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班社会教案四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手段了解碧螺春茶的特点和采制过程,体会茶农的辛苦。
2.知道碧螺春是中国的一大名茶,激发对家乡的自豪感。
教学准备:
1.活动室布置成碧螺春茶坊、背景音乐《渔舟唱晚》。
2. 已沏好的碧螺春茶人手一杯、盛有碧螺春茶的盘。
3. 碧螺春PPT。
4. 自编儿歌《东山碧螺春》。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活动,激起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到了碧螺春茶坊。瞧!我们的桌子上已经泡好了一杯杯碧螺春茶,我们一起来品尝?
幼喝茶,教师巡视,个别提问。
2.师摇摇铃鼓提问:什么味道呀?
幼a:苦。 师:嗯。
幼b:苦。 师:你也是苦的。谁尝出来不同的味道。
幼c:甜甜的,还有点香。
师:你尝一尝是甜甜的,闻一闻是香香的!嗯!真香,你们闻一闻,香吧。
3.师小结:其实,小朋友说的都对,碧螺春刚一入口确实有点苦,但是慢慢品一品,就会感觉苦中带点甜,闻一闻,还有一股清香味道。我们再来细细的品味这苦中带甜的碧螺春吧。
幼再次品茶。
二. 了解碧螺春茶的采制过程,感知茶农的辛苦。
(一)了解碧螺春茶的采制过程。
1.师手托碧螺春茶盆:瞧!这就是我们东山的碧螺春茶叶,你知道它是怎样制成的吗?
(1)幼a:先要把茶叶采下来。 师:那你去采过茶叶吗?你是怎么采的呢?幼:脖子里挂个勾篮,一只手拿树枝,另一只手采茶叶。追问:要采茶的什么(嫩芽)。师出示嫩芽图。那你一个上午采了多少嫩芽呢?
(2)除了把嫩芽采下来还要做些什么呢?
幼b:还要拣呢。 师:那你拣过茶叶吗?你是怎么拣的呢?师:拣成一个芽一个叶,我们东山人喜欢叫它一旗一枪。出示图片(一旗一枪)。
(3)茶叶拣好了,接下来要什么了呢?
幼c:最后还要炒制。你看见过茶农炒制茶叶吗?炒制茶叶也有很多讲究的.。都有哪些步骤呢?引导幼儿说出第一步(杀青,东山话叫扑青),第二步是粘揉(),第三步是搓团,最后一步是干燥。
(4)谁能把碧螺春的采制过程完整的说一说的?
幼儿:先,接着,最后炒制,炒制的时候也有很多讲究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
2.师小结:小朋友看一看,采制碧螺春有几个步骤,碧螺春茶的采制过程可真不简单呀,有那么多步骤,那么繁琐,茶农们真不简单,碧螺春茶真是来之不易呀。
(二)结合茶农采制碧螺春的过程,体验茶农的辛苦。
1.老师这里拍了一些茶农采制碧螺春茶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3.教师结合图片介绍茶农一天的劳作:清晨天刚蒙蒙亮,茶农们便上山采茶了,他们的脖子上挂着沟篮腾出两只手不停地采摘嫩芽,采的腰酸背痛,累的衣服都汗湿了。中午该下山吃饭了,可是为了多采一些,茶农们便匆匆吃些早上家里带来的饭菜或者面包之类的东西,继续采,傍晚下山,又要拣茶叶,拣得眼睛都酸了,晚上匆匆忙忙的吃好晚饭,就开始炒茶,锅子真烫,茶农只穿一件单衣,都热得一身大汗,手上都烫的起了泡,辛辛苦苦一天也就只炒制这么一点碧螺春茶叶。
(1)提问:你看了这些图片,听了这段茶农的劳动情况后你有什么想说的(感受)?
幼a:茶农很辛苦。 师:哦!你是这么想的。
幼b:茶农很辛苦。 师:哦!你们的想法是一样的。
幼c:茶农很可怜等。
(2)追问:孩子们,那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茶农很辛苦呢?
