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教学文书>教案>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时间:2024-11-21 16:29:01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1

  设计说明

  帮助学生重新组织知识结构,形成一个有条理、有系统的“知识链”是复习课的重要任务,知识只有形成“链”才能发挥整体功能。因此本设计注重引导学生围绕重点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针对计算,设计有效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算理,提高运算能力。

  1.围绕重点知识,帮助学生系统梳理知识。

  复习课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因此在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时,就围绕十进制概念进行复习。从计数器入手,唤起学生的知识经验,通过对数的顺序、数的组成、读写数、比较大小和计数等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2.通过计算复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计算部分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复习混合运算及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时,注重让学生说清楚计算方法和算理,掌握运算顺序,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检查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计数器 算盘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明确目标

  导语: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和混合运算。(板书课题:万以内数的认识和混合运算)

  ⊙分工合作,梳理知识

  1.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用适当的方式概括性地整理第五单元和第七单元的内容,可以用文字、表格等方式表示出这两个单元的知识结构。

  2.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

  (1)先想一想这两个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教材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安排这些内容的。

  (2)再看一看教材上的例题,每个例题是什么内容,例题之间有哪些联系。

  (3)根据目录和例题,概括出这两个单元的知识结构,用自己的理解方式表示出来。

  3.展示知识结构。

  (1)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将自己整理的知识结构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寻找整理较全面、较有逻辑性的学生作品,全班展示,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2)将自己整理的知识结构图向学生展示。结合知识结构图,引导学生回忆这两个单元所学的知识:

  混合运算

  万以内数的认识

  4.引导学生交流质疑:对以上的学习内容,你们有什么疑问?

  组织学生质疑、释疑并交流整理知识的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交流与汇报,梳理重点和难点,使下面的教学能有的放矢。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好评,学生从教师欣赏的话语中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用更加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迎接更大的学习挑战。

  ⊙复习重点,强化提高

  1.复习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1)课件出示算式。

  68-19+25 42÷6×8 64-56÷7

  (2)小组交流:这3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汇报。

  预设

  生1:它们都是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生2:前2个都是同级运算,第3个是两级运算。

  (3)组内交流同级运算和两级运算分别按照怎样的顺序计算,然后汇报。

  预设

  生:同级运算时,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4)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集体订正。

  2.复习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1)课件出示算式。

  81-(40-24) (18+36)÷9

  (2)小组交流:这2个算式和刚才的3个算式有什么不同?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然后汇报。

  预设

  生:这2个算式都带小括号,计算时要注意先算括号里面的。

  (3)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集体订正。

  3.复习解决问题。

  (1)组织学生交流:解决问题时应该注意什么?

  (2)引导学生汇报明确:

  ①找出已知条件。

  ②根据题意画图分析。

  ③解答时,要想好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

  ④完成后,用结果作为已知条件进行检验,并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3)完成教材117页8题。

  ①让学生理解题意,根据已知条件画图分析。

  ②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4.复习1000以内数的认识。

  (1)出示计数器。请学生从右往左,依次说一说各数位的名称及其计数单位。

  (2)在计数器上任意拨一个三位数,指名口述这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小结:一个数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就是几百几十几。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可以读出千以内的数,如657、609、900。

  (4)先指名读一读,再集体齐读。

  (5)课件出示一百二十七 、三百、六百零五。指名口述这些数的组成,学生先独立写数,然后集体订正。

  (6)小结:写数时,如果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占位。

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2

  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本学期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在这一阶段,学生将认识更大的自然数。它不仅是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必须让学生切实学好。

  一.本单元教材内容

  本单元内容包括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教材将上述内容合成以下逻辑结构。

  二.教学总目标:

  根据教材的内容,确立了本单元的总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3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标小学数学二年级小学数学第4册万以内数的认识

  班级情况:

  我所任教的二年级1班共24人,其中女生10人。本班学生数学基础好,差生相对较少,对万以内的数已有大概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3、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快乐。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和读写的规则。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多位数中间或末尾带零的数的读写法,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教学关键:

