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读后感>第一次世界大战读后感

第一次世界大战读后感

时间:2017-03-28 18:13:5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第一次世界大战读后感

  第一次世界大战读后感,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什么时候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读后感,欢迎阅读!

第一次世界大战读后感

  第一次世界大战读后感【1】

  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发生在欧洲,但又波及到全世界,所以是一场世界大战。

  开始时间是1914年7月28日,结束时间是1918年11月11日,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这场战争。

  又由于主要战场在欧洲,故中文又常称为“欧战”。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

  德国、奥匈帝国等国属同盟国阵营,英国、法国、俄国和意大利则属协约国阵营。

  而之所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是因为在这场战场中参战兵力大约有6500万左右,这是多么恐怖的数字,这个数字相当于投向长崎的原子弹杀死人数的812。

  5倍,相当于发生了270。

  8次唐山大地震时死的人数,而其中协约国总士兵阵亡:5,497,600人,同盟国总士兵阵亡:3,382,500人,协约国与同盟国大约阵亡了8,880,100人,另有2100万人受伤,共有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

  这对全人类而言都是一场浩劫和灾难,值得我们大家这些后人深思!战后原来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国,在战后虽然领土有所增加,但其对领土的控制力却因战争的巨大伤亡与物资损失而削减,而其经济亦因战争大受影响,出现严重衰退。

  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奥斯曼帝国为之永远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做为战胜国的协约国发布了《凡尔赛条约》将发动战争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德国,德国失去了13%的国土和12%的人口,德国还被解除武装,而德国的陆军被控制在10万人以下,不准拥有空军。

  德国虽然在一战中最后战败,但德国的元气并未受到过大的伤害,工业体系依然保存完整,而且德国本土并未受到战火的波及,而且《凡尔赛条约》的发表过多考虑战胜国的利益分配,完全没有考虑战败国自身的利益,加上条约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夺本质,使得德国国民对强加给他们的条约有极强的抵触和反感情绪,引发了德国民众强烈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

  日耳曼民族为了摆脱《凡尔赛条约》的桎梏,各派政治势力、各种政治思想在德国你争我夺,显得尤为激烈,这为德国成为一次新的大战提供了条件。

  结果德国在希特勒的纳粹党的领导下,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是得了芝麻丢了西瓜。

  从这些等等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了了巨大的灾难。

  也说明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了严重的灾难,所以我们要珍惜和平、热爱和平、关爱人类、关爱全球,为世界的和平出一份力。

  我们大家应该学会通过非军事手段解决国际事务中的争端,学会采取非暴力的方式达到正义的目的;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才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第一次世界大战读后感【2】

  花了很长时间才看完这本书,这本书在豆瓣上反响这么冷清确实有点让我感到意外,或许是一战不如二战更吸引人、更影响深远吧!但不管怎么样,这还是一本非常不错的战争纪实书,不仅对一战战场进行了大略的讲诉和某些战役的详细解读,也对战前战后的欧洲局势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让读者对一战的起因、过程、结局都有了很好的认识,对于一战的理解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叙述二战的书籍多如牛毛的情况下,反而映衬出描述一战的书籍的匮乏,而这本书则是一战纪实书籍中的难得的优秀之作。

  看完这本书,第一感觉就是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一战和二战,或者追溯到以往的拿破仑和威灵顿的英法战争等等,这些影响欧洲和世界历史进程的战役中,总是存在着诸多惊人的相似。

  1、战争的根源

  虽然一战的`阵营划分同盟国的德国、奥匈帝国、土耳其和协约国的英国、法国、俄国、意大利等等,但是其实整个一战过程中的主力战斗还是发生在英法与德国之间。

  而二战阵营的划分是同盟国的英国、法国、俄罗斯和德国、意大利、日本(美国在一战和二战的参战更多的是涉及自身利益及投机取巧,而并不是欧洲参战国家的那种落实到自身的利益和民族意识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其实二战的主战场也是发生在英法与德国之间。

  但是个人感觉一战二战在本质上的根源,还是在于英法德之间对于欧洲主导权和话语权的争夺。

  在大意上的西欧国家里,最强大的国家始终是英法德,而由于地缘政治和当时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英国的地理位置具有很好的优势,进可登陆征战西欧战场,退可布置好沿海防御,安居一隅。

  所以在两次大战中,英国扮演的更像是调停的角色——当德法发生战争的时候,英国属于第三方仲裁,不幸的是两次战争中法国都是一败涂地,为了维持欧洲的均势,英国也只能加入法国的阵营来对抗德国。

