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城机密》观后感
《洛城机密》观后感,三个男人一台戏,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洛城机密》观后感,欢迎阅读!
《洛城机密》观后感【1】
故事复杂,情节混乱,人物太多,边看边聊天,翻译又有问题。
在以上种种情况下,我晕晕乎乎地看了《洛城机密》的第一遍,基本上只看明白后半部分,拜我不懈追求剧透的良好品质所赐,在电影放到一半时我忍不住手贱去了豆瓣。
于是后半部分其实也算是在预料中。
直白地说,我观此片的首要动机不是它的名声甚响,纯粹是花痴凯文·史派西去的。
自从看了情节类似《洛丽塔》的《美国美人》后,对男主角--一个外部失业内部不和人生失意却对自己女儿的同学抱有不正常的欲望的中年大叔--的扮演者凯文同学就有着说不出的好感。
虽然我一向是个颜控,看人先看脸,但是还是被这个既颓废又热血的矛盾大叔给吸引走了眼球。
后来百度知道他居然是《七宗罪》中的杀人魔,我那个惊啊。
为什么我当年看《七宗罪》时居然完全无视了他!
不过颓废中年男虽然为他拿到了一尊小金人,但是我还是觉得他更适合那些深藏不露(or阴险狡诈?)、大智若愚的人物。
(其实,就是腹黑吧?)Bingo!就是像《非常嫌疑犯》里面的金特那样的!
说起《非常嫌疑犯》,这片是我在放寒假回家前一天熬夜看完的。
我在关电脑睡觉和继续看下去之间纠结了很久,最后决定去百度。
(喜欢被泄底的恶习啊,看来是改不了了)百度的结果是悚然一惊,于是按下播放键看到结尾,感叹一声:这小子真是腹黑啊!心满意足地去睡觉了。
虽然我声明我喜欢凯文同学,但是在看《洛城机密》时还是很不长眼地把他跟另一个主角罗素·克劳当成了一个人。
难怪我边看边奇怪凯文怎么好像有双重性格,太不合常理了。
(在我心目中,双重人格的最佳人选是爱德华·诺顿,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虽然《洛》总体上还是很符合我的期待,也让我终于记住了盖·皮尔斯的名字(原来只记得脸的),但是我还是有一个不满:介绍上总把凯文同学的名字放第一个,但是主角明明是皮尔斯和克劳啊!这不是坑爹么!枉我还大大期待看到凯文的腹黑奸诈再度出山,结果没到三分之二人就挂了!倒是克劳,最后中那么多枪竟然没死!没死!这是什么差别待遇啊!
总结:回头看了第二遍后,总算自己看明白了,明明我是基本上第一遍就能看懂《盗梦空间》的人啊。
三个主演的表现还是符合水准的,但是我始终觉得让皮尔斯跟那个花瓶美女有暧昧什么的是个败笔,难道编剧想借此突出金·贝辛格的女主角地位么?私下里讲,我觉得金·贝辛格还是太显老了,枉我对海报上的金发美女期待了那么久。
《洛城机密》观后感【2】
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好莱坞台词,说这句话的人一般是在缅怀过杀人越货的日子——当然这确实让人沉醉。
用一句书生专用意淫的国产俗话是醒握杀人剑醉卧美人膝,大好时光,令人神往。
尽管说这话的哥们一般都会因为当年六块腹肌合而为一、矫健身手不如过往在接下来的三十分钟里一命呜呼,但也一定有偶露峥嵘的机会。
而我,有时候也会讲讲我爷爷的段子,讲他是湘中许文强,讲他怎么在赌桌上赢回来我奶奶,讲我祖上再往前数若是有相中的姑娘,谁有胆多看了姑娘一眼,祖上就会把那不长眼的拖在马后吊死。
“……内什么,我祖上也阔(悍)过!不信看我爹!”
对我来说,这都是些家族内流传的urban legend,我自然不太在意这些故事是不是真的——基本也无人验证,小时候见过里背过飞虎队逃生的大爷倒是不假。
不过,讲这些段子,也正是说那句话的好时候
Just like the good old days.
骑最快的马,握最快的刀,喝最烈的酒,搂最喜欢的姑娘。
管自己有没有好的老时光,都甩出一句琴棋书画诗酒花当年样样不离它——至少它是在你曾经中二病的脑子里的。
我很喜欢洛城机密和黑色洛城里的洛城,我喜欢芝加哥打字机,喜欢凯文史派西,喜欢看腐朽的警察被同样腐朽但还没腐朽到底的警察打倒。
那句话怎么说,贪官要奸,清官要更奸。
好比伟大的博弈里最有的意思的是范德比尔特和德鲁对决,也是靠夹袋中的官员、议员、法官一招一式你来我往,脚下使绊背后捅刀当面撒石灰。
堂堂正正对决当然有意思,但是当你看到万历三大征的时候小日本跳出来冲李成梁的骑兵吼“一骑打”,老李抬手就是一火铳摞倒当然更有意思。
风清扬说令狐冲智取田伯光略有无耻,令狐冲道对付无耻的人只好用点无耻手段,风清扬说那要是对付正人君子呢?令狐冲就是对正人君子要杀我不得已说不得无耻手段我也得用那么一点半点了!值得浮一在白。
我刚上大学的时候最喜欢皮尔斯布鲁斯鲁这样的纯绅士,尔后是魔鬼代言人里的Al Pacino,现在最喜欢的是专演伪君子的凯文史派西。
House of Cards里的鞭实在太出彩,可惜看小说结局应该是机关算尽误了卿卿性命,其实历史,若真是机关算尽,哪能就一定误了自己性命呢?
