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职场文书>工作计划>小学教师发展三年规划

小学教师发展三年规划

时间:2016-01-11 17:50:41 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小学教师发展三年规划

  小学教师发展三年规划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石。教师队伍建设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学校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
  
  为深入贯彻《**市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十二五”规划》精神,切实保障《**市**小学三年发展规划(**~2016)》的实施,着力打造一支具有“慈爱、坚韧、博大”品质的、适应**小学发展需求的教师队伍,特制定《**市**小学教师三年发展规划(**年9月-2016年8月)》。
  
  一、规划背景
  
  1.现有师资情况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3人(外借2人),90%以上是原来城厢镇新毛小学的教师。其中男教师9人,女教师24人,平均年龄38.3岁,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总人数的81.8%。高级教师2人,一级教师25人,二级教师6人。在一线教学工作的31名专任教师中苏州市学科带头人1人,**市学科带头人4人,涉及语文、数学、信息技术和体育学科,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39.4%。
  
  2.发展优势与不足
  
  优势:

  
  (1)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确立了“办悦纳而适切的教育,欣赏与发展每位师生”的办学理念,为教师团队与个人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宽松的、和谐的氛围。
  
  (2)学校建立了有效的教科研制度,通过一定数量的课题引领和校本研修,涌现了一批业务骨干,其中市级以上骨干教师高达39.4%。
  
  (3)学校教师质朴、踏实、内秀、奋进,是一支有经验、有实力的队伍。
  
  不足:
  
  (1)近年来引进新教师数量极少,缺乏新生力量的补充。教师年龄结构的不合理制约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科结构的不合理更是阻碍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2)由于长期处于农村环境,整个教师队伍缺少开拓精神,缺少再次提升的内驱力,存在短板教师。
  
  (3)教师的教育科研理论储备相对缺乏,教育科研能力还不够强,市级以上科研项目、在省级及省级以上专业报刊交流的论文还相对较少。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师发展为本,以突出师德、提升素质、优化结构为重点,紧紧围绕“以德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特色立校”的办学宗旨,更新培训理念,完善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模式,丰富培训内容,激发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动力,建立有活力的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团队,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三、工作目标。
  
  以欣赏、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师,关注每一位教师的发展需求,通过建设教师来发展学校。坚持“师德锤炼与专业提升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岗位实践相结合、发展优势与全面均衡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努力使我们的教师成为教育思想先进,教育规律熟悉,教育技能扎实,教科意识强烈的“学者型”、“专家型”教师,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具体目标:
  
  1.三年内力争全体教师师德考核合格率100%,师德问题零投诉;
  
  2.专任教师本科学历占比力争提高到90%;
  
  3.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占比力争提高到50%(新增1~2名**市级或以上学科带头人,2~3名**市教学能手)。
  
  四、工作措施
  
  为顺利完成以上培养目标,学校将启动三大工程、创建六个平台。
  
  1.读书工程:读书,可以丰厚教师的底蕴;读书,可以增长教师的学养;读书,可以开拓教师的视野;读书,可以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学校实施“读书工程”,为的就是引导教师形成正确的人生信念,激发教师超越自我的热情,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和理论素养,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保障。学校教科室具体负责这一工程,确保全校教师每学期至少完成“精读一本教育专着、撰写三篇读后感”的阅读任务,通过沙龙、论坛、网络交流心得体会。
  
  2.青蓝工程:学校将进一步拓宽师徒结对范围,明晰师徒结对任务,完善师徒结对考核,实施以老带新、以能带新为重点的“青蓝工程”,对素质好、潜能大的年轻教师实行“导师式”培养,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周期,引导青年教师在实践中加快自身发展,努力成为教育观念新、教学水平高、教科研能力强的创新型教师,以适应改革要求。教导处于学年末评选出“好师徒”。
  
  3.名师工程:实施“名师工程”,旨在充分发挥“名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表率和示范作用,带动整个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
  
  学校将依据《**市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评选管理办法》,结合校情制定校级骨干教师评选、考核细则(具体方案另行制定),加大对具有市级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发展潜力教师的培养力度,提升市级骨干教师的占比和层次。
  
