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观后感>死亡诗社教师观后感

死亡诗社教师观后感

时间:2016-08-11 18:01:58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死亡诗社教师观后感

  把教育还给学生------电影《死亡诗社》观后感【一】

死亡诗社教师观后感

  《死亡诗社》这部电影很容易让人误解,不过它并不是一部关于死亡话题充满阴冷颓废懂的文艺气息的文艺片,实际上它是一部探讨教育和校园青春,理想与反抗的励志片。

  影片的时代背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发生在传统到古板的名校威尔顿预备学院关于一个反传统的老师和他的几个学生之间的故事。以传统,荣誉,纪律,卓越为四大支柱的威尔顿预备学院百年来以固定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着学生,培养出许许多多“精英人士”。但它保守单调的教育方式也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学生的独立精神受到扼杀。而一位新来的文学老师----基丁老师在这死气沉沉的环境里投下了一颗巨石。

  基丁老师浪漫而富有激情,他睿智,风趣而充满诗意的独特课堂风格不仅感染了每一位学生,也感染了屏幕前的我,让人感觉如沐春风。基丁老师的课堂是对威尔顿的一次革命颠覆,他带领学生撕书,他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一个崭新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他向学生介绍了许多有思想的诗歌;他组建“死亡诗社”带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自由发散的思维哲学。渐渐地,一些人接受了他,开始勇敢地面对每一天,把握他们自己的人生。不幸也在这时发生了。学生尼尔爱好戏剧,可他父亲并不希望儿子和戏剧沾上边,基丁不止一次的鼓励尼尔把自己的想法说给父亲听,尼尔办不到,他的父亲也固执强硬得不肯让步。

  在与父亲最后一次谈判破裂后无奈的尼尔最终拿起了父亲书桌里的枪,指向了自己。。。。。。。尼尔的死震撼了死亡诗社的同学们,明哲保身的卡梅伦向学校告发了基丁老师和死亡诗社,基丁只能离开。可在他的身后一个又一个独立的灵魂站了起来。男孩们站上了课桌,吟唱着惠特曼的诗句:“啊,船长,我的船长。”送别基丁老师。基丁老师带着欣慰的笑容离开了,因为他的男孩们长大了,他们学会了独立地选择,学会了在理想和现实间平衡,学会了独立承担自己的命运。

  《死亡诗社》这部影片还有一个译名,叫“春风化雨”。死亡诗社也许是寓意着“向死而生”,舍弃了昨天的自我,终结了不成熟的趋于逃避的思想的生命,才有了作为独立思想的灵魂的新生。这里更多从学生们的青春成长的角度解读这部影片的深意。而“春风化雨”则更多从基丁老师和学校的教育的角度来解读它的内涵。基丁老师颠覆性的启发式教学和培养学生独立自由的教育精神犹如春风化雨带给这些一路接受传统教育的学生一次新生,教育者犹如春雨润泽万物,让受教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发生重大而飞跃的转变。这两个基本内涵相生相长,正是反传统的教育给予了学生们独立思考的新生,所以,这既是一部关于成长与理想的影片,更是一部探讨教育方式的影片。一群受传统教育的学生和一位反传统教育的老师之间究竟有什么是值得我们去深思?关于这个命题的思考和答案贯穿着整部影片始终。

  教育是老师的教育还是学生的教育?显然在所谓的传统教育里教育是老师对学生的教育,老师能教给学生什么,会教给学生什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能学到什么。而正面的反传统教育则是学生的教育,教师给学生的不是具体形象的概念知识,而是教给一种思维方式,引领学生自主地学习,独立地思考,自由而理性地成长。影片中基丁老师所做的一切便是一场反传统教育对传统教育的较量,是禁锢的思想与年轻生命的对抗。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反传统必须是积极正面具有独立精神和启发性哲学思维的反传统,而不是一味批判传统弊端却无作为的看客行为或过于激进不分青红皂白全盘否定的愤青。这样的反传统教育要教给学生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学习方向和人生规划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为了实现自我独立的学习而必备的一些学习上的基本技能(如逻辑思维,艺术鉴赏,语言应用,人际交往等)。现在的西方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在很多方面都很接近科学的反传统教育,而东方文化圈的教育,由于受其长久而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的影响,在很多方面还是倾向于传统教育。

