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心得体会>学习思修的收获和心得体会

学习思修的收获和心得体会

时间:2018-01-11 07:44:33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学习思修的收获和心得体会

  在学习思修的过程中,大家有着什么样的收获呢?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学习思修的收获和心得体会,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学习思修的收获和心得体会

  学习思修的收获和心得体会一

  中华民族曾以“道德文明古国”著称于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文化精神有着深厚的意蕴。爱国主义文化构成了我们这个伟大而坚强的民族的灵魂。回首五千年中华文明史,我们有理由为我们民族的文明史感到骄傲!

  一、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的表现

  爱国情素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从远古时代开始,先辈们生于斯,长于斯,利用他们的智慧和勤劳了解,熟悉着祖国的地理环境,并不断受惠,于祖国的物质资源,创造文化,积累文明。他们一代又一代享受着祖国文化的熏陶,又为促进她的文明奋斗着,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地对祖国产生了爱恋之情,并通过深化提炼,升华而逐渐形成和发展,成对民族对祖国真挚而深厚的爱。

  在历史长河中,而对异族的入侵,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和奋争。涌现出岳飞、文天祥、郑成功等数可敬可爱的民族英雄,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业绩。在近百年来的中国近代史上,爱国主义始终都是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精神的主题和核心要义。在任何一个独立自己的民族国家里,爱国主义都被看作是一项首要的公民美德,对于我们这个在近百年来历经多次民族苦难的国家来说,爱国主义更是支撑伟大中国人民为寻求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而顽强奋斗的巨大精神力量。

  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每一次战争都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的历史深渊。同时,每一次战争也使中国人产生震惊和民族危机感,爱国主义的精神日益增强。“救亡图存”之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近代中国出现的一切问题无不与这一主题,息息相关。无论是郑观应等提倡的“实业救国”,蔡元培等倡导的“教育救国”,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从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祝福避趋之”。到秋瑾的“拼将十万头颅血,敢把乾坤力挽回”。英雄的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尊严,为了祖国的强大。前赴后继。英勇奋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一次又一次地得到生动的诠释,有如烈火中腾飞的凤凰,历经无数次烈火粹炼,焕发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辉!

  一次次的爱国行动,共同构成了一幅中华民族“捐躯赴国难,视死息如归”的史诗般的历史画卷,也凝聚和闪耀着我们民族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的公民美德。我们有理由为祖国骄傲!

  二、以国家、民族为重是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

  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的祖国,如同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罗尔斯说,对于国家,我们只能“因生而入其中,因死而出其外”。它意味着作为国家的一员我们应该自觉意识到自我同国家之间“同呼吸,共命运”的生命同体关系,并基于这种生命同体的伦理关联意识和感情,自觉承诺“我们之为人民”对自己的祖国,民族,同胞的道义责任。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爱国主义的情感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祖国和民族的深沉热爱,包括对民族国家的语言、民族优良文化传统、国土、同胞的真挚热爱,对祖国的前途命运,国家事业及其富强与文明始终如一的关切和保护。

  要保护祖国优良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就必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近代史上,面对列强的分割,面对祖国的落后,部分激进分子主张一切采取“拿来主义”,甚至走向民族虚无主义的极端,民族虚无主义既否定我们的民族精神和独立品格,也彻底否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备受推崇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一种偃息民族自尊心的观点。我们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而且一度领导世界潮流,直到中国已走向衰落的20世纪。

  罗素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做出高度的评价:“中国的文明是世界上几大古国文明唯一幸存和延续下来的文明。自孔子时代以来,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和罗马帝国的文明都相继消之,但中国文明却通过持续不断的改良,得以继续下来。”又说:“凭心而论,我认为中华民族是我们遇见的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他还断言:“他们将在科学上创造世人瞩目的成就”。他们很可能超越我们,因为他们具有勤劳向上的精神,具有民族复兴的热情。

  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历史文化。区分精华和糟粕,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的文明成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新的生命,放出新的光彩。

  只有维护好祖国的尊严,不再蒙受“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羞辱;只有维护好祖国的独立完整和安定,才能维护好每一个公民生活和工作的自主、自由和安定;只有首先维护好发展好国家的根本利益,使祖国永远立于世界强大民族之林,才能维护好,发展好我们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实现我们追寻幸福的理想。因此,热爱祖国绝不仅仅是一种爱国情感的表达,或是一种伦理姿态的表现,更根本也更重要的是一种自觉的公民美德行动!

