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教学文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6-07 08:15:06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汇总7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汇总7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限整厘米)

  2、 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 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

  尺子、图钉、纸条等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1、 上一节课我们都知道要统一长度单位,也用了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进行了测量。但在日常生活中用它来量物体的长度是很不方便的。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

  2、 介绍认识尺子。

  为了便于交流,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设计意图]:介绍认识尺子提高学生的知识面,为下面的学习作准备。

  二、操作活动,建立表象

  (一)、认识厘米

  1、投影出示厘米尺,师生一起观察厘米尺子:在尺子上用不同的颜色标出1厘米的长度,说明前面正方体的一边正好是1厘米。

  2、让学生量图钉的长度。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量一量图钉大约有多少长。”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得出一个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长。

  3、 教师明确量的正确方法:图钉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看另一端对着几。

  4、 请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学生活动,同桌交流。

  5、 巩固1厘米的表象。

  请小朋友用手势比划1厘米的长度。

  闭上眼睛想1厘米的长度等。

  6、想想在自己的周围,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也是大约1厘米长的?让学生去找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帮助学生形成1厘米的鲜明表象。

  (二)、用厘米量

  1、 我们已经知道了量的方法,也对1厘米有了初步的表象,下面我们就来量一量物体的长度。

  请小朋友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纸条。注意测量的方法要正确。

  2、 学生测量纸条。教师巡视,加强个别指导。

  3、 交流反馈。教师再次强调测量的.正确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三、巩固深化,实践应用。

  1、请学生随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铅笔,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量好后同桌交流检查。

  2、4人小组合作,每人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7厘米、10厘米……给大家看。教师个别指导。

  3、学生自己选择身边的物品量一量,如一枝新铅笔的长,数学本子的长,橡皮的长等。

  [设计意图]: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巩固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四、课堂总结

  五、随堂练习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 目标

  1.通过“过河”的情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3.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 重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教学准备

  课件课时

  安排1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生:春天。

  师:是啊,阳春三月,这么好的天气,你们最想干什么呢?

  生:春游、植树……

  师:我们的好朋友笑笑所在的班级正准备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春游呢!

  课件出示过河情境图

  师:同学们快来看看,他们现在在哪儿?

  生:河边。

  师:遇到了什么问题?

  生:他们想要过河。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过河》(板书课题)

  二、新课传授

  出示过河情境图

  师:请大家仔细看图,从图中可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河岸上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他们想要过河,每条船限乘9人,至少需要几条船?”现在请同学们动动脑,想一想,帮助笑笑他们解决问题。

  学生动手列式:29+25=54(人)54÷9=6(条)

  师:如果用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列成综合算式,谁来试一试?

  学:29+28÷9

  师:这样列式行不行呢?为什么?小组进行讨论

  学生汇报结果:这样列式不行,因为这算式是把女生人数去除以9,而不是用总人数去除以9。

  师:那我们该怎么办?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表示这部分应该先算呢?学生探究:实物台上展示——用小括号(29+25)÷9

  师: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板书)

  那么这个带小括号的算式该怎么读呢?

  师范读,学生跟读

  师:相信同学们知道了带小括号的算式该怎么算,请快速准确的在书上写出来。

  指名完成:(29+25)÷9

  =54÷9

  =6(条)

  三、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帮助笑笑他们解决了”过河“问题,现在坐着6条船来到了河岸,这时,来了几只小动物,他们想考笑笑他们,你们愿意参加吗?

  课件出示:

  1、比一比,谁的眼力好。(说出运算顺序)

  30+8×4(30+8)×4

  5×2+35×(2+3)

  80-64+880-(64+8)

  5×9-5(26-20)×8

  2、比一比,谁判断的最准确。

  (1)(10+3)×5与10+3×5都要先算乘法。

  (2)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3)81减去6乘6的积,列式为(81-6)×6。

  3、比一比,谁算的又对有又快。

  5×(36-29)(83-35)÷894-(25+19)

  4、生活应用

  师:在同学们的帮助下,笑笑班级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出示森林图)他们在这玩得可开心了,临走时,笑笑想买一些土特产带回去,于是他来到森林特产店。(出示购物图)野菜4元,木耳5元,叶帖画3元,竹笋2元,根雕6元,拐杖7元。

  笑笑买了些什么?

  生:她想买一袋野菜和三袋木耳。

  师:淘气呢?

  生:野菜和木耳各买三袋。

  师:那他们要付多少钱呢?请你们帮忙算一算。

  学生计算后展示不同计算方法

  四、归纳

  师:同学们,今天有什么收获?