  为了积极组织实施名、优教师的培养方案,学校应及时地发现苗子,明确对象;通过导师带教,促进成长;给予政策倾斜,鼓励冒尖。
  
  创建的六个平台为:
  
  1.自主发展平台:公布学校教师发展三年规划,下发市、校两级骨干教师管理办法,指导教师准确定位,制订出符合自身和学校发展需求的个人发展三年规划及年度计划。依据“面向全体,狠抓青年教师,突出骨干培养”的原则,组织各管理层面对教师个人规划的制定、实施、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分析与跟踪,确保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鼓励教师参加高一级学历进修,以改善教师智能结构,加快学习型组织建设。
  
  2.评比展示平台:课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学校教导处应继续以课堂为主阵地,精心组织每年一届的校“田园杯”好课评选暨“问题教学法”展示课活动,创造机会开展一课多上活动、同题异构等多种形式的课堂研讨活动,为广大教师开辟互动交流的通道,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
  
  3.分享互动平台:继续开展每周3个10分钟活动、每月一篇高质量的教学反思、每学年至少一篇教学论文的评比活动,鼓励教师将所思所想、教学成果发表在个人博客,通过点击浏览、点评发表评论,促进教师之间互动交流、经验共享。
  
  4.研训联动平台:校本培训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校长室、党支部、工会、教导处、德育处各部门应根据学校总体规划,围绕“强师德、提师能”的培训目标,立足校本开展行之有效的培训活动,形成齐抓共管、部门联动的良好态势。重点在于:进一步建立、健全校本研训制度,致力于课题组、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创建学习型组织;抓好班主任队伍、教科研骨干队伍的建设,为学校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5.互助协作平台:成立以市、校两级骨干教师为主,后备力量为辅的学科中心组,坚持骨干教师强强联手的建设策略,倡导合作文化。通过沙龙、论坛实现“精彩一点,闪亮一片”的目的。
  
  6.合作共建平台:视野决定高度。学校将依托实验小学(文化共建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等优质资源,结对省内外优秀学校,组织开展“请进来”与“走出去”活动,为广大教师搭建学习的平台,拓宽教师教育视野和知识视野,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五、保障机制。
  
  通过强化以下机制保障本规划的有效实施。
  
  1.岗位责任机制:学校组成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工程,分管副校长主管教师培训工作,负责校本培训的组织、协调和管理,保证校本培训时间、地点、人员和培训内容的落实。
  
  组  长:
  
  成  员:
  

  2.制度保障机制:制度前进一小步,管理前进一大步。学校将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师德考核制度、教科研制度、校本培训制度,保证校本教研的有效组织实施,确保在编教师继续教育参训率达100%,继续教育验证合格率达100%。
  
  3.激励约束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将教师校本培训与年度考核、与评优评先、与职称聘任进行挂钩。
  
  4.评价奖惩机制:采用教师自我评估与学校考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注重动态管理。学校应指导教师制定切合自身和学校发展需求的发展规划,设置教师个人成长档案袋,结合年级段督导、年度继续教育考核加强对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的阶段性分析,提高教师个人发展的主动性,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宏观管理提供依据。加强对短板教师的帮扶,通过课堂诊断帮助他们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
  
  5.经费保障机制:为了保证教师培训的顺利开展,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学校将不断加大继续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培训设施,保障教师培训、科研、课程改革及基础建设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绩效考核时加大对教师论文发表、业务获奖、课题研究的奖励。
  
  6.监督保障机制:
  
  ①校内监督。学校每年对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实施的成效进行自评,向教代会通报,接受教代会审议和评价,并根据意见调整和修改规划。
  
  ②社会监察。邀请上级行政部门对学校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引领,鼓励社区领导、家长对规划实施提出意见和建议,从而推动教师发展三年规划有序进行。
  
  本文由应届毕业生网【范文http://www.wenshubang.com/】栏目小篇为大家编辑参考阅读。

【小学教师发展三年规划】相关文章:

1.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2.小学教师三年职业规划范文

3.个人发展职业规划

4.发展规划与总结

5.产业扶贫发展规划

6.个人发展规划总结

7.员工职业发展规划

8.发展规划和你的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