  三、新时代的爱国主义表现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但我们的爱国主义传统并未因为国家的安定科技的日新月异而消失,而是以新的形式存在和表达。在灾难面前,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国上下患难与共,前方后方同心协力,海内海外和衷共济,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以灾情为最高命令,以救灾为神圣使命,紧急行动,守望相助,倾力支持,无私奉献凝聚起抗震救灾的强大合力,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

  如在5.12汶川地震中,面对极其惨烈的灾难面对极其严峻的困难,广大军民临危不惧,奋不顾身,舍生忘死,哪里灾情危急就向哪里冲去,哪里有生死考验就向哪里挺进,哪里有受灾群众就向哪里集结,展现了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也展现了我们民族在新时代下的强大凝聚力和伟大的爱国主义。

  让我们一起为我们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中华民族为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骄傲!让我们一起衷心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万代千秋。让我们以我们的赤子之心,用我的智慧和热情,用实际行动承担起我们之为中国人的责任。

  学习思修的收获和心得体会二

  经常听爷爷他们老一辈讲过去的生活,吃大锅饭,集体劳动,大跃进,知情下乡,还有“四人帮”,红卫军,斗地主,三年饥荒等等,也许是远离了那个时代,没有亲身经历,所以无法体会到爷爷他们对现在生活的满足感。初高中也学习过历史,对中国及中国共产党有了一些了解,中国的崛起和发展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更离不开党的领导人的英明决策。

  经过这个学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全面学习,让我对党的思想和社会主义有了更深的理解。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进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也了解到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和经历的历史进程以及产生的重大理论成果;认识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各自形成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认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一直比较喜欢历史,所以对这门课也充满了兴趣,平时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但是还是不太积极参与课堂,就自己在下面看书听讲。很喜欢老师找的那些视屏素材,很有针对性和趣味性,学习到的知识也很多,比如建国初期的发展的纪录片,看到了在经过重重困难之后中国人们脸上的幸福笑容,他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勇气和毅力。最感动我的是那些为中国奉献毕生精力的革命前辈。从一位农民到一位国家领袖,是一段艰难的路程,也是时世造就的英雄,毛泽东从小心怀大志,参加革命,带领人民取得了八年抗战的胜利,其中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吃树皮的艰苦生活磨练了革命前辈非一般的耐力和毅力。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毛泽东在实践中探索中国的出路,毛泽东思想逐渐形成了,历史证明他的思想是基于中国国情的。毛泽东思想大到可以指引一个国家,小到可以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经典语录,确实给我们在学习生活工作方面有很大的启迪。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应该与时俱进,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

  生在中国社会主义,如果连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不知道的话,就枉费了老师的教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自己的路,具有中国特色。

  我们大学生也应该具有时代感和建设国家的责任感,了解国家正处于什么阶段以及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它可以引导我们将来的选择的职业,实现自我的价值。邓小平说: “过去我们以农村包围城市,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这一点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书本里是没有的。现在我们还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里有继承的部分,有发展的部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准确地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样才是真正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以上是我学习这门课理论部分的一点理解和感想。老师除了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设置了三次实践课,让我们学以致用,亲身体会,用实践来检验真理。