  作为一个体制内的人,我想我对现行的教育制度教育模式还是很有发言权的。中国出于人口经济等国情和社会公正的考虑决定了高考制度在中国现在及未来几年的稳固实行,在这样的体制下就注定了学生在高考以前都必须为了高考这一目标奋斗不止,而失去了自由独立发展的可能。既然出于现实考虑,高考制度给学生前半段的教育历程定了传统教育的基调,那么,大学作为高考制度的终点,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反传统教育的职责---------引导学生独立地学习、选择、思考。

  可惜的是,现在的大学教育往往政治压倒学术,重视学校的排名生源而多过关注大学教育的本质目的。好的教育需要老师,学生,教育体制三方面的合理协调。大学的教育评价体制使许多老师埋头于搞科研课题而非教育学生(当然其中也不乏有责任者悉心教学工作),学生的成绩评判体制和课堂学习内容的安排也让大多数学生迷茫于自己的人生规划目标,迷惑在掌握自己命运的人生选择上,最后只能在就业大军中随波逐流,平庸地碌碌一生。

  诚如许知远所说,大学应该是培养理想主义的地方,趿着拖鞋在校园里晃来晃去,翘课在被窝里翻着麦田守望者,思想自由,而绝不是要培养技术机器而已。大学教育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内心而非成绩,更多地培育人格而非技能,因为大学是人生选择的转折点,职业生涯的选择人生的规划都在这里出发。所以,我认为,大学教育应该是以学生为主导的反传统教育而非以老师为主导的传统教育。大学教育应该把主导权交到学生手里,把教育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自己的船长!

  “死亡,是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在《死亡诗社》中,基丁老师把这句梭罗的诗宣讲给他新一届的学生。这句话不仅牵动着片子学生们的心也深深牵动着我的心。影片的情感处理富有爆发性,从前半部的喜剧色彩过渡到后半部的悲剧色彩,引发观众为之悲喜交加。影片的结尾是片中唯一的死亡----尼尔的死亡以及老师的离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失败。有的失败它只是纯粹的失败,有的失败却是成功的前段,失败的结果意味这部分成功的实现,失败的果中孕育着成功的因。

  基丁老师的失败就是这样的失败,他虽然离去,但他的教育却成功了,他的学生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在这个现实的世界与理想并存。我们又能从这样的死亡中悟出点什么?我想,我的答案是,把大学教育还给学生。成年人的大学生们不仅要独立生存的技能也需要独立思考的高度,大学教育不应如此肤浅,只授技术而忽视思想。把教育还给学生,因为成长和成才同样重要。

  死亡诗社教师观后感【二】

  《死亡诗社》这部反应上世纪中叶发生在美国佛蒙特州的“威尔顿预备学院”的一件“传统教育和反传统教育流血碰撞”的事件。这部上半场充斥着喜剧元素、下半场弥漫着悲剧色彩的教育片,电影剧本根据作者托马斯·舒曼在蒙哥马利·贝尔学院(一所位于田纳西州首府纳什维尔的男子预备学校)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成。这部电影自上映以来,历久弥新,一次次对僵化死板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愤怒的质问。特别在正处于课程改革的社会主义中国,一切服务于考试的教育理念已成功激起了无数学子的愤怒与无奈感,这部影片中基廷先生的教育理念无疑对这些水深火热中的学生具有莫大的吸引力,同时对广大课程工作者也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这部影片在一片喜庆的开学典礼中拉开了帷幕,作为一所有着光荣传统的预科学校,威尔顿预备学院迎来了又一批“大学生的原材料”,不知是不行还是幸运的是,它也获得了拥有新式教育理念的基廷先生的青睐。这所拥有着不错升学率的学校一开始就定下了它“保守传统”的教育理念,更可怕的是,深受这种填鸭式教育蛊毒多年的学生已经心甘情愿地成为了它的奴隶!无数学生屈服于现行的教育模式,抛弃了思考的主观能动性,最终把一切质问的权利统统丢到了垃圾桶中!为了所谓的分数,甘愿将自己的视野局限在教科书这“一亩三分田”上,尽管走出教室就可以看到美丽的苍穹,他们却宁愿在插图中观察别人吃剩下吐出来的“精品思想”。

