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读后感>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时间:2017-03-27 13:27:4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中国哲学史读后感,欢迎阅读!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1】

  《中国哲学史》讲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理解,是史与思的结晶,充满了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洞见。

  冯先生认为,哲学的功能在于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在学习哲学的过程中,人们没有智慧与不智慧之分,而哲学家们研究哲学的目的也从来不是为了提高智慧,仅仅是为了哲学本身。

  哲学并不是生存的工具或手段,确实我们生活的目的与理想。

  它能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人生的意义。

  在书中,冯先生着重于用浅显易懂的言语对哲学家本人思想的重新整理,梳理了中国哲学史上的几个重要的流派:儒家、墨家、道家、名家、阴阳家、法家,及各派在各个时期的发展、演变、更新。

  冯友兰自己认为,就《中国哲学史》的内容来讲有两点可以引以自豪的: 一是把先秦名家的辩者区分成两派;另一点是分辨出宋代程颢程颐兄弟思想的差异和各自特点。

  此二点均发前人所未发,为中国哲学史界普遍接受。

  中国之所以缺少严谨的系统的哲学体系,可能和中国人思想方式有关。

  每个民族都会在其文明发展的同时对人和世界的各种本体性问题发问,于是则产生了哲人。

  不同民族的哲人思考的终极问题往往相同,但思考的方法,思想的表述则大相径庭,是以各民族的哲学之面 貌多有不同。

  区别于西方注重逻辑,思维缜密,中国的哲学更注重于现象而轻规律,逻辑的 成分自然较少,如各个名家思想,常常是以其日常的“零碎语录”编辑而成的哲学,因而中国的哲学也就具有直观性、随意性及非专业性了。

  但事实上,在中国,哲学如宗教之于西方世 界一样深深渗入社会、为常人所持。

  是以一些哲人并不以自己为哲人,只于日常行事中表达自己的思想,不求构筑体系,这是以有别于西方的。

  而此书的作用,便是系统地讲解了中国哲学史从古至今的发展演变,让人充分了解中国的哲学发展。

  一、王朝兴衰

  为什么经历了千百年的封建制度的古中国,每朝每代都循环着兴盛衰败,且盛极必衰呢?冯先生认为,首先,中国封建社会走不出盛衰怪圈的重要原因是平等制约的缺失。

  例如在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发展成的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强调了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绝对服从,滋生了历朝历代下层人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习惯性的反抗。

  其次,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虽然博大精深,如儒家,道家,法家,但是却被统治阶级非常功利地拿来运用,需要时宣扬,不需要时一脚踢开,缺乏“政策的连贯性”。

  比如,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

  每个朝代之处,百废待兴,统治者大都想要励精图治, 此时道家“清虚自守”、“无为而治”的思想就被其用来作为恢复国力,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主导思想。

  而到了统治中期,社会秩序成了首要问题,于是统治者又采用儒家思想中子女孝顺父母,臣民忠于君主来教化子民。

  然而盛极必衰,随着百姓生活越来越富裕,对制度的监管也随之松懈,绝对的权利导致了绝对的腐bai。

  王朝的末期,官吏贪wu腐bai,鱼肉百姓,此时对君主的怨道越来越多,统治阶级又不得不用法家重刑罚来维护摇摆的统治。

  由于一个统治阶级没有一套能够“自始至终保持说服力,自始至终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哲学工具或者说是统治方针,一个封建王朝必然会走向衰败。

  二、入世出世

  冯友兰认为,中国哲学的精神之一,便是哲学背负着平衡入世与出世,现实与理想的矛盾。

  入世出世之对立,正如现实与理想主义的对立,而哲学的使命正是要在这两极对立中寻求它们的综合或许我们该在世俗中陶冶我们的性情。

  中国的哲学,以其所称的“直觉的概念” 出发,所以很多都是既入世又出世的道德。

  如今的我们似乎忘了原本的性情,在大流中随波逐流,每天除了工作挣钱,抱怨这抱怨那的,却不舍得腾出一点时间看一本好书。

  是的,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不可能做到出世,我们也应该明白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是永远不可能消除的,人类一直在追求那能看到却不能到达的彼岸,那是人耐以生活的根本。

  由此而言,人们把生存看成是一种负担,一种难言的 痛苦就可想而知了。

  然而,在中国哲学体系中,各时代的哲学家亦将此思想融入自己的生存之道之中。

  儒家推崇“仁义”之道,也表现出神似欧陆浪漫主义诗哲追求的“暮春而游”之境,便是在其现实与抱负无法统一时,用他的哲学思想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在世俗之中修养身心。

  对于我们而言,又何尝不是这样的情形,因此,更应该学习哲学,体验超乎现实的道德修养。

  吸取其精髓,在入世与出世之间修行:在喧闹的现实生活中创造自己的生活,在宁静 的理想氛围建立强大的内心世界。

  三、“内圣外王”

