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教学文书>教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时间:2024-07-25 18:18:47 教案 我要投稿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亲近身边的动物,对自然界有共在感。

  2.培养对自然的好奇心,乐于探索,提升珍爱动物生命的意识。

  3.在爱护动物的同时,懂得如何自我保护。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培养学生与自然共在的美好情感,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命意识,并用于指导实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喜欢的动物

  1.伴随着英文歌曲《兔子舞》节奏感很强的旋律,教师不断地变换动作并提问:这是什么动物?学生一边跟着模仿不同动物的`动作,一边说出:小狗、养、老牛、小袋鼠、孔雀、兔子、大象等动物名字。

  2、小组内讨论自己喜欢的动物。

  二、我和我的动物朋友

  1、正因为这世界有了这么多生机勃勃的动物朋友,世界才变得更加丰富和美好,所以我们要善待动物朋友。抽生说说你与动物的故事。

  2.小组内交流,然后,推荐学生上台讲自己与动物的故事,介绍

  自己最亲密的动物朋友。

  3.教师总结发言。

  三、怎样才是真喜欢

  1、阅读绘本《我和小蜻蜓的故事》,请学生畅谈感悟,相机引导学生谈谈“假如自己就是那只小蜻蜓,会想说什么?”

  2、看图引导学生进行充分交流,教师相机提示了解动物习性的重要性,并渗透喂养动物的方法指导。

  四、别让自己受伤害

  1、播放视频资料《在野生动物园擅自下车,被老虎咬伤》。

  2、分组交流自己遇到的或知道的因与动物接触而受伤的事,教师相机加以指导。

  3、请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究与动物相处还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花草也是有生命的,懂得怎样爱护花草。

  (2)培养独立观察、得出结论的能力。

  2.情感与态度

  (1)喜欢和同学在一起观察讨论,与同学友好相处。

  (2)喜欢花草树木,能够保护花草树木。

  3.行为与习惯

  养成喜欢观察、努力探究的良好行为习惯。

  4.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材提供的素材确立活动主题,激发探究花草秘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培养独立观察、得出结论的能力。

  (2)知道花草也是有生命的,懂得怎样爱护花草。

  2.难点

  (1)培养独立观察、得出结论的能力。

  (2)知道花草也是有生命的,懂得怎样爱护花草。

  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搜集怎样爱护花草的资料。2.课件。

  学生准备1.课前了解身边的花草树木,知道它们的特点和名字。

  2.跟家长一起走进公园,了解怎样爱护花草树木。

  教学过程

  一、走,看花看草去

  1.师:同学们,你们经常去公园吗?有没有看到美丽的花草树木?

  学生回答:我们经常去公园。我们看到公园里有很多美丽的鲜花、小草、树木,还有银杏树……

  2.我们一起来读一首诗歌:大树有生命,花儿有生命,小草也有生命。它们会发芽,会开花,会结果。种子落在地上,又长出新的嫩芽……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师:读完这首诗歌,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都见过哪些草、哪些花?

  学生回答:见过绿萝、槐花、月季花、牡丹花、柳树、杨树、小草、菊花……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呀!让我们一起走进公园去看一看吧!(教师播放教材第23页图片,学生在老师点拨下说出花草的名字)

  【设计意图:老师从孩子们熟悉的`花草树木入手.帮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并熟悉自己身边的花草树木,发现我们的周围有这么多的花花草草。】

  二、爱护花和草

  教师展示课件,内容如下:

  公园里的花好漂亮,采一朵带回家吧!

  好漂亮的草坪,进去玩会儿吧!

  发现了一盆花,我拿回家吧!

  草坪上开满了鲜花,摘一朵吧!

  把书包挂到小树枝上,然后就可以在周围玩了!

  师:这些做法对吗?

  学生分组讨论,积极发言。

  师:大家讨论好了吗?让我们一一作出判断,欢迎同学们尽情发表自己的观点。

  (再次一一展示课件,引领学生判断这些做法的对错并说出理由。老师鼓励学生说出不对的地方并纠正应该怎样做)21教育网

  教师小结:漂亮的花摘下来就会枯萎,也不能让别人欣赏了。同时,我们不能随便把公共场所的花带回家,也不能随时到草坪上玩。另外,小树正是生长的时候,把书包挂到上面,树枝都压弯了,小树会很生气的。因此,我们应该爱护花草树木。

  (展示课件)师:接下来我们再分组讨论一下应该怎样爱护花草。

  提示:给小树浇水;植树;看到小朋友摘花应及时阻止;看到小朋友践踏草坪应及时阻止。(学生讨论并得出结论,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本环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主动观察、讨论、得出结论为主,鼓励学生参加小组讨论并积极阐述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正义感。】三、花草面前要小心

  教师: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花和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别样风景,我们和花草在一起的时候难免会受到伤害,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展示教材第25页的图,引导学生逐一展开讨论)

  学生根据图展开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师小结:图一表明有些花草的茎上长有刺,用手触摸的时候要注意观察,以免划破手。

  图二表明个别小朋友对花粉过敏,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流眼泪等症状。花粉过敏的小朋友要注意在花开的季节或周围有过敏的花时,戴上口罩。

  图三表明还有一些特殊的草是有毒的,要多跟爸爸妈妈沟通,也可以多问老师,看看哪些草的叶子有毒,是不能用手采的。

  师:知道了这些知识,我们就可以学着种些我们喜欢的花草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提高探究能力,从而增加知识量。】

  师小结:今天,我们了解了这么多花草的知识,懂得了怎样爱护花草,知道了种植花草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常识。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种些自己喜欢的花和草,比一比谁种的花最漂亮!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认识到家人对自己的照顾,是对自己无私的爱。

  (2)知道家人对自己的疼爱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2.情感与态度

  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爱并激发爱自己家人的情感。

  3.行为与习惯

  养成懂得体贴家人,回报家人的好习惯。

  4.过程与方法

  通过回忆与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及家人关爱自己的故事,感受和家人一起时的快乐及家人对自己浓浓的爱。

  教学重难点

  1.重点:(1)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认识到家人对自己的照顾,是对自己无私的爱。(2)知道家人对自己的疼爱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2.难点:知道家人对自己的疼爱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课前调查:学生对自己家人的要求是否理解。(如:受到家人的批评时、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

  2.教师给学生家长写一封信,请家长给孩子写一封信,把为孩子付出的辛劳写下来。

  学生准备:

  1.搜集自己和家人在一起的照片。

  2.搜集自己小时候的一些物品,如:小衣服、小手印等。

  教学过程

  一、我的成长

  1.导入: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搜集了自己小时候用过的一些物品,现在把它们展示出来吧!谁愿意把自己小时候的物品介绍给大家?