  学习思修的收获和心得体会三

  记得刚进大学的我们向学长学姐打听课程的时候就听说思修课是一门学了等于没学而且超级无聊可以翘课的课程。当时的也许信了80%,但是想来想去总不能第一节课就翘吧,那也太不给老师面子了,好歹去听了无聊后睡个半节课也行啊。结果正是因为这一正确的选择(上了思修的第一节课)让我真心的喜欢上了这节课。

  原以为枯燥的纯空谈理论,“封锁”我们思想的思修课原来真实的情况并不是这样,老师刚上课就提出了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很感兴趣并且经常讨论的最近的网络上的热点问题,并让我们对此展开讨论,这让本来就对这些事抱有一肚子怨气,无处发泄的我们怎能放过这一次机会?课堂上,我们畅所欲言,同学们的讨论很热烈。老师从多角度,多观点给我们阐述这些问题的意义和影响。并在教学途中增加了许多视频的播放,这让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在2各半小时的课程中丝毫不感觉到时间的漫长和倦意。从郭美美到药家鑫案件每一个事例都无不蕴含着老师课后的多少准备工作,我们在获得走向社会的教育的同时也深深的被老师的敬业精神所感动。

  通过一学期的思修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学习思修的目的远远不在于考试,这门课程帮助我们大一新生陶冶了思想、净化了生活、认识了人生,让我们这些新生在大学里怎样为人做事处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人生灯标。

  思想道德修养的学习重点,是在充分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特征、历史使命与成才目标和适应转变、健康成长方面。生活对每一个人而言都是不容易的,把人生划分成若干个阶段,大学似乎是最美好、最重要的一段经历。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的第一章,就为我们详细而系统地介绍了大学生活,使我们对自己的大学环境有了全面的理性认识,在一些突入其来的问题,有了应对思想准备和认识方法,起到了引路标灯的作用,对大学生活中的为人处事有了指南和参考。

  对新生的我们,面临的问题和思想情绪不计其数,环境的陌生、生活的适应、学习的压力、情绪的波动,总能在人最脆弱的时候蜂拥而上,加之我们的心态并不成熟,很容易被困难折倒,进入误区。大学较以往的高中生活相比,完全是一种全新的阶段,少了拘束,自由多了一些;少了督促,自觉多了一些;少了古板,灵活多了一些。这些新的变化要求我们学会接受并且适应转变,健健康康地成长。我是一个男生,我所经历的坎坷生活,让我养成了内向的性格,遇到挫折常常是失望和沮丧、自暴自弃、自怨自叹,在学了《思想道德修养》课后,我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精神面貌也有了笑靥,性格也开朗活泼一些了。很有感触地认识到,所有的爱与恨、悲与喜、哭与笑、内向与外向都在缓缓落幕时,才恍然大悟地明白原来的这些心理活动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一种心态的缘故。正如《思想道德修养》课里强调的“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有了这种心情,增强了自己的自信。

  学了《思想道德修养》后,作为一名大学生,必须把理想信念放在首位,把它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奋斗动力和行为坐标。要认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着眼于实际学业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与发展,做到理论与实际、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是人生观教育的逻辑起点,只有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摆正自我的位置,才能正确回答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人生责任、人生态度、人生尊严等问题。勤奋刻苦学习,永葆理论上的清醒和成熟。

  政治上的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判别是非的标准。为此,要切实把学习作为自己的第一需要,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强化系统性、条理性,以勤奋学习为先导,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创造性开展学习奠定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从审美的含义、标准讲起,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美与丑,正确处理真善美的关系,创造美与享受美的关系,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塑造美的人生。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做诚实守信的大学生是对自己绝对的要求,敬业精神是成功者的必备素质,也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后,我对大学生活和学习环境充满了热爱,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处事,通过一些有益的活动,锻炼了自己能力,增强了自己的人格素质,完善了自己人格魅力的修养和陶冶。

【学习思修的收获和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1.思修个人总结

2.思修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3.思修社会实践ppt

4.思修社会实践报告

5.思修调查报告范文

6.思修社会实践报告模板

7.思修社会实践个人总结

8.思修社会实践报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