  书中说道“哲学要求信奉它的人以生命去实践这一哲学”。

  中国的哲学注重人事,注重内圣之道,注重修养。

  人往往会应为内心的矛盾而无法在行动上统一,人生中这样的矛盾产生往往是因为无法区分什么是该坚持的和什么是该放弃的。

  哲学就是能够帮助我们做到“内圣修养并不是一日可得,也非一世难得。

  在平日生活中,我们都希望样样兼得,名利双收,但有些东西集中在一起了,超越了你所能承受的范围,这个时候,选择就不可避免了。

  拿我们学生为例,特别是大学生,总是希望有好成绩,获得很多奖项,但又不肯花时间,想要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出去旅游。

  虽然,这样的矛盾并不是很激烈,但同样考验着我们该如何取舍,分清什么是该坚持,什么是该放弃。

  因此,生活只有在哲学的操练中,超越自私与自我,将伦理、哲学、反思和知识融合在一起。

  好的内心修养能让我们时刻看清自己,明确人生的目标,理解生活的意义。

  而做到这一点还不够,最重要的是用生命去实践。

  果断决绝地选择, 这样才能使人生得以前进。

  四、哲学人生

  冯先生在书中说到“教的作用,就是使人把事实上已经不同程度上在做的事做完全。

  一个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就是圣人”。

  虽然我们大部分人并不追求所谓的圣人,但是这句话却让我们顿时领悟了我们生活中之所以有的遗憾。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凝聚了古往今来君子的修身之道。

  如果我们把最平常的事做完全了,也便是至善,那么在我们心中便不会有遗憾。

  不要把哲学看成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其实,它就藏在我们生活之中,渗透在每个细小的地方。

  所以,人应该哲学化,应该去追求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

  冯友兰认为人们常把形而上学看成是概念的抒情诗,然而当哲学真去谋求提供正面知识的时候,它将陷于荒谬。

  这其实可以看成是一个假设句,在我们生活或者我们思维中常常存在的一种假设,即“如果……那么……”。

  我们很习惯地这样说,但是我们都忘了很多事情没有如果,正如生命不可能重来。

  要是世上有那么多的如果可以重来,那么生命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认为的轮回就意味着轻,也就没有意义了。

  因此,当我们麻木地穿梭在拥挤的人群中时,在面对期望与现实的强烈冲击时,我们很多人无法在疲惫与焦躁中寻找到内心的安静,这时,我们应该停下脚步,思考什么是我们想要去做的有意义的事,而不是事后“如果…”地懊悔。

  对我而言,读了这本《中国哲学史》不仅让我对中国的哲学体系发展和演变有了个大体的认识,还让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受益匪浅。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2】

  近我对中国哲学兴起浓烈的兴趣,于是找来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有望自己能从中拾到一点做人处世的哲学,以改变自己充实自我。

  所谓读史能够明智,看一件事物需要了解它形成发展演绎的整个过程,方能对其现状理解的更为透彻。

  现代中国人的观念一定与古代中国思想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制度的改良与革命,y片战争以来西方以坚船利炮促成两个文明碰撞所致的一次次的思潮,也无一不见证了中国人在思想上发生的变化,由传统的向现代的更为开放的观念转变。

  总有个挥之不去的困惑萦绕在脑海里:为什么中华文明曾经在唐朝时候如此强大,综合国力在当时属世界前列;而到了明清,国家却一步步走向没落,政府的集权暴政和愚昧无知随着文字狱的兴起、闭关锁国政策的加强到达了极致。

  而与此同时,西方为什么能够促成社会的工业革命,科技振兴。

  等待中国的,却只是被欺负和被妥协。

  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从大体上对中国哲学从古至今的发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原本的一些困惑也逐渐有了答案。

  任何事物都有个起源,中国人的思想也不例外。

  思想观念最初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理环境。

  中国是个大陆国家,与古希腊海洋环境不同,中国陆地面积大而且多山,地理上便有着封闭的特点。

  希腊人漫游列岛,中国人只能望洋兴叹。

  不能从事海洋活动的中国人便依附在土地上进行辛勤的耕作劳动。

  所以农业历来都是中国的立国之本。

  历代的统治者采取的都是重农轻商的政策,他们坚信,人可以不做生意,但不能没有饭吃。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中国社会便得以长期的发展,并成了维持社会运行的基础。

  农业这种举足轻重的地位使得中国的哲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思想。

  有了耕作的传统,农民世世代代依附在自己的土地上,家族制便应运而生。

  从这儿可以发现中国与西方海洋国家在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开始向不同的方向发展。

  可以说,儒家的整套伦理是家族制的一个理论升华。

  儒家的伦理很强调人们各自的位置,君臣父子,每个人都要扮演好各自的角色。

  从积极层面上讲,用伦理去规范人的行为可以避免由无序引起的社会混乱,强调人在各自的角色中做好份内该做的事情,对当今社会仍有积极作用;而另一方面,消极的说,在儒家的人伦关系中,人与人是不平等的`,从而才会被统治者利用成为其专制统治的工具,发展成为后来的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强调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绝对服从。