  2.学生拿出自己搜集的物品向大家介绍,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小时候的物品与自己现在的物品的变化中感受自己渐渐长大。

  (1)当学生展示自己小时候的衣服时,教师提问:这是你几岁的时候穿的衣服啊?看看现在穿的衣服有什么变化啊?

  (2)当学生拿出自己小时候的小手印时,教师提问:这是你几岁的小手印出来的啊?教师发自内心感叹道:好可爱的小手啊!现在请你伸出手,我们也来为它画张像,好吗?

  操作:教师拿出白纸,让学生把手放在白纸上,教师用笔沿着手的轮廓画出手印。然后,学生把现在的手印和小时候的手印摆在一起,教师启发:你们发现了什么?

  3.小结:在不知不觉中我们长大了,衣服变小了,裤子变短了,小手也长成了大手。在这个过程中,你除了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也一定感受到和家人在一起时的快乐了吧!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弓l导学生利用自己儿时的一些物品,回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感受自己的成长经历,体会与家人在一起的快乐。】

  二、我是幸福的孩子

  1.谈话:课前,让同学们搜集了一些与自己家人共度快乐时光的照片、视频,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讲讲自己和家人在一起时快乐的事情,与同学一同分享快乐。

  2.学生活动

  (1)学生在小组内讲述自己与家人在一起快乐的事情,重点讲述家人是怎样表现爱自己的。

  (2)集体交流:学生推荐各组的代表来讲讲家人是怎么爱护自己的,家人的爱表现在哪里?

  3.学生在集体交流时,教师适时引导。

  (1)当学生出示一张自己和爸爸下棋时的照片时,教师问:爸爸什么时问陪你下棋?爸爸忙了一天了,回来后为什么不休息还要陪你下棋?你觉得爸爸爱你吗?有这么爱你的爸爸,你感觉幸福吗?21教育网

  (2)当学生介绍自己小名的来历时,教师引导:名字有什么含义吗?名字中是不是寄托着爸爸妈妈美好的祝愿呢?

  (3)当同学展示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小视频时,教师可以引导:这是什么时候录制的,谁录制的?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一家人一起出去游玩,感觉快乐吗?

  (4)师:除此以外,请同学们想一想:妈妈每天上班回来,还要忙着做家务是为了什么?爸爸辛勤工作是为了什么?爷爷奶奶接送我们,每天做出香喷喷的饭菜,又是为了什么?

  (5)学生自由发言,体会感情。

  4.小结:家人做的这一切都源于爱,他们承担了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对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倾注了满满的爱,他们为家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他们爱家人的表现,你们有没有为这样的家人骄傲,为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感到幸福呢?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唤起孩子的美好回忆,让学生在回顾这些快乐时光的同时,进一步感受家人对自己的关爱。】

  三、相亲相爱一家人

  1.师:通过同学们的介绍,老师知道,你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有爱自己的爸爸妈妈,那你们一家人平时是怎样相处的呢?有没有同学愿意把自己家人平时怎样相互关爱的小故事跟同学们讲一讲呢?

  2.学生在小组内跟同组的小朋友讲述自己家人之间相互关爱的小故事或是感人的小画面。

  3.小组内推荐讲得好的同学,在班内跟大家交流,当同学讲到家人对自己的关爱时,教师要适时引导:当时你是怎么想的?感觉怎么样?有没有特别幸福?

  4.小结:一家人相互关爱,快乐地生活在一起,是多么幸福啊!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家人之间是怎么相处的,了解家人之间只有相互付出、相互关爱才能相亲相爱地生活在一起。同时,启发学生也要学会回报家人。】

  四、我的爱

  1.师:同学们,我从你们的讲述中,感受到家人对你们浓浓的关爱,那我们爱不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呢?有没有对他们表示过我们的爱,或为他们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来表达我们的感情呢?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当我们遇到这些情况应该怎么做?

  教师设置情境:

  (1)爸爸妈妈在忙,我……

  (2)奶奶一个人很孤单,我……

  (3)出门前,要……

  3.学生踊跃发言,其他同学可以补充,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

  4.师:看来,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可能有的同学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事情,所以很有经验,有的同学没遇到过,但是,也能根据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心意表达出来,希望你们都能够对家人表现出自己的爱。

  5.师:同学们,你们的生日是哪一天呢?家人是怎样给你们过生El的?都送给你们什么礼物呢?

  6.学生兴奋地回忆自己过生日的情景。

  7.你们的生日都有人记得,但是你们知道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的生日是哪一天吗?在他们生日的时候,你们是怎么送出自己的祝福的?21世纪*教育网

  8.教师引导学生回家从侧面了解家人的生日,并记录下来。

  9.师:接下来,我们就为我们即将要过生日的,或是已经过完生日但是被我们遗忘的家人设计一份礼物,送给他们表达我们的祝福与心意。

  10.学生制作贺卡等礼物。

  11.师:想一想,除了记住家人的生日,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呢?

