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新闻稿件

时间:2017-07-21 14:17:53 新闻稿 我要投稿

报纸新闻稿件

  摘要:互文性理论自上世纪60年代诞生以来,一直作为文学批评的一个工具被广泛使用,而将其运用于新闻传播学的理论与实践的分析、批评,则是近几年的事情,而且多是对单个英语新闻语篇的分析。

报纸新闻稿件

  本文拟跳出单个新闻语篇,以汉语新闻文本为对象,从报纸新闻稿件的配置角度,运用互文性理论及话语分析模式,分析报纸新闻稿件配置的篇际互文性及其对于话语秩序构建及受众阅读理解新闻文本的意义。

  关键词:互文性 新闻稿件配置 话语秩序

  互文性理论自上世纪60年代提出以来,一直作为文学批评的一个工具被广泛应用,而在不断的批评实践中,这一概念被进一步阐释、发展、深化、完善,并被发展成为后结构主义话语批评的新范式,运用于非文学文本的话语批评。

  从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国内有学者将互文理论运用于新闻文本的研究,不过,多数局限于单个新闻文本而且多采用英语新闻语料,本文拟跳出单个新闻语篇,以汉语新闻文本为对象,从报纸新闻稿件的配置角度,

  运用互文性理论及话语分析模式,分析报纸新闻稿件配置的篇际互文性及其对于话语秩序构建及受众阅读理解新闻文本的意义。

  互文性理论及其发展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又译为“文本间性”)是20世纪60年代法国学者朱丽亚·克里丝蒂娃首先提出来的一个概念。

  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为文学批评克服结构主义自足、封闭的文本观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理论工具,而更为重要的是,她将苏联著名文论家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作了介绍和阐释,并因此而使互文性这一理论得到深化。

  克里丝蒂娃1969年发表了《巴赫金,词语、对话和小说》一文,其中第一次提出“互文性”的概念并作出这样的定义:“任何文本的构成都仿佛是一些引文的拼接,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个文本的吸引和转换。”

  互文性概念提出后,罗兰·巴特成为这个概念的热情宣传者和积极阐释者,他在1973年为法国《通用大百科全书》撰写《文本理论》这一词条,其中用了很长的篇幅介绍克里丝蒂娃的互文性概念和建立在这一概念之上的文本理论。

  由此,互文性概念正式登堂入室,获得正统地位,并越来越受到文论界的青睐。

  其后,各种背景的'理论家们纷纷按照自己的理解和需要,对这一概念进行调整、修正和再阐释,并发展出解构的互文性与建构的互文性两条不同的线索。

  不仅在文学领域,互文性也成为后现代主义广义文化研究的一个武器,成了拉康、福柯和德里达等人的研究重心,“他们不拘泥于任何一个学科或任何一个文本的传统界线和规定,甚至理论与实践的区别,

  在不同类型的话语和不同类型的文本之间任意漫游,并同时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对它们作出新的阐释”。

  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的领军人物诺曼·费尔克劳夫的研究则为互文性理论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

  费尔克劳夫在其著作《话语与社会变迁》中表示,将互文性理念与霸权理论结合起来是一种极富成效的研究路径,有助于提示话语背后的意识形态,在广泛的社会文化生活过程中重现、诠释或者解读文本与话语的真实意义。

  费尔克劳夫的批评话语分析理论的核心概念一是话语秩序,二是互文性。

  费尔克劳夫“把话语秩序看做是以具体方式交织在一起的社会实践所构成的社会秩序在话语层面的体现,也是在具体社会领域使用的所有体裁和话语的集合”。

【报纸新闻稿件】相关文章:

1.报纸新闻稿件格式

2.报纸新闻稿件范文

3.新闻稿件播读稿件

4.会议新闻稿件

5.播音新闻稿件

6.播新闻稿件

7.新闻稿件写作

8.新闻稿件练习

上一篇:业务培训新闻稿 下一篇:煤矿新闻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