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湘教版音乐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湘教版音乐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四年级湘教版音乐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音乐的定义和特点。
2、学习音乐的分类,并能够听辨不同类型的音乐。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4、通过学习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学习音乐的分类和特点。
2、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并能够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演能力。
三、教学准备:
1、音乐教材及教具。
2、音乐乐器。
3、录音设备及音乐CD。
四、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轻快的音乐,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探究(15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平时都会听到什么样的音乐?
(2)让学生小组合作,根据自己的经验,列举出不同种类的.音乐,并进行讨论。
(3)学生发言,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了解音乐的分类和特点。
3、学习(20分钟):
(1)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音乐,并播放相应的音乐片段。同时,教师向学生解释每种音乐的特点及表现形式。
(2)让学生进行音乐欣赏,听辨不同类型音乐的差异。
(3)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音乐类型,并集体演奏一段乐曲。
4、提高(15分钟):
(1)学生观看音乐表演视频,了解不同种类音乐的表演方式和艺术效果。
(2)学生模仿视频中的表演,进行同类表演的练习。
5、创新(1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考,设计一段完整的音乐表演节目。
(2)学生分组合作,根据自己的创意和能力,进行表演准备,并进行排练。
6、归纳(5分钟):
教师向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展示学生的音乐表演成果。
五、教学方式及手段:
1、通过课堂讲授、音乐欣赏和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小组合作和集体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演能力。
3、利用视听教材和互动教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方式:
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听取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3、观察学生在表演环节中的表现和合作情况。
七、教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学生积极参与,并在小组合作和创新环节中展现了自己的才能。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了音乐的魅力,并培养了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创作能力。
四年级湘教版音乐教案2
四年级音乐教学是在第一、第二学期进行的,教学时间约为40课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设计本学期的音乐教学内容包括:音乐素养教育、声乐表演、乐器演奏、音乐知识和鉴赏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欣赏和表现能力。
一、音乐素养教育
1、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和感受能力。通过欣赏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感受音乐的.美,情感细腻,启发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
2、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通过声音、动作等方式,让学生表达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自信心,激发学生感受音乐、表达音乐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通过合唱、合奏等集体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荣誉感。
二、声乐表演
1、培养学生正确的唱歌姿势和呼吸方法。通过教学指导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唱歌姿势和呼吸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唱歌习惯。
2、教学各种流行歌曲和童谣。选择一些易于唱的流行歌曲和童谣,引导学生欣赏并学唱,培养学生的好听观念和音准感。
3、组织音乐会和演出。通过组织音乐会和演出,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歌唱才艺,激发学生爱音乐、唱歌的热情。
三、乐器演奏
1、教学常见的乐器演奏技巧。例如:钢琴、小提琴等,通过教学指导和实践操作,让学生学会乐器的基本演奏技巧。
2、教学乐器合奏。通过合奏乐器,培养学生的合奏能力和听觉感知能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
3、组织乐队和乐团。通过组织乐队和乐团,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乐器演奏才艺,培养学生的音乐合作意识和创造能力。
四、音乐知识和鉴赏
1、教学音乐基本知识。例如:谱面阅读、音高、音符符号等基本知识,让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2、听音乐鉴赏。通过听音乐,让学生欣赏各种风格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3、音乐创作活动。通过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以上的音乐教学内容和方法,希望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欣赏和表现能力,让学生能够真正享受音乐的美,并能够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希望通过音乐教学,让学生在音乐的海洋中快乐成长。
四年级湘教版音乐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了解音乐的定义和特点;
b、学习音符的名称和音值;
c、学习简单的节奏;
d、学习简单的唱歌技巧;
e、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
a、结合实际生活,通过听、看和做的方式学习音乐知识;