  12.学生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懂得回报父母,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懂得记住家人的生日也是一种表达爱的方式。】

  师小结:今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家人深厚的爱。家人对自己的细腻关怀是爱,家人的严格要求也是爱。家人的爱像大海一样深,像草原一样广。我们也应该为家人做些什么,来表达我们对家人的爱。这样,一家人才能相亲相爱地生活在一起。

  板书设计

  家人的爱

  我的成长我是幸福的孩子

  相亲相爱一家人

  我的爱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4

  教学目标

  1、体会家认为自己的健康成长沽出的辛劳,感激、体谅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

  2、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使学生领悟家人对自己的爱,并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爱的百宝箱”——回忆成长经历

  出示自己的生活照或者有意义的物品,回忆自己成长的经历,向同伴分享家人对自己的爱。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百宝箱,里面收集了家人关心你们的照片,还有他们送给你们的礼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以下这些照片和礼物背后的故事吧。(学生分享不同的家庭故事,教师根据发言情况,引导学生从家人的表情、心情、语言中体会家人的爱)

  二、“爱的放大镜”——感受点滴细节中家人的爱

  师:老师想了解一下,在生活中,你们的家人为你们做过哪些事。这里有一张调查表,请在相应的事情后面打勾。

  三、“爱的`温度计”——辨析生活中的爱

  1、教师展示教材38/39页绘本故事《肩头上的爱》

  学生讨论奶奶的爱是怎么样的爱?而明明又需要什么样的爱呢?

  话题辩论:住宿的孩子——爸爸妈妈不要我们了吗?

  (1)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敞开心扉,谈自己对住读的感受,谈对父母的感受。

  (2)教师小结

  四、“爱的大喇叭”——表达对家人的爱

  1、我手写感恩

  教师总结过渡:孩子们,原来,家人的爱有很多种表达方式。你们知道吗,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更深沉的爱。请看一个真实的故事。

  (播放故事《来自天堂的短信》)

  2、感恩进行时

  教师总结:同学们,家人的爱藏在我们身边,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因为有了家人浓浓的关心,我们才能健康成长、快乐生活。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回报家人吧!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5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

  认识良好的卫生习惯是爱护自己、尊重他人、热爱生活的表现,激发学生爱清洁、讲卫生的愿望。

  2.行为与习惯

  知道爱清洁、讲卫生是文明行为,有利于身体健康,要从小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

  3.知识与技能

  知道个人卫生的基本要求,学习讲究卫生的策略,掌握保持个人卫生的具体方法。

  4.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故事、辨析讨论等形式感受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在日常生活及与人交往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动手实践,学会正确的洗手、洗脸。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1.故事《小猪胖胖和他的伙伴们》和“观察哨”相关图片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2.制作小白鸽头饰。

  3.录音:知识老人的话。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引出话题

  1.出示图片,引出故事主人公胖胖。

  2.胖胖热情友善,喜欢交朋友,可是小伙伴们却不愿意和他一起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屋,听听他的故事。

  3.播放故事《小猪胖胖和他的伙伴们》

  4.听完故事,你们知道大家为什么不愿意和胖胖玩吗?

  5.说说胖胖这些不良的卫生习惯有什么不好?

  6.如果你是胖胖的朋友,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7.小结

  (二)细观察,明白道理

  1.怎样做才算是爱清洁、讲卫生的表现呢?

  2.观察图片,想想谁是爱清洁、讲卫生的“小白鸽”?

  3.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5.小结:讲究个人卫生,注意公共环境卫生,他们真是爱清洁、讲卫生的“小白鸽”。

  (三)找榜样,提升认识

  1.大家来评评我们班的'“小白鸽”

  2.小组评比,说出具体事例。

  3.颁奖

  4.现场采访

  5.课件出示讨论要点

  6.对那些不讲卫生的小朋友,你想说些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1.准备酒精棉球。

  2.准备洗手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引出话题

  1.出示谜面

  2.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3.课件出示谜底

  4.小朋友们,我们的小手能做什么?

  5.我们有一双能干的小手,手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可真大呀!让我们一起鼓掌,夸夸我们的小手。

  6.找出两只小手最干净的小朋友。

  7.让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这两个小朋友的手是不是洗干净了?

  8.你们看到了什么?说说自己的发现。

  (二)做一做,实践体验

  1.活动一:洗手

  (1)洗手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应该怎样洗?

  (2)让我们来仔细看看洗手的具体步骤和要求。

  (3)你们看懂了吗?

  (4)我们一起来学学看

  (5)交流评价

  (6)出示洗手儿歌,齐读。

  (7)补充资料。

  2.活动二:洗脸

  (1)学会了洗手,你会洗脸吗?说说平时你是怎样洗脸的。

  (2)学唱《洗脸歌》,从中你知道怎样洗脸了吗?

  (3)让我们一边唱《洗脸歌》,一边学着洗脸。

  (三)议一议,加深认识

  小组讨论:

  (1)除了洗手洗脸,生活中你还有哪些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呢?

  (2)为什么要讲卫生?

  (四)画画常常,促进成长

  1.你有哪些卫生好习惯,请写在叶子上,涂上颜色。

  2.学生填写、涂色,教师巡视。

  3.小组讨论交流,推荐本组的卫生标兵。

  4.一边拍手一边唱拍手歌。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6

  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识植物来欣赏大自然的美,亲近大自然,了解并爱护花儿草儿这样的小生命。

  2.对自然界有好奇心、共在感,乐于探索。

  3.能够在与大自然相处时保护自己。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培养学生与自然共在的美好情感,难点是通过以往经验领悟对生命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寻找植物,记录美丽

  除了人类,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生命存在,比如植物。也许它们就在我们的房间里、阳台上,也许在我们的校园、小区、公园、山村、树林、田野等地方。

  二、交流体验,发现生命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它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宇宙中唯一的有生命的`星球,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共同生活着许许多多的植物。在我们身边,植物无处不在,你们在身边寻找到哪些植物?把你所见。所闻、所感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

  三、爱护花和草

  通过“这样做对吗”的情境辨析来指导学生爱护花草的行为

  四、花草面前要小心

  1、教师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曾经遇到过的或听说过的因与植物

  接触而受伤的事情

  2、指导学生如何避这样的伤害发生

  3、“和花草树木在一起,还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4、花儿为什么会有万紫千红的美丽色彩?

