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交际礼仪文书>感言>屠呦呦诺贝尔获奖感言

屠呦呦诺贝尔获奖感言

时间:2016-12-31 18:37:02 感言 我要投稿

屠呦呦诺贝尔获奖感言

  屠呦呦诺贝尔获奖感言由范文小编为大家准备,欢迎大家阅读!

屠呦呦诺贝尔获奖感言

  屠呦呦诺贝尔的获奖感言(1)

  诺贝尔奖官方的网站最新消息,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5日中午11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学者SatoshiOmura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该奖项。

  这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值得祝贺。

  屠呦呦获得诺奖,并不令国内舆论感到惊讶,因为早在2011年,她获得具有诺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就被誉为“距离诺奖最近的中国人”。

  但是,她获得诺奖,还是给我国科技、学术界带来诸多启示和值得反思之处。

  屠呦呦获得诺奖之后,她的身份迅速引起网友关注。

  其实,早在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时,她的身份,就曾引起舆论关注,由于她没有博士学位、留洋经历以及院士头衔,被称为“三无科学家”。

  “三无科学家”获得国外授予的学术最高奖,这表明,无论是克拉斯奖,还是诺贝尔奖,都不看重学者的“身份”和头衔,而是看真实的学术贡献,这和我国近年来的学术界,在课题评审、项目设立时,特别看重申请者的身份,院士、长江学者等拥有一定学术特权,是很不相同的。

  作为青蒿素的发明者,获得诺奖的屠呦呦却不是院士,是耐人寻味的。

  据媒体报道,屠呦呦曾多次参评院士,但都没有成功,具体理由不清楚,但知情者透露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青蒿素的成果界定不明。

  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

  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曾指出,青蒿素的发明,一直是我国引以为豪的科技成果,但是,却存在成果归属难以确定的问题,进而,这一成果没有得到足够的表彰和奖励,而在长达40年的时间中,屠呦呦的成果在国内也没有被得到公认。

  虽然在这一成果中,她扮演了三个“第一”的角色:当年是她最先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代号为“523”的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是她最先提取出有100%抑制力的青蒿素;也是她做了第一个临床实验。

  但是,在中国医学界,不少人认为,523项目是一个庞大的计划,很多人做了贡献,是不能把奖给屠呦呦一个人的。

  而直到拉斯克奖颁给屠呦呦,这种争议还没有平息。

  很显然,既然有成果归属的争议,屠呦呦要在中国这样的学术环境中,评上院士,是不太可能的其他人会反对,为何给她院士,功劳难道都被她一个人占了?

  二是屠的同事评价她,“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比如在会议上、个别谈话也好,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这种“性格”在院士评审中,显然也是不受欢迎的。

  类似屠呦呦这样,有重大学术贡献,却没有评上院士者,在国内并非个例。

  “吃香”的是那些善于搞人际关系,讨好领导者。

  这是一种不好的导向,会引导学者不安心学术研究,而去做一些追名逐利的事。

  诺奖奖给一直默默做事的屠呦呦,也告诉我国学术界,学术不是说出来的,而是要踏踏实实做出来。

  那么,拉斯克奖和诺贝尔奖为何就能把成果归为屠呦呦呢?这与国际学术界的学术规则有关,在团队和个体之间,团队的整体贡献很重要,但并不能否认个体,个体的学术贡献,如果在团队取得的成果中,起重要的启发性、决定性作用,应该把主要成果记给个体,而不是由团队平分成果成果人人有份,并不能保护原创积极性,在拉斯克奖和诺贝尔奖颁奖者看来,屠呦呦的贡献是最关键的,因此,可以把奖颁发给她个人,诺委会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屠呦呦获诺奖并非是是对中药的奖励,而是为了表彰她在受到中药的启发下对一种药物的寻找过程。”

  而我国在评价学术贡献时,团队和个体的关系,并没有处理好,以往,十分强调团队贡献,而忽视个体,否则就是自私自利,而近年来,一些领导,不管是不是课题组的实际负责人,都动不动成为成果的第一作者,把团队的贡献作为个体的成果,并没有真正重视第一作者的原创贡献。

  屠呦呦取得的成果,属于几十年前的,为此,对其成果的评价,奉行的是团队原则,即使有关学术机构意识到屠呦呦的学术贡献最大,可也不愿意按照学术规则去界定,担心触碰了既得利益。

  我国当前的学术评价,包括院士评审在内,都存在被利益因素纠缠的问题,学术评价存在行政化和利益化的倾向,在院士评审中,存在跑要、公关现象,青蒿素的成果归属几十年没有定论,有学术贡献而缺人脉资源者,被边缘,反映出我国的学术评价体系并不健全,并没有坚持按学术原则和学术标准,处理个体和团队的关系,真实评价学者个体的贡献。

