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5-04-02 10:01:20 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中班教案集合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热门】中班教案集合6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会认读数字3和4,知道数的形成和所表示的数量。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红黄色气球各1只,统计表一张。

  2、数量1~4的点子卡片若干,彩色笔若干

  3、《数学》上P、2。

  活动过程

  一、游戏:数气球

  1、教师出示气球,让幼儿分别说出其颜色。

  2、教师拿出气球,让幼儿说出其数量。

  提问:想一想,怎样才能变成2只气球?

  启发幼儿说出;一只气球再添上1只气球,就是2只气球。

  3、引导幼儿说出这2只气球分别是什么颜色。再观察中让幼儿发现2里面有两个1。

  二、观察画册《气球飞了》

  1、看一看,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做什么?

  2、说一说,天空有几只绿气球?奇奇手里拿着几只绿气球?一共有几只绿气球?

  幼儿点数后知道:2只绿气球再添上1只绿气球就变成了3只绿气球了。

  3、教师分别出示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3,幼儿认读。

  4、引导幼儿点数红气球的数量,并说出用数字几表示,然后拿出相应的点子卡片和数字--

  数一数,黄气球和蓝气球各有几只?

  幼儿说出其数量后,教师出示数字卡片。

  使幼儿知道:4只气球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

  5、找一找,数字3和4分别隐藏再哪里?

  6、引导幼儿根据气球的`数量圈出相应的点子。

  三、讨论交流

  1、想一想,数字3和4还可以表示哪些物体?

  2、教师引导幼儿从活动室找出数量是3或4的物品,并在统计表中用绘画等形式记录下来。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大胆尝试绘画蝴蝶,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2、通过对故事的欣赏,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色,体验与好朋友相亲相爱在一起的情感。

  活动重点:感受朋友间相亲相爱的友好情感。

  活动难点: 能尝试运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蝴蝶。

  活动准备: 纸剪的各色花朵,范例,幼儿绘画工具,固体胶等。

  活动流程: 导入情景→体验情景→融入情景→延伸情景

  活动过程:

  一、导入情景

  幼儿仔细观察蝴蝶的外貌特征,并能说说蝴蝶长的是怎么样的。

  1、出示红蝴蝶:“小朋友们,你们好,你们能猜出我叫什么名字吗?”“为什么叫我红蝴蝶?”

  2、问:你们觉得我漂亮吗?漂亮在哪里?

  3、请你们猜猜我有几个翅膀?

  4、出示黄蝴蝶,问:这是谁呀?它有几个翅膀?它的翅膀上有什么花纹?

  5、看看又有谁来了?它身上的花纹是什么颜色的?是怎样的花纹?师幼一起来找对称的花纹。

  二、体验情景

  幼儿在体验情景中感受同伴间的友好情感。

  1、三只蝴蝶飞呀飞,飞到了一个美丽的花园,这时天下起了大雨,三只蝴蝶赶紧去找避雨的地方,它们找到了一朵大红花,它对红蝴蝶说:“红蝴蝶,你先来躲躲吧。”红蝴蝶摇摇头:“我们三个是好朋友,相亲相爱在一起,等它们找到躲的`地方,我再来躲。”

  2、大黄花请黄蝴蝶来躲雨。黄蝴蝶会怎么说?(幼儿说:我们三个是好朋友,相亲相爱在一起,等白蝴蝶找到躲雨的地方我再来躲。)

  3、于是白蝴蝶在大白花的家里躲雨,黄蝴蝶在大黄花的家里躲雨,红蝴蝶在大红花的家里躲雨。

  4、雨停了,太阳公公出来了,三个好朋友又在一起了。

  三、融入情景

  幼儿融入情景,扮演蝴蝶,自由绘画打扮蝴蝶。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奔跑跳跃的能力。

  2)、发展幼儿的弹跳能力。

  3)、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4)、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5)、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进行热身练习