  要学生通过观察、感受、体验的方法来学习本单元的知识。

  课时安排:

  1000以内数的认识3课时

  10000以内数的认识3课时

  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2课时

  1、1000以内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估算、数数(教材第67、68页及72页练习十五的第6题。

  教学目标:

  1、学习1000以内的数,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

  2、会数1000以内的数。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百是“一千”,认识计数单位“千”

  3、培养估算数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数感,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正确数千以内的数,掌握十进制关系。

  2、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数法。

  教学准备:

  课件:小木块、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电脑显示召开运动会的场景图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说正发生着什么事情。

  2、请学生思考,根据画面你能想到哪些问题?

  师:要知道这个体育馆中大约能坐多少人,就要学习比较大约数。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研究“1000以内的数”(板书:1000以内的数)

  (二)探究新知

  1、请学生拿出小木块一个一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时问: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多少?(板书10个一是十)

  2、请同学们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个十时问:是多少?(板书:10个十是一百)

  请同学利益计数器,问:怎样表示10个十?

  3、如果要数的小正方体很多很多,就像体育馆里的人那么多,怎样数比较快呢?用你的学具试一试。

  请同学们汇报。针对“一百一百”地数问:为什么这样数?(比较快)问:10个一百是多少?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4、电脑显示前3个过程: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一百);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问:关于数数,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各小组讨论。

  小结: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数或者十个十个地数,一百一百地数,书较大数时要选择又快又准的办法。

  (三)课堂作业:

  1、数数。

  从一百就十一数到二百零一

  从九百八十七数到一千。

  要求:二人一组,一人数,一人听,交换进行。

  2、填空。

  (1)、10个一是()

  (2)、10个十是(),一百里有10个()

  (3)、10个百是(),一千是10个()

  3、教材第72页练习十五的第6题。

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4

  教学目标:

  1、将系数从千扩展到万。

  2、迁移能力-将数的认识与表达迁移到万将数位顺序表迁移到万。

  3、培养学生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组成以及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教学难点:建立“万”的数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 出示主题图:多媒体与投影片展示万人体育馆的俯视图,从A、B、C、D、F、G、H、I、J每个看台上都坐了一千人,E看台坐了636人。

  师:今天上海万体馆有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小朋友,我们先来估计一下有多少人在观看比赛?(由学生随意想个数)

  1. 出示具体数字,从以上资料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呢

  算一算,今天有多少人观看比赛?你是怎么算的呢?

  生:我是一千一千地加, 1000+1000=20xx, 20xx+1000=3000,3000+1000=4000,4000+1000=5000,5000+1000=6000,6000+1000=7000,7000+1000=8000,8000+1000=9000,9000+636=9636,生:我先数了一下,有9个一千,1个一千是1000,9个一千就是9000,9000加636就是9636。

  生:我是按顺序数:一千、二千、三千、四千、五千、六千、七千、八千、九千,还有六百三十六,就是九千六百三十六。

  二、感受问题。

  1.出示9636, 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万以内数位顺序表的建构;

  师:看到9636这个数,你想到了什么呢?

  生:比这个数大的数还有吗?

  生:这个数应该怎样读?

  生:这个数应该怎样写?

  生:这个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 小结并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万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 你能创造出千位左边的数位吗? 38000人到底是多少人呢?

  三、探究知识。

  1.师:谁能回答刚才小朋友们提出的问题吗?

  2.由学生总结归纳,老师板书

  写作: 9636

  读作:九千六百三十六

  这个数是由9个千,6个百,3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

  3. 谁会写几个数或读几个数考考大家吗?

  4. 学生动手操作,用千数图拼出万,并说说你是怎么拼出万的?