  生:认识了小括号。

  生:帮助笑笑解决了问题

  生:知道了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

  师:其实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希望同学们做生活的有心人,把今天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以后的生活中去!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 目标

  通过“拨一拨”、“数一数”及“数学游戏”等活动,激发读数写数的兴趣。

  1.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等活动,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 重难点

  读数写数的方法。

  教学 准备

  教具:投影片、计数器

  学具:小计数器

  课时1

  教学过程

  切入举偶

  谈话引入。一百是几位数?你还知道向这样的.三位数吗?请你举几个这样的例子说一说。除了三位数,你还知道几位数?请你举几个例子说一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这样的数。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拨一拨

  通过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学会数数、读数和写数。

  (1)读、写三位数。

  完成拨一拨(1)。

  (2)学习四位数及末位有零的数的读写。

  完成拨一拨(2)

  (3)你拨我写。在同桌之间进行。

  2想一想读书和写数时要注意什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学中做

  1.完成试一试(1)。

  2.完成试一试(2)。

  3.完成试一试(3)。

  练一练

  (1)完成练一练1。

  (2)完成练一练2。

  (3)完成练一练3。

  (4)完成练一练4。

  板书设计

  拨一拨

  29830238004100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一、说教材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3节的内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学好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的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角的度量、三角形的特征和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直接经验,也已具备了一些相应的三角形知识和技能,这为感受、理解、抽象“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规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说学情

  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熟悉教材,还需要我们充分的'了解学生的特点。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从心理特征来说,他们对于新鲜的知识充满着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无意注意仍起着主要作用,有意注意正在发展。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三角形有关的知识,对三角形的内角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的理解,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量、剪、拼等活动发现、证实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会应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的过程,提升自身动手操作及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为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推理的过程为本节课的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明确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探究性、合作性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伙伴。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创设情境,直观演示,观察,猜测,操作,思考,总结等方法,把学生带进开放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让学生通过自己学习,合作学习,和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整个学习和探索活动,体现出开放性思维和多元思维并存的思维方式,教学生初步学会自主梳理知识,探索知识的方法,使他们亲历自主探究的过程。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是导入环节,我会多媒体课件播放有关三角形内角和情境视频:在图形的王国中,有一天,三角形家族里为“三角形内角和的大小”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吵。钝角三角形说“我的钝角大,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们的内角和大”。锐角三角形也不示弱“你虽然有一个钝角,可是其它两个角都很小,而我的三个角都不是很小,所以我的内角和比你大”。直角三角形说“别争了,我们的内角和是一样大的,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根据视频中三角形的对话,顺势引出题目——三角形的内角和。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关三角形内角和的内容,激发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快速的进入学习高潮。

  (二)新课探究

  接下里是新课探究环节,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画几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然后同桌互相量一量,算一算,三角形3个内角的和各是多少度?通过测量,学生可以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接着我会提出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如何进行验证你的结论呢?接下来我会让学生分小组讨论,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我给予指导,讨论过后,请同学汇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无论学生回答的全面与否,都给予积极的评价,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后做出判断,进行补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引导学生采用剪拼的方法进行验证,先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再拼一拼,拼成一个平角。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此环节通过小组合作,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既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巩固提高

  接下来进入巩固提高环节。本环节我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有针对性、层次分明的练习题组。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新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材第4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2.提高学生观察、计算、发现、验证和总结的能力。

  3.在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探索数学问题的乐趣。

  【重点难点】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准备】

  投影仪。

  【复习导入】

  1.教师提问:什么叫做比例?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哪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3和8∶50.2∶2.5和4∶50

  教师:同学们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了,那么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新课讲授】

  1.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引导学生自学教材第41页第1行、第2行的内容。

  教师板书:2.4∶1.6=60∶40

  指名让学生指出板书的比例的外项、内项。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接着板书:

  学生认一认,说一说比例中的外项和内项。

  2.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师:我们知道了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那么比例有什么性质呢?现在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教师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

  组织学生观察组成比例的'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并探究它们的关系。

  学生小组内交流。指名汇报,学生可能会说: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96,两个内项的积是1.6×60=96,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验证其他的比例有没有这个规律,举例说明,检验发现。如:∶0.5=1.2∶,两个外项的积是×=0.6,两个内项的积是0.5×1.2=0.6。外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

  如果把比例改成分数形式呢?如:=,3×15=5×9。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所得的积相等。

  教师:这个规律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说一说,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组织学生小组交流、汇报。教师补充: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之积等于两个内项之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学生齐读两遍。

  3.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哪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3和8∶50.2∶2.5和4∶50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4.教师: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了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有几种方法?

