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9-03 13:22:05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语文教案精选【7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语文教案精选【7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荷叶圆圆》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象。课文文字优美,语言生动有趣,每个自然段结构相近,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琅琅上口,适合背诵。

  教学目标

  1、认识"珠""摇"等12个生字和身字旁一个偏旁,会写"亮""美"等7个生字。

  2、能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停机坪、摇篮、透明"等词语的意思;通过做动作知道"蹲、躺、展开"等词语的意思。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背诵课文,感受夏天的美好。

  4、学习并仿照"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的句式说话。

  教学重点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做动作等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仿照"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的句式说话。

  教学难点

  能根据生活实际,运用多种方式初步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直接导入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非常美丽的图片。想不想看?出示荷叶图片。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荷叶有关的课文。第十三课《荷叶圆圆》

  3、伸出你的小手指,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4、个别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借助图片,引导说话

  1、再走近一看,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荷叶?引出"圆圆"和"绿绿"。

  2、看这两个词,都是用两个相同的字组合在一起的。这样的词就叫做叠词。在课文中使用这样的叠词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呢!指导朗读。

  3、你能利用叠词来夸夸苹果和香蕉吗?

  三、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这样又圆又绿的荷叶你们喜欢吗?

  2、不仅你们喜欢,还有几位小朋友也喜欢。是谁呢?有发现不着急。我们把课本快速的翻到70页。拿起课本,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找出那几位喜欢荷叶的小朋友,读完一遍合上课本做端正。

  3、课文读完了。找出喜欢荷叶的四位朋友。

  4、瞧!他们都喜欢荷叶。你能不能把这四位朋友连起来说一句话?

  四、再读课文,初步感知

  1、小水珠喜欢荷叶,他把荷叶当成了什么呢?练习图片学习理解"摇篮"这个词语并指导朗读。

  2、小蜻蜓喜欢荷叶。它把荷叶当成了。(停机坪)。借助图片以及坪字的意思理解"停机坪"并且拓展草坪一词。指导朗读。

  3、小青蛙和小鱼儿也喜欢荷叶,他们把荷叶当成了歌台和凉伞。男女分角色读。

  4、这四位朋友分别把荷叶当成了: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那他们在荷叶上干什么呢?老师这里啊有四个动词。你们认识吗??谁能把他们贴在相应的位置?

  五、深读课文,品味朗读

  1、我们先来看躺这个字。什么偏旁?身作为偏旁发生了什么变化?2、小水珠躺在荷叶上,什么感受?指导舒舒服服地朗读。

  3、我们也来眨眨眼睛。嗯!同学们的眼睛也是亮晶晶的。你还知道什么是亮晶晶的吗?看来同学们都已经会用亮晶晶这个词语了。带到句子中一起读。

  4、这么舒服的地方把小蜻蜓引来了。瞧它立在荷叶上,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学过的一首古诗。大诗人杨万里也用了立这个字呢!

  5、再走近一看,你看到了什么?理解透明的翅膀。并加上动作个别指导朗读。全体女生朗读。

  6、瞧!青蛙也来凑热闹了。他蹲在了荷叶上。谁来做做这个动作?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采访一下。你蹲在这里干什么呢?……唱两句。请你快乐地读读这段话。读完呱呱叫两声。男生一起来学着他的样子读读。

  7、瞧!你们的歌声吸引来了小鱼儿。小鱼儿在你们歌声下游得开心吗?从哪个词语中看出来的?

  8、像这样的词语这节课中还有一个。亮晶晶你还会说这样的词语吗?

  9、这个词语很美很美。你会说吗?如果把这样的词语用在看图写话中就更好了。指导朗读句子。

  10、池塘里还有好多朋友呢!瞧!蚂蚁说什么了?小鸭子来了!蝴蝶飞来了。学习仿写"是"字句。

  六、再现生字,指导书写

  1、朵这个字是我们这节课要求会写得生字。我们怎么把这个字写好?