有趣当然很好。
但如果说有力的桥段,还是只有最近看《巴黎烧了没》里的故事,戴高乐忠实的信徒莫朗达接受命令,带着自己的秘书兼小女友单枪匹马(奇怪,我突然发现单枪匹马可以是两个人啊)占领总理府,面对一百多带枪的警卫,他只是用了一种洪亮的声音、权威的口气说:“我是以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的名义来接管这里的。”
自大唐王公玄策以降有这种威姿的,纵观全球,只有那个全城人都翘头了他还一个人拿把刀堵拿破仑的老包。
壮哉。
洛城机密收尾战,罗素克劳和盖皮尔斯还是得靠两把枪力战突突突突死十几个bad cops才能最后走到胜利。
最开始看到这的时候我非常的不悦——我靠算计半天最后还得要枪战,早干嘛了?能动手尽量别嚷嚷啊。
可是,这可能才是我为什么喜欢这么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
脚下使绊背后捅刀当面撒石灰,都是为了最后一下图穷匕现。
真是太棒了。
《洛城机密》观后感【3】
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因为海报而看的洛城机密,反正我是一个。
当我看到绝色美女占据了半壁海报,本能地以为,这一定是一部好看的影片(抱歉我当时真的没有留意到后面的“副总统”)。
很多时候,只要有一个绝色美女作为女主角,我都会去看一看,类似的还有《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那又是一个美好的回忆。
当然,豆瓣评分必须过6.5,不然,就算是美女,我也只会看照片。
不过,幸亏海报没有骗我,虽然漂亮的女主戏份不是很多,不过那金黄的秀发、鲜艳的红唇自从一出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算是看着大老爷们打打杀杀也总会期盼着女主的出现。
好了,言归正传,作为1997年的电影,我能看到三巨头年轻时飒爽英姿,而且精湛的演技。
剧情嘛,复杂中丝丝相扣,你可千万要记得各种名字,不然他们在分析案情的时候,你也云里雾里。
虽然影片在将近20年前就拍了,不过今日看来还是很有价值。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电影的故事很经典,黑道白道那些弄不清道不明的秘密。
虽然说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警察与黑帮是对立的,水火不容,相互憎恨。
可是,那都是教条主义,复杂的现实会告诉你,你太天真了。
黑白两道,很可能根本就是同流合污的。
洛城机密讲的就是这么一个故事,警察局长与黑帮老大同流合污,还有一个媒体负责人,这三个人形成的团体在洛杉矶有很大的势力。
黑帮老大招揽长得好看的、长得像好莱坞明星的女人,然后通过整容成人人喜欢的.女明星,然后利用她们去卖淫。
而这些妓不是什么人都接,她们的客人基本上都是有名的政客,通过拍这些政客的不雅照来要挟这些政客,于是这些政客也就开始受制于人,黑帮说什么就什么,至于警察局长呢,当然也会得到利益,不去管黑帮的事情。
所以,洛杉矶表面上风平浪静,黑帮老大是个百万富翁,做很多生意,跟政客关系很好,警察局长很有威严,很正直不阿,可是,私底下,谁知道呢?
原本这些事情是机密,谁也不知道,而且也相安无事。
可是,警察局偏偏有这么三个人,第一个是真的刚正不阿很有原则的年轻小伙,第二个是很能打很冲动特别喜欢帮女人的热血男,第三个是形象很好绝顶聪明的帅男。
这三个人本没什么交集,可是因为在办案过程中各自关心的案子出现了重合,于是三个人从政见不合走到一起并肩作战,最后各有特长的三巨头成功揪出这个洛杉矶的巨大机密。
看完以后,我并没有觉得他们有多厉害,而是觉得社会有多黑暗,有多少事情是我们不知道的,社会表面上运作很有序,生活很安定,政府很清明,可是其实有多少官人和商人勾结、钱权勾结,为了金钱,黑白两道可以走在一起。
而就算是最后这些秘密被发现了,发现了警察局、政府部门的大丑闻,也会被高层压下来,为的还是维护政府形象、警局形象,就算警察局长是大坏蛋,但是新闻报道也还是说他英勇殉职。
这样的做法让人很反感,兼职就是愚昧民众。
那么我会觉得,现在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假象,社会不是真的这么好,管理不是真的这么好,我们看到的只是政府想让我们看到的,而有些东西我们永远不知道。
说到底,民众的价值观、审美观、对政府、相关机构的印象都是由政府本身引导的,你没办法选择,也无从判断是真是假。
对于一些事情,我们真的需要自己的判断力。
当然,我是愿意相信政府、相关部门给人的印象都是好的、真实的,现在国内打击贪腐很严,揪出这么多大老虎,就是是官再大也不可能包庇,警察局长酒驾了还是依法拘留,我觉得这些报道就很有正能量。
这才是一个法制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然那些徇私枉法、假公济私、滥用权力的政府官员真会把自己当成土皇帝。
我很庆幸现在的法制社会越来越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但愿官人和商人勾结、权钱勾结的事情再也不会出现,再也没有贪官。
【《洛城机密》观后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