  生:我是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

  生:我是二千二千地数,5个二千是一万。

  生:我是五千五千地数,2个五千是一万。

  5. 多媒体演示:小丁丁、小胖、小巧和小亚在草地上用千数图拼出万。

  揭示: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就是一万。

  6.多媒体演示用小方块建构万以内的数。仔细观察:个、十、百、千、万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一万有10个千,一千有10个百,一百有10个十,一十有10个一。

  7.认识数位顺序表。

  师:你知道一万是几位数吗?你还知道我们学过哪些数位吗?

  生:我知道一万是五位数。

  生:我们还学过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8.我们一起来制作数位顺序表。

  师:万位后面还有数位吗?

  生:有!

  师:万位后面还有很多数位我们这堂课也说不完,那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

  生:省略号!

  四、巩固新知。

  “生活中的数”。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数”。

  在师生互动、师生交流中丰富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例:

  五、总结。

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5

  教案设计

  万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的第三阶段,但它的基本原理始终是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由于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抽象概念理解的能力还没有形成,因此在学生已有的对“个、十、百、千”四个数位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从具体的形到抽象的数的形成过程,理解并掌握“10个一千是一万”这一知识点,加深学生对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

  1.数形结合,层层递进,加深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从情境图入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的应用,接着让学生以正方体木块为素材,一千一千地数;再以计数器为素材,一千一千地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十进制计数原理,理解“10个一千是一万”。最后引导学生整理并制作数位顺序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与作用,探索数位顺序表的应用价值。

  2.由直观到抽象,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本节课教学注重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通过数星星的活动让学生充分地数数,在活动中深化学生对计数单位、计数方法的理解。再通过正方体木块、计数器逐步抽象,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概念的形成过程,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计数器 数位顺序表

  学生准备 计数器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课件,体会“大数”。

  (1)导入:同学们,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你们看,这是我们的'校园,请你们来读一读校园里的这些数吧。

  (2)学生尝试读数。

  (3)引导学生观看南京长江大桥图,并读数: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长4589米,铁路桥长6772米。

  2.揭示课题。

  师:看来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存在很多比千更大的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们。(板书课题:万以内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产生认识万以内数的需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探究新知,引导发现

  (一)教学例5。

  1.复习数数的方法。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学过哪些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学生集体汇报已经学过的数数的方法。

  2.引导学生数正方体木块。

  (1)引导学生先观察例5中的正方体木块,然后数一数。

  (2)学生集体交流数数的方法。

  (先十个十个地数出一百,再一百一百地数出一千,正好是一个大正方体木块,然后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

  (3)师生归纳: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万”也是计数单位。(板书)

  3.在计数器上从一千拨到一万。

  (1)请学生指出计数器上的数位。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拨一拨,并思考:当拨到九千时,再增加一千是多少?又该怎样拨珠呢?

  (3)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同时引导学生边拨边数,使学生明确:9个一千再加1个一千是一万,我们拨到九千后,再拨一千,应该把9去掉,并向前一位进1。

  (4)小结:计数单位“千”的前面是“万”,万是更大的计数单位。

  4.整理数位顺序表。

  (1)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数位。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2)借助计数器想一想这些数位的排列顺序。

  (从右往左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3)组织学生制作数位顺序表,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学生制作的数位顺序表,并说一说制作数位顺序表时要注意什么。

  (注意数位顺序表要从右往左,从低位到高位依次排列)

  (5)指导学生在数位顺序表上表示568和302,并读出这两个数。

  (6)小组讨论数位顺序表对写数、读数有哪些帮助。

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6

  教学内容

  四位数的读法

  教学要求

  初步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和读法,能够正确地读万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和读法

  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地读万以内的数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指名读出下面的数

  638 807 459 500 780

  二、 新授

  由三位数的读法引入,揭示课题并板书:四位数的读法

  1、教学法例5 指导学生看课本第33页例5的绘画纸,找出边长1 厘米的正方形。

  (1) 数一数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有多少个小方格?

  (2) 一横行有几个这样的正方形?一共有多少个小方格?

  (3) 两横行一共有多少个小方格?三横行呢?、、、、、十横行呢?