  1)、队列练习

  2)、2路

  3)、四路早操

  活动过程

  1、导入:看小马王的动画片片断

  2、基本动作学习1连续向上向前跳2双脚向下跳跨跳过障碍

  3、进行游戏情景导入,幼儿扮演小马王,不怕艰难险阻,回来自己的马群

  困难1、要连续向上跳,跳过峭壁

  困难2、要从峭壁向下跳

  困难3、要跳出围栏

  4、教师小结

  5、放松练习

  安全警告

  1、跳跃时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设计整体难度

  2、进行游戏时教师要在一旁指导和保护幼儿以免伤到脚。

  活动反思

  活动中放手让幼儿尽情抒发、表现自己对活动的体验。因此,对于幼儿在各项活动中的表现,哪怕是粗糙的.、随性的,我都以表扬、鼓励为主,保持、强化幼儿对参加活动的兴趣。整个活动幼儿的积极性都很高,通过情境活动,幼儿完全融入到活动中。可见,情境教学对于一幼儿教学的确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前提是我们教师必须从教学目标出发,合理地设计、利用它。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童话故事,使幼儿初步了解小水珠受冷下落,

  遇热蒸发的自然现象。

  2、激发幼儿对雨水的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动画、图片。

  活动流程:完整欣赏→分段理解→摆放讲述→延伸活动

  活动过程:

  一、完整欣赏,引起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安静地看一看。后问:

  (1)刚才你们看到了一个什么故事?你看到了什么?

  (2)有没有什么地方没看明白的?

  2、结合幼儿的问题,老师也提出问题:

  刚才,小朋友提出了几个没看明白的'地方,老师也有几个地方没看明白,让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把这些问题弄明白。

  二、分段理解

  1、小水珠怎么会从天上落下来的?

  一起看第一段,并讨论,小结:“冷空气爷爷来了,

  小水珠们越变越大,终于从天上落下来。”

  2、小水珠们掉到了哪些地方?它们去那儿干什么?

  一起看第二段,并讨论,小结:“小水珠们落到了许

  多的地方,还认识了这么多好朋友。”

  3、小水珠是怎么回家的?

  一起看第三段,并讨论,小结:“太阳公公温暖的大

  手使小水珠们蒸发后,回到了天上。”

  4、再次完整欣赏。

  (1)请个别幼儿说说小水珠怎么会从天上落下来?去了哪里?最后又怎么回到了天上?

  (2)一起完整欣赏故事。

  (3)引导幼儿共同讲述小水珠从天上落下来,最后又回到天上的过程。

  三、摆放讲述

  1、提出要求:按顺序摆放图片,并讲述。

  2、幼儿摆放讲述,老师参与倾听。

  3、请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故事。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设计背景

  生活中幼儿对周围的环境和物品很感兴趣,尤其是幼儿们对小动物有着更深厚的喜爱,总是希望能和小动物们一起玩耍并且渴望获知它们的一些特性。因为幼儿们对小动物的这种特殊喜爱,我根据幼儿们年龄特点并且借助双语教材,设计了《可爱的小动物》这篇课程。

  活动目标

  1、了解常见动物的名称,形态及生活习惯。

  2、培养幼儿热爱小动物,喜欢小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让幼儿掌握常见动物的名称和特征。

  重点:用玩游戏的方法,能深刻的`了解动物们的一些生活特征。

  活动准备

  各种动物的卡片和大背景图1副。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 、组织幼儿安定情

  2、教师:今天老师将好多可爱的小动物请到我们班里来了,你们欢迎吗?

  二、展开部分:

  1,教师出示小动物的卡片,介绍小动物的名称,请幼儿跟着老师说动物的名字。

  教师逐一出示小动物的卡片,引导幼儿观察表述小动物的特征。

  例如:我们先认识一下小猫,

  提问:小猫的耳朵和尾巴怎么样的?小猫怎么叫?

  老师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述。

  2,玩游戏“看谁说得好”。

  当教师出示小动物的卡片,幼儿能够准确地说出动物的名称及叫声。

  例如:教师出示小样的卡片时,幼儿能说出:小羊咩咩咩

  3,教师:今天我们小朋友跟这么多小动物做游戏高不高兴?