  从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我们应该反思学术评价体系,在学术评价中,要对个体在团队中的贡献实行学术同行评价,这样,个体的原创价值和集体的贡献,都会得到客观评价,从而激励个体在追求学术理想的同时,与团队进行紧密合作,更重要的是,评价针对的是个体真实的学术能力与学术贡献,不是看其身份和头衔,谁有能力,就把学术研究给谁做,谁取得的贡献大,谁就获得更大的肯定。

  屠呦呦当年发明青蒿素,并不是冲着获得诺奖而去的,而是为解决现实的医学难题。

  盯着功利的获奖目标去搞科研,只会与奖励渐行渐远。

  踏踏实实做研究的屠呦呦获得诺奖,会给中国科学界、学术界,带来更多的信心,只要能进一步完善科研评价制度,让更多科学家能安心投入科研,在国家加大科研投入的背景下,我国科学家会获得世界级的科研成果,也有更多问鼎诺奖的可能。

  关于屠呦呦诺贝尔获奖感言(2)

  闻莫言得诺贝尔文学奖,我几乎没有什么话要说。

  闻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有什么话需一吐为快呢?

  一、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反映了我国国际地位影响力的提高。

  诺贝尔和平奖、诺贝尔文学奖都有很强的政治性。

  中国大陆此前仅有莫言获奖与此有关。

  诺贝尔科学类奖似乎与政治 无关,但也有相当的政治性。

  因此前苏联作为世界两个超级大国之一科技力量应该相当强,但得诺奖的不多。

  中国科技整体水平虽然不高,但个别领域的个别发现达诺奖标准的还是有。

  因为 中国的文化、制度和意识形态与西方资本主义格格不入,因此,此前中国即使有达到获奖标准的,也入不了评委们的法眼。

  此次,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反映了我国国际地位影响力的提高 。

  人们越来越多了解和接受中国,自然也越来越了解和承认中国科学家的成果和贡献,更多的中国发现将被人们所了解,更多的中国籍科学家获诺贝尔奖将不是神话。

  二、屠呦呦最优秀的研究工作完成于1969年到1972年之间,正值“文革”期间。

  于是有论者借此赞扬文革否定改革。

  说什么前30年才是中国科技真正有突破性发展的30年;相反,后 30年,尽管科技被捧为“第一生产力”,反倒少有突破。

  更有偏激者说: “改开之后,首先干的事情就是停止各种研发项目。

  于是各种研发项目都纷纷下马,科学的春天来了,科学家们都无 事可干了,只能在实验室里做点文章了。”

  屠呦呦最优秀的研究工作完成于文革期间,这时她四十岁左右,正是科学家出成果的黄金时间。

  从出成果到成果被人们认识还需要较长的时间。

  1972年12月,青蒿素就提取出来了, 1978年,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才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并且在这个长达数页的结论中,只字未提发现 者,只是含糊地说:北京中药所,1972年12月从北京地区青蒿植物中提取出青蒿结晶物,实验编号为“青蒿素II”,后改称青蒿素。

  而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更在43年后。

  谁知道改革开放 这三十多年里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有没有、有多少能获诺奖呢?因此,借屠呦呦获奖来赞扬文革否定改革是站不住脚的。

  事实上,文革和改革,都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探索;改革开放前近 三十年和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都是新中国的历史时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不能用改革开放以来否定改革开放以前,也不能用改革开放以前来否定改革开放以后,两个互相不否定才是 适当的。

  而对于真正的科学家来说,他们是较少受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干扰的,是能够为自己的.兴趣和使命奈得住寂寞的。

  例如袁隆平,他的杂交水稻在文革期间就获得了成功,但在改革开 放以来,仍在不断取得进展。

  改革开放前的袁隆平和改革开放以来的袁隆平都是中国人民所热爱的科学家,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作出贡献的科学家,而不是说改革开放前的袁隆平是为人民服务 的科学家,改革开放以来的袁隆平是为人民币服务的科学家。

  正面解读为人民币服务也不错。

  人民币稳定、人民币走向世界,这难道不是中国人民的期望和福祉吗?要保持人民币稳定,要让 人民币真正走向世界,难道不需要有人为之服务吗?为人民币服务没错,一切向钱看才错了。

  三、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

  集体研究项目离不开集体的智慧,即便是个人的研究,也离不开社会为其创造基本 的研究条件。

  所以,自己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过高估计个人的作用。

  但是,人个的作用又确实是必不可少的,不可抹煞的。

  在“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革命时期,英雄辈出,中国出了个毛 泽东。

  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共产党的集体领导仍需要强调以某某某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杂交水稻的研制是大兵团集体作战,袁隆平的作用仍然突出。