  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指出:万也是计数单位,它和千是相邻的计数单位,千位在右起第四位,万位在右起第五 位。

  2、教学例6

  (!)指导学生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从一千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千零二十。

  注意提示:拨一千零一十五时,应该用中指在个位上拨下1个上珠,同时用食指拨去4个下珠;拨一千零一十,一千零二十时,应该用中指和食指在个位上拨去9,再用拇指在十位上拨上1个下珠。

  (1) 从一千九百九十九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二千零五。要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数数,数到二十怎么样拨珠?指名回答

  (2) 从九千九百九十一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万。

  当数到一万时提问:该怎样拨珠?教师可在讲台上演示,使学生明确相邻数位的十进关系。要学生再数一遍。

  1、 第34页上面的'做一做习题

  要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数数,指名回答,共同订正。

  2、 教学例7

  (1) 教师在计数器上拨上3745。提问:这个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这个数是多少 ?板书:3745读作:三千七百四十五。

  (2) 用同样的方法教学第二、第三个计数器图里的数的读法。

  强调指出:中间有一具或两个0的四位数,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出来。

  3、 教学数位顺序表。提问:L我们学过的计数单位有哪些?从个位起,数位顺序是怎样的?

  教师板书数位顺序表,全班齐读几遍。

  4、 小结万以内的数的读法。

  全班阅读课本 第33---34页例5---例7,齐读万以内数的读法。

  三、 巩固练习

  第35页做一做习题

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7

  教学目标:

  1. 认识“万”这个计数单位。

  2. 发展学生的迁移能力:将数的认识与表达迁移到万、将数位顺序表迁移到万。

  3. 熟练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重、难点: 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 师:我们知道了三位数可以用多种表达方法,你能用什么方法表示967?

  2. 学生交流:可能有的表示方法:967=900+60+7 967=7+60+900 9 个百、6 个十和7 个一 7 个一、6 个十和9 个百 9 个方块、6 条横线和9 个点

  3. 师:这是一张数位表,从右往左依次是什么?(出示圆点和数位表) 4. 师:这些数分别是多少?并说说这些数的组成? 461 702 900 60 430 根据回答,板书: 读法 四百六十一 4 个百6 个十1 个一 数的组成 七百零二 7 个百2 个一 九百 9 个百 六十 6 个十 四百三十 4 个百3 个十

  二、中心阶段:

  1. 师:这里是什么地方?你知道这里一共能坐多少观众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 学生交流:9 个1000 人,再加上636 人,就是一共有9636 人。

  3. 师:你会在数位表里表示出这个数吗?怎么表示? (在千位画9 个点,在百位画6 个点,在十位画3 个点,在个位画6 个点。)

  4. 师:这个数大家会写吗?谁来写一写?

  板书:九千六百三十六 师:谁来说说这个数的组成?

  板书:( 9 )个千,( 6 )个百,( 3 )个十和( 6 )个

  5. 师:一千一千地数,10 个一千就是几呢?大家一起来从1000 开始数数。 1000 20xx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0000 十个一千就是一万。

  师:请你们看书,小丁丁用小正方体积木搭出了什么?

  师:10000 是一个几位数?我们要在刚才的数位表中再添上千位和万位,添在什么地方 呢?怎么添?

  师:数位表从左往右依次是哪些数位?(女生回答)从右往左又依次是哪些数位?(男 生回答)

  6. 今天我们学的就是万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出示课题)

  三、练习阶段:

  1. 把下面的数用连加形式表示。 32578 610 20xx 40600

  四、总结:

  今天你对哪个新知识最感兴趣?还有什么问题?

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8

  教学内容

  四位数的写法

  教学要求

  熟记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能比较熟练地写出万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

  熟记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教学难点

  能比较熟练地写出万以内的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填空。口答:

  (!)一个四位数,从右往左,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位。

  (2)一个四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

  (3)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位,这个数是()位数。

  2、写出下面各数:

  四百八十五六百零七八百七百八十

  3、口答万以内数的读法法则。

  二、新授

  揭示课题,板书:万以内数的写法。

  1、教学例8。

  (1)教师在黑板左边板书出示:一千三百四十二。

  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教师提问:这个数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这个数怎么写?