  我们不能否认在标准的教科书上,有一些内容确实经得住时间的考察,但是知识是一种抽象的思维,它不仅仅只有那可怜的唯一一种表达方式!在基廷老师的第一次课上,他完美诠释了这一理念,为了从物质上祛除学生对于“权威教材内容”的惧怕迷信,他要求学生把前言撕去。这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这种行为首先强制性地将这群可怜的“机器人”从对教材的浅井中解救了出来。纵然这与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大环境相悖,但是正确的东西为什么一直要躲躲藏藏呢?

  邀请学生踏上讲台、用高远的视角来理解问题,“诱惑”他们成立古诗人社、用那种最清丽无华的语句来净化自己迷茫的心灵,鼓励事事听从于父亲的内尔为了自己的演员梦做一回真正的自己、一个专注于梦想的.男人才最可爱。终于,基廷先生的努力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他班上的学生那暗淡而无神的双眸中有了一丝为了自己、为了内心的那个梦而奋斗的闪电!教育不应该死板,否则与进行流水线作业的汽车公司有什么区别?如果教育仅仅是为了教导学生考试,那么我有理由相信这又是一个“八股封心,科举取士”的迷茫年代;如果我们的学生仅仅在课堂中学到了考试读书,忘记了思考讨论的重要性,那么这何尝不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与逆境不屈抗争,以无畏的气势面对敌人;

  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别陷入这种境地,冲出来。别像老鼠逃跑似的,看看你的周围,要敢于开拓自己的天地;

  你们必须努力寻找自己的声音,因为你越迟开始寻找,找到的可能性就越小;

  一旦觉得自己懂得,就必须换一种角度来看。这可能显得有些荒唐,或者愚蠢,但必须试一下。同样读书的时候,不要只想作者怎么看,想想你自己怎么看;

  真理就像一床总让你双脚冰凉的毯子/你怎么扯,怎么拽,总也不够/踢也好,打也好,它总也盖不住我们/从我们哭着降生/到我们奄奄一息/它只会盖住你的脸/不管你如何痛苦/不管你如何痛苦/如何叫喊。

  这些原生态的而又富有哲理的话,我相信你在教科书上是难以找到它们的。因为应试教育的考试内容不包括这些。但是基廷先生做到了,他看重的不是考试而是教育、真正的教育,他在课堂中将这些道理、思想灌输给他的学生,不带有一丝功利化的念头。我觉得,在我们以后的教育中,也应该主动引导学生掌握这种最质朴又可贵的道理,让教育真正既有智育又有德育。

  就像一场革命,最先站出来的那批人总会挨枪子。基廷先生的教育理念为学校的领导所不容,他们就借着内尔的死将他逼离了教育岗位。严格来说,内尔的死是新旧两种教育理念碰撞的牺牲品。内尔的父母接受的就是这种古板的填鸭式教育,他们就想当然地决定了内尔以后要走的路,这是多么残忍的事啊!当你奋斗一路,最后的时刻却发现,你一直努力的方向却偏离了理想的航线,那样你一定会抱着后悔与无奈于最后的日子里。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有义务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让我们放开思维、用开放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探索出自己的“缪斯”吧,就让教育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门工作吧!

  最后,让我们为基廷先生这位“虚拟的教育者”致敬,向广大为了有效教育付出心血的那些人致敬吧!