b、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c、通过唱歌、欣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a、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b、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态度;
c、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
1、石笛、乐谱、音乐CD等教学资源;
2、多媒体设备、音响设备等。
三、教学过程
1、导入(10分钟)
a、唱一首欢快的童谣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b、介绍今天的主题:“了解音乐基础知识,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2、学习音乐的定义和特点(10分钟)
a、向学生解释音乐是什么,可以通过听觉,视觉等方式感受到音乐的存在;
b、通过播放一段动听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3、学习音符的`名称和音值(15分钟)
a、引导学生观察音乐谱,并解释音符的名称和音值的含义;
b、引导学生模仿音符的形状和读出音值。
4、学习简单的节奏(20分钟)
a、引导学生跟随节奏音乐做简单的拍子;
b、教学简单的节奏表达方式,如拍手、敲桌子等。
5、学习简单的唱歌技巧(20分钟)
a、教学正确的唱歌姿势、呼吸方法等;
b、教学一首简单的儿歌,引导学生跟随节奏和音调唱歌。
6、培养音乐欣赏能力(20分钟)
a、播放一段经典音乐,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音乐的感受;
b、分享学生喜欢的音乐,并和同学分享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7、 总结与反思(10分钟)
a、让学生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b、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音乐的定义和特点,学习了音符的名称和音值,掌握了简单的节奏和唱歌技巧,并培养了音乐欣赏能力。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同时,通过合作学习和分享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下一节课中,将继续巩固和拓展学生的音乐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水平。
四年级湘教版音乐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认识不同的乐器和音乐家;
(3)学习简单的乐谱,能够演奏简单的乐器。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表达音乐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2)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和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让学生了解不同的乐器和音乐家;
3、让学生学习简单的乐谱,能够演奏简单的乐器。
三、教学过程:
1、热身活动(5分钟)
教师播放一首轻快的音乐,让学生跟着节奏一起拍手、拍腿,在音乐中活动身体,放松心情。
2、导入新课(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的乐器,让学生猜测这些乐器的名称,并了解它们发出的不同声音。
教师展示一些音乐家的照片,并简单介绍他们对音乐的贡献。
教师简单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与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喜爱。
3、学习活动(30分钟)
(1)学生观看一段音乐表演视频,感受音乐的美妙,并回答相关问题。
(2)学生学习简单的乐谱,通过教师演示,学习手指位置和音符的演奏方法。
(3)学生分组,自由选择乐器,练习演奏简单的乐曲,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学生在小组间进行表演交流,分享自己的音乐成果,培养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4、巩固扩展(1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多样性,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游戏,例如“模仿乐器音”的游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5、作业布置(5分钟)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编写歌词,并尝试用简单的乐谱演奏或演唱。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认识不同的乐器和音乐家,学习简单的乐谱并练习演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发现音乐的能力,通过活动和游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达到了教学目标。但是由于时间有限,学生的乐器演奏时间较短,需要加强练习的机会和时间,以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同时,对于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四年级湘教版音乐教案5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小提琴演奏的《小夜曲》,感受音乐的美妙之处。
教学重难点:了解欧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用音乐问好
二、谈话导入: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来欣赏小提琴给我们带来的《小夜曲》。在聆听乐曲之前,我们先通过一些美丽的图片欣赏中世纪欧洲宫廷,了解欧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三、导入: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这些美丽的图片吗?
生:喜欢。
师:你们都到过欧洲吗?
生:回答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欧洲去旅游。
四、聆听作品《小夜曲》
聆听第一遍:请说说这首音乐给你一种怎么样的.感受?
(音乐给我一种悠扬悦耳的感受。)
聆听第二遍:请说说这首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这首乐曲是用小提琴演奏。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提琴,大提琴的音色很浑厚,小提琴的音色很明亮。)
五、作品介绍:
这一首《小夜曲》是由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演奏的形式和乐曲。其实就是由这些乐器演奏的奏鸣曲。始自1750—1760年海顿供户外演奏的早期四重奏。小夜曲原是中世纪欧洲行吟诗人在恋人的窗前所唱的爱情歌曲,流行于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演唱时常用吉他、曼陀林等拨弦乐器伴奏,歌声缠绵婉转,悠扬悦耳。后来乐器独奏的小夜曲,也和声乐小夜曲同样流行。
六、作者介绍:
海顿1732年3月31日出生于奥地利南部的一个小村庄,父亲是一位车匠。1754年海顿从意大利音乐家波尔波拉学习作曲,1755年第一部弦乐四重奏
问世。海顿是维也纳古典乐器演奏的奏鸣曲。
七、小结:
师生再见!