  学生口答时教师在数位顺序表下写下这个数。要学生注意观察:从高位写起,一千就千位写1,三百就在百位写3,四十就在十位写4,二就个位写2。

  (2)出示三千零六十九。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说说这个数的组成,对照数位顺序表写出这个数。指名回答是怎样写的?教师板书并指出百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

  (3)用同样的方法学习下面的数。说明千位、百位、十位、个位上没有的数,要在这些数位上写0。

  2、根据例8的写法过程总结万以内数的写法。阅读课本例8,齐读写数的'法则。

  三、巩固练习

  第36页做一做习题

  第1题要学生独立写在书上。应当注意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集体订正。

  第2题让学生检查各数写得对不对,把错的改正过来。再指名说出错在那里,怎么改正。

  四、课堂练习

  练习九第3―6题,8题。

  第3、4、6题直接做在课本上。第8题做在练习本上,做在集体订正。

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9

  教学目标:

  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并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开放性教学,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位数相同,最高位上的数也相同的两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具准备:

  算盘

  教学过程:

  先学探究

  比较大小:

  19○3819○129○12

  你是怎样比较的?让学生充分说一说。

  交流共享

  1、创设情境。

  张阿姨家刚装修完房子,从商场里面购进四种家电,分别是电视机宝宝、洗衣机宝宝、电冰箱宝宝、空调宝宝,四个宝贝可开心了,都吵着自己花的钱最少,最省主人的心。出示:你能帮他们判断一下,谁用的钱最多,谁用的钱最少呢?

  位数相同,首位不同的数的比较。

  听,电视机和空调吵起了,都认为自己的价格最低,你能帮他们判断一下吗?

  指名学生回答判断:

  学生1:2530不到3000,3180超过3000,所以2530比3180小。

  学生2:2530千位上2表示2个千,3180千位上3表示3个千,2千多的比3千多的小。

  总结:位数相同时,先比较最高位,最高位大的那个数大。

  位数相同,首位相同的数的比较。

  师:电视机没有比过空调,心里老不服气了,他去找电冰箱比一比。

  电视机和电冰箱都是2千多,怎么比较呢?请你们小组讨论一下,再回答。

  2、学生小组讨论。

  汇报结果,引导出示,首位相同的比较第二位,第二位大的那个数大。

  位数不同的数的比较。

  洗衣机看到他们三个吵架,也不甘寂寞,跳着说,我应该比你们都大吧?哪知道电视机、空调、电冰箱三个宝贝哈哈大笑,你们想知道他们笑什么吗?

  指名回答,引导:几百肯定没有几千多,所以位数多的那个数比位数少的数大。

  现在你们知道谁第一,谁第二?谁第三,又是谁是最后一个吗?

  总结: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大,位数相同的就比较首位,首位大的那个数大,如果首位相同的,就比较第二位,第二位大的那个数大。

  反馈检测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引导学生看左图,师接着上面的总结:位数相同的看首位、首位相同的看第二位,那么这两个数怎样比较大小呢?在小组里面交流一下。

  充分交流以后总结:位数相同的看首位、首位相同的看第二位、第二位相同的看第三位。

  出示右图,这两个数怎样比较。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后师问:请你们把这6题分为两类。

  在讨论后总结分成的.两类:位数不同的、位数相同的。

  师:位数不同的怎样比较?(位数多的那个数大。)判断1089○999。

  2、位数相同的怎样比较?(看首位,首位大的那个数大。)那么这6道题,哪几个看首位就能比较出大小了呢?(989○898、7890○8790。)

  首位也相同的怎么办?看第二位,第二位大的那个数大。

  哪几题可以通过第二位比较出大小了呢?(887○878、5680○5860。)

  1001○1010怎样比较呢?(比较第三位、第三位大的那个数就大。)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独立完成后交流,集体评价。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读题,梳理信息后问:小红的书可能有多少页?如果选300页,小红应该怎样说?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情境图后让学生小组讨论。

