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永远在路上的观后感
看永远在路上的观后感【2】
观看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后,通过影片列举多个领导干部违法违纪典型案例,展示了我党深入开展反斗争的经验与成果。
昭示着我们的敢于直面问题、敢于捍卫党纪、敢于照镜子、敢于自我净化。
案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党员干部一旦思想上忽略对自己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学习改造,就会对自己的人生价值走向失去应有的警觉,逐渐偏离正确航向,走向违纪违法道路。
《永远在路上》通过违法违纪人员亲自现身说法,讲述其被腐蚀和堕落的真实故事,让分子作为活生生的人出现在屏幕上,用他们深切的忏悔,使我们引以为戒,敲响反腐的警钟。
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拒腐防腐的心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严守党纪国法的红线,坚持不忘初心,严守政治纪律,严守党纪国法,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牢记党的作风建设永远没有休止符,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看永远在路上的观后感【3】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理解,根据驻局纪检组关于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收看中央台综合频道电视片《永远在路上》的通知要求,10月18日上午,殡葬中心本部党支部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学习会,结合《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再次深入解读《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局文明办副主任陈占彪参加“两学一做”联系点学习并指导工作,中心本部党支部书记何兆珉主持会议,全体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学习。
本部支部以“党员集中学习日”为机制,采取党员代表领读、观看权威媒体解读视频及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等方式,强化学习教育实效。
第一党小组长谢红霞、第二党小组长漏慧英、新党员张慧及杨德芬4名党员代表分别领读了《问责条例》全文。
全体党员深刻认识和体会到:《问责条例》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突出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着力解决一些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不担当、不负责等突出问题。
全体党员干部还观看了央视2016年7月18日的《新闻1+1》栏目专题解读《问责条例》视频,清楚了问责是问谁的责,唤醒了党员的责任意识,激发党员的`担当精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氛围。
为了“以案为鉴”汲取《永远在路上》的反面教训,更深刻地理解《问责条例》,中心党办、监察室副主任宗蕊联系殡葬实际,以PPT案例分析的形式选取了江西省纪委通报的6起落实“两个责任”不力被问责典型问题中的一起,即南昌市殡葬管理处殡仪馆副馆长(主持工作)胡汉钦因下属顶风违纪索要丧属财物被组织约谈后,同类问题仍屡禁不止最终被免职的案例,开展警示教育。
通过警示教育,党员们均认为要时刻牢记自己身份,增强政治敏感性,在实际工作中杜绝“乱作为”和“不作为”。
陈占彪副主任在学习交流中指出,《永远在路上》第一集《人心向背》中讲的都是一个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干部,通过组织多年的培养,历任多个重要领导岗位,随着职务的提升,加上环境的影响,在复杂的社会生活和执政实践当中,思想就抛锚了,理想信念动摇了,有的临近退休,却因为问题落马。
在他的启发下,党员们更加坚定,分子的所作所为败坏党的形象,吞噬人民对党的信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关乎人心向背,反必须保持高压态势,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
何兆珉书记结合观看《永远在路上》及再次深入学习《问责条例》的认识和体会,谈了将从四个方面着手,履行好职责:一是强化学习,以“四讲四有”的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四个意识”;二是梳理并牢记自己的职责,克服困难,尽心尽责履好职,该担当的地方不忽视遗漏,一切工作自己带头按规矩按流程;三是鼓励发挥每名干部党员职工的聪明才智,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四是带头做作风过硬,清正廉洁的好干部。
下一步,殡葬中心本部党支部将以观看大型电视片《永远在路上》为契机,将《问责条例》的学习及运用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点内容,深入领会精神,真正提高认识,不断加强支部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纪律建设,提高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把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围绕中心工作加强自身建设,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看永远在路上的观后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