四年级湘教版音乐教案6
一、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分析
本节课教学的内容为《小小叮当猫》,是一首有趣的儿歌。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这首儿歌的内容、曲调和歌词,并能够唱出这首儿歌。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小叮当猫》这首儿歌的内容、曲调和歌词。
2、能够正确地演唱这首儿歌。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对《小小叮当猫》的'兴趣。
2、让学生掌握这首儿歌的内容、曲调和歌词。
教学难点:
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演唱这首儿歌。
三、教学过程设计
1、热身导入
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一起做一些简单的音乐活动,如拍手、敲打节奏器等,让学生进入音乐学习的状态。
2、新课讲解
(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小小叮当猫》这首儿歌,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
(2)分析曲调和歌词:教师播放这首儿歌的录音,让学生仔细听,并分析儿歌的曲调和歌词。
3、学唱新歌
(1)歌曲欣赏:教师再次播放这首儿歌的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一起欣赏这首儿歌的曲调和歌词。
(2)分段学唱:教师将儿歌分段,然后给学生分段教唱,帮助学生掌握儿歌的歌词和曲调。
(3)整体学唱:教师引导学生整体学唱这首儿歌,帮助学生逐渐熟悉和掌握这首儿歌。
4、巩固练习
(1)合唱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教师的带领下,对分段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2)个别指导:教师对学唱不熟练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首儿歌。
5、歌曲展示
让学生来表演这首儿歌,让其他同学欣赏。
6、课堂总结
通过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教师总结全文内容,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四、板书设计
《小小叮当猫》
五、教具准备
1、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儿歌录音)
2、实物或图片(用于介绍《小小叮当猫》这首儿歌)
3、节奏器(用于热身活动)
六、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和表演情况,以及对儿歌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四年级湘教版音乐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节奏、旋律、音高等。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歌唱《小河流水》、《亲爱的蓝蓝的天》等歌曲。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增强音乐对人们情感的引发作用。
二、教学重点:
1、学习并掌握歌曲《小河流水》、《亲爱的蓝蓝的天》。
2、学习音乐的节奏、旋律、音高等基本元素。
三、教学难点:
1、解读歌曲《小河流水》中的音高起伏。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能力。
四、教学准备:
1、教材:《湘教版四年级音乐》第一册。
2、教具:录音机、CD、教学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教师引入(10分钟)
1、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发现音乐的魅力。
2、教师播放一段美妙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魔力,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二)学习音乐元素(15分钟)
1、教师向学生介绍音乐的基本元素:节奏、旋律、音高等,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这些元素。
2、教师播放一首有明显节奏的歌曲,让学生尝试跟随节奏拍打身体各部位。
3、教师播放一首包含旋律的歌曲,让学生试着跟唱。
(三)学习歌曲《小河流水》(20分钟)
1、教师播放歌曲《小河流水》,让学生聆听歌曲,回答提问:
a、这首歌的歌词讲了什么?
b、这首歌有哪些乐器的声音?
c、这首歌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2、教师带领学生分段学唱《小河流水》。
(四)学习歌曲《亲爱的蓝蓝的天》(20分钟)
1、教师播放歌曲《亲爱的蓝蓝的天》,让学生聆听歌曲,回答提问:
a、这首歌的歌词表达了什么?
b、这首歌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2、教师带领学生分段学唱《亲爱的.蓝蓝的天》。
(五)合唱与表演(15分钟)
1、教师提醒学生在合唱时注意节奏、音高的掌握。
2、学生合唱《小河流水》和《亲爱的蓝蓝的天》。
3、配合音乐,学生在教室内进行简单的身体表演。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音乐的基本元素,还学会了歌唱。在学唱过程中,学生培养了对音乐的欣赏能力,进一步增强了音乐对人们情感的引发作用。同时,学生也在表演中展示了自己的才艺。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得到了提高,也为今后学习更高级别音乐奠定了基础。
四年级湘教版音乐教案8
一、课程简介
本教案为湘教版四年级音乐教材的一堂课教案。本节课的主题是“认识音乐符号——音符和节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学会音乐中常见的音符,了解音符的命名和音符的音高,初步认识节奏的概念,并能够根据音符和节奏来演唱简单的音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基本的音乐符号,包括音符和节奏符号;了解音符的命名和音符的音高。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根据音乐符号和节奏符号演唱简单的音乐,并能够领会节奏的感觉。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音乐符号的基本知识,区分不同的音符和节奏符号。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根据音乐符号演唱简单的音乐,并能够感受到节奏的韵律感。
四、教学准备
1、 PPT课件:包含音乐符号和节奏符号的图片和说明。
2、音乐器材:钢琴或其他乐器用于示范演奏。
3、音乐谱:准备简单的音乐谱,以供学生演唱。
五、教学步骤
Step 1:导入新知
1、利用PPT展示音乐符号和节奏符号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大家知道这些符号是什么吗?它们都有什么作用?”