  这一切也都是利益的博弈,而并非英法之间的关系良好。

  在拿破仑征战西欧的时候,英国也是一开始处于观望态度,知道欧洲势力向法兰西倾斜的时候,英国才有威灵顿率军打败了拿破仑,重新让欧洲回到均势。

  两次大战的核心归根结底还是法德对于欧洲话语权的争夺。

  由于英国在地缘政治上无法插足欧洲最核心区域的争夺,所以在核心位置的德国和法国对于欧洲的话语权都有觊觎之心,即使到了当今社会,也是如此。

  今日的法国一直渴望成为西欧最具话语权的国家,高卢人也一直把自己当成欧洲第一大国,但是由于国力的限制,法国想要在欧洲具有独一无二的发言权是不现实的;今日的德国从国力上讲,具备了成为欧洲第一大国的基础,但是由于一战二战的硝烟尚未散去以及日耳曼民族特有的狂热激进,导致了许多国家对于德国的不信任和冷淡。

  尽管在经济上、军事上都具备了强大的实力,但是在政治上,德国一直没有得到和英法一样的权利,直至今日也备受打压。

  从欧洲的历史上来讲,没有国家可以统一西欧,最接近的哈布斯堡王朝也仅仅是名义上的统一,也未曾覆盖西欧80%以上的区域。

  所以法德尽管都有这样那样的野心,但是各种客观条件都限制了这两个国家的野心。

  如今的社会,由于有美国及多个大国的存在,法德对于欧洲的争斗也仅仅停留在政治层面,但是在一战二战时期,美国安居于大西洋的另一端,过着门罗主义的生活,当时的中国、印度、巴西都只是贫弱不堪的殖民地,英国尽管号称“日不落帝国”,但是英国的陆军可以去欺负南美印度的土著,对于陆军最强大的德法却是无能为力,而在当时的情况下,对于统一欧洲的普遍认识还停留在陆军的层面,陆军的强大与否更是衡量国家军力强弱的标识。

  由于种种条件,决定了当时称霸的国家只有德国与法国,一山不容二虎,两个都具有野心的国家都对于称霸欧洲跃跃欲试,只不过德国两次都是先行一步,所以两次大战的主要战场都发生在德法之间。

  2、美国与意大利

  提到一战二战,除了英法德三家之外,美国与意大利也是不能忽视的。

  美国在两次大战之中,都是在战争中欧洲两败俱伤、勉强支撑局面的情况下参加,既决定了战争的走势,也为自己谋得了足够的利益。

  两次世界大战,英法俄的军x订单大部分都交给了美国,而战后的复兴国家所需的贷款也都由美国提供,正是这两次世界大战,奠定了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的基础。

  而从战场上来讲,二战中美国与日本在太平洋上也算打的翻天覆地,而在一战中,美国并未作出实质性的贡献,但是考虑到美国军队的实力,还是会决定战争的胜负。

  一战中德国在尚具备一定抵抗能力的情况下投降,而不是像二战那样打到彻底精疲力尽,跟一战后期美国的强势参战有很大关系。

  在两次大战中,美国充分发挥了在地缘政治上的优势,长袖善舞,既得到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名声,也为自己赚足了利益。

  而两次大战之后,威尔逊总统和罗斯福总统都强势的参与战后欧洲政策与秩序的建立,提出了许多与他们贡献不相符的要求,也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欧洲的格局。

  而意大利更多的是让人叹息的存在,在两次大战中,意大利虽然在军队人数上仅仅略次于英法德俄,但是在实际战争中,意大利军队往往不堪一击,并且在两次大战中,都给德国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在一战中,意大利权衡利益之后,背叛了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的军事同盟,转投协约国的怀抱。

  虽然意大利在一战前期并未参战,在中后期也更多的是起的牵制作用以及攻打一些二线盟国,但是意大利的背叛还是给同盟国造成不小的打击。

  在二战中,意大利在北非战场的溃败也是导致轴心国失败的原因之一。

  意大利用自己的表现充分证明了自己不是一个可靠的盟友

  3、俄国的军事形势

  在一战与二战中,俄国在两次战争中也表现出很多相似点。

  1、俄国在战争的初期都是惨败,一度把防线退回至远东地区,但是俄国充分发挥了地大物博的优势,利用漫长的国境线以及西伯利亚寒冷的气候,在一战中拖住了奥匈帝国,在二战中拖住了德国。

  而德国与奥匈帝国失败的原因都是面对庞大的占领区域,无法保障军x及食品的供给,军队对于俄国寒冷冬天的不适应以及在战争初期取得胜利时骄傲自大,对于俄国的军事实力做出了错误的估计。

  2、俄国在两次战争中都损失惨重。

  一战时由于国家已经处于衰落时期,民心涣散,军纪不整,导致了与最优秀的德国、奥匈帝国的交战过程中的溃败,这也导致了布尔什维克的借机兴起,窃取了国家权力。

  二战时由于对于德国的侵略准备不足,而且当时的俄国由布尔什维克刚刚掌权不久,尚存在诸多问题。

  不过凭借的顽强的韧性及国家的地大物博,俄国最终还是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而且某种程度上在欧洲应该比美国更具有发言权。

