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读后感>剑桥中国史读后感

剑桥中国史读后感

时间:2017-03-27 14:07:3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剑桥中国史读后感

  剑桥中国史读后感,中华上下五千年,怎么成长的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剑桥中国史读后感,欢迎阅读!

剑桥中国史读后感

  剑桥中国史读后感【1】

  《剑桥中国史》规模宏大,集中了西方研究中国史的许多学者的力量,是世界上极具影响的国外研究中国历史的权威著作,也是国际汉学研究的优秀成果。

  当然,作为外国人研究中国历史的著作,视角和本国文人相当不同,评价自然有褒有贬。

  因为书中很多时候评价历史事件时引入了很多地理划分因素,因此甚至有人评论此书为“帝国主义亡中国之心不死”。

  当然个人觉得这种思想过于极端,不过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剑桥中国史》的独特视角。

  由于时间有限,我只能选读其中的部分章节,其中比较有意思的就是春秋战国这一段时期。

  由于离今天年代已经相当久远,所以争论不大,定论已多。

  当历史的脚步踏入了中国的战国时期,社会景象的变化已然超越过往。

  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就是铁的广泛应用。

  战国时代,铁制用品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推广使用,这对于列国的经济、人口和军事等方面都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政治上的前进。

  由于农业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之中占据着最重要的资源的人——地主的地位有了提高。

  地主阶级也逐渐取代已经没落了的、在社会生存中失去主导地位的奴隶主贵族阶级。

  由于奴隶主贵族的没落,不少国家在吸取人才参与政治活动方面不再盯着以血缘为纽带的那种政治关系,反而注重从民间选取一些优秀的人才。

  举个例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同时,铁制品也进入了军队之中。

  一些国家开始部分出现了以铁制兵器取代铜兵器的军事装备替换现象,国家的军事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春秋时期的战争,往往在一两天内就完成,胜负一旦决定后,不可穷追不舍,那时的战争,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文明”的战争。

  战国时期的战争,往往持续数月甚至更久,规模更大,死伤也更为惨重,各国之间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往往不折手段。

  在这种前提之下,军事与政治的相互影响得以体现出来。

  当然,铁制用具的军事应用并没有真正成为列国军事实力对比的决定性因素。

  事实上,当时有一个国家并没有把铁制兵器大规模应用于军事之中,这个国家的军事装备主要还是青铜兵器。

  尽管如此,这个国家的军事成就却高于其他国家。

  没有错,这个国家就是秦国。

  秦国用它的青铜兵器征服了装备着铁制兵器的六国,因为,在冷兵器时代,武器并不是战争的决定性因素。

  在这里,我想套用一句现当代提得比较多的一句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推动了冶铁业,冶铁业促进了农业和军事的发展。

  除此之外,人口也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变化。

  农业的发展,意味着同样大小的土地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

  在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当年,人口必然随着农业的发展而增加。

  但是,战争的加剧同时也意味着人口的减少。

  只是相较于春秋时期而言,战国时期的人口从总体上而言应该还是增加的。

  毕竟,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而城市的建设相较于

  春秋时期也更加完善。

  城市的建设往往以国都为核心,许多国家的国都在当时不仅仅是该国的政治中心,也是经济中心。

  比较著名的城市有齐国的临淄、赵国的邯郸、秦国的咸阳等等。

  城市的建设,意味着经济种类的扩大化。

  城市以外的地方自然是农业发展的场所,而城市里则是工商业发展的优良场所。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一些闻名全国的商人,例如子贡(孔子的弟子之一)、陶朱公(原越国名臣范蠡),以及秦国统一全国之前的秦国相国吕不韦,这些都是一些很成功也很有名气的商人。

  在没有统一政治力量控制的前提下,商人们可以比较自在地走南闯北,在各地维持着自己的生意。

  从某种角度讲,战国时期也堪称中国早期商业的`黄金时期。

  思想文化的发展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由于春秋战国时期正值中国的大变革时期,许多思想家纷纷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等等,大力宣扬自己的主张,同时与其他学派思想相互批判、相互借鉴,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最为繁荣的一个时期,这就是思想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事件——百家争鸣。

  诚然,百家争鸣现象的产生,也与当时缺乏统一的政治实体予以牵制有关。

  这样就造成了思想文化的一种大繁荣现象。

  然而,这种思想文化的繁荣还是随着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的建立而湮灭下去。

  这是幸运?还是不幸?我实在说不好。

  总而言之,春秋战国这一时期,确实乱得可以。

  然而,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巨大变化,无不表明,中国真的进入了一个大变革的时期。

  这是一个很精彩的时代,也是一个很值得品味的时代。

  剑桥中国史读后感【2】

  差不多一年过去了(2013年3月28日-2014年3月19日),我看完了《剑桥中国史》已经翻译成中文的十一卷。

  《剑桥中国史》由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前负责人John King Fairbank费正清和英国剑桥大学教授Denis Twitchett崔瑞德共同主编。