  花有各种美丽鲜艳的色彩的原因是由于花瓣的细胞液中存在着色素。有一些花的颜色是红的、蓝的或紫的,这些花里含有花青素。花青素遇到酸就变红,遇到碱就变蓝。还有一些花的颜色是黄的、橙黄的、橙红的,是由于它们的花瓣中含有“胡萝卜素。又由于胡萝卜素有六十多种,因而含有胡萝卜素的花也就五颜六色。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它看来是白色的,那是因为花瓣里充满了小气泡的缘故。花色最多的种类是白色、黄色和红色。昆虫和花之间有的有选择关系。如蜜蜂就不大喜欢黄色,而喜欢红色和蓝色。金鱼草,它的花平时团合着,等到它所喜爱的一种小蜂飞来的时候,花就立即开放了。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7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合作,体验合作的意义和乐趣,培养乐于合作的意识。

  2、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有效合作的方法和技巧,用乐于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善于合作的能力。

  3、指导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学会欣赏别人及自己的优点与长处。学会取长补短,相互配合。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学会在合作中取长补短、相互配合。

  【教学过程】

  一、有人帮,不一样。

  同学们结合课本图片说说独自画画与合作画画有什么区别?你们发现了什么?

  二、生活中的合作。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经常一起合作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同学们想一想,除了课本上的这些事情,我们还可以一起做什么呢?

  三、《为啥合作不下去》。

  (一)教师结合教材讲故事《为啥合作不下去》。

  师:听完故事之后,你们能帮他们分析一下,为什么他们会合作不下去呢?(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生:他们在演课本剧,每个人都抢着演孙悟空,都不想演猪八戒。他们都只顾自己,所以合作不下去。

  师:看来,合作时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想法。那应该想着什么呢?

  生:要想着这是我们小组的任务,不能只顾着自己出风头。

  师:是的,在合作时,我们应该想着大家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出示教材中的小儿歌。)

  (二)开展游戏活动。

  四、开展比赛活动。

  (一)老师想邀请同学们一起参与一个有趣的比赛——记数字。比赛要求同学们在10分钟内记忆屏幕上的24个数字。每个小组如果有一份答案正确,就算小组集体获胜。

  (学生根据指令开始游戏,教师巡回观察,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各自尝试独自记住24个数字。)

  教师提示:可以一人记一行,大家分工合作。

  (二)教师检查活动结果。

  总结:当我们遇到困难,每一个人都没办法独立解决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想到合作。 开展第二轮游戏活动。 交流游戏结果。

  分别采访胜利小组和失败小组的经验。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8

  1、活动目标:情感与态度:通过指导学生做事不拖拉,教育学生珍爱生命要从抓紧时间开始,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思想感情和抓紧时间做事的态度。

  2、行为与习惯:教育学生学会有计划、抓紧时间来学习和生活,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3、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无论在学校和家里,都要做到学习时就要认认真真地学习,娱乐时就要痛痛快快地玩耍,学会抓紧时间的常识和技能。

  4、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体验和向他人学习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做事拖拉的危害,抓紧时间的快乐,学会珍惜时间。

  5、活动重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做到学习时要认认真真地学习,娱乐时就要痛痛快快地玩耍。学会抓紧时间的方法。

  6、课前准备:教学、打印好的表格、书包。四、活动过程:故事屋:、今天,何老师送给小朋友们一件礼物,想知道里面是什么吗?让我们一起打开礼物盒。

  7、拆礼物。

  8、播放《寒号鸟》的故事。

  9、问:故事,小朋友都认真的听完了,那可怜的寒号鸟为什么会在半夜里冻死了?

  10、学生交流:因为寒号鸟没有珍惜时间造好新房……

  11、老师总结:恩,大家说得对极了。寒号鸟啊就是因为[板贴:做事拖拉],所以最后才被活活冻死了。

  12、让我们一起把《明日歌》这首古诗送给寒号鸟。如果它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就不会冻死了。

  13、生读:“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14、同桌两人讨论说说这首诗是什么意思?指名生说

  15、我们要大声对寒号鸟说——[引出课题,]齐读课题。感悟图片内涵,意识“拖拉危害”。

  16、师:寒号鸟染上拖拉病,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多可怕呀。假如工作岗位上的大人们也发生了拖拉,那又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呢?下面老师有几张图片想放给大家看看。

  17、A第一张

  18、你看到了什么?

  19、老师帮助陈述完整画面:对。

  20、这是医生正在手术室里忙着抢救病人。

  21、提出假设:假如这时医生拖拉,可能会有什么后果?B再看第二张、看到了什么?那火烧得怎么样啊?、老师再次帮助陈述生动画面:是啊,你看。熊熊烈火正猛烈地燃烧着,滚滚的黑烟还在不断往上冒,这情况真是非常——、再提假设:如果此时,消防员叔叔拖拉了一会儿才来,将有可能怎样呢?c接着看第三张

  22、老师描述画面,提假设:春天到了,布谷鸟飞来了,农民伯伯该忙着播种了。那假如在这个时候,他们也像寒号鸟一样: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总拖拖拉拉。那么结果将会是——

  23、三张图片同时出示,一句话总结:时间就是生命、胜利、丰收。

  24、过渡:人命关天,水火无情,农时不等人,机会不再来,看来各行各业都不能拖拉,拖拉的后果真严重。生活中除了这些大人做大事要珍惜时间,对于我们同学来说,我们对于时间又有什么态度呢?小朋友,老师这儿还有一段视频,想不想看?好。

  25、那这回可得把眼睛睁大看仔细了。从中,你看出了什么?

