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3-01 08:20:43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推荐】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推荐】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阳台的主要功能。

  2、帮助幼儿了解在阳台上的安全知识,知道不爬阳台,不往阳台外扔东西等。

  3、使幼儿初步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录像机,录像带,电话机。2.幼儿操作卡片。

  活动过程:

  1、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谈谈阳台的主要功能。

  小朋友家里是不是都有阳台?你们都在阳台上做些什么?小结:阳台是一个伸向屋外的平台,它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空气和阳光。有的人家在阳台上晒衣服,养花,养鱼,有的人在阳台上活动身体,锻炼。夏天,还可在阳台上乘凉。大家都需要它。

  2、观看录像,讨论在阳台上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错误的。

  片段一:小朋友在阳台上看书、折纸。

  片段二:小朋友在阳台上锻炼身体。

  片段三:一幼儿将头和身体伸向阳台外喊楼下的小朋友。

  片段四:一幼儿往阳台外抛东西。

  片段五:一幼儿将身体伸向阳台外拿手帕。

  片段六:一小朋友在阳台上玩,忽然风将阳台门吹上了,怎么办?

  教师引导幼儿分段观看录像片,每看完一段,

  建议提问:这位小朋友的行为哪里对,哪里错,为什么?应该怎样做?

  讨论小结:在阳台上取晒在衣架上的东西时,不能将身子探出护栏,应该用衣钩将衣物钩到可以拿到的地方再取回。否则,不小心会发生危险。不能往阳台外扔东西,会砸伤他人。如果遇到阳台上的门被吹上,应向屋里的大人求救,请他们帮忙。

  3、幼儿讨论:在阳台上还有哪些危险的事情不能做?

  4、幼儿操作,判断图片上的幼儿安全行为对与错,并说出原因。

  活动延伸:

  建议家长在家中经常提醒幼儿在阳台上注意安全,及时阻止危险行为,增强安全意识。

  活动区活动:认知区里向儿童提供各类安全行为的图片。如:阳台上的安全、游戏中的安全、户外活动中的安全,让幼儿辩别对与错,并说说原因。

中班教案 篇2

  前言:通过开放式的体育教案提问,围绕大家感兴趣的蜗牛进行信息的交流,旨在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蜗牛的探索。活动中,幼儿的回答范围比较广,有“蜗牛的空壳”,“眼睛有四只”,“有触角”,还有“喜欢潮湿”“喜欢喝水”“有粘液”等等,从蜗牛的外形到习性都有涉及到。

  活动目的:能较自如地进行走、跑、平衡、钻、跳等。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用粉笔在地上画几条3——5米长的直线。

  活动建议:

  1、幼儿一个跟着一个在教师的带领下学蜗牛走路(在直线上走)。脚跟碰脚尖,左右交替向前,从直线的一端走到另一端。

  2、走直线后可加大难度走“蜗牛形”,并分组进行比赛。

  3、还可以增加材料,提高游戏的趣味性:(1)双手侧平举,各托一个沙包在线上走;(2)头顶沙包走;

  规则:只能够在线上走。

  活动实例:

  我见过的蜗牛

  (一)谈话:“你见过蜗牛吗?”

  设计思路:

  孩子们都见过蜗牛,对蜗牛有一定的印象,我想通过这一活动,了解孩子对蜗牛有多认识,从孩子已有经验入手,循序渐进地展开对蜗牛的探索。 老师:“你在哪里看到过蜗牛?你看到的蜗牛是怎么样的”

  肖:“我在桥头公园见过许多蜗牛。”

  蒋:“我在奶奶家门前的树上看到很多蜗牛,奶奶抓了一只,它的头很粘,把奶奶的指甲当树叶吃,一碰到危险就躲进壳里,奶奶手上痒痒,它有四个触角,一碰就缩回去,不碰就伸出来。”

  曹:“在我家楼下花园里见过蜗牛,还有许多蜗牛的空壳。”

  毛:“那蜗牛上哪儿去了呢?”

  方:“它长大了,脱壳了呗。”

  师:“你们见过的蜗牛是什么样子的?”

