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观后感>《非常嫌疑犯》观后感

《非常嫌疑犯》观后感

时间:2017-02-22 15:34:05 观后感 我要投稿

《非常嫌疑犯》观后感

  《非常嫌疑犯》观后感,下面是小编带来的《非常嫌疑犯》观后感,欢迎阅读!

《非常嫌疑犯》观后感

  《非常嫌疑犯》观后感【1】

  如果说经典电影就是开创一种新模式,那么此片的历史地位绝对毋庸置疑。

  然而也像许多经典影片被重复重复再重复的模仿,多年后人们就只能从历史地位的角度怀念它而无法再从中直接获得很大心灵冲击了。

  就好象第一部使用长镜头的电影,第一部打乱时间顺序叙事的电影,第一部运用三D或电脑特技的电影等等等等,许多手法一旦被创新出来,立刻会被普遍的模仿,甚至最后可能烂到连电视剧都在不停的用。

  这部电影在悬疑片中的创新,大概可以归结为两点:

  1.看似最无辜的人反而是坏人。

  现在不要提柯南,连少年包青天都知道这么设悬念了,已经从创新变成了常规,说不定真像坏人的成了坏人才比较悬念

  2.结局推翻全篇所有已知假设。

  悬疑片推理片好像智力游戏,从给出的已知中思索答案是观众的一大乐趣。

  而这部片子的最后,忽然告诉大家,“还想呢?别想了,都是逗你玩儿的,所有细节全是kint现编的”。

  除了尸体,和一个凯撒的名字,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全都不成立。

  大家发现自己和警察一样被忽悠的同时,心理不禁大赞,这大忽悠太牛了。

  但现在这一点也被很普遍的模仿了,影片中先讲一遍假的故事一点也不新鲜了,甚至还涌现出了许多为忽悠而忽悠的无聊电影。

  于是,这部电影也快被放进博物馆了。

  就好象当年父母们看《庐山之恋》被其中的接吻镜头和无数套漂亮的女装震撼到不行,现在这些谁还觉得稀罕啊。

  电影模式就好象科学技术终归是在不断创新,改造过世界,蓬勃发展过,最终等待被新的模式或技术所取代。

  所以对这样的经典老电影也不必过于叹息,也不必过于诋毁。

  今天的人们能够看得更远,是因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非常嫌疑犯》观后感【2】

  90年代的这部影片放到新世纪的今天,依旧是经典的代表。

  布莱恩·辛格的能力几乎都挥洒在了这部集合了悬疑、惊险、犯罪、黑帮的作品之中。

  纵观他的一系列作品,其水准都难以超越这部《非常嫌疑犯》,尤其是《行动目标希特勒》,更是遭遇了口碑和票房的寒冬。

  《非常嫌疑犯》云集史蒂芬·鲍德温、加布里埃尔·伯恩、凯文·史派西及本尼西奥众牛B人物,算是大家的集成。

  不过在影片中,凯文·史派西的演技已凸显出老戏骨的风采。

  从开始被警察询问到回忆整个案件的表现,史派西将一位深藏不漏的黑帮头目刻画的让人拍案叫绝。

  而整个故事是简化版的《尼罗河惨案》,牵着观众的思维线走,情节跌宕,高潮不断,犹如亲身经历,实在是一件快事。

  如果不是辛格的过于厚道,将结尾处理的过于直白,我相信这将是一部可以给予满分的作品。

  宋大叔的《杀人回忆》最后的结尾处理应高明于辛格,毕竟艺术作品最大的魅力应让观众参与的整个案情,而辛格最终将结尾的公开荧幕化,也算是这部作品的不足之处。

  如果将影片结束于库克将咖啡杯跌落地上时,影片的整部悬疑气氛将会更加戏剧化,也更会让我们参与到影片的互动。

  影片中角色的衣着和枪战的情景,好似是加布里埃尔·伯恩及风格在《黑帮龙虎斗》中的再现,绝对是带着经典的范儿!

  影片故事的完整和紧凑始终贯彻,实际影片牵着观众走的最大主线是盖泽究竟是何方神圣,而通过回忆与现实的交互相应,影片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又一个高潮,即使辛格的厚道,可能给予我们了一种更为畅快的恍然大悟的快感!命题的提出和结论的回答,在此刻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本次碟片为EE出品,花絮欠奉,只有一段不足2分钟的导演谈论的拍摄花絮和几段删减片段,还有一个预告片,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非常嫌疑犯》观后感【3】

  前天看了《非常嫌疑犯》,据说这个翻译有点问题,应该翻译为《嫌疑惯犯》。

  凯文 史派西,这个人我第一次看到他是在《洛城机密》中,一个吊儿郎当的警察,有些不太正经,但是非常聪明,在临死前依然用一句话勾起了凶手的好奇心,让凶手暴露了身份,但是在看百度里关于他的介绍时发现他被称为“坏种”,非常善于扮演坏蛋,在这部片子里扮演的凯撒 苏尔让人印象深刻,在这部片子的大部分时间里观众并不知道他就是凯撒 苏尔,但是当最后知道他就是凯撒 苏尔时,人人都会不寒而栗,因为这样的坏蛋实在太厉害了,警察遇到这种人真是让人感到无法对付。