  依次解决这些问题。

  反思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习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归纳:万以内的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位数多的那个数大,位数相同的看首位、首位大的那个数大,首位相同的看第二位,第二位大的那个数大。就这样依次比较,直至比较出大小。(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课堂作业

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10

  教学内容

  三位数的数法

  教学要求:认识新的计数单位“百”和“千”。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借助计数器掌握三位数的数法,并在数数中加深对“十进关系”的理解。

  教学重点:认识新的计数单位“百”和“千”。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难点:借助计数器掌握三位数的数法,并在数数中加深对“十进关系”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提问:最大的一位数是多少?加上1位是几位数?

  2、 按照10、20、30、、、、、的.规律要全体学生数到90,再数91、92、、、、、、99。再加上1所得的和是几位数?

  3、 怎样数一百以后的三位数?

  二、 新授

  板书课题:三位数的数法

  1、 教学例子1

  (1) 出示小木块,一个一个地数,从1数到10,教师板书:10个一是十。提问:十里面有几相一?

  出示十个木块一条的实物或图片,一十一十地数,从10 数到100,提问:一百里面有几个一?几个十?

  板书:10 个十是一百。

  (2) 出示把10个小木条换成由100小木块排成的一层木块,说明数大些的数,可以一百一百地数,从一百数到九百。

  提问:九百里面有几个一百?再添上一个一百是多少?

  板书:10 个一百一千。

  (3) 全班同学齐读教师板书的内容

  教师说明百和千是新认识的计数单位,它们是相互紧邻的邻居,又称它们是相邻的计数单位。板书:相邻

  (4) 让学生看课本例子1的插图,齐读结语并回答:

  十里面有几个一?十和一有什么关系?

  一百里面有几个十?百和十有什么关系?

  千和百之间是不是十进关系?为什么?

  板书:一-----十------百------千。

  10 10 10

  (5) 小结:每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关系。

  2、 教学例子2

  用计数器帮助数数

  (1) 出示计数器,让学生说说从右往左每一档所表示的数位名称。重点认清千位在右边第几位,与哪一位相邻。要学生在计数器上找出千位。教师在个位上拨珠,学生回答表示的数是多少。

  (2) 教学例2的(1)

  借助计数器,教师拨珠,学生装数数,从一百起,一百零一、一百零二、、、、、、,当数到一百零九时,提问:“在个位上再加一个珠子,个位上就有几个一”“10个一是多少?这时该怎么样拨珠?”“各个数位上的数是怎么样变化的?接下去怎么样数?”

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有0)。

  2、能总结出读写万以内数的方法。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中间、末尾有0的万以内的数的读写

  教学准备

  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填空。

  1)在数位顺序表里面,从右边起,第一位是(),第二位是(),万位在第()位。千位在第()位。

  2)6个千,5个百,3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数是(),它的最高位是()位,是()位数。

  2、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学生在草稿纸上读数、写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分别在计数器上拨出4305、3003。

  1)学生看着计数器,分别写出这两个数,请一名学生板演。

  2)再写出这两个数的读法。

  3)说一说你是怎么写、读这两个数的。(分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结果。

  1)这两个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中间有1个或者2个0)

  2)你读了几个0?又写了几个0?

  (都只读了1个零。但“4305”写了1个0;“3003”写了两个0)

  3)小组再次讨论,为什么这两个数都只读了1个零,而写数的时候0的个数就不一样呢?

  (“4305”的十位上一个就没有;而“3003”的百位和十位两个数位上都没有。教师补充:0在这里占据了不同的数位,对吧。)

  3、你知道了万以内的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了吧。

  (万以内的数,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0。写的时候,不管那一位上一个数就没有,用0补足)

  评析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交流,既有利于学生体会知识间的联系,读数写数互相促进;又有利于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4、拓展思维训练——做一做第1题

  1)学生试做,小组讨论。

  2)汇报情况。

  这3个数与我们前面学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前面两个数不仅中间有0,而且末尾也有0,最后的一个数末尾有4个0)

  你读数的时候,读了0吗?