  2、点评两位同学的书写。

  3、这节课中还有两个带几的生字。交流怎样把这两个字里的几写好。

  4、课下把"亮、机、朵"三个生字在田字格里多写几遍。

语文教案 篇2

  目标:

  1.读通课文,能够联系课文和生活阅历理解“做事光明磊落,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和课题的意思,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2.认识4个生字。

  重、难点:理解“做事光明磊落,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和课题的意思。

  教法:自学、指导

  教具:课件

  流程:

  一、组织教学

  二、按照本单元学习写人叙事类文章的方法组织自主学习

  1.抓情节:自由练读,读通课文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抓细节: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学习,默读课文,标记出课文中描写人物动作、对话、神态、心理活动的词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品质特点。

  3.抓启示:抓住课题和“做事光明磊落,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等关键词句,结合生活中的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例谈谈启示。

  三、:学生全文。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发现和应用加偏旁的识字方法,巩固识字,积累词汇。

  2、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听说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发现人类文明的事物与自然界事物在外形上的相似之处,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使学生乐于展示自己的作品以及收集到的资料,并善于学习别人好的地方。

  教学重点:

  发现加偏旁的识字方法、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

  口语交际

  第一课时

  一、设计理念:

  这一课时包括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两部分内容,知识丰富,形式多样。教学时,我采用游戏的方式,带领学生在语文乐园里逛迷宫、过字桥、练嘴皮、赏对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乐学善思。

  二、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语文乐园里玩,大家觉得怎么样?好!首先我们来逛迷宫。

  (二)逛迷宫

  1、寻找燕子和剪刀的相似之处。

  用课件打出燕子以及其它的事物,并依次标上序号。让学生自己观察说出燕子的尾巴像剪刀,并把燕子和剪刀用线连结起来。

  2、寻找其它事物的相似之处。

  (1)让学生把对应事物的序号写在纸上,比一比谁找的又对又快。

  (2)指名说出对应的事物。教师用电脑把对应的事物连起来。

  (3)学生互相检查结果,全做对的奖给一张小燕子模型。

  (三)过字桥

  同学们,迷宫逛好了吗?下面我们过字桥了,你们准备好了吗?好!下面我们就开始过字桥。

  1、课件出示所有要认识的生字,请同学们读认。

  2、鼓励能认识其中生字的同学让其说说自己是如何认识这个字的。

  3、学生自读课本,看一看自己发现了什么?

  4、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所得。

  5、分男女生读一读。

  6、以组进行活动:一人写原字,一人加偏旁,一人加拼音,一人组词。完成后与其他组交换检查,看哪一个组做的又快又对,获胜的组可以优先进行下一个游戏。

  (四)练嘴皮

  同学们,过字桥我们已经顺利通过了,下面我们要练一练嘴皮,看一看你会不会说。

  1、课件出示一幅美丽的春景图以及填空练习题。

  2、请同学们看图填空,可以说出不同的答案,只要前后搭配合适就能得到鼓励,说得好的要奖给课文中的对联(上联或下联)。

  (五)赏对联

  同学们,大家的口才都不错。为了表扬同学们,我请大家欣赏对联,好吗?

  1、自读、同桌读、分男女生读、指名读。

  2、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对联知识。

  3、教师小结对联知识。

  4、做找朋友游戏:请刚才拿到对联的同学找到自己的同伴,大家读一读,看找对了没有?

  5、请大家说一说欣赏对联的感受,趁机请同学们去搜集对联,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下来,准备展示。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

  __________的春光

  __________的阳光

  __________的天空

  __________的田野

  __________的小溪

  __________的枝条

  第二课时

  一、设计理念:

  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春天的'发现。为了使学生言之有物,我准备带领学生去春游,到美丽的大自然中去,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流程:

  (一)春游前奏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要去春游了,去发现春天了。请大家睁大双眼,把你看到的写下来。休息时,我们要进行交流,看谁发现的多,看谁的发现新。返回时,我们就要请这些同学来做导游,给我们介绍美丽的春天。

  (二)游中交际

  1、教师边走边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

  2、以组进行,交流自己观察到的春天。

  3、各组评选出优胜者,参加全班的交流。

  4、评选小导游,返回时有几名小导游轮流介绍沿途的景色。

  (三)游后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用智慧的双眼又发现了许许多多春天里美好的事物。课后,请同学们利用各种途径,包括上网查寻,搜集有关春天的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收集起来,准备参加展示会。

  板书设计:

  春天里的发现

  细心观察

  畅所欲言

  第三课时

  一、设计理念:

  本课时主要是通过办展示台,开展示会的形式,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展示自己的本领和学习收获,使其产生成就感。

  二、教学流程:

  (一)上宽带网

  同学们,宽带网是现代计算机与网络传输技术的一个名词。通过宽带网,我们可以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今天,宽带网给我们送来了什么礼物呢?请同学们看一看吧!