  林:“我养过两次蜗牛,我发现蜗牛的眼睛有四个,很吓人。”

  陈:“不对,只有两只眼睛。”

  皓:“它没有眼睛,靠触角看东西。”

  毛:“头的'下面有个嘴巴。”

  梁:“它的肚子上有粘液。”

  陈:“外婆从老家拿来给我的,身子藏在壳里面,壳上有一圈一圈的线,有四个触角。”

  张:“在下雨的时候蜗牛很多,它喜欢潮湿的地方,爱喝水。”

  师:“你们说的都非常好,那我们到户外去看一看,找一找吧。”

  (二)捉蜗牛

  孩子们在谈论到自己见过的蜗牛之后,对蜗牛的生活环境有了争议,有的说在树上,有的说在草丛里,还有的说在水里,到底蜗牛生活在哪里呢?我和孩子们商量后决定,回家后和爸妈一起去抓蜗牛,第二天,他们都兴奋地谈起了自己抓蜗牛的经历…… 廖:“我和爸爸一起去抓的,我拿一根小棍子,还有手电筒,我用棍子刨开沙地,里面有蜗牛。”

  夏:“爷爷带我去后院的沙地,使劲地挖,挖了好久也没有看到蜗牛。”

  罗:“我在外婆家的阳台上找到了蜗牛,很阴凉有土的地方,才有蜗牛。”

  俊:“邻居奶奶告诉我,在墙角有蜗牛,我就捡到了一只。”

  总结:

  幼儿已经从不同的渠道知道了很多有关蜗牛的知识,所以,在活动中,他们滔滔不绝地将自己获取到的蜗牛的知识与同伴交流、分享,并从中体验解决问题带来的快乐。

中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理解序数含义,会用序数词表示5以内物体排列的次序。

  2、学习从不同方向确认物体的排列次序。

  二、活动准备:

  动物排队课件,水果、火车图片若干,果园、火车站背景图各一幅。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孩子们,今天有一些动物朋友来到了这里,看看都有谁?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动物排队课件,学习5以内的序数。

  a、请幼儿观察排队顺序,数一数共有几个小动物。

  b、出示箭头,说一说从箭头方向数过去,XX小动物排在第几或者排在第几的是哪种小动物。

  c、变换箭头方向,说说动物们的排列次序。

  2、出示果园背景图,帮助动物把水果装上火车"小动物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向我们走来,原来他们在果园里摘了许多的水果,要请小朋友们帮忙运上火车呢!"要求:按任务卡的要求把水果装入车厢。

  3、出示火车站背景图,请完成任务的小火车开上轨道请幼儿欣赏水果列车,说说XX水果在第几节车厢,第几节车厢装的是什么水果

  (三)结束部分组织幼儿 "开火车"离开。

  活动反思:

  以《指南》理念为指导,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以及中班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让幼儿在体育游戏中轻松地感知五以内物体的排序,体验序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体现生活中学和游戏中学数学的理念。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体验感受春节欢乐的气氛。

  (2)理解儿歌的.内容,愿意大胆朗诵、表演这首儿歌。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幼儿用书《春节歌谣》、录音磁带、各种小动物角色图片。

  活动过程:

  (1)听音乐磁带,激发幼儿的兴趣:

  远处传来热闹的背景音乐和鞭炮声让幼儿猜猜:“是什么事那么热闹啊?”

  教师用儿歌小结:“春天到,真热闹,家家户户哈哈笑。”

  (2)听听、看看、讲讲‘理解儿歌内容:

  阅读图书,引导幼儿猜测:

  “会有哪些朋友兴高采烈得迎接春节呢?”

  逐一出示小动物角色图片,配上儿歌。

  教师提问:

  “刚才有哪些小动物在迎接春节?”

  “小动物分别是怎样过春节的?”

  教师帮助幼儿用儿歌的话语来小结。

  集体朗诵儿歌。

  (3)共同表演儿歌:

  师生共同听儿歌录音磁带。

  请部分幼儿分别扮演儿歌中的角色,进行表演。

  活动结束:

  幼儿自由结伴进行表演。

中班教案 篇5

  一、教学内容:中班数学活动《给春天的信》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感知9以内的数量,会按数量将圆点卡归类摆放。

  2.巩固对数字9的认识,能理解数的意义。

  3.有良好的操作习惯,并积极与材料互动。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三、教学准备:

  1.春天背景图,实物卡、小燕子图片,大信封两个,9个信箱,音乐磁带。

  2.小信封幼儿人手一个、勾线笔、操作纸。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正确感知9以内的数量,会按数量将圆点卡归类摆放。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直观演示法、图片辅助、情境以及操作体验教学。

  六、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1、《纲要》中指出:数学活动应当生活化、游戏化、趣味化,帮助孩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此次活动我自制精美的春天景物图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孩子的兴趣,情景图与游戏相结合,并渗透数学教育,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直观教学法,幼儿兴趣很浓。