  那我们现在把小动物们送到它们家。

  4、教师出示大背景图,介绍上面的房子,大门,小河,草地,天空,树等场景。

  5、教师:我们现在开始把小动物们送到他们家。

  例如:教师出示小猫,引导幼儿说:“小猫生活在房子”

  教师出示小鸭,引导幼儿说:“小鸭生活在水里”

  教师出示其他动物,鼓励幼儿说出:“ xxx动物生活在xxx(地方名)

  6、叫个别幼儿上前,老师说那个小动物的名称他们从卡片里面找出来这个小动物站在图片上合适的位子。

  三,结束部分: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除了这些小动物之外,还有那些小动物?它们都生活在什么地方?你们喜欢它们吗?你们会怎么样关心爱护动物朋友呢?请小朋友想一想,说一说。”

  教学反思

  《可爱的小动物》这篇课程最重要的是能使幼儿们能掌握常见小动物的名称和特征,以及掌握小动物生活的地方。

  平时幼儿们都很喜欢小动物,渴望和小动物一起玩耍,所以活动中幼儿们对此次课程的兴趣很好,积极性很高,玩游戏的时候积极举手发言参加了这次活动,幼儿们很快的掌握课程的内容,通过这篇课程,幼儿们对小动物的认识更加深厚了。

中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看手势编故事,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力求表现新颖、独特。

  2.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幼儿的词汇。

  3.懂得“美”与“丑”的含义。

  二、活动准备

  1.活动前让幼儿对各种手势有一定的认识,如:鹅、鸭等。

  2.制作投影(手势图)。

  三、活动过程

  (一)投影显示,激发幼儿学习手势的`兴趣,导入活动。

  1.这是什么?(小手)

  2.你知道小手在干什么吗?人不光嘴会说话,我们的小手也能“讲话”,能讲话的小手,我们说它是“手势”(丰富词汇“手势”)。

  3.这些都是我们常见的“手势”(指投影),你们知道这些手势是什么意思吗?例:竖大拇指的手势表示好、棒、了不起;摇手的动作表示不、不要、不行、再见等;招手的动作表示过来。

  (二)教师做手势,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1.有的手势让你联想到许多东西,现在我做一个手势,请你们动脑筋想一想,这个手势像什么,想得越多越好,不过,想到的东西要和别人的不一样。

  2.教师做手势,让幼儿动脑筋想,认真看,例如:这个手势像什么?(房顶、山峰、火箭……)教师可以创编各种手势供幼儿观察和联想。(如孔雀开屏、芭蕉叶、钩子、蛇头、鹅、狗、兔子……)

  (三)看手势编故事。

  1.师: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叫《美天鹅变丑小鸭》,这个故事片也是用手势讲的,奇怪吧,手势也能讲故事,不信,你们看。

  2.教师用右手做天鹅状,左手握拳,表演故事的手势动作,美天鹅昂起头向前走,走着走着碰到“拳头”(石头),美天鹅倒在“拳头”旁边。

  3.教师反复地做手势,然后将动作一一分解,引导幼儿讨论。如:“美天鹅在做什么?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最后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让幼儿懂得“美”与“丑”的含义。

  4.小结:表扬幼儿肯动脑筋,想得和别人不一样,鼓励幼儿今后多创编手势故事。

  四、各领域渗透

  科学:认识各种手势。

  健康:体育活动手影游戏。

  艺术:手势舞。

  五、生活中渗透利用进餐前后的时间,鼓励幼儿创编手势动作。

  六、环境中渗透让幼儿画手掌画,布置活动室。

  七、家庭中渗透让家长在与孩子谈话时,应用一定的手势,并说明含义,让孩子学会一定的手势。

  八、活动评价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的教案07-12

中班教案08-09

(经典)中班教案08-19

中班教案(经典)03-26

中班教案07-21

中班教案【经典】08-26

[精选]中班教案08-13

[优]中班教案08-30

中班拍球教案07-11

中班教案(必备)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