  1、自读宽带网,指名分段读,大家齐读。

  2、说一说自己从宽带网上获得的信息。

  3、说一说自己还知道春天有哪些花。

  4、展示自己上网查到的花的资料(如果学生没有查到,教师给予补充)。

  (二)展示自我

  1、以学生的课桌为展示台,展示学生的作品。

  2、愿意当导游的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3、愿意当游客的学生参观别人的作品。

  4、把学生的作品张贴在教室的展示台里,供大家欣赏和学习。

  板书设计:

  展示台

  今天,我当家!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读来感悟什么是反义词,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学会“石、头、同、学”四个字,能写得工整、匀称。

  2、通过扩词练习,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词语。

  3、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提高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

  4、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家庭,使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

  教学重点:

  训练书写能力,让学生积累词语,提高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能善于表达。

  教学准备:

  实物展示台、录像、有关家庭生活的照片。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语文乐园的总经理又打来电话,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去那里逛一逛、学一学、玩一玩,你们高兴吗?

  (二)词语超市。

  1、现在老师先带大家到词语超市看一看,这里有很多的词语,请同学们自由读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

  3、分组读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对词语的意思相反)

  说得真好!意思相反的词语我们把它称作反义词。赶快用你喜欢的方式记下这些反义词吧!(可以用动作记忆,可以你说我接,可以画图记忆……)

  4、小朋友们,你还知道哪些反义词?全班交流。如:

  早——晚有——无北——南

  过渡:语文乐园送给小朋友每人一个写字板,比一比,看谁的字写得又正确又漂亮。

  (三)写字板。

  1、出示生字卡片(石、头、同、学),指名认读,自由练读。

  2、学生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间架结构。

  3、重点指导书写:

  头:点、点、横、撇、点,强调“头”字的两点要往右斜对齐。

  学:点、点、撇、点、横钩、横撇、弯钩、横,重点指导学生上边是学字头,而不是宝盖头。

  4、学生练习在写字板上描两个,写两个。

  5、优秀作业评比,展览。

  6、板书设计:

  大——小 上——下 来——去

  前——后 出——入 黑——白

  早——晚 有——无 北——南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平时小朋友们一定特别喜欢做游戏吧!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同学们去语文乐园里做有趣的语文游戏。

  (二)语文游戏。

  1、今天我们要做的游戏是同学们喜欢的扩词游戏,说的词语最多的小朋友将得到智慧星。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说,如:生活中带“电”字的东西很多,你知道哪些?

  3、指名说。

  电:电池、电灯、电线、电脑、电冰箱

  心:爱心、心里、心情、贪心、心声

  火:大火、烈火、灭火、水火、火灾

  评比智慧星。

  (三)阅读欣赏。

  1、同学们喜欢读古诗吗?短短的几句话就能表达情感,快快读一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古诗。

  3、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认读:远 近 听 声 春 惊

  (2)指名读古诗。

  4、老师范读、带读古诗。

  5、学生自由练读,边读边思考,想想这首诗和标题的关系。

  6、说说你读了这首古诗后发现了什么,读懂了什么。有哪些词语或句子不懂可以提出来。

  学生可能不理解“山有色”“鸟不惊”是什么意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告诉学生,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青绿的山色十分清楚,这就是“远看山有色”。“鸟不惊”的“惊”是惊慌害怕的意思,大家都知道,人走近树时,停在枝头的鸟儿就会受惊飞走,我们看画上的鸟,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慌地飞走。

  7、学生有感情地练读古诗。

  8、配乐朗读。

  9、学生练习背诵。

  第三课时:

  (一)导入。

  比一比,谁的声音响亮:用最洪亮的声音说出你的名字,老师就奖给你一颗星星。

  (二)介绍“我的'家”。

  1、今天,老师想上几个同学家去玩儿。你们愿意老师去玩儿吗?呀!这么多同学欢迎老师,老师可真高兴!你们家是什么样的老师可一点也不知道,谁先来向大家介绍介绍你的家?学生说,老师随机启发:

  (1)你们家有哪些人?

  (2)你们家与别人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三)看看“他的家”。

  有一个小朋友想把他的家介绍给你们。(放录像,演示小朋友幸福的家庭生活)

  你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你觉得他们的家怎样?随机板书:幸福的家。

  (四)夸夸“幸福的家”。

  1、学生拿出家庭生活的照片,同桌互相说照片的内容。

  2、小朋友们,老师也有幸福的家。(展示照片,介绍照片内容)

  3、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家庭生活照片。

  4、同学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每天都能感受到亲人的关心和疼爱。谁来说说爸爸妈妈关心疼爱你的事?

  5、课间游戏:唱《好妈妈》。

  6、歌里的小朋友怎样对待他的妈妈的?你们平时关心过爸爸妈妈吗?