  我有一些地方并不是非常明白,比如说假设这个故事从头到尾都是他编的,可是他所提到的其余4个人,除了一个已经提前被杀以外,其他的3个人,2个死在船上,1个死在码头上,也就是都在事发现场,警察在整理现场的时候应该会发现这些尸体,经过尸体辨认应该可以判断是不是这几个人,2个是惯犯,一个曾经是警察,都是很好辨别的呀,除非当时尸体都被火烧的面目全非,辨别有一定的难度。

  还有一个问题,他为什么会被警察抓到,而且是作为惨案的幸存者,如果是因为他其实受了伤,但是并没有看出来他受伤,反正是不是他本意想要留下的,这倒让人理解,可是如果是他自己故意留下,想和警察做个游戏,那我觉得就非常恐怖了,这种人可能天生就具有叛逆心理,天生就适合犯罪,如果说他讲述的那个自己亲手杀死妻儿的故事是真实的话,他真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变态,连最亲近的人都没有一丝感情,这种人也许什么人都会杀。

  《非常嫌疑犯》观后感【4】

  电影的本义的.运动,cinema,源于希腊语,意思是“运动”--翻成汉语,成“电影”了--这里要明确:在西方人的观念里,人家说cinema的时候,脑子想的是“运动”,而不是汉语的“电影”这两个字。

  电影诞生在法国,在卢米埃兄弟发明的活动摄影机上,有一个标签,写的是:cinematographe。

  在这里,graphe是“写”的意思,即“纪录”;而ciname是“运动”--结合起来,即:纪录运动。

  所以,西方人的电影观念里,是少不了“运动”的,人家玩的就是怎样处理运动--其实,运动带来的是一个相对的时间和空间的关系的问题。

  所以,我们看电影,判断是哪一个国家的电影时,看它是怎样通过光和声来处理运动(即相对的时空关系)就可以。

  在《非常》的这五个镜头里,运动从来是不停的:人物静,摄影机动;人物动,摄影机静。

  而且,运动在创造立体空间的同时,巧妙地把几个主人公交代出场了:

  前两个镜头,是黄昏海港的全景。

  (切)

  第三个镜头,一张脸向画左看,画外隐约有人在说话,第一个主人公A直接出场;有人问话,话是动机,摄影机开始向右摇找问话的人,第二个主人B公出场。

  二人对话,A示意不要出场,画外声变大;画外音是动机,摄影机开始向左横移,横移过一段空地后,一座房子出现,两个人说着话出来(至此,终于找到画外音的源了,而这也是观众从一开始就想“找”的,这时,摄影机给你了,满足了观众的心理期待,好莱坞会玩这个:观众想看什么,就给你什么);摄影机没有停继续向左移,从房子里出来的两个人出画,摄影机开始向上升,到房顶的时候,停下,我们看到一个人,第三个主人公C出场;摄影机到屋顶时停住,C沿着屋顶向纵深走去,蹲下,向画左的屋下看。

  然后(切)。

  第三个镜头,一气呵成,有动机,有长宽高三个维度的运动,变化很大;同时三个主人公都被“顺便”交代了出来,安排应该说很巧妙。

  我们的电影,就缺少这种“观众想看什么,就给什么的”娱乐片式的安排--一开始的画外音,是摄影机运动的总动机,一个人看,观众也想知道是谁在说话,于是摄影机就移过去找人给你看。

  从制作上来讲,我们可体会到创作者的用心是很细致的。

  第四个镜头。

  空镜,一辆车入画,摄影机跟摇,车被摇出画;摄影机继续摇,摇到一艘船,然后向下边摇边往后拉,这时第四个主人公D出场。

  在这个镜头里,摄影机的运动同样有动机,这个动机就是那辆从左入画的车--要知道,摄影机的运动是创造含义的,是带来悬念的。

  车在走,摄影机跟着走,观众也就会跟着走(他有心理期待,下面要出什么?),当车出画后,摄影机继续运动(这时观众还会想:下面会出现什么?)。

  也就是说,运动不能乱处理,要有目的,要考虑观众想知道什么。

  于是,摄影机停下来时,第四个主人公出场了。

  应该说,安排得相当周到。

  此外,那辆车也不是随便出现的,在后来的情节中,那辆车原来正是ABCD几个人要找的。

  (切)

