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汇总7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交流、分享有关投币机的信息,了解投币机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投币机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2、大胆表达使用投币机的趣事或问题。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观察和使用投币机的`经验。
2、幼儿搜集的照片、图片,教师拍摄的录像等资料。
【活动过程】
一、介绍各种投币机
1、你们还记得《咕隆——咚》的故事中小老鼠碰到的是一台什么机器吗?
2、这几天,你们已找到了许多投币机。现在请你们来介绍一下:你在哪里找到了投币机?你投币后,投币机帮你干了什么事?
幼:这是投币擦鞋机。我爸爸投币后,机器会帮他擦皮鞋。
幼:这是投币摇马。我投币后,摇马就自动摇动,它还会唱歌。
幼:我在公交车上投币乘车。
幼:我们小区里有投币取水机。
3、教师播放录像《投币自助快拍》。
(1)这是什么地方?从哪里可以看出这个机器是用来拍照的?
(2)怎样使用这个机器?
(3)(欣赏个别幼儿的照片。)自助快拍有什么好处?
小结:我们生活中的投币机可真不少,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
二、说说投币趣事
1、说说在使用投币机的时候碰到了什么有趣的事,遇到了什么问题。
2、从幼儿的采访记录中剪下简单的图示汇总在下表中。
3、建议幼儿采访其他人是否喜欢使用投币机,他们在使用时遇到了什么问题或有趣的事。
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分组商议采访计划,包括采访谁,做些什么准备工作,提些什么问题,怎么记录,等等。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平衡性和协调性。
2、提高幼儿的模仿能力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活动准备】
1、器材:梅花桩16个、软性棍25-30个平均每人1个、软性环50-60个平均每人2个、秒表;以及竹扁担及塑料瓶;
2、练习场地布置:
①设置两条跑道
②将梅花桩分别布置在两个跑道上,间距为25CM,均匀排列;
3、比赛场地布置:在跑道起点画一条约1米长的起点线,在起点线正前方50厘米处设置梅花桩。
【运动形式及动作要领】
1、桩上行走:幼儿身体直立,保持平衡从梅花桩上通过;
2、挑水行走:幼儿需要将“水”挑着,通过梅花桩。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徒手热身操。
二、分项练习
1、平地挑“水”前进,每名幼儿1~2次;
2、身体直立、两臂展开保持平衡通过梅花桩,每名幼儿1~2次;
3、挑“水”通过梅花桩,每名儿童1~2次;
三、运动竞赛
幼儿按总人数分成两组,站在各自跑道的两边,每个跑道有8个梅花桩。游戏开始后,每队的第一名挑好水要踩过8个梅花桩到达对面把水交给第二名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如果软性环掉了或者幼儿从梅花桩上掉下来都算违规,在原地把环挑好迅速踩上梅花桩继续进行游戏。
【活动建议】
1、幼儿在挑水过河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能力比较差的.幼儿进行保护和引导。
2、游戏从简到难,提高了幼儿的自主性和克服困难的意识。
3、幼儿在自由练习挑水过程中注意不要相互推挤。
4、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观念。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拥有朋友是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最幸福的事情,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即将升入小学,只有和朋友在一起生活、学习,才能更快的适应学校的生活,更能体验学校生活的快乐,而没有朋友的幼儿会孤单和无奈的。由此,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小衔接工作中幼儿的社会适应性需求,设计组织此活动,引导幼儿善于结交朋友,当与朋友发生了碰撞,要学会谅解,不生气,培养幼儿人际交往的能力,体验与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能说出朋友的名字、外貌特征及爱好,增进同伴间的相互了解。(重点)
2、通过活动,知道朋友间应相互谅解,友好相处,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难点)
3、体验与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大树干、树叶形卡纸、彩笔、课件、录音机、半圆形场地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猜猜看”,了解好朋友
游戏“猜猜看”:说出好朋友长什么样?穿着什么样的服装?说出好朋友最明显的特征。
能闭上眼睛,说出好朋友的'样子。引导幼儿语言连贯、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二、夸夸好朋友,增进了解。
夸夸好朋友:说出好朋友有哪些本领,哪个本领最棒、让你佩服?