  26、播放中午放学排队拖拉短片视频7师:小朋友看得那么认真,你们看出什么了吗?师: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都不能有做事拖拉的习惯,我相信我们班就有同学做的'比视频中的同学做的好,下面四人一小组讨论,先夸夸自己,再夸夸别人。

  27、你想夸夸谁?学生交流,教师适时评价小行动,完成表格其实我们还有很多做的不好的地方,并不是我们不想做好,而是缺少一些做事的技巧和方法,出示表格。8让我们每天从这5个方面开展比赛,今天是星期二,请你仔细想一想,今天你的这5个方面有没有做到呢?做到的就在可爱的小兔身上打勾,拖拉的就只能在慢吞吞的小蜗牛身上打勾了。

  28、交流剩下的几天,我们请爸爸妈妈做裁判,给我们评分,下周一带来,看谁得到的小兔子最多。竞赛场想不想来挑战一下,接下来我们做个小游戏强调快又好、连线:这是什么呢?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又快又好地连点成图。

  29、学生连点,比比谁做得快

  30、展示成果:请做的最快的5名同学上台交流经验

  31、首先向这些同学表示祝贺颁发“又快又好小将士”奖章

  32、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怎样?

  33、做小记者采访说说你为什么做这么快?你是怎么做的?能把你的小窍门告诉大家吗?边谈边总结预设做事专心抓紧时间讲究方法

  34、现在你们还有没有勇气再接受老师的挑战?下面咱们再做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就叫“一、二、三,木头人”游戏规则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老师数“一、二、三,木头人。”说到“木头人”可就不能动了。听懂了吗?①师:好。请同学们从书包里拿出数学书。一、二、三,木头人。

  35、师检查结果,随机采访最快的一个,同时警报解除师:你的速度最快,心情怎样?能告诉我们你为什么这么快吗?师:你的速度慢了,你知道原因在哪吗?其他同学也把东西整理一下。②我们再来一次。

  36、取出书包里所有的东西,整理好放在桌上。开始。③游戏继续。

  37、把所有的东西整理进书包,最快的5位同学拿着你的书包到讲台前来。开始。总结,谈收获师:今天,我们大家在课上听了寒号鸟的故事,读了《明日歌》,看了图片、视频,还做了“小闹钟”和“一、二、三,木头人”这两个小游戏,那么你有什么收获呢?。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9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让学生明白学习、做事时马虎的害处。

  过程方法:

  培养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养成做事认真好习惯,做一名做事学习不马虎的好孩子。教学重点:知道做事粗心、马虎、无耐心是不良习惯,克服不良习惯本领。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教学准备:图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

  预习提纲

  1、什么是马虎?马虎给我们生活带来哪些麻烦?

  2、为什么会马虎?

  3.怎样避免马虎发生?

  (1)做题时养成检查的好习惯。

  (2)做事情时要仔细。

  (3)做事要有条理。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视频《系红领巾》让学生知道如何做一个好的少先队员。视频里姐姐是个怎样的孩子?学生;认真仔细不马虎。值得我们学习。明白我们周围有认真仔细习惯好的学生,不马虎。什么是不马虎?课件《小马虎的故事》让学生感受马虎带来的麻烦和害处。让学生

  把学习、生活、游戏中的马虎行为找出来。板书不做“小马虎”。

  二、看一看,麻烦在哪里?

  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马虎?争做一个好孩子、好学生、好少年。学生举手回答,看课件发现图中的马虎现象。让学生站在第三者的角度观察马虎的行为,以此为镜,对照自己来发现自己不良行为。如课件图片,做错了、画错了、写错了、看错了、听错了、、、、等看14页图,老师搜集了一些大家马虎的行为,出示课本中的'三幅图,你想对这些小朋友说些什么呢?指名学生回答。

  三、说一说,找出麻烦

  1、同学们,其实马虎这个小毛病也来找过我们每个小朋友,你有马虎的时候吗?反思自己的马虎行为,自我认识。例如:生活、学习、活动学生自省(麻烦很多人、耽误上课、上学迟到、、、学生自由回答)。

  议一议,你身边有“小虎”吗?如何帮助他们改正。

  (1)做题错了

  (2)试卷忘写名字

  (3)画画出现的错误(画马没尾巴、兔子小耳朵)学生看课件观察做错的事情,明白麻烦随处可见。忘了,

  2、课件小组讨论:为什么会马虎呢?学生:为什会马虎?学生:我忘了检查、我当时太急了、做题时大意了

  3、马虎不仅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出现,而且在做作业中等出现。现在请大家分小组,讨论生活中学习中出现的马虎,你成功的克服马虎的事情和经验和小组成员分享。也可以打开你的作业本或者练习册,从里面找找你们马虎的地方,和小组里的同学说说你们是什么样的马虎,是怎么马虎的。

  然后请各小组的选出一名同学与全班同学分享。提升练习:他成了一名医生,一名建筑设计师,一名老师,会怎么样……课件:养成好习惯歌谣:四、怎样克服马虎

  1.讨论:怎么样避免马虎的发生呢?

  (1)4人一组讨论

  (2)汇报讨论结果

  (3)师生共同总结:

  1、做题时,要养成检查的好习惯。

  2、做事情时要仔细。

  3、做题时要一道题一道题的做,

  4、提示单,清单物品。

  5、做事要有条理,有计划2.细心口诀:火眼金睛要常练,注意集中不能忘题目会读找关键,相关知识要回顾眼睛看过心里念,相似之间找规律

  总结: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跟“小马虎”告别!板书设计:不做“小马虎”

  做事认真、仔细,马马虎虎可不行。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0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珍爱生命要从抓紧时间开始,培养他们珍惜时间的思想感情和抓紧时间做事的态度。

  2、初步养成抓紧时间做事、不拖拉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养成抓紧时间做事、不拖拉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初步养成抓紧时间做事、不拖拉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续编故事,感知拖拉

  1、播放课件《梦游拖拉国》。

  2、组织讨论,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1)欢欢在长跑比赛开始后,看到后面的运动员有的还在脱衣服,有的还在系鞋带……接下来,他会怎么做?(指名接力回答)

  (2)同学们注意到了吗?欢欢是在早上快到7点的时候,还在美美的梦乡里,梦到了参加拖拉国的长跑比赛的。那么,你们觉得欢欢平时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他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会怎样表现呢?