  看来,小朋友们的家都是幸福的家,老师决定要到全班每一个小朋友家里去玩一次,让老师分享你们每个家庭的幸福,好吗?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重点指导“焕、嚷”;理解“容光焕发”。

  2、认识转折关系,并能用“但是”造句。

  3、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词句,并且根据人物表现体会人物特点,体会孩子渴望长大的迫切心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语气。

  二、教学难点:

  1、认识转折关系,并能用“但是”造句。

  2、理解关键句,通过抓人物言行,体会人物特点,体会孩子渴望长大的迫切心情。

  三、教学准备:

  暴风雨录象、板书

  四、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板:4 刮脸

  师:平时,你看到谁需要刮脸?

  通过预习,你知道文中谁要刮脸?板:小贝当

  师:小贝当是一个二年级的孩子,他为什么要刮脸?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

  说明:儿童世界不存在“刮脸”,在出示课题之后提出问题:你知道平时谁需要刮脸?小贝当是个二年级的学生,他为何要刮脸?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学习课文

  1、默读全文,用“——”划出小贝当要求理发师给他刮脸的句子。

  出示默读要求: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思考。

  交流句子

  出示:理好头发,小贝当又让理发师给他刮脸。他指指边上那为脸腮光净、容光焕发的先生说:“我要像他一样。”

  小贝当大声喊:“理发员,你怎么还不放下报纸,让我等到什么时候才刮脸呀?”

  指导读句:两句中第二句比较好把握,我们可以根据提示语要求读好。

  第一句要读好必须先来理解它的意思。

  问:小贝当怎么说?“我要像他一样”——“他”指谁?“一样”是怎样?

  (为脸腮光净、容光焕发)

  学习“焕”,生说字形。跟师说“容光焕发”,师:是指人很有精神的样子。

  问:你觉得小贝当是个怎么样的孩子?板书:天真可爱、渴望长大(读出句子的语气)

  2、快速度全文,找出文中最能看出小贝当渴望长大的内容,大声读出来。

  出示句子:小贝当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对老板说:“我是大人了,你该叫我贝当先生。”

  指导读好句子,读出小贝当渴望长大、可爱的语气。

  师:小贝当就是这样一个可爱的、渴望长大的孩子。除了老师出示的三句句子外,课文中还有一些反映小贝当天真可爱的、渴望长大的句子。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学习,找出句子通过抓小贝当的言行来体会。

  3、小组学习后,按先后顺序交流。

  出示句子:小贝当大摇大摆地走进理发店。他嚷道:“我要剃头!”

  指导:“嚷”请学生上黑板写,注意笔顺,在集体书空。(有感情朗读)

  出示句子:小贝当才读二年级,报上许多字他还不认识,但是他读得很认真,把报纸翻得哗哗响。(有感情朗读)

  问:小贝当怎样读报?他认真的表现在——(把报纸翻得哗哗响)

  他识字吗?不识字应该对报上的内容不感兴趣,为何小贝当看得那么认真?

  师:让我们再来看看这句句子:“小贝当才读二年级,报上许多字他还不认识”按一般情况来说,句子后面的内容应该讲他不爱看报。而现在后一句内容的意思与前一句截然相反,句子中出现了一个词,将前后意思相反的内容连了起来,这个词就是——“但是”。

  4、请学生用“但是”造句。

  师:同学们的句子造得真好,让我们再回到课文里,课文中还有一位非常幽默人物,他的出现更让我们体会到小贝当的可爱,他就是——理发师

  5、让我们通过朗读来体会,齐读课文。

  说明:这个环节先抓住课后问题:“找出小贝当要求理发师给他刮脸的句子。”

  对课文深入学习。由于本单元的训练目标是:默读课文。因此,在找句时,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边读边思考。让学生在找句时再次运用规范的方法读文。学生找出句子后,着重抓第一句中小贝当的话“我要像他一样。”来学习。先问:小贝当怎么说?“我要像他一样”——“他”指谁?“一样”是怎样?你觉得小贝当是个怎么样的孩子?通过理解这句话,体会小贝当的天真可爱、渴望长大,接着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读出句子的`语气。学完两句后,再找找其他反映小贝当的天真可爱、渴望长大句子,请学生自己来品一品,说一说。在认知了前两句的基础上,学生就能有的放矢地谈出自己的看法了。针对本课的另一个知识点,即要求学生认识转折关系。在学生找到“小贝当才读二年级,报上许多字他还不认识,但是他读得很认真,把报纸翻得哗哗响。”这句句子时,指导学生看前后分句的内容:“小贝当才读二年级,报上许多字他还不认识”按一般情况来说,句子后面的内容应该讲他不爱看报。而现在后一句内容的意思与前一句截然相反,句子中出现了一个词,将前后意思相反的内容连了起来,这个词就是——“但是”。学生认识转折关系后,请他们再造句来加以巩固。最后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理发师的幽默。

  三、开心一刻

  1、师:在成长过程中,你有什么笑话来让大家“开心一笑”吗?

