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读后感>历史乱套了读后感

历史乱套了读后感

时间:2017-03-11 19:23:4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历史乱套了读后感

  历史乱套了读后感,什么是历史,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历史乱套了读后感,欢迎阅读!

历史乱套了读后感

  历史乱套了读后感【1】

  本来在我们的世界上,整个地球的石头都是连在一起的,可是由于盘古开天地时力量无比大,所以把石头都震成了现在我们看见的小块块。

  但有一块石头例外了,它有一个故宫城那么大。

  人们千百年来都认为这是一块妖石。

  然而有一天,这块石头爆发了:天在震动,地在摇晃。

  突然,从石头里面窜出一只小猴子,他就是孙悟空。

  孙悟空取经回来后与白骨精结婚。

  住在盘丝洞。

  几个月后,他们生了一个女儿,取名叫慈禧。

  慈禧长大后就去后宫闯荡,果然很争气,立马变成了后宫的主角———太后,那个时候慈禧太后与十四爷已经有了四个儿子,二个女儿。

  而那个时候的皇帝则是在历代很有名的李清照。

  慈禧太后的四个儿子中有一位叫黄继光。

  黄继光长大之后就去当兵。

  之前他只会在军营里好吃懒做,所以有好多人都想把他移出战场,黄继光渐渐感觉到了什么。

  于是他决定干一次大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猛地冲上前去,用身体把炮口封住。

  其实黄继光在当时非常缺乏知识,他一直认为封住炮口只会使弹片卡在里边出不来。

  可结果并不是这样的,黄继光被炸的粉碎。

  黄继光死后,有一位叫董存瑞的战士为了纪念他,把黄继光的尸体缝了起来。

  并带着他经历了长征。

  董存瑞把黄继光埋在了喜马拉雅山的最高峰。

  在那里,董存瑞遇见了一个叫李时珍的姑娘。

  为了这位姑娘,董存瑞不再去宾营,而是与这位姑娘相爱。

  不久,儿子诞生了。

  二老把他取名叫毛泽东。

  董存瑞之后在战场上不幸牺牲。

  只有李时珍一个人把毛泽东带大。

  毛泽东的后代叫赵本山,他是如今有名的小品演员,但现在已退出。

  这就是我们的历史,大家知道了吗?

  历史乱套了读后感【2】

  当前,人们对“后现代主义”这个名词或许感觉有些陌生,其实在生活中都有接触。

  有些教师和学生也从不同的渠道,既受到了“后现代主义”解放思想、张扬个性等正面影响,也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负面影响,表现为躲避崇高、淡化理想、游戏人生。

  “后现代主义”是产生并流行于西方社会的一种理论和社会思潮。

  它不仅在建筑、文学、音乐、绘画等领域产生影响,还影响了哲学及社会价值取向的改变。

  “后现代主义”随着文化交流传入我国后,也成为中国学术和社会思潮的一个重要话题。

  “后现代主义”渗透在各学科领域并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也十分明显。

  20世纪90年代之后,人们觉得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有许多弊病,需要反思现代化(例如:科学技术广泛应用所引发的生态风险问题,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导致的贫富差距扩大,生活的商品化问题……),于是产生了很多“后现代主义”的著作。

  其实,“后现代主义”并没有一个严格完整的系统,人们对它的看法也各不相同。

  一种认为“后现代主义”是要颠覆一切价值追求,另一种认为“后现代主义”代表了对多元价值的诉求。

  “后现代主义”的确有许多片面性,“解构有余,建构不足”,但是从积极方面说,后现代知识观为人们提供了新视野,开拓了思维的新空间,中华传统文化的凝滞性的一面急需这种精神来激活。

  下面将我认识的“后现代主义”某些值得借鉴的积极因素和需要警惕的负面影响,分别加以分析和介绍。

  多元化

  “后现代主义”肯定了每一个个体的价值选择具有独特性,反对把某种价值观念定为绝对正确、必须选择。

  现在,不少教师对学生的不同见解都能够给予尊重,就体现了这种观念。

  正是在价值观念多元化、多样性的基础上,才使“宽容”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意识,成为了当今社会一种弥足珍贵的美德。

  正如哲学学者李德顺所说:“必要的宽容是缓解冲突的一种必要形式,把不可化解的矛盾留给时间和实践去解决,从而保持社会生机,保持生活丰富多彩、日新月异。

  对多元价值的肯定,其实也是对人的平等的主体地位的充分肯定。

  宽容实际上是人们寻求这些(主导)价值的一个必要前提。”

  人类不仅可以分为不同的个体主体,而人类自身也是一个作为整体存在的主体。

  前者使个体的价值选择具有多元性,后者则使人类整体的价值选择又具有一元性。

  这种一元化的价值选择,可以说正是多元化中的主导价值观念。

  这一主导价值观念,不是人们先前规定了的,也不是通过一方强加给另一方就可以成立的,需要处在不同文化之中的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通过相互商讨达成的。

  这种观念首先肯定多元价值,然后主张通过交往、商讨,寻求主导价值观。

  拥有不同宗教信仰、价值观的国家、民族,互相尊重,不再通过战争,而是通过交流、谈判、探讨,逐步达成一致。

  这些对于当前世界向前发展的需要来说,应该是一种进步。

  在师生当中,对于不同看法的相互尊重、宽容,对于价值观方面的不同见解,应该坚持探讨、学习、思考的态度,而不是采取强制、扣帽子的方法。

  但是,如果一味追求多元性、个性自由、不确定性,一味反对中心权威的存在,也会走向价值相对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甚至是无政府主义。