2、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解释:“这些符号是音乐中常见的符号,可以代表不同的音符和节奏。音符决定了音的长度,而节奏符号则决定了音的强弱和重复。”
Step 2:学习音符
1、利用PPT展示不同的音符,让学生辨认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引导学生用手指敲打桌子,模仿不同音符的节奏。
3、老师示范演奏一段简短的'音乐,学生跟读演唱。
4、学生分组合作,用给定的音符编排出自己的简短音乐,并进行展示。
Step 3:学习节奏符号
1、利用PPT展示不同的节奏符号,让学生辨认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和作用。
2、引导学生用手拍桌子,模仿不同节奏符号的律动。
3、老师示范演奏一段简短的有节奏的音乐,学生跟读演唱。
4、学生分组合作,用给定的节奏符号编排出自己的简短节奏乐曲,并进行展示。
Step 4:深化理解
1、学生观看一段有音符和节奏符号的视频,通过观看和聆听,感受音乐的魅力。
2、学生交流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教师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喜好。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音乐符号和节奏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辨认和模仿不同的音符和节奏符号。同时,学生通过自主编排简短的音乐和节奏乐曲,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如视觉教学、听觉教学和动手操作等,使学生在多个方面都能够参与进去,提高了学习效果。同时,我还充分利用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演能力,使他们在活动中能够充分展现自己,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四年级湘教版音乐教案9
歌唱祖国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歌唱祖国》,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并能运用雄浑有力的声音来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
熟悉主题,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要求学生在气息控制下快速有弹性的演唱。
同学们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然后说说感受。
生:我有一种坚定不移、势不可挡之感。
师:国歌是我们人人必唱的歌曲,今天再来学习一首国歌《歌唱祖国》。我们先来听一听感受一下。
播放《歌唱祖国》音乐。
设问:
1.你听过这首歌吗?什么时间听到的?
2.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齐唱还是合唱?
生:每当我们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的时候唱这首歌。
生:我们在看新闻联播的时候也听到这首歌。
师:同学门真棒,每当我们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新闻联播时,都可听到“开始曲”雄浑有力的音乐声,这就是歌曲《歌唱祖国》的曲调。这首歌曲诞生于1950年5月,表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崭新面貌,记录了刚刚解放的中国人民雄伟奋进的步伐。
师:同学们想知道哪些问题呢?
生:1.歌曲分几部分?每个部分讲述什么内容?
2.旋律中那些乐理符号是什么?
3.这首歌曲的主要节奏型有哪些?
师: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再次聆听歌曲。
播放《歌唱祖国》音乐。
二、解疑合探
师: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谁可以回答?
生甲:歌曲出现反复记号。
生乙:歌曲用了大量弱起小节和附点音符。
师:这些同学回答的真好。那么歌曲的主要节奏是什么?分小组讨论一下,三分钟后演板。
生讨论后演板:
1.2/4 ox.x|x x|x x|x.x|xx.x|x x| x.xx x|x-||
2.2/4 x.x x|x. o |x.x|x
x.x|xxxx|x-||
师问:同学们,这两位同学写的全面吗?
一学生回答:不够全面,有一个地方没写出来。
师:那你能写出来吗?
这位同学上台演板:
3.2/4 xxx|xxx|xx|xox|x.xxx|x.x|x.xxx|xo||
师总结:这些同学写的很好,大家一起来把这些节奏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
师带领学生练习节奏。
师再次播放音乐,让同学们解决第一和第四个问题。
师:这首歌曲分几部分?每一部分讲述什么内容?
(分小组讨论两分钟)
生:歌曲有四段,每段分两部分。
师总结:歌曲有主歌和副歌组成,在号角式的引子之后,副歌从弱拍开始,有分解的主和弦音构成的.上行音调和铿锵有力的节奏,给人以豪迈雄壮的感觉。主歌包含三段歌词,在雄壮有力的音调中,柔合了真挚深切的赞美之情。主歌与副歌在节奏、音调、结构方面形成强烈的对比。歌曲在主歌副歌交替后,以副歌结束全曲,构成了带再现的三段体曲式。
师: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让我们唱应该怎样唱?
生:歌曲比较雄浑有力。
生:我们应该用有力的声音来表现这首歌。
师:同学门说的真好,我们一起再来听听歌曲。
(播放音乐)
三、质疑再探:
师出示一组选择题:
1.听录音--------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选择:
A、欢快活跃B、亲切抒情C、雄浑有力
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A、婉转细腻柔美B、粗犷豪放抒情C、中版壮大行进地
3.我们应该怎样唱?
A、用雄浑有力的声音B、婉转细腻柔美的声音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来做一组选择题,巩固一下我们这节课的内容。
(学生做完题后学生评价,师总结)
四、拓展延伸
(1)跟琴轻轻地把歌词填入。
(2)分成三组或四组讨论歌曲的情感处理。
(三组分为每组一段歌词;四组分为另一组讨论第二乐段的处理。)
(3)各组简单汇报一下对各段歌词的处理设想。(速度、各乐句的力度、特殊词句的处理等),并进行试唱,大家集体帮助处理完善。
(4)选出领唱的同学,按教材上的要求试唱。请四、五位同学用打击乐伴奏。
(5)让学生讨论自己喜欢的演唱形式,按他们设计的形式歌唱表演。
(6)小结。
通过对歌唱祖国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新中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要捍卫她,现在我们要发奋学习,掌握更多的本领,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繁荣、更昌盛、更富强。
四年级湘教版音乐教案10
一、导入
今天我们的课程主题是《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我们在生活当中经常会接触到音乐,我们都喜欢听歌、唱歌、跳舞、弹钢琴等活动,这些都是音乐的一部分。那么,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你们认为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起什么作用呢?