  (3)如果你们去参加拖拉国的长跑比赛,你们会怎么做?

  3、小结:拖拉国的运动员,由于平时养成了做什么事都拖拖拉拉的坏习惯,所以在比赛中也很拖拉,说明拖拉出不了成绩,办不成事情。看来做事拖拉的危害真不小,我们可不能成为拖拉国的成员。

  二、七嘴八舌,认识拖拉

  1、播放学生在家庭中做事拖拉的视频,提问:从这些同学的行为中有没有看到你的影子?

  2、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过做事拖拉的经历吗?结果怎样?

  3、父母在你做事拖拉时提出批评,当时你是怎么认为的,现在你又有什么新的想法?

  小结:我们不能把做事拖拖拉拉认为是一种小事,是一种小节。如果经常做事拖拉,变成了一种坏习惯,就会影响你的健康成长,影响你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甚至让你追悔莫及。

  4、让我们继续看课件:“假如做事拖拉……”

  (1)当发生火警时,假如消防员出警拖拉……

  (2)当抢救病人时,假如医生救治拖拉……

  (3)当庄稼成熟时,假如农民收割拖拉……

  (4)同学们从新闻媒体中都看到过许多惊心动魄的场景,如当洪灾发生时,当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时……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课前从新闻媒体上获得的信息,说说如果做事拖拉会造成什么样的严重后果。(随机出示:时间就是——生命、丰收、产品、胜利等)

  第二课时

  一、猜谜导入

  1、出示谜面:一匹马儿四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嗒嘀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

  2、揭示谜底:小闹钟。

  3、听一听钟表的`嘀嗒声,看一看钟面不停转动的指针,你想到了什么?

  (揭题:做事不拖拉)

  二、听一听——家长眼中的“我”

  1、我们做事是不是拖拉呢?课前老师制作了“家长眼中的我”——学生做事拖拉情况调查表,发放给家长填写。我们来看一看家长们是怎么填的。

  2、随机采访学生:家长的话说得对吗?你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如果你存在做事拖拉的现象,你准备怎样改正?

  3、在这件事情上,家长表扬和肯定了你,能珍惜时间,不拖拖拉拉。请把你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想法和大家一起分享。

  三、做—做?——争当时间小管家

  1、同学们,你们放学后要做哪些事情呀?

  2、从同学们的回答来看,放学后要做的事情确实也不少,怎样安排更合理、更紧凑呢?

  3、“体验馆”中有一张安排表,大家来给自己放学后要做的事排排队,学习管理自己的时间。

  4、小组讨论交流:谁的安排比较合理,谁的安排还需要再进行调整?

  5、小组推选代表交流,说说这样安排的好处。

  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我们要学会分清主次,合理安排,专心做事,这样就能把放学后的时间有效利用起来,休息好,学习好,活动好,做时间的小主人。

  四、读一读——《明日歌》里明道理

  1、播放课件,诵读《明日歌》。

  2、理解这首古诗的大意,了解“蹉跎”的意思是光阴白白地过去。

  3、课件播放故事《寒号鸟》。

  4、读了古诗《明日歌》,又听了寒号鸟的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小结:同学们,古人说,“一寸光阴一寸金”,“今日事,今日毕”。珍惜时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作为祖国的小花朵,我们要弘扬这种传统美德。

  五、与拖拉说拜拜

  1、组织“与拖拉说拜拜”主题活动。

  2、小组讨论,确定展示形式,推选代表进行展示,介绍“珍惜时间,告别拖拉”的收获。

  3、根据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学习同学介绍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梳理归纳,每个学生整理出“我的收获”。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了解地球变暖,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异常,进而对环境和人类生存造成一系列影响和伤害,树立危机意识和环保意识。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尝试去改变日常生活中不恰当的生活方式,减少碳排放,过绿色低碳的生活。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身体验、观察和思考、资料搜集、算一算、出点子、制定家庭低碳生活新规范、阅读感悟等活动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责任和行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知道地球变暖对环境和人造成的影响和伤害,学习过低碳绿色生活,减少碳排放和进行碳补偿。

  2.难点:学习过低碳绿色生活。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他们经过前三年课程的'学习,对碳排放认识较少,对其危害性认识不够,没有低碳生活的意识和行动。再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此,确定以下教学方法。

  教法和学法。

  1.教法:启发式、小组合作探究

  2.学法:自主学习法及活动与探究

  3.教学准备:教师制作PPT课件及搜集资料,学生课前准备好参与活动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从发烧说起:一个人发烧了是什么症状呢?请大家说一说。(生自由交流)

  2.发烧的滋味很难受!那如果地球“发烧”了,会是什么症状呢?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些问题。

  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地球发烧了

  活动与探究一:看一看第88面的知识窗

  (1)生阅读教材第88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认为地球发生了哪些潜移默化的变化?

  ☆多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想?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地球变暖,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异常。

  活动与探究二:想一想

  (1)生阅读教材第89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知道还有哪些是因为全球变暖而带来的灾害吗?

  ☆你的周围有没有这种情况?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对环境和人类生存造成一系列影响和伤害。

  活动与探究三:看一看

  (1)生阅读教材第90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看我上述材料你是如何想的?

  ☆你会怎么办呢?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地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过度排放。

  活动与探究四:看一看教材第91面的知识窗

  (1)生阅读教材第91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在大量制造温室气体的?