知道好朋友的本领,应学习好朋友的优点,和好朋友共同进步。老师也来夸夸自己的好朋友。渗透:在学校里也要了解自己的同学,成为朋友,共同进步。
三、结合课件(1)讲故事:《两片小树叶》
1、观看课件,老师配乐有感情的讲故事,中断提问:“请你们想一个好办法帮助欢欢和乐乐和好?同伴间讨论,老师注意倾听并参与讨论。
2、请幼儿交流自己的好办法,老师有感情讲完故事。体验朋友间要互相理解,有朋友才会快乐。
四、结合课件(2)讨论:好朋友做的对
观看课件后,提问“请小朋友看一看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他们做的对吗?为什么?你和好朋友曾发生过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感受朋友间应友好相处,遇到有摩擦的时候,应互相谅解、不生气。
引导幼儿知道:即将上学,会遇到新的朋友,和朋友友好相处,真心的对待朋友,我们会有更多的朋友,会生活得快乐。
五、制作“朋友树”。
1、共同制作“朋友树”:老师和幼儿共同制作小树叶,提醒幼儿做事专心、迅速。
2、欣赏“朋友树”:这棵朋友树变的怎样了?和好朋友在“朋友树”前照相留念。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一、设计思路
初秋,马路上、小区里、幼儿园内,各种高高低低的树都还郁郁葱葱,树叶挺拔地迎着阳光摇曳着。但是,不久之后,有的树叶渐渐泛黄掉落,而有的树叶依然挺拔,并保持着绿色迎接寒冬。
树的千姿百态、悄然变化,孩子们是否能感受到、观察到?于是,我询问了孩子们,他们告诉我:“春天,树开始长叶子;夏天,树叶长大了;秋天,树叶落下了;冬天,树变得光秃秃的。”听了孩子们的回答,我顺手指着一棵树问:“你们能不能告诉我,这棵树的树叶过一阵子是否会落下来?”孩子们纷纷摇摇头,他们的行为引发了我以下两点思考。
思考一:在初秋,是否可以预设有关常绿树、落叶树的集体学习活动呢?
基于二期课改教师用书中“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公告栏”的设计,我将本活动的开展时间改在初秋,即所收集到的树叶都是绿色的,以增加孩子们观察的难度,让孩子们在比较树叶的不同的过程中,掌握一些观察方法,通过对树叶的观察,预判出哪些树是落叶树,哪些树是常绿树。
思考二:各种树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是相同的吗?
只有对树的认识是全方位、深入而多角度的,才能引起孩子们的积极思考,并对树产生好奇。所以,我重点选择周围生活中常见的梧桐树、白玉兰树和香樟树,运用照片排列、同季节比较等手段丰富孩子们对树的感知,从而让他们对树有全面的了解。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感知常绿树和落叶树树叶的明显特征。
2.感受四季中树的不同变化,产生主动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利用散步等环节,观察不同的树;熟悉园内的梧桐树、白玉兰树和香樟树。
物质准备:剪一些树叶(各种树),洗净或擦净;梧桐树、白玉兰树和香樟树三种树的四季照片各一张;一些树四季变化的PPT等。
三、活动过程
一、交流经验——突出树与人类的关系
1.说树名
提问: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树,我们周围有哪些树?
(幼儿一一报出树名:松树、梧桐树、苹果树、桃树、柳树、白玉兰树、桑树……)
【设计思路:一般而言,孩子对树的认识只源于其名称,较表面化。在说树名时,教师可了解孩子们对周围树的熟悉和喜爱程度。同时,也可适当追问,如“这是一棵特别的树,你在哪见过”“它长什么样”。】
2.议作用
(1)提问:我们周围有那么多树,人们为什么要种那么多树呢?
(幼儿回答:苹果树可以结出苹果;树可以开花,非常漂亮;树可以挡住风沙,不会有沙尘暴:有树的地方空气会特别好,我爸爸说,树会吐出氧气。)
(2)提问:有道理,仔细看看我们周围有哪些东西是用树木做的?
(3)小结:是呀,树上会结出果实,我们可以享用;树还能为大自然提供新鲜的空气、美丽的风景;树还能保护泥土流失,为一些动物提供住所,所以,树是我们的朋友,我们需要树。
【设计思路:通过这个环节教师可以了解孩子对树的知识经验,主要凸显树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孩子们对树的情感。】
二、观察比较——感知落叶树、常绿树树叶的明显特征
1.启发引导
(1)再过一阵子,随着天气变冷,有的树会掉叶子,而有的树不会,你们知道不掉叶子的是什么树?掉叶子的是什么树?
(2)树可以分成落叶树和常绿树(出示PPT,许多树的照片)。你能看出哪些树是落叶树,哪些树是常绿树吗?
(3)有没有办法现在就能判断呢?