  第五个镜头,一行人从楼梯下走上来,横过银幕,向纵深走去--摄影机没动,但人物有动,而且是创造立体空间的长宽高三个维度的运动。

  这没什么特别的讲究,就是好看,符合人“看”的规律--人的眼睛喜欢看运动的东西、喜欢看立体的东西。

  正是因此,好莱坞娱乐片的视觉总设计师,在搭景的时候,考虑更多的是为人物的运动和摄影机的运动创造一个立体的空间。

  要不,怎么会把60%的钱用在美工上?我们拍大片的钱,还不知被什么人拿走了多少呢。

  短短的五个镜头,通过流畅的运动,把这个段落的环境从大到小、从远到近都交代清楚了;同时,也把ABCD几个主人公以不同的方式交代了出来。

  可以说,没有一个多余的镜头,没有一处随便的安排,紧凑、连贯,恰到好处。

  我们经常说好莱坞电影看起来爽,为什么?窍门就在这里:运动处理得好。

  这里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好莱坞电影以叙事为主的,因此,它的时间和空间的处理,都是为叙事服务的,或者说,是从属于叙事的。

  这样,在剪辑上来讲,它就追求连贯、流畅。

  在《非常嫌疑犯》这个小小的段落里,剪辑的处理对“流畅”帮了很大的忙。

  我们具体来看:

  前两个镜头,黄昏的海港。

  色调呈暖黄。

  (切)

  第三个镜头,是一张被光打成黄色的人的脸。

  这种安排,也是用心的。

  从光上来说,就是黄接黄。

  也就是说,第二个镜头与第三个镜头衔接时,是通过色彩匹配过来的,很自然,观众不会感到“突兀”,因为在画面上色块是吻合的(其实,并不吻合,这是两个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空间)。

  这也是顺、流畅的处理手段和方式。

  第三个镜头最后,主人公C走到屋顶纵深处停下,向下看。

  (切)

  第四个镜头,一个空镜,稍许,一辆车入画……。

  这种接法,也是十分地顺。

  第三个镜头是一个人在“看”,看什么呢?第四个镜头紧跟着出来了。

  这里剪辑点的选择,是人的视点--C在看,观众也期待,他在看什么?于是创作者就“切”给你看……顺极了。

  我们整天说好莱坞电影好看,为什么?因为创作者的心思全放在捉摸观众的心思上了。

  第四个镜头最后,主人公D躲在一个挡板后,透过挡板的缝,也在“看”。

  (切)

  第五个镜头,摄影机是模拟透过挡板缝看的效果。

  这里的剪辑点,同前面是一样的,仍然是以看的人的视点为引子的。

  道理同前,不再罗嗦。

  大家可以看出来,不管在是运动的处理上,还是在剪辑点的选择上,创作者都是为了方便讲故事而做的。

  整体上就是追求流畅、干净利落。

  因为这是商业片,娱乐片,赚钱用的,你弄得拖拖拉拉、吞吞吐吐,观众愿意看?愿意交了钱给人家还帮人家数一遍?!怎么可能呢。

  所以,我们学好莱坞,就是学它讲故事的手段和方法。

  在前面的几个帖子,面对我上传的这个片断,许多不以为然:“一个破片断,有什么意义?”“这里没故事,我们要看的是故事;镜头是为内容服务的,你连主次都分不清楚!”……说个简单的道理,有谁是为了单纯学汉文字语言而学的?有谁是为了弹钢琴上的键而学弹钢琴的?……学语言,不就是为了表达思想和内容吗?--这还用说吗?谁不知道?!

  说说《非常嫌疑犯》这个片断,形式与内容是怎样完美地结合的。

  大家看,除了第一个主人公外,其它几个人BCD的出场,都是通过摄影机的运动“找”出来的,而不是直接亮相,而且,他们都是“躲”在暗处。

  而剪辑点的选择,也不无道理,都是ABCD几个在“看”、在“观察”什么。

  镜头里就有故事。

  晚上、海港、暗处的几个人、几个人都在“看”明处的东西--这就是内容:一伙子人,在全方位地(低处、高处、远处、近处都有人)偷偷观察某地!我们会根据经验想,这些人可能会对这里采取什么行动了……

  偷偷地看,要采取行动,这是内容;用摄影机的运动来“找”主人公,剪辑点以这些人的“看”为引子,太棒了!内容与形式是紧紧联系起来的,这种处理方式,也是符合内容表达的需要的。

  这是有本事的表现--想表现好,就表达出来了;想表现坏,就表达出来了;想表达痛苦,也能恰到好处;想表达冷、热、酸、甜,都能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

  功力可见一般。

  我给那些不屑此片断的人说过:故事,就在镜头里。

  可这些人是万万看不出来的。

  为什么?因为他对视听语言还不了解。

  所以,了解一下视听语言的特点和规律,稍懂一点,对学电影、写影评来讲,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干嘛非得反呢?我想不明白。

【《非常嫌疑犯》观后感】相关文章:

1.非常现实的句子

2.非常规面试技巧

3.《非常女生》读后感

4.非常简历造就别样起跑

5.简历照片非常重要

6.个人简历非常随意

7.非常诚恳的检讨书

8.非常暖心的情话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