  而这正是中国封建社会为什么走不出盛衰怪圈的最根本的原因——平等制约的缺失。

  中国封建社会主流哲学思想主要有儒、法、道三家。

  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

  每个朝代之初,百废待兴,统治者大多励精图治,道家“清虚自守”、“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就其用来作为恢复国力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法律指导思想。

  而到了统治中期,社会需要稳定秩序,统治者大多采用儒家伦理来教化百姓,使子女孝顺父母,臣民忠于君主。

  盛极必衰,由于缺乏监督和制约,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bai,每个王朝的鼎盛便预示着她开始一步步的走向衰败。

  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王朝末期,官吏贪wu腐化,鱼肉百姓。

  此时民怨沸腾,统治者不得不采用法家的重刑法的那套办法来维护风雨飘摇的统治。

  纵观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具象的人伦关系上,所以被认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

  中国人不会像西方人那样去探究分析一个事物的本质,不会形而上的去思考讨论客观存在与主观意识的关系,所以产生不了近代自然科学的种子。

  文艺复兴是西方社会的转折点,大大解放了人性,把人从神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接之而来的启蒙运动,更是大力宣扬了理性与科学,给封建的宗教统治以致命的一击,促使西方社会大踏步的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远在东方的明清政府,正在一步步的把专制集权推向历史的顶峰,人性被磨灭,何来理性科学的土壤,有的只是进一步的封闭和愚昧。

  四大发明在中国被用作迷信活动,却被西方人用作制造打开中国大门的坚船利炮。

  哀哉!

  1840年y片战争,随着国门的被迫打开,西方思潮的涌入也大大冲击了中国社会。

  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

  孙中山号召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提倡民主共和,可是民主思想并没有深入百姓,共和只是少数知识分子的美丽的梦。

  张勋复辟,袁世凯篡权,北洋军阀专制统治,中国的自由只是统治阶级的自由,民众仍被奴役。

  包括后来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眼看着现代化的火种正要燃烧,却被毛泽东酿造的灾难性的文革扑灭。

  统治者号召群众起来集体做一件事在中国是一个传统,然而,历史上每每灾难的发生,并非有些人故意把大家引向灾难,而是他们坚信,只有他们才能把所有人带向光明。

  当下中国有些人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又有些人想提倡学习西方文明,我想,这本身就是件好事,能听到不同的声音,不正证实着我们在向更为民主的社会迈进么。

  冯先生一再强调哲学的功用就是“提高人的心灵境界”,其最理想的高度就是“天地境界”。

  其实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学问,实际上它就深深的蕴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密不可分。

  所以,我们应该接受冯友兰先生的建议:“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那么,一个人“哲学化”的开端,就是先要了解一下中国哲学发展史,感受一下中国哲学思想的博大与厚重,再选其精华为自己所用,这样就可以为“大道普传”时代的到来“人人高度哲学化”打下基础,保证自己不落伍,让自己紧跟时代潮流,成为骄傲的“弄潮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3】

  《中国哲学史》是著名学者冯友兰的重要代表作。

  本书以时代思潮为纲,对《中国哲学史》整个中国哲学史以至于文化史作出了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对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的新见解。

  在指导思想上,作者“不依傍别人”,在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基础上,独立地开展对中国哲学和文化的研究。

  在内容结构上,以共相与殊相、一般与特殊问题为基本线索贯穿中国哲学史,广博而不芜杂,严谨而又生动,达到了文与质、博与约的统一。

  书中着重探讨了中国哲学中的精神境界学说,更使得本书具有探究人类精神发展史世界意义。

  虽然很多人说这本书晦涩难懂,然而在我看来,它已是将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给了读者,因为毕竟这本书成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给外国人上中国文化课。

  毋庸置疑的是,这本书英文版在当时绝对堪称是国外第一本对中国哲学从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进行全面介绍的英文书籍。

  而冯友兰更是中国知识界公认的最优秀的学者之一。

  它的问世,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学起到了极大的积极意义。

  而它翻译成为中国后,也更不失为一本言简意赅,轻松易懂的中国哲学读物。

  除了在人类至高道德上体现其价值,朴素点说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

  哲学家就是热爱智慧的人。

  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对象。

  我们永远不可能占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热爱和追求“智慧”。

  正如冯友兰教授所说,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

  具体而言知识或者科学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类追求和热爱智慧却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智慧本身。

  我感觉,人应该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应该在本书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指引下,磨砺人高贵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

  我们或许可以不关心数学和物理学的新进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们的成果,但是却不应该不关心哲学,因为哲学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关心的问题。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尽管经过了理性的省察也不一定能找到生活的目标。

  学习哲学就是“上路”。

  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

  哲学史的学习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

  因为尽管这些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相关文章:

1.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2.中国智慧读后感

3.《乡土中国》读后感

4.《徒步中国》读后感

5.乡土中国读后感

6.《感动中国》读后感

7.《中国童话》读后感

8.《美丽中国》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