  遗憾的是由于基督教国家对于红色政权的敌视,导致了俄国虽然两次大战都损失惨重,却并未得到任何实质性的利益3、两次大战俄国都成就了德国的军事将领。

  一战时俄国成就了兴登堡——鲁登道夫的黄金组合,二战时则成就了曼斯坦因和古德里安。

  4、战争的偶然性

  一战的爆发起因是奥匈帝国侵略塞尔维亚,而当时的德国和奥匈帝国虽然做好了战争准备,但是他们的计划并不是在当时发起战争,就在德、奥以为协约国会对入侵塞尔维亚妥协时,一战爆发了。

  二战的起因是德国入侵波兰,但是希特勒并未想到入侵波兰会导致战争的爆发,他以为这一次的入侵会再一次得到同盟国的妥协。

  5、对于德国发展壮大的无视

  两次大战前夕,德国及其盟国的军事实力并未达到与英法俄抗衡的均势,隐约处于下风,如果英法俄合理利用自身的条件某种程度上讲是可以遏制住战争。

  但是两次大战前夕,英法的国内形势均处于政局混乱,无心插足别国事务的状态,德国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发展壮大。

  等到德国发展到英法已经无法控制的时候,战争也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这两次世界大战充分表明,建立一个国际联盟是有多么的必要。

  这本书我怀有疑问的地方:

  1、作者对于战争东线和西线描写的比例不平衡,对于西线战场上英、法、德、土耳其、奥匈帝国的战争差不多写了全书篇幅的三分之二,但是对于德国、奥匈帝国和俄国在东线战场的战争仅仅写了一卷,而且内容也偏少。

  其实在一战中,东线战场的战争一样惨烈和对战争的结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虽然俄国在前期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而且战争中后期对于协约国的军x供应也极为依赖,但是如果没有俄国利用国境线长的地理优势和西欧人不适应的寒冷冬季的气候优势拖住了奥匈帝国和兴登堡—鲁登道夫,最后的战局恐怕大为改观。

  如果兴登堡-鲁登道夫早早结束再东线战场的战斗,腾出精力去对付西线战场,以这俩人的天才般的战场才华,即使不能赢得战争的胜利,也会让战争再多打上四五年。

  虽然丘吉尔在某些篇幅中表达了自己对于俄国为战争胜利所做的贡献的赞赏,但是他的赞赏并没有体现在他的文字上。

  2、作者在最后一卷花了大量篇幅对于战后英国政局的描写,就这本书来讲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爱尔兰的独立与否对于一战的起因、经过、结果没有任何关系。

  虽然由于职位及国籍的原因,丘吉尔对于爱尔兰、北爱尔兰的独立与合并非常关系,但是对于想看这本书的人来讲,则是完全不感兴趣的。

  并且从整本书的格局与分布来看,关于爱尔兰独立的大部分章节是完全可以删去的

  3、由于丘吉尔在战时担任过很长时间的海军大臣,对于海战的知识更加了解,并且英国在一战时主要作战方式依赖海战,所以几次关于大型战役的题材选择,丘吉尔都选择了很多海战、海军陆战登陆作为战争的转折点进行描写。

  但是由于主战场是中欧,并且由于当时军事实力的限制,所以注定一战的大部分决定性战役都是由陆地战役决定的。

  在二战中,德国的空军、日美的海军是二战的精华之处,但是就一战来讲,德法、奥匈帝国与俄国、德俄之间的陆地战争才是更加值得讲诉的地方。

  4、出于生活在日不落帝国时期的英国人来讲,最喜欢的是就是夸大英国的伟大,贬低别的国家的伟大。

  不过这一点只是看书时看到不舒服而已,对于整本书的伟大倒是并未影响太多。

  第一次世界大战读后感【3】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对全欧洲,甚至是全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

  导火线就是所谓的“萨拉热窝事件”。

  在萨拉热窝的人民,不肯屈服于奥匈帝国的残暴统治下。

  于是,他们许多人民都不惜自己的生命,准备和奥匈帝国的皇储同归于尽。

  正因为他们的爱国之心,感动了上天,让他们胜利了。

  可能,他们想过这样做的后果很严重,但是,他们肯定万万没有想到,他们的复仇的欲望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开始。

  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方是奥匈帝国和德国联手组成的,另一方则是美国、俄国、英国、法国为主的国家。

  也是世界上很有名的反法西斯行动。

  大家都知道,最后胜利的是美国一方。

  冷静的观察大局,可以发现,其实导致整个战局发生变化的是史里芬计划的破灭。

  这是德国傗谋已久的计划,首先在西线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集中优势兵力,采用“闪电战”术,在四至六星期内经比利时袭击法军后方,迅速打败法国,切断英国与欧洲大陆的联系,然后回过头来,向东对付俄国,在三个月最迟四个月获得胜利。

  而它的破灭是因为德国削弱了右翼纵队的实力,而导致整个战争的失败。

【第一次世界大战读后感】相关文章:

1.论语读后感-读后感

2.《童年》读后感-读后感

3.红岩读后感-读后感

4.《活着》读后感-读后感

5.雷雨读后感-读后感

6.哈姆雷特读后感-读后感

7.人类简史读后感-读后感

8.和美家庭读后感-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