【设计思路:通过提问,教师能发现孩子们对落叶树、常绿树并不陌生,并通过谈话逐步将孩子们的思路引向探索行动。孩子们的'已有经验各不相同,如有的孩子说到落叶树掉树叶是树的自我保护方法等,教师都要及时给予肯定。】
2.着手比较
(1)教师拿出标着落叶树、常绿树标志的筐,里面放着一些树叶。
(2)提问:两个筐中分别放了落叶树、常绿树的树叶,请你各拿出一片,左手拿落叶树树叶,右手拿常绿树树叶,千万不要换手,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
(幼儿上来取树叶,并作比较。)
【设计思路:教师观察孩子们是否取放正确,为了使孩子们不取错,筐上标有落叶树、常绿树的标志要明显,并将筐摆放在桌子的两边,便于孩子们可以同时拿取。】
3.梳理不同
(1)落叶树树叶和常绿树树叶有什么不同?
(一片树叶摸上去很粗糙,另一片树叶摸上去很光滑。)
(2)哪只手拿的树叶摸上去比较粗糙呢?
(左手。)
(3)是落叶树,你们认为呢(教师举起树叶面向全体孩子)?
(幼儿再次触摸,都表示赞同。教师在记录纸上用图夹文的形式予以记录。)
(一片摸上去很厚,另一片摸上去很薄。)
(4)让我们一起对着光线再来看看、比比,这样会比较清楚。
(5)看着图表小结(由教师或幼儿小结):比较之后,我们发现落叶树树叶粗糙,而常绿树树叶光滑,像涂了一层油一样:落叶树树叶薄,而常绿树树叶厚;落叶树树叶软,常绿树树叶硬……
【设计思路:教师要一一记录孩子们的发现,可以将孩子个体观察的方法或结果告诉大家,通过引导、提升,形成集体共识。每个孩子认识客观世界、表达的方法都有其独特性,教师要善于理解、信任、接纳他们独特的想法和做法,这样才能使孩子真正获得内在的发展。所以,即使有孩子观察到无关因素,教师也要给予肯定,表扬他们的发现,并通过大家的验证来决定是排除或留存。】
4.再次比较
(1)我们找到这么多区分落叶树和常绿树树叶的要点,如果将树叶混在一起,你还能区分吗?
(2)教师将所有的树叶混在一起,抛撒在地上。
(3)孩子们自由取树叶,并进行辨别,分别将它们放置在标有落叶树、常绿树标志的两个筐里。
(4)大家一起检验放得是否正确。
【设计思路:教师抛撒树叶时动作要有美感,可以一点点抛,让孩子们能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运用已掌握的经验进行分类。如有孩子弄错,可即时进行个别辅导,也可在集体验证时,再次提供纠错的机会。】
四、激发思考——进一步感受树在四季中的不同
1.图片排序
(1)落叶树到了秋天开始落叶,树在四季中还会有什么变化?它们的变化一样吗?
(2)教师提供梧桐树、白玉兰树、香樟树三种树的四季照片,让孩子们根据树在四季中的生长规律进行排序。
【设计思路:可以提供一些小问号标识,让孩子们使用小问号为不理解的图片作标记,方便向同伴或教师求助。】
2.共同验证
·小结梧桐树的特征(落叶树,春天长叶,夏天枝繁叶茂,秋天落叶,冬天没有树叶。)
·小结白玉兰树的特征(落叶树,春天开花,夏天枝繁叶茂,秋天落叶,冬天没有树叶。)
·小结香樟树的特征(常绿树,春天树叶换绿衣,夏天树叶长大,秋天不落叶,冬天还是有绿叶。)
【设计思路:验证时孩子们可以互相提示和帮助,教师也可事先准备好各种资料、科普读物等供孩子再学习。】
小结:原来不同的树在四季中有着不同的变化。
3.延伸探究
欣赏一组分别以“春夏秋冬”为主题的树的PPT,感受树在四季中的不同与美丽。
【设计思路:当孩子们看到同样在春天,有的树长叶、有的树开花、有的树结果,他们感到吃惊、好奇,这种感觉激发了孩子们的积极思维,他们很愿意再次探究。而当孩子们与教师共同讨论、设计,提出更多有关树的问题时,显示了其思维走向的丰富性。在延伸部分,可基于孩子们的个体差异和多元智能倾向,不仅可以让他们运用语言,还可以通过声音、动作、作品等来表现和表达他们对树的感知和体验。】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名称:《飞机飞啊飞》
活动领域:语言领域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直升机和普通飞机的不同之处。
2、通过观察,能说出直升机的主要用途。
3、跟随音乐节奏做动作,发展音乐表现能力。
活动重点:能说出直升机和普通飞机的区别。
活动难点:能说出直升机的`主要用途。
活动准备:飞机、直升机图片,PPT,头饰,音乐。 活动过程:
活动开始:听音乐入场《谁会这样》。
一、提问:刚才小朋友们都模仿了哪些小动物?除了小鸟能在天空中飞?还有什么能在天空中飞呢?(幼儿自由回答)
活动进行:
二、提问幼儿在哪里见过飞机和直升机?(幼儿自由回答)
三、播放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
1、说一说直升机和普通飞机的区别。
2、哪一种飞机搭载的人多?