  ☆看完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想?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生活中有很多环节都在大量制造温室气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导入。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二:减少我们的碳排量

  活动与探究一:算一算

  (1)生阅读教材第92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知道你们家庭一个月要用多少碳排放吗?

  ☆通过计算你有什么发现?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生边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碳排放。

  活动与探究二:看一看,想一想

  (1)生阅读教材第93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认为这常生活中有哪些是碳排放的?

  ☆若你发现这种情况,你是如何处理的?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生完成教材P93空格内容,师指导、补充

  活动与探究三:说一说

  (1)生阅读教材第94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的家庭中存在哪些碳排放?

  ☆你能想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法吗?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生完成教材P94空格内容,师指导、补充

  活动与探究四:看一看第95名知识窗

  (1)生阅读教材第95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有没有参加过类似的活动?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想?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低碳排放从我做起

  (三)师总结:地球变暖与人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中减少碳排放,学习过低碳绿色的生活。

  板书设计

  12.低碳生活每一天

  地球“发烧”了

  减少我们的碳排放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2

  教学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做事不拖拉,教育学生珍爱生命要从抓紧时间开始,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思想感情和抓紧时间做事的态度。22、教育学生学会有计划、抓紧时间来学习和生活,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3、使学生了解无论在学校和家里,都要作到学习时就要认认真真地学习,娱乐时就要痛痛快快地玩耍,学会抓紧时间的常识和技能。4、通过讨论、体验和向他人学习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做事拖拉的危害,抓紧时间的'快乐,学会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讨论、体验和向他人学习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做事拖拉的危害,抓紧时间的快乐,学会珍惜时间。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课件,出示一个没有着色的闹钟图形。先请学生认一认。

  2、电脑演示在这个时钟的不同时段,一位小朋友一天的学习生活,并配上解说。

  3、学生交流讨论:你觉得这位小朋友怎么样?

  二、小小故事会

  出示课文插图“等一下”与“还没完”

  1、看图讲故事,

  明明在家里和明明在学校是怎么做的?学习儿歌

  生活中的小拖拉,

  时常会说“等一下”。

  凡事都要“等一下”,

  多少事情溜走了。

  ……

  2、看图听故事,“拖拉鸟”

  P10面插图,拖拉鸟的故事

  从前有只拖拉鸟,喜欢唱歌和舞蹈。

  秋风起,筑巢忙,它说不急日子长。

  寒风呼呼睡不着,明天一定要筑巢。

  又是一个艳阳照,它忙唱歌和舞蹈。

  别人劝它快垒窝,它叫别人不要吵。

  东一枝来西一枝,窝儿一直没搭好。

  北风吹,大雪飘,后悔巢儿没筑好。

  3、说一说自己生活中拖拉的事情,并讲一讲造成的后果。

  三、本课小结

  生活中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总会遇到其他事情的干扰,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下节课请同学来说一说。

  第二教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都做过一些拖拉的事情,拖拉一下有关系吗?

  二、七嘴八舌话拖拉

  1、播放课件,出示一同学未吃多少,其他同学已吃好;一同学边做作业边玩玩具。

  2、说一说,他们在干什么:这样做有什么后果?

  3、同桌或小组交流,你做事拖拉吗?结果怎样,如果不拖拉,会有什么好处?

  4、出示P11面图,参与讨论:拖拉一下没关系吗?

  三、小小讨论会

  1、讨论交流。播放课件,出示“医生在抢救病人”“发生火灾,消防队赶到火灾现场”“农民在农田里劳作”的图片,设想他们如果拖拉会有什么后果?

  2、拓展延伸:联想一下除图片以外的各行各业如果拖拉会有什么后果?

  四、和“拖拉说再见”

  1看P12图片,说说小明是怎样改正自己拖拉的坏毛病的?

  2想一想说一说,自己可以用什么方法改变拖拉的坏毛病呢?

  3学习儿歌

  我有一个小时钟,常常陪我倒计时。

  刷牙洗脸八分钟?作业完成半小时?

  ……

  我的这个小时钟,其实藏在我心中。

  五、教师小结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们从小就要学会珍惜时间啊!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3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少先队的荣耀。增养先进少先队精神。

  2.能力目标:能够规范佩戴红领巾,行队礼。

  3.知识目标:了解红领巾、队礼.队旗的意义。向优秀少先队员学习。在队旗指引下前进。成为一名优弄的少先队员。

  教学重点:向优秀少先队员学习。在队旗指引下前进,成为一名优弄的少先队员。

  教学难点:向优秀少先队员学习。在队旗指引下前进,成为一名优弄的少先队员。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小知识:少先队的由来

  二、少先队员回忆录:

  1、你是在哪一天成为少先队员的?这一天。你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

  2、总结与过渡:

  教师:今天,我们入队了,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少年队员。这将会成为我们重年最美好、最浓重的回忆。今天,我们入队了。拥有了一条鲜艳的红领巾,它就这样飘扬在我们的胸前,告诉我们铭记自己的使命。

  三、小活动:

  1、试一试,用我们班同学的红领巾能不能拼成一面国旗呢?.

  2、小采访:看到这面用红领巾拼成的国旗,你有什么感想?你知道为什么红领巾可以拼成国旗吗?

  3、视频:红领巾的意义。

  四、思考与讨论:了解了红领巾的重要意义以后。你有什么想法?你会怎样对待你的“红领巾”呢?

  1、爱护我的“红领巾”。

  (1)学会佩戴红领巾

  (2)每天摘下红领巾以后要叠好、放好。

  (3)当它脏了,要及时清洗干净。

  五、比一比:谁敬的队礼最标准。

  1、说一说:你知道少先队队礼代表什么吗?你还知道什么时候、哪些地方可以行队礼吗?