  2、交流。(最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

  说明: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不仅听到其他同学的成长笑话,而且锻炼了说话能力。

  课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学习生字,重点指导“焕、嚷”;理解“容光焕发”。2、认识转折关系,并能用“但是”造句。3、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词句,并且根据人物表现体会人物特点,体会孩子渴望长大的迫切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语气。教学难点在于认识转折关系,并能用“但是”造句。理解关键句,通过抓人物言行,体会人物特点,体会孩子渴望长大的迫切心情。

  教学时教师抓住几句重点句展开,通过抓小贝当的话“我要像他一样”体会他的天真可爱、渴望长大。从而引导学生在从全文中找相关的句子进行理解,之后学生的有感情朗读自然水到渠成。

  教学中,我制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教学过程完成得比较顺利。但教学时忽略的对理发师人物的指导。故学生在朗读课文时理发师幽默的语气读得不够到位。整堂课中,由于对学生不够放心,所以设计的问题较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没有充分体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多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入手,在设计教案时,力求设计一些引发学生思索问题,做到老师少问、少讲,让学生自己找找、说说,自己体会。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龚自珍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及其局限性。

  2.体会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掌握活用实词及积累相应的实词、虚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

  2.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初中时我们学过“九州生气恃风雷”一诗,诗作想象奇异,奔放豪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热切盼望新兴社会力量出现,一扫死气沉沉的政治局面,这首诗的作者就是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今天,我们来学习龚自珍的一篇小品文《病梅馆记》

  二、作家作品

  略

  三、解题

  从题目字面上看,本文写作对象是“梅”,落笔重点在“病”字上,引起读者深思。作者采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以梅议政,含意隽象。

  四、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正音

  欹(qī)蟠(pán)诏(zhào)

  鬻(yù)诟(gòu)遏(è)暇(xiá)

  2.学生对照原文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第1段:剖析产生病梅原因。

  第2段:表明自己病梅的行动和决心。

  第3段:抒写自己辟馆病梅的苦心。

  3.学生齐读课文,深入体会。

  4.找出文中所用比喻,进行分析。

  梅花:人才。

  斫其正:对正直人才进行摧残。

  删其密:大批人才遭到压抑。

  夭其稚枝:新生力量被扼杀。

  锄其直:忠负之士受扼杀,迫害。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疏通了文章大意,这节课我们就一些重点语句、段落进行讨论。

  二、讨论学习

  1.为什么文章开头起笔先写梅的产地?

  明确:产梅之地多,喻天下人才多,“皆”字隐示产梅之盛。

  2.将梅的“曲和直”,“疏和密”,“欹和正”对照着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几句话道出了病态社会的病态的评梅标准,实则是统治阶级选择人才的标准。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当局者忌恨和扼杀那些正直的,有骨气的,生气勃勃的人才,而要人们变为委曲,邪侫,毫无生气的庸才和奴才。

  3.“文人画士”“心知其意”却不敢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他们心中虽默许这一标准,却不敢出开用这一标准云衡量“天下之梅”,实际是不敢把自己的政治目的直接暴露出来。

  4.那些封建统治者的帮凶的具体做了什么?

  (用原文回答)

  “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

  5.目睹梅的病态,作者发出了“誓疗”的决心,具体是怎样疗梅的呢?