  2、编号游戏让幼儿在玩当中学到知识,如:拿数字卡片的小朋友上台说:“我是1,我排第一,我是2,我排第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完成教学目标,体现了愉快教学法。

  3、利用分组合作和动手操作来突破重难点,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动脑、合作探究能力。

  4、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能一边数数一边用手指点数。

  不足之处:

  1、语言不够简练,表扬语言不够艺术。

  2、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是用的时间过长。

  3、提问的方式缺乏启发性,如: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提问没能提高教学效果。

  解决策略:

  1、 在今后的工作中注意积累经验,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课堂语言艺术修养。

  2、 设计的提问的方式要多样化并带有启发性,及时点拨,规范孩子的数学语言。

  3、 善于发现课堂中的个别差异,及时引导,处理好细节教育。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介绍、交流启发幼儿根据树叶的形状进行想象。

  2.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树叶进行美术创造活动。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重点难点:

  幼儿根据树叶的形状进行想象。

  活动准备:

  1.收集的不同树木的叶子若干。

  2.固体胶、彩色纸等。

  3.范画。

  活动过程:

  一、从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进行观察,引导幼儿发现树叶的多样性。

  1.教师:今天小朋友带来了很多树叶,都很漂亮,那王老师也带来了很多的树叶,我们来欣赏一下。(边欣赏边问小朋友叶子是什么形状的)。

  2.小结:自然界中树木的种类很繁多,树叶的形状也各有不同:有心形、针形、扇形、圆形等。

  二、教师讲述树叶拼贴画的方法。

  1.教师:看到叶子这么漂亮,王老师想用这些叶子来为大家变魔术,看看王老师是怎么变的。(老师快速用几片树叶在手里拼凑出小动物大致外形,问幼儿像什么,然后贴在纸上)

  2.教师:原来把各种形状的树叶加以拼接,就可以变成有生命的小动物了。"

  3.教师:老师这里还变了许多的动物,我们一起看看。

  三、幼儿分组操作,老师给予具体指导。

  四、互评互赏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没有把重点放在拼凑组合树叶的方法,重点是让幼儿发挥想象,进行树叶摆放,树叶和树叶之间可以有很多的组合方式,可以变化出很多不同的东西。幼儿的兴趣非常浓厚,幼儿拼凑完成后,请大家一起欣赏,如果有许多拼凑的方法,就请幼儿进行展示。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探索空间,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孩子们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和已有经验去探索发现、开拓视野、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在拼凑过程中以幼儿自选为主,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强弱来选择活动,待幼儿完成后,让大家一起欣赏。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笑和哭的表情图进行大胆想象,发展幼儿的发展思维。

  2.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情体验。

  3.认识汉字:笑、哭。

  【活动准备】

  1.“笑”、“哭”的表情图各一幅。

  2.字卡各一,幼儿人手两张字卡。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愿意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想法与理解。

  2.能积极配合老师作表演。

  3.巩固汉字知识。

  【教学过程】

  (一)、观察笑和哭的两张不同的表情图

  1、教师:笑“这是谁?他在干嘛?”幼儿:“这是一个小朋友的脸/这是一个圆圆的东西/这是大饼..”教师:“他笑得怎么样?”幼儿:“他笑的很可爱/他笑的嘴巴大大的..”教师:“他的眼睛,嘴巴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幼儿:“嘴巴像香肠/嘴巴像月亮/眼睛像小弯钩/眼睛像月亮。”教师:“你会笑吗?”幼儿:“会!”教师:“笑一个给大家看看。”教师:“笑的时候发出什么声音?”幼儿:“哈哈哈哈呵呵.。”教师:“猜一猜他为什么笑?”幼儿:“他妈妈给他买了好吃的.东西/他妈妈给他买了新衣服..”教师:“那你在什么时候会笑呢?”幼儿:“我妈妈给我买了我喜欢的玩具/我爸爸带我去买好吃的..”

  2、教师:哭“他怎么了?”幼儿:“他在洗脸/他皱着脸..”教师:“她哭起来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儿:“很难看”教师:“你哭的时候是什么样?他为什么会哭呢?”幼儿:“我不哭我是男子汉/我哭的很像小猫/他妈妈不给他买玩具/他妈妈不给他洋娃娃..”教师:“你什么时候会哭呢?”幼儿:“妈妈不给我吃零食”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07-21

中班语言的教案02-26

(荐)中班教案02-21

中班教案[推荐]02-24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07-23

(精华)中班教案01-23

中班教案(合集)02-07

实用的中班教案07-30

【热门】中班教案09-09

中班教案(精品)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