  死亡诗社教师观后感【三】

  电影像一盏灯,照亮你心灵的一条小路,启发你,引导你,让你独立的思考,在人生的旅途中去完成,去实现。看电影也是一件很独立的事,在那流光幻影之中,你快乐,你悲伤,你愤怒,你感悟。在电影里,所有的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都是独立的。

  生命是什么?在影片《死亡诗社》中,生命是诗,生命是音符,是戏剧中最华彩的篇章;生命是理想,生命是自由,是一个人所应具有的全部自信与独立;它引导着你,鼓舞着你,激励着你以向死而生的勇气去追求真正的青春年华与高贵信仰。

  《死亡诗社》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一所名叫威尔顿预备学院的中学里。这所升学率不错的重点学校,拥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及良好的声誉。学院的校旨是所谓的四大支柱“传统、荣誉、纪律、卓越”。可当学生们关上房门,这四大支柱却变成了:虚伪、恐怖、颓废和污秽。同时,学生们还为它起了一个非常形象的名字:地狱。影片开场的一组镜头就以沉郁的影像表现了这一“地狱”对学生强大的威慑力与禁锢力,它就像一台毫无热度与感情色彩的机器,将每一名学生加工成面目一致的合格产品。可是这一切,却因为基廷这个异类老师的出现而改变了

  基廷老师的第一次出场是在学校的开学典礼上,他彬彬有礼地微笑着,就像一个性格温吞随和的中年男子,这副具有欺骗性的外表不仅与他后来一系列“惊世骇俗”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对比,也为他成为世俗社会牺牲品这一悲哀结局涂抹上了一层浓烈的生命质感。基廷老师的第一堂课,以轻快哼唱的小曲带领学生们远离井然有序的教室,表面上离经叛道,却直指生命。他让学生们停下浮躁的脚步,去面对那一张张年代久远的发黄照片,去聆听“卡匹迪恩”这句静默的忠告,去感悟时光的短暂和生命的消亡。

  基廷的课总是充满意外和激情,他告诉学生,如果拜伦和莎士比亚被僵化的理论所遮蔽,那么就把这些理论从教科书里毫不犹豫地撕掉;他告诉学生,如果站在讲台上可以使我们换一种视角看世界,那么不妨发出自己的声音。他甚至将课堂搬到操场上,让学生在他面前排队行走,从走路的姿势分析他们的个性和心态。他让学生们踢球之前每人念一句激励自己的诗歌,告诉他们,在理性的现实之下,隐藏着一个梦幻、浪漫的世界,等待着我们去感知。他摒弃了刻板与教条,不用教鞭和体罚,却以诗歌、音乐、运动、以深厚的学识和热诚的心灵,在无拘无束的分享中去开启一颗颗懵懂的心灵。他不仅仅是学生们的导师,更是激励他们成长的精神之父。在基廷的感召下,年轻的心在呼唤中得到指引和鼓舞,在意气风发的青春岁月里,深深地感受到生命本真的喜悦和自由的照耀。而“卡匹迪恩”这个古老的诗句,也像一个神秘的咒语,将学生们引向了一个全新的领地,并且拥有了与世俗抗衡的力量与勇气。于是,他们成立了死亡诗社,查理开始施展他恶作剧的才能;诺克斯不顾一切地去追求他的爱情;尼尔第一次违背父亲的意愿,去实现自己的演员梦,就连一向胆小的托德,也在基廷的鼓舞下,跳到桌子上朗诵自己的诗歌。基廷就像一个船长,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着这一群在禁锢里压抑太久的年轻人,让他们明白生命就应该如野马般在原野上肆意驰骋,如群鸟般在天空中展翅飞翔。

  除了基廷,影片对孩子们的角色塑造也非常成功。虽然人物众多,但个性却处理的十分鲜明。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尼尔,古灵精怪、胆大妄为的查理,坠入爱河无法自拔的诺克斯,内向羞怯的托德,爱打小报告的卡梅隆,热衷于设计天线、制造电台的米克斯和皮茨。如果说基廷的角色给了影片一个重心和支点的话,那么这群性格各异的青年学生就为影片增添了绚烂的色彩。