  学生讨论交流后,指名回答。

  教师小结:两种方法:看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两个比的两个外项之积是否等于两个比的内项之积。

  【课堂作业】

  教材第41页“做一做”。组织学生独立思考,指名说一说,全班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作业】

  1.教材第43页练习八第5题。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答案:(1)不可以组成比例;(2)可以组成比例;(3)可以组成比例;(4)不可以组成比例

  第2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之积等于两个内项之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比较熟练地利用6-9的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进一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2、数学思考、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学到所需要的数学知识,让思维敏捷的学生能拓展应用知识,培养学习初步的'数学思想。

  3、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运用乘除法的综合知识提出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除法的综合知识提出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1、情景导入:

  师:如果今天我们去游乐场,你们最想玩什么?

  (让学生“玩”,激发学生对问题情境的兴趣)

  生:小火车、碰碰车、游船、青蛙跳、卡丁车……

  师:如果去玩,你们最关心的是什么?

  (伴随兴趣,引发学生对“玩”的思考,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类,以利于学生独立编题,如何坐人——评出“小领袖”,如何花钱——评出“小管家”)

  生:小火车4人/节、碰碰车2人/辆、……(如何坐人)

  生:票价……(如何花钱)

  2、提出相关数学问题:

  A:买5张碰碰车的票需要多少钱?

  B:24人能坐满几节火车车厢?

  (1)、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汇报

  生:因为一张碰碰车票是5元,5张是5个5元,所以5×5=25元

  生:因为一节车厢坐4人,把24人按每节4人做,用除法24÷4=6辆

  (3)、小结:

  师:上面算式各有什么特点?

  生:一个是乘法、一个是除法。

  生:就来利用乘除法帮助我们解决去游乐场玩的一些小事。

  (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让学生自主探究本节课的重点,形成乘除问题的意识)

  二、你问我答,师生同乐

  1、师:根据如何坐人,如何花钱,结合我们的游乐项目编写问题,看谁能做大家的“小领袖”,“小管家”,组织好大家的游玩?

  (要求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编算花钱,还是编综计人数的)

  2、学生独立编写问题。

  3、师:我想你一定迫不及待的想证明自己有没有“小领袖”,“小管家”的能力了吧,请你的同桌帮你评评吧,请同桌列出算式。

  (本课重点在于解决有关乘除法的简单问题,所以在训练过程中,只列式,不计算)

  4、学生列出同桌相关问题的算式。

  5、师:小组合作交流一下,评出本组“小领袖”(或)“小管家”。

  (列算式情况是否正确,学生自主进行辩论,在辩论中达成共识,列出正确答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互助水平,锻炼了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练一练 第2小题

  盒饭每盒4元

  小兔:我买2盒用了多少钱?

  □○□=□(元)

  狼:我用了24元钱,我花的钱是小兔的几倍?

  □○□=□

  小牛:20元我能买几盒?

  □○□=□(盒)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汇报交流

  四、师生同乐,提升知识

  三人击靶,靶环只有8环、9环,每人击三次,一人27分,一人26分,一人24分,

  问:他们每次各得几分?

  1、设计游戏:四人小组,一人持签,三人抽签,游戏3次,统计三人得的总分。

  2、小组汇报结果

  3、说出算式,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

  生:9×3

  生:9+9+9

  生:3个8同上

  生:9×3—1(通过观察,学生得出,9比8 多1,所以26是3个9少1)

  生:8×3+1×2(根据上面学生提示,9比8 多1,所以26是3个8多2个1)

  五、练习总结,回归自然

  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 第1题(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9 ÷3=48÷8= 27÷9= 49÷7=

  16÷4=42÷7= 54÷9= 81÷9=

  18÷3=54÷6= 63÷7= 4 ÷4=

  6 ×7=36÷4= 12÷6= 7 ×9=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通过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列乘法算式,编出3的乘法口诀。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够列乘法算式,编出3的乘法口诀。

  教具:三角形图和小棒

  教学过程:

  一、填一填。

  引导学生经历用3连加的过程。可组织学生进行数数的活动,边数小棒边填表。

  二、试一试。

  1、摆一摆,说一说。

  让学生独立摆三角形。

  2、编口诀。

  让学生在独立摆三角形的基础上,一边写算式一边编口诀。直接写算式、编口诀也是可以的。最后师生共同交流,整理3的乘法口诀。

  3、记一记。

  记忆口诀时,可以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记忆方法。

  布置作业:P16

  板书设计:

  需要几个轮子

  三角形图

  乘法算式三的乘法口诀

  一、巩固练习。

  1、第一题,找朋友。

  2、第二题,找规律,填一填。

  学生填完后,应交流一下,找到规律。

  3、数学故事。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故事情节,使学生感受到其中渗透的思想品德教育,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布置作业:P173。

  板书设计:

  练习

  2、(1)10,15,20,(),()

  (2)9,12,15,(),()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7-22

小学数学教案07-20

小学趣味数学教案03-20

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08-10

(集合)小学数学教案09-08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07-26

小学数学教案15篇08-15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四篇04-15

小学数学教案3篇05-20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10篇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