幼a:天刚亮就上山采茶叶了。 师:哦!茶农老早就上山采茶了,那是你还在睡觉呢!
幼b:采茶叶很累,勾篮把脖子都挂酸了。 师:是呀!采茶时鼻子肩膀好酸,茶农们的颈椎病肩周炎都复发了。
幼c:炒茶时锅子很烫。 师:是呀,他们只穿一件棉毛衫,我们却还穿着棉袄。
幼d:手上黑乎乎的。 师:是呀黑黑的手上都烫出了泡,真让人心疼。
幼e:老奶奶都在拣茶。 师:本来年纪大的人都不干活了,可是这些老奶奶拣茶拣得眼睛都酸了,好辛苦。
幼f:他们还把饭带到山上去吃。 师:恩,我们都在学校、家里吃热呼呼的饭菜,茶农们为了多采一些茶叶,就在茶山上吃冷饭或干粮。
幼g:总说。
师:是呀!茶农们真是太辛苦了,他们这么辛苦为了什么呀?
幼:为了赚钱,师:茶叶多少钱一斤?为什么会那么贵?幼好喝,提神醒脑。
(3)小结:是啊!茶农们辛辛苦苦劳动了一天,累的腰酸背痛,手上都烫出了泡,只制出了这么一点点碧螺春茶,碧螺春茶真是来之不易呀,他还提神醒脑对身体有很多好处,可不能浪费了,再来细细的品一品这来之不易的碧螺春茶吧。
三、拓展认识、激发感情。
1.茶农们辛辛苦苦采制的碧螺春茶清香、甘甜,提神醒脑,真不愧有“下杀人香”的美称,成为中国名茶之一。那你在电视里看见过家乡的碧螺春吗?
幼a:吴侬碧螺春世博会指定用茶。
师:是呀!碧螺春真不愧是中国名茶之一,在这么重要的世博会上,全世界的人们都可以喝到咱们东山的碧螺春,作为东山人感到(高兴、自豪、开心)。
幼b:
师:哇!我们东山最好的茶叶碧螺春都上电视啦!
四.自编儿歌、感情深华
1.作为一名东山人,我为家乡有这么好的碧螺春茶感到骄傲、自豪,忍不住要用东山话来夸一夸碧螺春。
2.带领孩子们向科任老师夸一夸。
附儿歌: 东山碧螺春
东山碧螺春,真正好!
看一看,卷得来!
闻一闻,香的来!
喝一口,甜的了!
全是农民伯伯做出来,
采里辛苦,吃里甜,
啊!
真是“吓煞人香”啊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感知故事情节、画面等,理解简单的禁令标志。
2、初步懂得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1、课件。
2、幼儿初步了解生活中一些“禁止”的事。
3、标志牌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1、孩子们,你们喜欢旅行吗?都喜欢的,谁来说说,为什么喜欢旅行呢?