  (学生小声读,慢慢体会,在试着举例读。结论:没有读)

  也就是说末尾的0不读。

  写数呢?

  三、巩固练习

  1、教师报数,学生写数。7504800795003207

  2、写出下面各数。

  四千二百二十五千零四七千零六十八千零五十四

  (1)学生写出这些数。

  (2)请几名学生说出自己写出的数并全班核对。

  (3)说一说你怎样判断,每个数中的“0”分别代表着几个“0”。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的是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大家要记住的是不管是读数还是写数都要从高位往低位读写。写数时一定要看清这个“0”代表的是几个0,要弄清0所占的数位。

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12

  【教学内容】

  教材第83~86页例6、例7、例8,以及练习十七第5、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万以内数的调查、收集、整理,让学生初步感受多位数,培养学 生的实际分析能力。

  2.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会正确地读出万以内的数。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能力。

  5.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中间、末尾有“0”的四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具、学具准备】

  计数器、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数据资料。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课前收集资料,感知四五位数

  学生课前收集资料,写在卡纸上,并贴在黑板上。昨天同学们都收集了电脑的价格,现在请同学将它们贴到黑板上来,让大家来看看你的成果。

  二、分类

  黑板上有这么多数,请你先轻轻的试着读一读,然后观察这些数的特点,并?? 给这些数分分类。

  生:这两类数一类中有零,另一类没有零。

  三、互动新授

  1.读数

  (1)教学例7。

  出示例图。

  师:这些数同学们都知道它的组成,那你们知道这些有什么共同点吗?这些数怎么读、写呢?

  请学生说说一说例7的几个数室友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学生读出黑板上的数,教师板书。

  如,3090,读作三千零九十。

  (3)师:读了这些数,你有什么发现?

  这些书中,有的0读出来,有的0不读出来,教师板书后,让学生发现什么样的0要读出来,什么样的0不读出来。

  2.没有零的数的读法。

  你觉得哪一类数读起来比较容易?谁能来读一读?

  读这些数有什么好方法?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

  万位上是几就读几万,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是几就读几百……

  3.有零的数的.读法。

  这些有零的数你会读那一个?你能找出和他同一类的数吗?

  板书出示: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你还会读哪一个数?(末尾有0的数)找出末尾有0的数,

  读这些数,又有什么好办法?

  板书出示: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4.写数。

  教学例8。

  刚才还有一些小朋友收集的价格还没有展示出来,现在我就请这些同学来报一报,看你们能不能记下来。

  出示板书:几万就万位上写几,几千就千位上写几,几百就百位上写几……

  谁还能来报一报。(有0的数)

  出示板书: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四、练习与巩固

  1.完成教材第86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

  师请学生核对。

  2.完成教材第86页“做一做”第2题。

  在右面的空格上填上适当得数,说出每一小格表示多少?

  让学生标出3700,6500,和9900,说说找这些数的方法。

  3.完成教材练习十七第5、6题。

  (1)第5题,学生写出这些数。

  请几名学生说出自己写出的数,全班核对。

  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每个数中的“0”分别代表几个“0”

  (2)第6题。说说数的组成,让学生填写在书上。

  五、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学生自由发言。

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13

  第1课时(教研课)

  课题:数一数-千、万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摆一摆拨一拨估一估比一比等活动,对大叔有具体的感受,发展学生数感。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体验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叔的必要性。

  2、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具体情景,使学生对一千和一万有具体感受。

  4、让学生理解并熟记万以内数位顺序。

  教学难点:

  1、学生自主探索认识一千

  2、理解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教具:

  多媒体、课件、学具记数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我们所学习和生活的场所是-薛城双语实验小学。师播放课件,展示双语学校图片,师介绍。

