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2-05-25 14:58:27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科学教案4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选科学教案4篇

科学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在剪三角活动中学习等分,并尝试按规律给三角形排队。

  2、积极参与操作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懂得把三角形角和角,边和边对齐折好,进行等分。

  难点:按照一定的规律,给等分好的三角形排队。

  三、活动准备:

  正方形纸、剪刀、记号笔、方盒

  四、活动过程:

  1、出示正方形,引导幼儿想想正方形如何变成两个一模一样大小的三角形的方法,并进行等分比对。

  师: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看,我请来了什么图形?(正方形)那请你们想想这个正方形怎么样变,可以变成两个一模一样大小的三角形呢?(请个别幼儿来说说)

  师:你们真会动脑筋,我请一个小朋友来试试。(请一个幼儿来操作)

  师:我们打开来看看,是不是一摸一样大小的三角形?(是)你们怎么看出来的啊?

  师:那我们请小剪刀来帮忙,沿着折出来的这条线将三角形剪下,比一比这两个三角形到底是不是一模一样大。

  总结:将正方形的角和角,边和边都对齐折好了,就可以变成两个一模一样大小的三角形了。

  2、教师示范等分正方形,并在其中一个三角形上做标记,另一个三角不做标记,继续等分。

  (1)一个三角形做标记

  师:拿出一个三角形,在这个三角形上做标记,那可以做什么样的标记呢?(请个别幼儿说说)

  师:你们想的标记都可以,那我就选一个最简单的形状来做标记,将这个做好标记的三角形放在盒子里。

  (3)另一个不做标记,继续等分

  师:这张三角形上有标记吗?(没有)对,每一次剪完,一个三角形做标记,还有一个不做标记,继续分,那这个三角形还能分成两个一模一样大小的三角形吗?(能)我请一个小朋友来试一试,剪一剪。(请一个幼儿来尝试操作)是两个一模一样大小的三角形吗?我们来比一比。我们将做好标记的三角形都放在盒子里。

  师:这张没有做标记的三角形还能分吗?能分几次?可以分出多少个两个两个一模一样大小的三角形呢?请你们自己等下自己来动手试一试。

  3、提出操作要求。

  师:请你们将正方形分成两个一模一样大小的三角形后,一个三角形上用记号笔做好标记,放在你面前的盒子里。另一个没有做标记的三角形怎么办?对,继续分成两个一模一样大小的三角形,方法是一样的。待会等你们把三角形分完,我还要请小朋友来数一数你的三角形有几个,再来给三角形排排队。

  4、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5、教师讲评,引导幼儿数数所分三角形的个数,并为三角形排排队。

  (1)数三角形个数

  师:我请小朋友来数一数你一共剪出了多少个三角形呢?为什么你们剪出来的三角形个数会不一样?

  总结:如果给予更充分的.时间,可以分出许许多多两个两个两个一模一样大小的三角形。(可省略)

  (2)给三角形排排队

  师:我们给三角形排排队吧,你们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给三角形排排队,排好之后请你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说说你是怎么排的。(从小到大,从大到小,按照数字的顺序…)

科学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下雨前空气温度会增加。

  2.知道用测量的方法可以明确空气的温度和降水的多少。

  二、教学重点

  尝试根据空气的温度推测会不会下雨。

  三、教学难点

  了解计量标准的统一,才能得到正确的雨量测量效果。

  四、教学准备

  钉子.大头针.木板.长头发.硬纸板.纽扣.线轴.小锤.胶水.两粒小珠.彩笔。

  塑料瓶.剪刀.透明胶带.标尺。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检查学生带来的物品。

  2.复习引入。

  二、自主学习

  下雨前,空气的湿度会变大。我们通过观测空气的湿度变化,就可以判断会不会下雨。

  1.做个头发湿度计。

  2.小组合作来完成。

  3.小组展示各自的成果。

  4.师生小结。

  5 在一个下雨天,观察天空和地面的情景。记录下来和同学交流。

  活动时要注意安全。

  6.分小组进行测量。小组汇报。

  7.比较各小组测得的数据,大家测量的雨量一样吗?说说这是为什么?

  8.教师小结。

  三、课后作业:写几个描写雨的成语。

  第二课时

  一、看云识天气

  1.回忆:下雨前,天是怎么样的?你能描述一下吗?

  2.欣赏:刚才有同学说到下雨前天是阴沉沉的,乌云密布。老师这儿有很多云图,

  请你欣赏一下(用挂图或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云图,包括积雨云.雨层云等能下雨的云,也包括高积云.高层云.卷云.卷积云.卷层云等不大可能下雨的云。可让学生描述各种云的形状.颜色.数量,在四人小组中交流)。

  3.猜测:你认为什么样的云会下雨?为什么?(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和理由)

  4.统计:对学生的猜想作一简单的统计,只要他们举手就可以了,可以看到很多学生都认为积雨云.雨层云会下雨。

  二、观察、比较雨的大小

  1.组织学生描述雨景:你能描述你所见到的下雨时的情景吗?