  明确:“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这里的“必”与上文的“誓”呼应,表达了作者疗梅必见成效才罢休的决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无不表现作者追求个性解放,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这也正是他民主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

  6.文章结尾用一长句有力结束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在黑暗现实中,面对强大的反动势力,作者有“疗梅”的决心却自责能力渺小,以感叹领起,抒发了自己的有余而力不足的感慨。作者意变革现实,提倡个性解放,主张爱惜人才、培养人才,这几点是有积极意义的,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写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正是这种抱负的写照,表达了作者坚持战斗,为改造社会奋斗不息的决心。

  三、总结归纳

  1.关于“托物言志”

  ①什么是“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指用常见的、具体的、浅显的事物来讲抽象的、深刻的道理,“志”在“物”中,写的是“物”实则读“志”。

  ②为什么用“托物言志”?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在当时“文字狱”恐怖气氛笼罩之下,作者不能直接批判清朝统治者压抑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主题,只能用这种的托物言志的曲笔来揭露时弊,大声呐喊,托梅议政,拯救人才。

  四、背诵全文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体会作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小文,讲清一个道理。

  高一语文教案范例:病梅馆记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荷兰独特的牧场风光之美。

  3.体会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所展示的诗情画意,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4.感受荷兰美丽的风光。引起小朋友的赞美和向往。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

  难点:将优美的语言通过积极的想象变成美丽的生活画面,激发学生对荷兰风光的憧憬之情。理解文章词句,体会词句的美、文章的美。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或教学挂图。

  学生:搜集一些有关荷兰的资料、图片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说话练习。导入课文。

  今天三分钟说话的话题是“各国风采”,说说你所了解的一些国家情况。

  我也知道一个国家,它在欧洲西部,是一个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那就是荷兰。它又叫尼德兰,是一个低地之国。(板书:牧场之国)大家了解荷兰吗?请拿出课前搜集的资料说一说。荷兰有着这么美丽的景色,今天我们就去游览一下,去感受真正的荷兰。(画面展示荷兰风景)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说说在这个迷人的国度里什么最吸引你。

  2.再来读读课文,你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自己喜欢的语句。

  三、学习生字词。

  1.出示本课的生字,指名学生朗读。

  2.辨析生字,组词并理解词义。

  3.出示下列词语,指名学生朗读。

  极目远眺 剽悍强壮 憨态可掬 悠闲漫步

  默默无言 万籁俱寂 辽阔无垠 悠然自得

  四、熟读课文,领略美景。

  1.再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你最喜欢的地方,并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象,边读边体会情趣。

  2.小组交流:把你最喜欢的地方读给小伙伴听,把你最深的感受与组内同学分享。等会儿请小组代表把你们看到的、感受到的说给同学听。

  3.小组交流反馈: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说说为什么。同学互相评价、补充。

  五、细读课文,感悟积累。

  1.出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深入品味文章,让学生体会四句相同的话,要用不同的.语气来读。

  2.齐读,思考讨论:真正的荷兰是指怎样的荷兰?从“真正”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相机教学。

  (1)出示奶牛图,观察:你觉得图上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A蹦膛5难丈。

  ①用曲线画出描写奶牛颜色的句子。

  ②指名朗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B蹦膛5淖颂。

  ①用横线画出描写奶牛姿态的句子。

  ②交流并出示:牛犊卧在草地上,憨态可掬;老牛悠闲漫步,仿佛在思考什么。

  ③指名朗读句子,想象:在这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上,奶牛会思考些什么呢?

  ④有感情地朗读句子(陶醉、喜爱)。

  (2)除了奶牛,你觉得还有什么也吸引了你?

  (3)出示骏马图,指名学生有感情地介绍。

  出示绵羊图,指名学生有感情地介绍。

  人、动物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①播放课件,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人、动物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是一幅怎样的图画?

  ②思考:找出分别描写人、奶牛和自然共同点的一个词语。

  人——默默无言奶牛——沉默安详自然——寂静

  ③默读,思考:从这五、六段中哪些地方你读出了它们之间的融洽?

  ④交流并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六、拓展迁移,记忆背诵。

  1.聘请小导游,带领大家去荷兰旅游。

  要求:

  (1)任选一个景点介绍荷兰的美丽风光。

  (2)要加进导游的口头语。

  2.学生在小组自由介绍,并推荐一名上台介绍。

  3.指名学生介绍,评价。(配相应荷兰风光片)

  七、总结。

  真美呀!我们又一次陶醉在诗情画意的风光中,感受到那份宁静悠闲和富足安逸,感受到作者对这独具特色的异域风情的赞美与向往。建议大家:

  1.选择自己喜欢的美词美句反复诵读,展开想象,积累背诵。

  2.继续搜集描写各国风光,或具有民族特色的自然景象的文章来读读、比较、感受、积累。

  3.向学生推荐一篇具有异域风情的文章,如《威尼斯的小艇》。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语文教案10-29

语文教案08-09

语文教案07-22

小学语文教案11-11

[优选]语文教案04-14

语文教案(通用)08-06

语文教案[优]08-12

比尾巴语文教案11-02

[优]语文教案11-10

(集合)语文教案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