四、播放视频,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讨论:
1、它们是怎样起飞的?两者有什么区别?
2、它们都有什么用途?
五、出示PPT图片,请幼儿讨论并说一说图中直升机的用途。
六、教师小结。
活动结束:
七、送小礼物(飞机头饰),邀请客人老师一起跟随音乐节奏模仿飞机在天空中飞行。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有规律、有节奏感的图案画出美丽的服装。
2、启发幼儿通过想像,设计出各种美丽的服装,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服装图片及废旧材料制作的服装。
2、各种纸、塑料袋、剪刀、画笔等。
活动过程:
一、服装设计师出厂1、通过游戏《时装表演》向幼儿展示多姿多彩的服装。
2、启发幼儿为时装公司设计衣服。
二、设计师大显身手1、引导幼儿观察实物图片、服装模型,教师讲解时装公司设计衣服的.要求。
2、启发幼儿大胆地运用各种材料创造出美丽的服装。
3、幼儿选择材料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教师带领幼儿展示自己设计的服装,幼儿之间互相欣赏,互相讨论评价,跟音乐表演。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乐意学习儿歌《小兔子开超市》并能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表演。
2、学习句子"我想买···""我还想买···",并积极运用"我想买···""我还想买···"表达自己的愿望。
3、能正确掌握儿歌中出现的一些量词,并在游戏中学习接触新的量词,练习完整讲述。
活动重点:会说儿歌。
活动难点:运用"我想买···""我还想买···"表达自己的愿望
活动准备:
1、售货厅,儿歌中所需的用品以及其他一些物品
2、小猫、小老鼠、小牛、小鸡头饰。
3、儿歌录音磁带一份
活动过程:
一、情景表演,幼儿熟悉儿歌内容。
白:在一座大森林里,小兔子开了一家超市。(边说边拉开帷幕,幼儿看见的是小兔子在超市里。)
小兔子:小朋友们好,我是小兔子,今天新开了一家超市,欢迎大家光临。
(师出场):哇!小兔子家开了超市,苏老师带大家去看一看,超市里有些什么东西。(转身向兔子,指着小汽车)这是什么东西?一共有多少?(请幼儿回答,学习正确 使用量词:两辆小汽车) (再指着巧克力)这一排是什么?共有几个?(请个别能力 较差的幼儿练习:三块巧克力) (教师转身对兔子)小兔子,这布娃娃子也卖吗?
兔子:卖,当然卖咯!
师:哎,我看这布娃娃挺漂亮的,小朋友们看看超市里有个布娃娃?(指导幼儿正确运用量词:个)
(师拿起水彩笔)你们看漂亮吗?我们来数数一共有多少,然后告诉大家。(指导幼儿学习用"盒"这个量词)
二、 引出儿歌
1、随着拉上帷幕的同时播放录音磁带,第一遍欣赏儿歌。 (主要集中幼儿注意力)
师:我请小朋友再仔细听一遍,谁买了什么?
2、第二遍欣赏儿歌
3、理解儿歌内容
(1) 是谁在森林里开了一家超市?(幼儿完整讲述)
(2) 超市里有些什么东西?(要求正确运用量词)
(3) 东西被谁买完了?小兔子怎么说的?
三、 幼儿学念儿歌
1、 放慢速度,幼儿跟老师一起念一遍。
2、 提示要求,会的小朋友念响点,不会的轻轻念。
3、 分组练习,加快速度。
四、 游戏。
1、 教师指导幼儿游戏,出示一些儿歌中没有的物品,引导幼儿用"我要买xx的句式,并
能正确使用量词来参加活动,在游戏的过程当中如果有幼儿没有正确运用量词,可以请其他幼儿帮助他。
师:"小朋友们都会念这首儿歌了,你们会不会买东西呀?好,小兔子的超市又要开了,
如果你能像小猴子一样,说清楚你要买什么?小兔子就会卖给你。"
2、 游戏扩展:开放幼儿的`活动空间,增加互动。
兔子:"今天的生意好极了,我的货这么快就卖光了。
活动延伸:和爸爸妈妈逛超市时自己说出要买的物品名称或自己想买的物品名称。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01-25
幼儿园大班手工教案01-02
幼儿园大班舞蹈教案12-30
关于幼儿园大班教案09-20
幼儿园大班教案《种花》09-29
幼儿园大班交通教案09-30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11-04
幼儿园大班课件教案11-04
幼儿园大班《微笑》教案07-11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