  青蒿素是我国科技工 作者集体的成果,屠呦呦作为集体中的优秀代表获得诺贝尔奖仍然名副其实。

  团队合作与个人贡献,二者不可偏废。

  四、屠呦呦等人在发现青蒿素和治疗疟疾的新型疗法上的贡献,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已经挽救数百万生命并且还将继续挽救更多人的生命,为促进人类健康和减少病患痛 苦作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

  这说明中医中药的发展大有可作。

  屠呦呦等人在发现青蒿素和治疗疟疾的新型疗法,并非传统中医药对青蒿的熬煎服用。

  屠呦呦受过正规现代医学训练,后又脱产 参加中医培训,课程是专门为具有西医背景的专业人士所设计的。

  她的抗虐研究受到《肘后备急方》的启发,以中草药为研究对象,对于青蒿素的提取、试验和化学成分的分析手段又是现代 西医的。

  因此,中医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能拒绝开放。

  屠呦呦的成功是中医中药的成功,更是中医中药现代化的成功,中西医结合的成功。

  那种认为中西医结合会葬送中医的观点是没有道理 的。

  五,本人少年儿童时期也得过疟疾,因处在偏僻的乡村,且大致在三年困难时期及稍后几年,无医无药可言,只能听命硬熬,虽然侥幸战胜了病魔活到了今天,但难受的经历想起来 仍有点后怕。

  庆幸中国越来越多的人摆脱了贫困和缺医少药的窘境。

  庆幸世界越来越多的人摆脱了贫困和缺医少药的窘境。

  祈愿和平发展更多地造福于人类。

  屠呦呦诺贝尔获奖感言(3)

  “在人类的药物史上,我们如此庆祝一项能缓解数亿人疼痛和压力、并挽救上百个国家数百万人生命的发现的机会并不常有”--在2011年拉斯克奖颁奖典礼上,斯坦福大学教授露西·夏皮罗以这样的表述,高度评价青蒿素的发现。

  让国际同行感到震惊的是,这一“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却是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完成的。

  正如2002年美国《远东经济评论》杂志在《中国革命性的医学发现:青蒿素攻克疟疾》一文中所说的那样:“真正让外国同行们刮目相看的是,中国研究人员在进行高尖端的科学实验时,使用的全都是西方国家早就弃之不用的落后仪器。”

  据屠呦呦介绍,当年是“要什么没什么,只能买来7个大缸,在几间平房里用土法做提炼”。

  就是在这样异常落后、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等年轻的科研人员怀着“为国家做贡献”的激情与梦想,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历经无数次失败,终于研制出挽救了数亿疟疾患者的“东方神药”,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

  一位年轻的科研人员在网上留言:向屠呦呦等老一辈科学家致敬!现在的科研条件比以前好多了,可怎么就难得做出世界级的领先成果呢?

  他给出的答案是:我们这个年代的科学家大多数都太浮躁了,往往不能静下心来挖掘原创的成果。

  这话可谓一语中的。

  前不久在第五届973计划专家顾问组成立大会上,荣誉组长周光召坦言:我现在特别忧虑的就是急于求成的浮躁状态。

  有的弄虚作假,有的为追求论文数量而不管质量、效果,结果就是只跟着别人走。

  由于急于求成、过于浮躁,虽然我国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连年递增,跟踪的速度越来越快,但就是缺乏能开辟新领域的重大原创成果。

  科技界的浮躁现象之所以难以改变,现行的科技管理体制难辞其咎。

  比如,科研项目政出多门、申请程序过于复杂繁琐、评估考核过于频繁,导致科研人员把大量精力耗费在申请项目、应付检查上;在考评机制上过分看重论文数量,许多单位还把论文与奖金、晋升等挂钩,致使科研人员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甚至不惜造假。

  难怪许多科研人员呼吁:尽快改革科技管理体制,给科研腾出一片净土,鼓励年轻人安安心心地做科学!

  在期待体制尽快改善、环境及早净化的同时,科研人员也应自励自省,多向屠呦呦等老一辈科学家学习,能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潜心研究、攻坚克难。

  毕竟,现在的科研条件比当年好了许多;而体制的改革、环境的完善尚需时日。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曾就青蒿素的研究历史进行深入调查,他的这段话意味深长:青蒿素的科学史在今天最大的启示是“扎实做事”。

  发现青蒿素的工作不是天才的工作,而是平凡的人通过认真的工作,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做出了杰出的成就。

【屠呦呦诺贝尔获奖感言】相关文章:

1.屠呦呦获奖感言

2.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

3.屠呦呦获奖感言全文

4.屠呦呦获奖感言发表

5.屠呦呦获奖感言有感

6.屠呦呦获奖感言原文

7.2017屠呦呦获奖感言

8.屠呦呦获奖感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