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有所作为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水,就停止挖掘,结果等于没挖,这说明有为者必须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

  学习也是如此,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功亏一篑。

  孟子反对“一曝十寒”的学习态度,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也不可能得到生长。

  都是反复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

  (四) 教亦多术

  学习主要靠学生深造自得、专心有恒,但教师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

  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又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对学生,有的应及时指点,有的应成就其德行,有的要发展其才能,有的可答其所问,不能及门者可以间接地进行教育,甚至拒绝教诲。

  国学先生傅佩荣一直有“台湾版于丹”之称,拿到他的孟子的智慧,开始觉得这个选题蛮难的,他要讲孟子这个人,不单单将这个人,还要将这个人的理论,不单要把孟子的理论阐述的清楚,还要把这套理论和快乐的做人结合依赖,实在颇为不易。

  只有理论深厚于心,对孟子之语之行烂熟于心,且对古典理论博闻强记的人才能实现。

  孟子的智慧读后感【2】

  相同的书,在不同的时段去阅读,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同样的书,玩读几遍后,也会有不同的感受。

  单单从我看《孟子的智慧》一书的前言“自信的快乐”,开始时我觉得作者写的太夸了,感觉很不真实,但是当我把书看了很大一部分再返过来看时,反而释然了。

  作者把前言定为“自信的快乐”,其本意就是在让人们找到自信,重拾快乐,也把书的宗旨定于此。

  我们大可不必非去追究这与本书内容有何密切的联系。

  每本书都凝聚着作者的心血。

  在别人看来似乎很简单的书,甚至是包含一些错误的书,都是由作者辛辛苦苦写出的。

  所以,尊重别人,也尊重自己。

  拿到一本书,尤其是别人推荐的书,就敞开胸怀,放松大脑,抱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态度去看一本书,必定会有收获的。

  当然,我们并不赞成一些沽名钓誉的人打着写书的名义,去制造一些文化垃圾。

  另外,在读第三讲“孝顺很重要”时,一段话突然让我感受到翻译的难度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孝顺”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常出现,但是在英文里面,包括法文,德文,都没有孝顺对应的词。

  那么,在翻译时,是把侧重点放在“孝”字,还是“顺”字?“孝顺”一词真正的含义是什么?这个问题要深究起来,恐怕要引发一场大讨论了。

  当然,多种语言之间的互译,本来就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幸运的是,人类可以用语言之外的手势等消除这个障碍。

  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定会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

  接下来, 我想谈的是“教育”和“修养”--两个让我感触很深,并值得我深刻反思并学习的事情。

  孟子曰:“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放”在此是“丢失”的意思。

  孟子的这句话极具讽刺意味,却也非常的真实:鸡狗丢了,人会焦急的去寻找,自己的心丢了,却不知寻找。

  学习没有捷径可走,只是要求把心放上面就可以了。

  心是什么?心,代表一个人的自觉能力,不管做什么事都一定记得是我在做,我是主体,我对于行为的结果要承担责任。

  如果没有这样的自觉,心就很容易在外面飘荡,这样生命就没有主体性,就不能逐渐成为健全的成熟的人格,是非常可惜的。

  人的修养就要从心开始。

  心有这样几个特点:1. 不确定性,易跑来跑去;2. 可能会被茅草堵塞;3. 容易陷溺;4. 心会丢失不见。

  正如孟子在《尽心下》中提到的那样,“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今茅塞子之心矣。”路不经常走,也会长满野草,同样,心不经常得到疏导,也会被阻塞的。

  人的本身就存在着懒惰、贪图享受、不愿吃苦等确定,而周围的环境又在时时刻刻影响着个人。

  怎样从心开始人的修养呢?孟子曰:“养心,莫过于寡欲。”(《尽心下》)寡欲,并不是要求人们没有欲望。

  没有欲望,怎么去发展各种潜能,追求各种正面的成就呢?孟子是让人们要尽可能的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欲望。

  的确,过多的欲望并不利于人们幸福快乐的生活。

  从上面孟子的寥寥数语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孟子用语之简洁,这也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孟子的智慧读后感【3】