小结:每个地方都有特别的风景,每次旅行都有难忘的事情,所以很多人都喜欢旅行。
2、有一群小猪也要出去旅行啦,看,他们来喽。有几只小猪呀?七只小猪在旅行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观看课件,理解故事,尝试看懂禁令标志。
片断一:摘花
1、小猪们第一个来到的是什么地方?(哦,一个美丽的大花园,小猪们进来喽。)看到这么多漂亮的花,爱美的小猪可能会怎么样?那花可不可以摘啊?为什么不可以摘花呢?我们小朋友都懂得这个道理。
2、花园里除了有花,还有一块牌子。这块提示牌是什么意思呢,有谁知道?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牌子上画了什么?有一只手想要去摘花,但是被画上了一条红红的斜杠,所以这个标志表示什么意思?对,我们可以说“禁止摘花”,禁止就是不可以,不能。
3、可是也许是花朵实在太美了,小猪们还是忍不住去摘花了。你们看,他们每人摘了一朵花,戴在了头上,小猪变漂亮了,可是你们看,花园怎么样?(不漂亮啦,不美啦,唉,真可惜。)
片断二:过危桥
1、旅行又开始啦,小猪们继续往前走。他们来到了哪里啊?这是一座什么样的桥?仔细看,绳子怎么啦?(是呀,绳子都断了,木头可能也有点松动了)这座桥走上去可能会怎么样?(这样的桥真危险,是座危桥。)
2、在桥头,小猪们又发现了一块牌子,什么意思啊?牌子上画了什么?有一个人在过桥但是被画上了红红的斜杠,斜杠又出现了,所以这块牌子的意思是什么?(对,禁止通过此桥。)
3、那你们猜猜,小猪们会过桥吗?说说你的理由。
4、小猪跟有几个小朋友想得差不多,看好喽,小猪们干嘛喽。他们没有听提示牌的话,一个一个过桥了。哎哟,可是你们看,他们刚过桥,桥就怎么样,嘭的一声,桥怎么啦?桥都断啦,彻底坏了。小猪回头一看呀,拍着胸脯对自己说:哎哟,好危险哦,好危险哦。差一点点,七只小猪就全部掉下去了,真是太危险了啊。
片断三:钻木桶
1、小猪们又出发了,七只小猪接着往前走。它们闻到了一股香味,从哪里传出来的?七只小猪跑到木桶旁边一看一闻:噢,甜甜的'蜂蜜。原来啊木桶里装着好吃的蜂蜜。
2、可是,在木桶的旁边又竖了一块牌子。什么意思啊?想吃蜂蜜一定要钻到木桶里面,这个标志表示可以进去还是不可以?(对,禁止进入木桶。)那你们猜,小猪这次会进去吗?有两种意见,说说你的理由。
3、也许是蜂蜜太香了,也许蜂蜜太诱人了,七只小猪还是没有按照提示牌去做,看,它们一个一个进去了,最后七只小猪全都挤在了这个木桶里,哎呀,挤不下啦。你们看,木桶翻啦,咕噜噜噜,滚到山坡下面去了。木桶从那么高的山上滚下来,你们说小猪会怎么样?肯定会受伤。被你们猜中了,看,小猪们怎么了?身上贴满了胶布,七只小猪全都受伤了。
重点回顾:
1、想一想,刚才七只小猪在旅行的时候经过了哪些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还记得吗?他们在花园摘花,没有按照提示牌去做,结果小猪变美了,可是花园不漂亮了。他们过了一座危险的桥,又没有按照提示牌去做,结果桥断了,差一点就掉下去,真危险。他们钻进木桶去吃蜂蜜,还是没有按照提示牌去做,结果弄得浑身是伤。
2、你们看,这三个标志什么地方是一样的?对,3个标志都有一个圆再画上红红的斜杠,这个斜杠就表示禁止,就是不可以。不允许做的事绝对不能做,小猪们就是因为没有遵守规则,所以就不断地出现问题。
片段四:过马路
1、七只受伤的小猪继续往前走,他们来到了什么地方?哦,一条又长又宽的马路,小猪们要过马路了。
2、在马路旁边又有一块提示牌,什么意思?对,禁止穿行。宽宽的马路肯定车辆特别多,随便穿行有危险,那你们说小猪这一次会按提示牌上的去做吗?那怎样过马路才安全的?听了小朋友的建议,这一次,小猪按照了提示牌的要求,没有乱穿马路,它们看着红绿灯,走着斑马线,排着队安全地快乐地回到了自己的家。看来啊我们只有遵守规则,才会安全又快乐!