  2、认识少先队队礼:少先队的敬礼是右手五指井紧,高举过头,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因为,人民最伟大,人民创造财富,人民创造文明,人民创造历史。我们党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

  六、认识少先队队旗:少先队的队旗是少先队组织的标志。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旗是五角星加火炬的红旗。队旗为红色,象征革命胜利;队旗中央的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火炬象征光明。队旗寓意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向着光明的未来前进。

  七、小讨论:成为了一名少先队员后,我们就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向着光明的未来前进。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是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

  1、那么,作为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1)在学校集体中:学习少先队知识,缅怀先烈、高唱队歌

  (2)在日常生活中:做家人的好帮手、社会服务。与邻里互帮互助。

  2、想一想:我们还可以组织哪些队旗下的活动,帮助大家更加了解少先队,向优秀少先队员学习呢?

  3、“全国十佳少先队员“事迹简介

  4、说一说:从这些优秀少先队员身上。你学习到了什么?成为新时代的好少年,我们还要做哪些努力?

  5、在队旗下前进。做合格少先队员

  八、齐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九、课堂小结:

  我们已经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而未来,我们要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4

  主题目标:

  1.了解世界其他国家儿童的节日,形成初步的国际意识。

  2.树立对不同种族及其文化的友好态度。

  3.提高收集资料的能力。

  活动时间:三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内容:有趣的各国儿童节

  活动准备:

  1.教师课前了解一些其他国家的儿童节,并收集一些外国儿童节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2.学生课前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其他一些国家的儿童节。

  活动过程:

  1.直接导入:

  除了六一国际儿童节,许多国家还有自己的一些有趣的儿童节。

  2.资料介绍:

  教师出示其他一些国家儿童节的图片资料并介绍,或者请来外国小客人介绍自己国家的儿童节。

  3.自由交流:学生进一步交流自己课前了解的资料。

  4.要点:

  尽管一些国家的儿童节的时间和活动有所不同,但它们都包含着人们对儿童的关心和美好期望。

  活动要求:

  注意要求家长配合学生做好课前收集资料的工作。

  活动拓展:

  回家给家长讲讲自己课上了解到的有关国外儿童节的新知识。

  第二课时

  活动内容:请让我来认识你

  教学重难点:提高收集资料的能力,树立对不同种族及其文化的友好态度。

  活动准备:学生课前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各种方式初步了解国外儿童的生活和学习。

  活动过程:

  1.提问导入:

  你知道可以通过哪些方法了解外国小朋友吗?

  2.集体交流:学生交流各自了解国外儿童的方法、途径以及所了解的各种情况,教师将一些好的方法写在黑板上,如:询问父母、查阅书籍、看电视、上等,以加深学生的印象。(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外国小朋友,培养学生初步的.世界意识。)

  3.要点:

  了解外国小朋友的方法很多,试试这些方法,看看能了解到什么,并与同学们分享。

  活动要求: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各种资料,多方面多角度地了解外国小朋友。

  活动拓展:

  要求学生在生活中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了解国外小朋友的生活、学习等各种情况,学习他们的一些好的东西。

  第三课时

  活动内容:我们都是一家人

  教学重难点: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世界儿童亲如一家的关系,并动手绘一幅画,表达对各国小朋友的友谊和祝福。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诗朗诵《世界儿童是一家》的磁带。

  2.学生准备彩笔和纸。

  3.师生课前共同收集一些中外儿童友好交流的照片资料。

  活动过程:

  1.直观导入:

  出示中外儿童友好交流的照片资料,引出“各国儿童走到一起来”的主题。

  2.资料交流:

  师生一起交流介绍各自资料。

  3.要点:世界儿童亲如一家。

  4.儿歌欣赏:

  阅读、欣赏教科书第50页的儿歌《世界儿童是一家》。

  5.绘画活动:

  学生用画笔表达出对外国小朋友的印象和友谊。画完之后,如有时间,可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活动要求:

  1.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对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树立正确、友好的态度。

  2.如有条件,可以组织儿童对儿歌进行表演或创编。

  活动拓展:

  1.举办一个“世界儿童是一家”的主题画展。

  2.如有条件,可以通过络与国外小学进行长期的联系,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5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体验分享的快乐,激发乐于分享的情感。

  2、引导学生学习分享的方法与技巧,在生活中会与人分享。

  3、帮助学生了解分享的'原则,学会在分享过程中珍惜、感恩他人的分享。

  【教学重难点】

  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分享的技巧与方法,倡导分享但不强求必须分享一切。

  【教学过程】

  一、教师创设情境导入。

  师:教师出示一块椰子糕,问:这是什么?想吃吗?

  生:这是小红在海南旅游时给同学们带回来的椰子糕。

  师:大家都知道啊,请品尝过的同学举手。

  师:(小结)我们虽然没和小红一起去过海南,但我们和他一起品尝了当地的美味,这就叫分享。

  二、读绘本,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分享。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绘本,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分享,哪些行为是分享行为,在教学过程中唤起已有的生活经验,不断明晰分享的概念。

  三、连环画。

  (教师出示连环画)

  (一)体育课下课了,明明口渴了水杯却不在身边。乐乐把自己喝了一口水的水杯递给明明,可是明明拒绝了。

  (二)乐乐看见玲玲正津津有味地看一本书,想让玲玲分享一下,可是玲玲也拒绝了。

  (三)乐乐新做了一个树叶贴画,他想分享给大家看,结果被甜甜不小心给弄坏了。

  (画面定格:乐乐沮丧地说:“分享一点都不快乐!”)

  师:乐乐为什么会觉得分享不能带来快乐呢?你们愿意帮助他吗?

  (学生交流分享,在此过程中,教师借机引导。)

  和人分享时,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学生交流后,出示教材中的儿歌,总结提升。

  四、教师总结。

  教师根据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总结。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相关文章:

道德与法治《我们爱整洁》教案01-20

道德与法治教学总结05-22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07-02

道德与法治教学心得体会12-10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工作总结05-20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工作总结08-18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06-12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模板05-21

《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工作总结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