二、学习
今天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首先,让我们一起看一段视频,视频中展示了音乐对人们情绪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当人们听到快乐的音乐时,他们会快乐地笑出声来;而当人们听到悲伤的音乐时,他们脸上会洋溢着悲伤的.表情。这说明音乐能够引发人们的情绪,使人们快乐或悲伤。接下来,我们将进行一个小实验,同学们可以尝试一下,我们通过音乐的节奏,来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快乐起来或者放松下来。
其次,让我们一起来探索音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音乐的存在。比如,在商场购物时,我们可以听到动感的音乐;在健身房锻炼时,我们可以听到激励人心的音乐;在家里放松休息时,我们可以听到轻柔舒缓的音乐。这些音乐不仅能够增加气氛,还可以让我们的活动更有意义。同学们可以回想一下,在你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中会有音乐的存在呢?
接着,我们来了解音乐在学习中的作用。音乐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放松压力,提高学习效果。所以,在我们学习的时候可以试试听些轻音乐或者古典音乐,它们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好处。同学们可以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试试在学习时听一下,看是否可以更加专心地完成学习任务。
最后,我们来看看音乐在舞台表演中的重要性。音乐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让我们愉悦地表达自己。我们可以组织一个小小的音乐表演,同学们可以自由发挥,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进行舞蹈或者歌唱表演,展示自己的才艺和表达能力。
三、讨论
同学们,我们刚才通过学习,发现了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那么,你们认为音乐在我们生活中的哪个方面作用最大呢?请同学们积极发言,以你们的观点为基础,展开讨论。
有同学认为音乐在情绪方面的作用最大,因为音乐可以通过节奏和旋律来影响人的情绪,使人们快乐或悲伤。还有同学认为音乐在学习方面的作用很大,因为音乐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放松压力,提高学习效果。还有同学认为音乐在舞台表演方面的作用很大,因为音乐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让我们愉悦地表达自己。同时,同学们也积极发言,探讨了音乐在其他方面的作用。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更加了解了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音乐能够引发人们的情绪,使人们快乐或悲伤,丰富人们的生活;音乐在学习中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放松压力,提高学习效果;音乐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让我们愉悦地表达自己。同学们,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你们能够多多欣赏音乐,喜欢音乐,享受音乐所带来的美好。
五、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回家后,思考一下音乐在你们的生活中起到了哪些作用,写出一个小小的心得体会,可以是一篇小短文,也可以是几句话。下一节课我们将进行分享,听听同学们在音乐方面的心得体会。
以上主题范文是按照每一部分的字数要求完成的,共计1000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四年级湘教版音乐教案11
教学目标:
1.了解蒙古族的风情,学唱《达古拉》。
2.通过学唱歌曲《拉古拉》,让学生领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一、学唱歌曲,了解蒙古族音乐的'特点。
二、唱好附点节奏及一音多词的小节。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节奏卡片、节奏乐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发声训练。
三、学唱歌曲《达古拉》:
1.播放课件,导入新课:老师今天给大家介绍几位小朋友,看看哪位同学认识她们,知道他们的家在哪儿?
播放《草原英雄小姐妹》课件或相关课件。启发学生进行有创意地自由回答。
2.了解蒙古族人居住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等特色。
3.听歌曲范唱《达古拉》,提问:通过歌曲我们听到他们都唱了什么呢?请学生说说歌曲内容。
4.学唱歌曲,师生合作,教师弹伴奏,学生装跟唱。
5.处理歌曲的难点,重点练唱歌曲的附点节奏,和一音多词的地方。
6.表演:学蒙古舞的扭肩膀、挤奶、骑马等动作,配合歌曲音乐进行表演。
请舞蹈队的同学上来表演,其他同学拍手唱歌。
7.游戏:拼节奏卡片,一部分同学表演,一部分同学选择敲击小乐器为歌曲伴奏。
8.加入乐器,为歌曲伴奏。
9、完整表现。
四、课堂小结
【四年级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音乐小屋音乐教案12-18
大班音乐音乐教案10-11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02-11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07-23
春天音乐教案01-04
大班音乐教案09-21
小班音乐教案09-22
奥尔夫音乐教案11-09
中班音乐教案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