  2、让学生说说从信息中能找到哪些数字信息,学生找到并回答。有二零零一、八十六、三点六万、四千、四十八、两千让学生说说那些数字是以前学过的,那些没学过。

  生活中还有学多这样的大数,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索认识千、万

  1、体会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1)感受师提供的大数

  师播放课件,有东方明珠电视塔、珠穆朗玛峰、星星和鸟类

  让学生说说是什么地方或说说是什么,它有多高或有多少。

  2)班内交流学生自己找的的大数。

  让学生在班内具体说说自己寻找到的大数。

  2、小组合作、自主探索认识千。

  1)估计大正方体中小正方体的个数

  师播放课件,展示100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大正方体。让学生估计一下有多少个,并说说自己是如何估计的。

  2)小组合作、探索认识千、万

  A、让学生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大正方体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正方体或借助学具数数有多少个。

  B、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

  C、班内汇报交流

  找学生到讲台前说出共有几个小正方体,自己是如何数的。用投影展示学生数的过程。其他学生质疑,该生释疑。估计学生能说出好正确的数法。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如果学生说的不到位,板书就在课件回顾中写)

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14

  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第73页例4、第74页例5、第78页练习十六T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10000以内的物体个数,建立10000以内数的概念。

  2、理解10个一千是一万,认识计数单位“万”。

  3、会读写10000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能说出100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数位的意义与作用。

  4、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

  过程与方法

  经历认识10000以内数的过程以及数的组成的形成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到10000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大数的价值,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认识10000以内的数,掌握数的组成和数位顺序表。

  学习难点:理解数位的意义与作用。

  学习准备:多媒体,计数器等。

  课前预习:

  调查生活中比1000大,比10000小的数据。

  教学流程:

  一、预习反馈:

  1、学生汇报数据。

  (1)学校操场跑道一周是250米。

  (2)小军家里到学校的路程是685米。

  2、揭题:

  看来生活中还有许多比1000大的数,你想知道吗?们就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

  (课件出示,学生试读,揭示课题并板书:万以内数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课件出示木块图)

  (1)数小木块。(课件演示,引导学生一千一千地数。)

  师:“这个方木块是由1000个小木块组成的,这些小木块可以用哪个计数单位来表示?”

  然后边出示方木块,边带领学生数数,当数到九千时,师:“再增加一千是多少?”

  引导学生推想出10个一千是一万,一万里有10个一千,并指出“万”也是计数单位,表示万的数写在万位上,万位在右边起的第五位。(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

  (2)用计数器数。请学生利用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没学具的可以在教具上数),从一千数到一万。

  2、练习数数(书上第75页“做一做T2”)

  (1)指导学生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从九百九十四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千。

  (2)从九千九百九十五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万。要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数数。

  (3)从九千九百五十起,十个十个地数到一万。

  当数到一万时提问:该怎样拨珠?教师可在讲台上演示,使学生明确相邻数位的十进关系。

  3、教学例5

  (1)出示木块图,师:这些木块里有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

  (2)用计数器拨出这个数(或在计数器纸上画出这个数)。

  (3)这个数是多少?你能写出来吗?怎么读?

  (对应计数器或数位顺序表板书:2356读作:二千三百五十六)。

  4、教学数位顺序表。提问:我们学过的计数单位有哪些?从个位起,数位顺序是怎样的?

  教师板书数位顺序表,帮助学生记忆。

  三、巩固练习

  1、第75页“做一做T1”(写出下面各数,并读一读,再说说数的组成。)

  (1)学生独立写在书上,同桌互读一次并说说各数的组成。

  (2)指名汇报。(汇报同桌刚才是怎么读?怎么说的?)

  2、第78页“练习十六T1”。

  课件出示,指名读一读各数。

  四、全课:

  你有什么收获?

【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相关文章: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04-18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05-27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15篇(推荐)06-30

三年级数学教案:《万以内数的认识练习三》06-02

二年级数学教案:《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06-02

数的认识教案07-2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07-09

10以内数幼儿园教案12-16

中班教案:认识10以内的序数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