  “后现代主义”反对一切权威,颠覆所有传统,蔑视历史经典的特征,在中国大众文化中都有突出体现。

  在网上有的人以非议马克思主义为荣,以贬损中国传统文化为乐。

  对于有不同看法的人,动不动就以“脑残” “儒棍”加以讽刺。

  在追求商业利润和迎合大众感官享乐的驱动下,后现代大众文化往往远离和放弃了社会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功能。

  在打着“个性自由”的幌子下,把低级趣味甚至黄色淫秽的内容向思想不成熟的青少年进行传播。

  在多元文化存在的今天,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警惕“后现代主义”的这些负面影响。

  其实,价值的“一元和多样”是辩证关系,是对哲学中一般和个别、普遍性和特殊性对立统一的一种表达方法。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价值追求,但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也必须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灵魂,是社会发展道路的旗帜。

  一个国家必须要有成熟的理论或核心价值观,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思想理论,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及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国家发展道路。

  当前,中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要注意把握好价值多样取向与一元导向的辩证关系。

  每个教师和学生在自己富有个性的价值追求中,应该把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基础和核心。

  意义的可解释性

  任何概念都不是一个“孤岛”,概念的含义绝不会在自身的孤立中存在,它们在自身中保留着周围世界的“痕迹”,在互动中丰富着概念,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自然科学的对象是可重复的、没有目的与意志的,而人文科学的对象则相反,它是唯一的,以有目的、有激情、有价值观念的人们所产生的行为为对象,因此这一对象在性质上是具有意义性的。

  这种意义恰恰不是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发现规律得到解释,而是通过心灵的沟通、通过穿越时间间距所造成的语境差异而达到的对文本意义的理解。

  对概念和意义的解释,过去那种绝对化、孤立、不变的做法,的确不符合实际,应该进行深一步的探索。

  在我们教育领域,也会发现对概念一成不变的、绝对化的解释。

  例如,我们曾经对学生的水平用智商(甚至简单化到用考试分数)来衡量,但“多元智能”的出现,使我们有了新的视角。

  事实上,世界上的许多事物都是复杂的,待开发的、复杂的巨系统比比皆是,如人体系统、大脑系统。

  对待复杂性问题,用简单的方法、还原论的方法是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

  随着系统科学在物理、生物……等学科领域开展的跨学科交叉研究,以复杂性探索为中心内容、用系统方法进行研究的复杂性科学应运而生了。

  复杂性科学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相互依赖、互相促进,可以使我们获得更丰富、更接近事实的'认识。

  有人会问:假如意义是多样的,那么是否还有客观真理的存在?多值逻辑能够对此做出回答的是,介于真与假之间,仍然存在着无限多的逻辑值,它们既非完全真,也不完全假,而是具有不同程度的真。

  这同样意味着即使不同的意义解释,也可以有着不同程度的真实性与合理性。

  这个观点符合实际,非此即彼的观念曾经使我们遭受过很大损失。

  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许多人对此深有同感,我们不能把学生简单地分为好学生和差学生两类,因为在这两类学生中间实际存在着大量的学生是不同程度好和不同程度差,交叉、融合的表现。

  当然也不能走向虚无主义,即认为世界上无所谓真与假,因为在具体的实践当中,真的程度是相对确定的。

  “游戏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就对人生观教育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游戏的后现代主义”思潮放弃一切“意义”,提倡及时行乐或游戏人生的价值态度,以至有学者说,后现代遗留给人类的,除了游戏别无他物。

  对于这种彻底否定普遍价值和崇高意义的后现代思潮,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因为它完全陷入了“怎么都行”的价值相对主义,不仅抹杀了社会价值的正当性、确定性,也否定了人类精神真善美的意义取向。

  “游戏”的后现代思潮在“意义消解”上走得很极端,怀疑一切,解构一切,它嘲笑并否定传统文化中崇尚的精神追求,主张直接体验当下情境与感官享受,使人的生命本能获得最大满足。

  这种消极“玩世”的思想只会给人们带来游戏人生和纵欲主义的取向。

  有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就认清了这种思潮的危害,他明确主张:“教育中不能太有趣,应该让孩子正确地认识人生,不能让孩子误认为大人、小孩一生中都是游戏。”

  还有一些“后现代主义”作家,通过调侃的方式对一切崇高或有意义的东西重新解读。

  他们“既调侃生活中的虚伪和投机,也调侃生活中的严肃与残酷;既调侃人生的无意义,也调侃人生的有价值;既调侃悠闲自得的看客,也调侃忙忙碌碌的实干家;既调侃别人,也调侃自身;既不肯定什么,也不否定什么;不管是欢乐还是痛苦,不管是理想还是崇高,一概化为笑料”。

  受这种思潮的影响,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模仿时空穿越的手法,写了一篇《历史乱套了》的文章。

  这篇文章处处离开了历史的真实,把赵本山、黄继光、董存瑞写成了一个大家族的几代人,就离开了真;把英勇献身的英雄黄继光写成具有类似黑老大心态的人,说“他决定干一次大的”,无知到连“封住炮口只会使弹片卡在里面出不来”也不懂。

  这样的恶搞,是对烈士的不尊重,又离开了善;把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说成为了和姑娘相爱,“不再去兵营”,这样丑化英雄人物,哪里有“美”?   一个小学生写了《历史乱套了》,本不足为怪。

  但是,如果在“后现代主义”负面影响下,我们的教育思想乱套了,那就需要高度警惕。

【历史乱套了读后感】相关文章:

1.历史的选择读后感

2.历史名著史记读后感

3.寝室乱检讨书

4.为什么乱投简历

5.历史研究读后感

6.中国大历史读后感

7.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

8.心烦意乱心情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