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教学文书>教案>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10-03 10:01:58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大班科学教案5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大班科学教案5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鼓励幼儿进行试验,比较水滴滴在不同纸上的现象。

  2、认识生活中各种纸的不同作用。

  教学准备:

  1、不同的纸若干。

  2、滴管每人1支。

  3、《科学》下p.32。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猜一猜,水滴滴在纸上是怎样的。

  二、跳舞的水滴。

  1、教师出示塑料包装纸,请幼儿看一看,水滴在上面是停在原处,还是散开,还是浸到纸里。

  2、幼儿每人拿一个滴管向塑料包装纸上滴水,观察水滴的形态。

  3、教师引导幼儿用滴管口在水滴的边缘划动,观察水滴是怎样运动的。

  三、对比试验。

  1、请幼儿猜想,水滴滴在不同的.纸上会有什么现象,并记录在画册《奇妙的小水滴》上。

  2、幼儿动手实验,教师了解幼儿的发现。

  3、教师与幼儿探究不同纸的特征,哪些纸吸水,哪些纸不吸水,哪些纸吸水多,哪些纸吸水少?

  四、用水滴画画体验水滴在宣纸上作画的快乐。

  拓展活动:

  引发幼儿讨论:牛奶滴在这些纸上会是怎样的?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试验操作活动,让幼儿探索用一张纸保护鸡蛋的方法,发现科学道理,获得生活经验。

  2.培养幼儿大胆操作,想办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大记录纸一张;卡纸50张;鸡蛋50个;蛋托8个;双面胶4卷;大框4个;滑板车和鞋盒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出示鸡蛋,激发学习兴趣。

  1.出示鸡蛋,提问:李老师带来了什么?如果我现在一松手,会发生什么事情?

  2.有什么办法让鸡蛋掉在地上不碎呢?

  二、提供卡纸,引导幼儿探索用纸保护蛋的不同方法。

  1.出示卡纸,提问:你能用这张纸保护好鸡蛋吗?怎样保护呢?你有什么好办法?

  2.介绍操作材料,提出操作要求。

  3.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4.集体讨论,归纳保护蛋的方法。

  师:我们一起来完成一个保护蛋计划,你用什么方法保护鸡蛋的?

  序号

  方法

  结果

  1

  用纸把蛋卷起来

  2

  象叠被子一样包

  3

  象包糖果一样包

  4

  把纸折成一个蛋卷筒

  5

  5.猜一猜,哪一种方法能成功保护好鸡蛋呢?

  三、第二次操作,检验结果。

  1.再来尝试

  2.集中讨论

  3.老师示范

  四、第三次操作尝试,用折三角形的方法保护鸡蛋。

  1.现在每个小朋友拿一张纸先折一折,再试一试。

  2.集中讨论:我们同样把蛋放进这个小漏斗,为什么有的鸡蛋碎了,有的.没有碎呢?我们来找找原因吧。

  小结:原来要成功保护好鸡蛋,要把鸡蛋尖尖一头往下竖着放进小漏斗,还要往下塞塞紧

  3.幼儿再次尝试操作,老师巡回观察指导。

  4.集中讨论,发现科学道理。

  这一次都成功了吗?那为什么把鸡蛋放进这个小漏斗里掉到地上,鸡蛋不会碎呢?

  总结: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这个小小的尖角,秘密就在这个尖角上,这个小小的尖角起到了缓冲的作用,保护好了鸡蛋,让鸡蛋安全落地。

  五、挑战高难度,激发幼儿探索热情

  如果我们再站到高一点的地放把这个鸡蛋扔下来,鸡蛋会碎吗?

  六、活动延伸,拓展经验。

  有什么办法让装在鞋盒里的鸡蛋不碎掉呢?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水垢的危害及简单的除垢知识;

  2、培养幼儿对化学小实验的操作兴趣,学习正确的操作方法;

  3、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及对实验现象的正确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白醋、水垢清除剂、玻璃杯、药匙、有水垢的热水瓶和新热水瓶各一个、用醋、除垢剂分别除垢一半的热水瓶各一个。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水垢,知道水垢对人们的危害

  ⑴幼儿观察瓶内的水垢,认识水垢

  教师手持有水垢的热水瓶和新热水瓶,请幼儿轮流观察两个瓶内的情况,说一说两瓶的不同,知道水瓶内附着的物体就是水垢。

  ⑵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还在哪里、什么容器里见到过水垢?