  2.学生描述:有对形状的描述,也有对雨量大小的描述,也可以是对雨中物体的描述。。

  三、制作雨量器

  1.教师肯定学生刚才的想法,告诉学生测量雨量大小的工具叫雨量器,雨量的大小用毫升(ml)作单位。(板书:毫升ml)

  2.出示气象台使用的雨量器,引导学生观察气象台的雨量器。

  3.学生制作,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四、利用雨量器测量雨量的大小

  1.给学生一些时间向其他组展示自己组的雨量器。

  2.组织学生讨论使用方法:你们准备怎样使用雨量器?该注意些什么?

  3.师生到室外继续上课。教师模拟降雨,学生利用自制雨量器量雨。

  4.指导学生读出雨量的大小,提醒学生小心地把雨量器放在平坦的窗台上,在与肉眼水平的位置上读出降雨量。

  五、激励学生实际应用

  1.谈话:同学们,有了雨量器,今后下雨时,你们可有了用武之地,可以测测每次的降雨量了!

  2.思考:在外面收集雨水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3.交流注意点:

  请同学们坚持测量,并作好记录。两个月后,我们将进行总结。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设计

  生活化科学教育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它反映了科学经验与生活现象的完美结合,“顶一顶”来自于孩子们的自发游戏,一些物品顶在头上很好玩,做一个集体探究活动帮助孩子实现从“玩一玩”到“想一想”到“谛悟其中奥妙”的无痕递进。

  活动目标

  1、探索“顶”的方法,感知不同物体都有一个能顶起来的支点,积累使物体保持空中平衡的相关经验。

  2、乐于参加探究活动,体验顶物的乐趣。

  3、感受顶物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关注顶物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准备

  1、杂技节目《顶物》PPT;轻音乐《安妮的仙境》。

  2、幼儿操作材料:①正方形纸板每人一张;②不规则纸板每人一张;③可以顶起来的生活用品若干;④顶物的工具:记号笔、牙膏盒、矿泉水瓶、彩色纸棒等。

  3、红绿小圆点每人2个;水彩笔;工具盒5只。

  活动过程

  一、设问引出,初次体验顶纸板。

  1、教师:今天我们用纸板玩一个有趣的游戏,看谁能把纸板稳稳地顶起来。

  2、请个别幼儿尝试,师。

  二、第一次探索:顶正方形纸板,发现神奇的点。

  1、交待操作要求:用多种工具把正方形纸板顶起来。

  2、幼儿尝试顶纸板,师巡回指导

  3、集体验证,分享成功的经验

  4、引导幼儿发现神奇的点。

  三、第二次探索:顶不规则纸板,寻找神奇的点。

  1、不一样的纸板,幼儿猜想并记录。

  2、尝试中找到神奇的点并记录。

  3、请幼儿展示自己的操作结果

  4、:只要找到神奇的点,就能把物品稳稳地顶起来。

  四、应用:生活中的“顶一顶”。

  1、(出示PPT)观看杂技表演。教师。

  2、学做杂技演员顶球,感知另一种动态的平衡。

  五、表演游戏:我们也来“顶一顶”。

  1、幼儿自由组合生活用品尝试顶物。

  2、在音乐声中上台表演,体验成功的快乐。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玩玩讲讲等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了解挂锁,钥匙的外形特点和开关方法及多种多样的锁及其用途。

  2、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幼儿的探索能力。

  3、通过小游戏,进一步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把挂锁(配匙),老师一把大挂锁,各种各样的锁若干。

  2、钥匙一串。金钥匙(纸质)7-8把。

  活动过程:

  一、参观各种各样的锁的展览会,幼儿自由认认讲讲这叫什么锁,在哪里见过的。

  二、学习开关挂锁。

  (1)幼儿自由玩挂锁。

  (2)以老师不会玩挂锁,幼儿来教老师的方法学习开关挂锁。

  A、开锁、找到钥匙孔――把钥匙正插――插到底----旋转

  B、关锁、挂锁对准小孔――往下按。

  C、再练一次开、关挂锁。

  三、引导幼儿用自己的钥匙去开别人的锁,并得出结论、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

  四;观察钥匙,了解钥匙的结构。

  齿、观察齿像什么?把手、观察把手的形状

  小孔、出示一串钥匙,了解小孔的作用。

  五、介绍一些现代的高科技的锁、指纹锁,密码锁,声控锁。

  六、游戏“金锁、银锁”

  1、集体学儿歌。“金锁、银锁,咔嚓一锁,看看谁先打开锁。”

  2、讲解游戏规则、

  一组中请一个幼儿把五把钥匙抓在手中,大家一起念儿歌,当念到最后一个字时,这个幼儿把钥匙洒在桌上,每个幼儿赶快找自己的钥匙来开锁,一组五个最快开出者为胜,得奖品金钥匙一个。

  3、幼儿商量轮流分工。

  4、游戏3-4遍。

  活动反思:

  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精选科学教案4篇】相关文章:

【精选】科学教案3篇05-09

【精品】科学教案3篇05-23

有关科学教案6篇05-14

【热门】科学教案4篇04-24

关于科学教案3篇03-31

关于科学教案4篇03-24

【推荐】科学教案四篇03-23

大班科学教案三篇05-12

【必备】科学教案汇总五篇05-02

【推荐】科学教案十篇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