  超越时代的治国之道 中华文化,包罗万有,华夏历史,博大精深,读后感:《孟子的智慧》。

  五千年历史长廊,笑看风云变幻;五千年文化长河,独揽灿烂辉煌;五千年人物长幅,阅尽千姿百态,五千年战争长卷,历经硝烟弥漫。

  岁月巨轮辗过的痕迹上,留下了无数让后世炎黄子孙景仰的名字。

  孟子,无疑是其中最为闪亮的名字之一,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千古不灭。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今山东邹城人)。

  这是一个纷扰的乱世,群雄并起,七国相互制衡。

  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取而代之的是逐渐成型封建制度,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旧势力在经济和政治领域的斗争进入白热化,进而扩展到思想领域。

  许多优秀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民生民情、治国之道,发表了不同的主张,互相展开争论,各个学派应运而生,这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并称为“先秦诸子十家”。

  而孟子,便是儒家杰出的代表人物。

  最初对于孟子的印象,来源于课本上的一篇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借先贤为例,看似在论证逆境使人成才,下文却是笔锋一转,转到治国之道,提醒君主身处安逸中仍要居安思危,显示出他的学识、抱负,以及千年一遇的治国之能,注定了他在乱世中有所作为。

  孟子被后世尊称为“亚圣”,相比起孔圣的传道授业思想,他的才能更多体现在治国平天下之上,那是一种超越时代的智慧。

  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一脉相承的外交策略 这里的“道”,在当时是指仁政,这是儒家千古以来坚持的思想。

  孟子的主张是,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放眼当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具有了更为深刻的诠释。

  这句话经常被用来阐述这么一种情况:坚持正义的道路,就能得到多方面的理解、支持与帮助,若背离正义的轨道,就会陷入众叛亲离、孤立无援的境地。

  在这里,我们把“道”理解为“正义”,是指“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道理”。

  (《现代汉语词典》)这是最贴近时代的理解,然而,却是和它最初的含义一脉相承的。

  1954年6月,为了促进我国同印度、缅甸及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运用范围不断扩大,影响日益深入,已经逐渐成为指导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的国际关系准则,成为最有生命力的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读后感《读后感:《孟子的智慧》》。

  从中,我们仍可以读到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以及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思想深深的烙印。

  二.“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孟子·滕文公上 》)--经济教育两手抓 孟子的观点是,有一定产业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假若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就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

  乍看之下,这是孟子对于封建土地所有制下自然经济所引起的民生问题的决策。

  小农经济,自给自足,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解决了温饱问题,安居乐业,他们才不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

  当拥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统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循循善诱,这就可以形成良好道德风尚,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在那个教育尚未普及的战乱时代,孟子的理论为统治者指引了一条强国之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先解决温饱问题,再推行教育,提升国民素质。

  经济教育两手抓、两手硬,才能真正达到“国富民强”。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当教育的地位在历史的洪流中稳步上升,直到今天形成了稳定的义务教育,素质教育等制度,我们是否会怀念,千年之前,有一位道骨仙风的圣人负手而立, 在君王睥睨天下的威严之前,从容道出一句“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三.“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超前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拿来主义”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缠绕了数千年之久。

  战国乱世,谁也不知道下一场战争什么时候会打响,自然人心惶惶,随时准备收拾细软远离战火。

  面对着充足的资源,需求之庞大,大多数人会选择毫不客气地将其笑纳囊中,久而久之,便无法收敛内心潜藏的贪婪,小到市井小民,大到一国之君,皆无可避免,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然而在当时社会经济的大环境下,孟子却能清心寡欲,保持自身的修养,洞悉人性的贪婪,提出了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质的发展方案。

  “可持续发展”是八十年代初在全球范围内提出的一个概念。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它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

  作为当代的热点,“可持续发展”与当时孟子提出的“斧斤以时入山林”政策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协调好社会经济与自然规律的,充分而恰当地利用资源的,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方案,有如此远见卓识,何谓前所未有。

  北宋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学程颐如是说:“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

  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可见孟子的地位以及其为儒家文化传播所作出的贡献之大。

  时光荏苒,智慧的光芒却未曾消散消散,孟子超越时代的治国思想,在千年之后仍然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并应用到当今的各个领域之中,影响力之大,实属古往今来第一人。

【孟子的智慧读后感】相关文章:

1.孟子读后感

2.孟子读后感范文

3.孟子读后感2000

4.孟子读后感1000

5.孟子 读后感1000

6.孟子的读后感3000字

7.孟子读后感800字

8.孟子读后感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