三、游戏:看谁举得对
1、接下来,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叫“看谁举得对”。我们先来看,画面上的人在干什么?从哪里往下扔东西?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在你们的小椅子下面有一些标志,赶快拿出来。找一找,这幅画应该举起哪个标志呢,看谁举得对,赶快举起来。很多孩子都举起了这个标志叫“禁止抛物”。
2、看,这里有什么危险?我们小朋友可以随便去碰电源吗?那应该举起哪个标志呢?一二三举。好多孩子都举起了这个标志叫“禁止触摸”。
3、接着看,这里有高压电危险,小朋友可以爬吗?不可以,这可不是大型玩具,爬上去是很危险的,应该举哪个标志呀?你们很聪明,都举起了这个标志叫做“禁止攀爬”。
4、看看,这个画面应该举起哪个标志?对了,水深的地方不适合我们游泳,所以这个标志是禁止游泳。
5、除了刚才这些,在你们身边,还看到过哪些禁止标志呢?是这个吗?
结语:生活中这么多的标志,告诉了我们一些规则,我们一定要好好遵守规则。最后,小猪们遵守了规则,安全地回到了家,那我们也和小猪一样,有秩序地回到自己的教室,好吗?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在达成主题目标热爱动物、认识动物、了解动物的基础上延伸出遵守规则和秩序,在公共场所严格按照指示牌行动的目标,加深幼儿秩序的理解,渗透礼仪教育知识点。这一故事素材采用生动的动物形象,使故事本身充满童趣,同时故事中九只小猪的旅行因为各种标志的出现以及小猪的不同行为而险象环生,整个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却又富有教育意义,让幼儿在紧张与笑声中明白遵守规则的必要。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丝绸的特性(轻柔、飘逸、薄、滑、透气)并知道它的制作原料及用途。
2、知道丝绸是中国的特产,了解丝绸纺织技术的进步与变化。
3、初步了解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文化历史故事。
4、培养幼儿表现美、欣赏美、体验美的能力,认同自己和他人的劳动并分享与同伴创造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6、初步了解丝绸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1、各种丝绸碎料人手一份
2、幼儿自带纱巾或绸巾一条
3、课件制作(丝绸服装表演、丝绸工艺品,日用品、养蚕、吐丝、丝的织造、纺织技术的变化、丝绸之路的由来)
4、动感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幼儿观察、触摸丝绸,感知丝绸的特性
(1)教师穿着丝绸服装走秀,幼儿欣赏
师:小朋友,老师今天漂亮吗?你们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老师这件衣服是用一种面料做得。
(2)今天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带了一块这种面料,你们拿出来摸一摸,说一说有什么感觉?(柔软、光滑)那对着它吹一吹,有什么感觉呢?(透气)还可以拿来向上抛一抛,又会发现什么呢?(轻、飘逸)(幼儿自由玩,肌肤感知)那你们觉得它像什么吗?(幼儿自由想象)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一块什么面料吗?(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这种面料的名字叫丝绸,它属于天然纺织品,由于它柔软、光滑、而且很透气,所以人们喜欢用它做服装,穿在身上又舒服又漂亮。
因为它们很美,同时也代表了我们中国的文化,丝绸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服装,可漂亮啦,你们想不想看呀?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幼儿观看中国丝绸服装相关资料(课件1)
(1)幼儿欣赏各种丝绸服装图片。
师:有睡袍,冬装(过年的时候穿着它很喜庆)、现代时尚礼服、中国特色的旗袍、舞台装。
(2)幼儿观看丝绸时装表演。
3、幼儿观看丝绸做成的各种日用品和工艺品。(课件2)
师:丝绸除了可以做成服装,还可以做成什么呢,你们知道吗?(幼儿讨论回答)对了,丝绸除了可以做成伞、鞋子以外,其实还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日用品和工艺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引导幼儿观看资料上用各种丝绸做的工艺品、日用品、幼儿服装秀)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种柔软、光滑、漂亮的丝绸是用什么原料做成得吗?(幼儿回答)小朋友说出了很多答案,那丝绸到底是用什么做成的呢?我们一起看大屏幕就知道了。