  尼尔无疑是这群男孩中最为优秀的一个,也是导演彼得伟尔刻画的最为用力的角色。他英俊、善良、开朗,成绩优异又多才多艺。在父亲面前他是一个听话懂事的儿子,在同伴们中间他是公认的领袖。他第一个领会了基廷的话语,也是他精神振奋地率先重组“死亡诗社”,在激情与梦想的鼓舞下,他在《仲夏夜之梦》中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坐标。面对来自父亲的强大压力,倔强的尼尔还是站上了梦寐以求的舞台,他把精灵演绎的惟妙惟肖,光芒四射。然而当帷幕落下,簇拥着欢呼与掌声的他,也为梦想付出高昂的代价。声色俱厉的父亲对儿子所思所想并不关心,在自我选择与家庭制约的尖锐矛盾中,他既不想成为父亲期望的那个人,也无力成为真正的自己。于是在那个飞雪的寒夜,尼尔戴着精灵花冠回溯了自我盛放的璀璨一刻之后,决绝地将年轻的生命终结在梦想的祭台。

  一部关于诗歌的电影,自然少不了表现诗给人的精神力量和鼓舞。影片最生动的一个场景就是“死亡诗社”的社员们第一次前往山洞的那个夜晚。镜头迷幻而空灵,学生们穿着黑色风衣,穿行于迷雾森林中,像是一群游荡于夜色中的精灵,又像一群奔向自由的天使。在山洞中,他们讲故事,演奏音乐,朗诵诗歌一张张手电光里晃动的面孔,呈现出一种诗境的纯真和无邪。

  浓烈的生命质感和灵魂光华,让《死亡诗社》在上映的当年荣获了奥斯卡、金球、英国学院、法国凯撒等多项大奖。作为一部以剧情取胜的电影,《死亡诗社》对电影音乐的运用可以说是恰到好处又言简意赅。曾为《阿拉伯的劳伦斯》、《日瓦格医生》奉献过经典乐章的配乐大师莫里斯雅尔谱写的配乐充分显示出他出色的创作才华。时而恬静忧郁、时而激越奔放、时而清澈悠扬的旋律和流动的画面情景交融地演绎出青春的飞扬与激情,理想的美好与迷茫;影片最为动人的一段旋律是贯穿剧情发展始终的主题曲,它大多出现在托德的段落,并追随着他的情绪变化。当托德终于勇敢地跳上讲台,朗读自己的诗歌时,音乐中融入了《欢乐颂》的旋律,而当托德得知尼尔的死讯,一个人在雪地上哭泣奔跑时,音乐又重新陷入低回,凄凉而无力。影片结尾,当基廷带着行李准备离开时,主旋律又最后一次响起,先是一只键盘静静地敲击,托德在迟疑,而当他终于鼓起勇气跳上桌子的那一刻,管风琴与弦乐突然鼓击出明亮有力的节奏,高亢而激越,似乎内心深入压抑已久的所有情感与希望都在这一瞬间喷薄而出。一双双汇聚了敬意与感激的目光,所有了然于心的情怀与热望,在这一刻与音乐交织在了一起,不断升腾,不断沉淀,彷佛眩目而跳跃的火焰,在每一个人的心底传承,深沉而炽烈。

  看了《死亡诗社》后,我懂得了生命存在的价值。生活只是我们的一个舞台,它本身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在舞台上选择并出演什么样的角色和内容:戏剧、诗歌、悲剧、话剧、哑剧、歌剧,什么都可以,哪怕乱七八糟,浑浑噩噩都可以,但原则是:你自己选择的并乐意用一生去努力追求。

【死亡诗社教师观后感】相关文章:

1.死亡诗社观后感

2.死亡诗社观后感3000

3.死亡诗社观后感600

4.死亡诗社观后感教育

5.死亡诗社观后感400

6.死亡诗社观后感1500

7.死亡诗社观后感200

8.死亡诗社观后感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