  ⑶教师小结,讲述水垢的危害

  师:“这些粘在水壶和水瓶里的东西叫水垢,它是水中的杂质和矿物质,在水中被加热、烧开以后变成的。水壶、锅炉烧水多了或者热水瓶、饮水机用时间长了会结成一层水垢。水壶里有了水垢,水就不容易烧开,浪费燃料;水垢的碎块如果被我们喝进身体里,会损害健康容易生病;工厂里的大锅炉如果不除水垢,还会有爆炸的危险。

  2、幼儿操作实验,观察除垢的过程

  ⑴幼儿观察玻璃杯中的液体:无色、透明,闻一闻气味,知道杯中的'液体是白醋。

  教给幼儿闻液体的方法:一只手扶住杯子,另一只手在杯口轻轻煽动,再用鼻子闻煽动的空气。

  ⑵幼儿观察盘中的水垢:黄色的、粉状或块状

  ⑶让幼儿用药匙把水垢放入白醋,观察发生的变化。

  ⑷幼儿讲述自己观察到的情况。

  ⑸教师小结:白醋和水垢放在一起,水垢会产生气泡,渐渐变小,这种变化叫化学反应。

  3、观察用醋、除垢剂分别除垢一半的热水瓶各一个,知道除了用醋,还可以用专门的除垢剂来除垢,而且效果更好。

  4、请幼儿说说,还知道哪种除水垢的方法,哪一种最省力最好用。

  评析:

  该活动属于“演示—操作式”的设计。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回忆、讨论来帮助幼儿认识水垢,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获得发现。活动的重点在于幼儿发现有关的现象,而不在于给幼儿正确的答案。其中,例举两种除垢方法,启发幼儿进一步探讨除垢方法的设计不错。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纸陀螺的制作方法,探索发现三角形、正方形的陀螺旋转起来的奥秘。

  2、体验自制玩具的愉悦和成功感。

  【活动准备】

  1、每桌卡片若干(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各种图形片若干)。

  2、火柴棒、牙签。

  3、图案示范图例。

  【活动过程】

  1、玩陀螺,引发幼儿制作陀螺的兴趣。

  (1)请小朋友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请你玩一玩:桌子上的圆形陀螺。

  (2)回忆并提问:这个陀螺是用什么做成的?你是怎么样让它转起来的?它转起来是什么形状的?

  (3)正方形和三角形也可以做陀螺,猜一猜它们旋转起来会是什么形状的?

  2、引导幼儿讨论制作陀螺的方法。

  (1)认识教师提供的操作材料。各种图形、火柴、牙签、水彩笔等。

  (2)师:有了做陀螺的材料,可是我们怎么做呢?

  (3)教师同幼儿一起讨论制作步骤: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找到中心点。

  ②沿着中心点把陀螺装饰得更好看。

  ③用牙签在图形中间扎洞。

  ④用火柴的方头从背面插入中心当转轴,插到中间位置。

  3、幼儿自由设计制作陀螺。

  回顾过程及提出要求:

  (1)选一种自己喜欢的形状找到中心点;

  (2)画的快一点,也可以参考老师的'图案;

  (3)用牙签扎的时候动作要轻,小心扎到手;

  (4)插火柴的时候手指捏紧火柴方头,另一只手。

  4、探索及发现

  (1)幼儿试一试:请小朋友拿着你制作好的陀螺,它会转起来了吗?你发现它转起来是什么形状的?

  (2)个别提问:你做的是什么形状的?它转起来是什么形状的?

  (3)幼儿再试一试,重点观察三角形、正方形的陀螺旋转起来时是什么形状。

  5、延伸游戏:

  陀螺比赛:鼓励幼儿到空地上,进行陀螺比赛。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使幼儿感受到物体移动与力的关系,获取有关物体移动需要力的具体经验。

  2、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分析判断能力。

  3、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轻重不同的羽毛、纸团、皮球、积木、汽车、沙包、铁块若干。

  2、室外准备器械:滑板车、大型积木、塑料圈等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操作活动,引出问题。

  指导语: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些东西,你们想玩吗?在玩之前老师要提一个小小的要求,怎样让这些不动的东西动起来呢?有什么好办法呢?让我们先来试一试好吗?

  二、幼儿操作、探索

  1、幼儿尝试操作、观察,教师指导,重点启发幼儿想办法让桌子上的物体动起来。

  2、提问:请你们说一说用什么好办法让这些动起来?(幼儿用动作讲述表演)

  3、教师小结:原来,要让这些物体动起来,可以用手推、拉、扔,可以用脚踢,还可以用嘴吹。

  三、幼儿第二次操作活动,进一步探索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1、教师提出新问题,让幼儿试着用不同的力移动物体。

  2、教师小结:用力大,这些东西移动得就快,而且远;反过来,用力小,这些东西移动得就慢、近。

  四、第三次提问,操作尝试,巩固教学内容

  1、指导语:刚刚我们是让桌子上的东西动了起来,现在请你们想办法让周围的东西动起来,看看轻的东西用力怎么样?重的东西用力怎么样?

  2、今天,我们用了各种各样的办法,让东西移动起来,我们知道轻的东西用力小,重的东西用力大;反过来,用力大,东西动得又快又远,用力小,东西动得又慢又近。

  五、延伸活动:幼儿到室外操作巩固和感受物体移动的'秘密。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11-03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7-27

大班科学教案02-27

[通用]大班科学教案09-01

实用的大班科学教案08-14

【热门】大班科学教案08-30

(优)大班科学教案09-16

(热门)大班科学教案08-15

大班科学教案【优选】10-12

大班科学教案【优】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