(1)引导幼儿观看养蚕、吐丝、丝的由来相关资料。
师:原来这种丝是由一种名叫“蚕”的昆虫吐出来的'。人们发现它会吐丝的本领后,就用桑叶大量的喂养它们等到蚕长大后,全身变得透明时,它就会爬上草山,吐出细细的蚕丝,吐芽吐呀把自己包住,渐渐地就成了一个茧。一个茧也就是一根延续不断的长丝,抽出这些由丝结成的茧,就可以用来织丝绸了。
(2)了解丝绸纺织技术的变化与进步。
师:小朋友,现在你们知道丝绸是用什么原料做成的吗?那怎样把蚕丝做成丝绸呢?(引导幼儿继续看课)
师:古时候的人们缕丝、织造,全用手工进行。要织出一块丝绸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现在科技进步了,机器代替了手工操作,又快又好。一个人管十几台机器,这样一个人一天可以完成几十个人一两年完成的任务。而且织得很光滑、很精细。我们现在的丝绸就是机器生产出来的。
4、幼儿了解丝绸之路的由来(课件4)(故事附后)
丝绸最早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结合动画,教师生动地讲述丝绸之路的故事(附故事)让幼儿学习词汇:丝绸之路)
5、幼儿用绸巾打扮自己
师:刚刚小朋友看了很多人穿着丝绸的服装在台上表演,觉得漂亮吗?今天小朋友自己也带了很多绸巾,我们也来打扮打扮自己,看谁最美。
幼儿随音乐展示自己,师幼、家长共同参与(播放背景音乐)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广告的作用,认识各种各样的广告形式。
2、通过观看广告片,迁移生活中各种广告经验,学习尝试仿编广告。
3、对广告产生兴趣,积极地参与各种广告创编。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录音机、电视机、广告录像以及有广告的报纸。
2、一盒牙膏、一支牙膏。
3、请幼儿回去注意收看、收听广告并收集广告。
活动过程
1、师生共同欣赏广告词,引出主题。
⑴(师生共同欣赏广告录像)教师:刚才,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广告?
⑵教师:小朋友,你还在哪里看过广告、听过广告?请你学一学广告词。
2、了解广告的多种形式,请幼儿表演自己比较喜欢的广告。
⑴教师:你还见过、听过什么样的广告?它是什么样的?广告词是怎么说的?
⑵让幼儿先与同伴交流,再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讲述自己知道的广告词。
⑶教师:这么多的`广告,你最喜欢哪一个?请你给我们表演好吗?
3、讨论广告的用处。
⑴教师:你还在哪里看到或听到广告?(电视上、广播中、报纸上、马路边等)
⑵教师:在电视上、广播中、马路上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听到各种各样的广告,你知道为什么要播广告吗?你知道为什么要做广告吗?
⑶师生共同模仿和表演各种广告,鼓励幼儿要说和别人不一样的广告,对大胆表演的幼儿给予表扬。
4、幼儿创编广告词。
⑴(出示牙膏盒和牙刷)教师: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请你编一个广告词。
⑵鼓励幼儿编出与众不同的广告词,当幼儿创编受阻时,教师及其他同伴给予补充,使创编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⑶请幼儿自己确立主题,创编广告词。
教学反思
有的幼儿胆小,不敢发言,还有就是时间不够充足,有的幼儿还想发言就没时间了,由于他们的年龄较小,自己组织语言有一定的难度,幼儿的语言表达不够完整。总之,我发现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问题出在哪里?我认真学习了新课标,与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进行了对照和思考,发现自己在学科的认识上存在片面性。
【大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社会教案08-03
大班社会教案06-17
大班社会象棋教案及反思06-08
大班社会绿色的食品教案06-09
大班社会爱意浓浓教案06-21
【精选】大班社会教案四篇10-04
大班小雪节气社会教案11-22
大班社会小小名片教案06-21
大班社会我们身边的火教案06-22
大班社会教案:地球变热了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