  中文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

  包括《剑桥中国秦汉史》、《剑桥中国隋唐史上卷》、《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剑桥中国明代史上下卷》、《剑桥晚清史上下两卷》、《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下两卷》和《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下两卷》。

  《剑桥中国史》除了11卷中文版本外,还包括已经出版但未翻译的《剑桥上古史》、《剑桥中国五代十国及宋代史上卷》、《剑桥清代前期史上卷》,以及未出版的《剑桥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剑桥中国隋唐史下卷》、《剑桥中国五代十国及宋代史下卷》和《剑桥清代前期史下卷》。

  《剑桥中国史》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每一章都由不同的专家编写。

  因为中国有记录的历史长达三千多年,对所有朝代所有方面都精通的人恐怕还不存在。

  这些专家有华人、日本人、欧洲人,也有美国人,主编之一费正清就是举世有名的汉学家,另外对明代史有出色研究的黄仁宇也是作者之一。

  这些专家除了来自各个大学外,竟然还有像编写明代史上卷第三章“洪武之治”的纽约摩根保证信托公司的小约翰·D.郎洛瓦这样的人士。

  诚然,《剑桥中国史》并非只是这上百名现代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他们是在古代和近代历史学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来编撰的。

  中国的二十四史自然是最重要的引用来源,同时剑桥中国史还引用了几千年来众多中国历史学家的成果;除了中国人以外,毫无意外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被引用得最多。

  在最近几百年西方文明强盛以前,日本人研究和模仿的主要对象是中国。

  这也回答了当初朋友们关于外国人编辑中国史专业度和可信度的疑问。

  剑桥中国史涵盖的幅度非常宽广。

  除了一般历史书所着重讲述的政治史外,剑桥中国史还在哲学宗教思想史、经济史、文化等方面也花了相当多的笔墨。

  另外,剑桥中国史非常重视数据的使用,这在以往我看过不多的中国人编的历史书中较为少见。

  剑桥中国史让我大大开拓了对中国历史的了解,特别是从二十世纪以来的近代史。

  共产党执政之后,为了维护统治的正统性,和历朝历代一样,对历史进行了有利于自身的“篡改”。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时期和主题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民主试验、第一次国共合作、1940年后抗日战争的形势、新民主主义革命、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早期和红卫兵的宿命。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能够把这些历史在中国内地翻译出来,让我颇感欣慰。

  我实在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对照英文原版,以确认中译本是否以及有多大程度的删节。

  不够,中译本中包含了对三年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非正常死亡的估计,这个例子让我相信中译本即使有删减,也是非常有限的。

  剑桥中国史读后感【3】

  起初读这本书是源于给我们上中国近现代史老师的大力推荐,此君是一位讲课比较放旷随意却又是真正热爱历史、尊重历史、敬畏历史的好老师。

  上课第一天他就给我们提到了关于历史的不真实性的话题,然后推荐了《剑桥中国晚清史》这本书,他说这本书中有很多观点非常有趣,非常具有颠覆性,我自己也不是一个教材上写怎样我就相信它就是那样的人,所以这本书引起了我强烈的兴趣,决定好好拜读一番。

  关于历史的不真实性,可以这么解释,我们现在所读到的历史已经是过去时,已经没有办法完全真实地复原,关于历史的真假与否永远都无法有一个准确的定论,史书中言之凿凿的历史事件或许并不完全正确甚至有可能是与真实完全相悖的,历史人物更是如此,很多人并不是史书中记载的那样,比如提起刘邦很多人想到的只是他打败项羽那个刚愎自用的家伙建立汉朝的丰功伟绩,而提到秦始皇人们想到的大概也只是他的焚书坑儒与残暴统治,关于他们相同的一点是都很少有人去关注与他们所留给人们的普遍印象相反的那一面,好像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只有绝对的好或不好,就好像单选题,只能选一个正确答案。

  由此可以看出历史的不真实性对人们评判历史的标准有着怎样的影响,所以我们读历史不能以一种绝对的、没有转圜余地的心态去读。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无孰对孰错之分,但至少它应该是全面的而非片面的,更不能是以偏概全的。

  关于这一点书中并没有直接的表露,只是我自己读书的过程中根据此书中的观点及其特点得出的一些感悟。

  另一个其实就浮于表面却总是被人们忽视的问题,费正清先生在本书导言“旧秩序”中就提到了,费先生认为近代中国的历史充满了争论,主要原因是“普遍存在对历史的无知状态”,历史学的作用是了解所有有关方面的情况、动机和作用,如果只涉及冲突的一方而忽略另一方,就不能很好滴理解它。

  举个例子,书中认为1840-1841年的鸦片战争,中英双方的文件提供的都是官方的观点,而未详细记载战争期间普通中国人民的经历,(窃以为此处也应加上英国普通民众的态度及采取的行动,与中国方面形成对比,从而可以了解到普通大众对战争的影响与战争对普通大众的影响,但其实对这方面的历史记载少之又少,我们只能从战争的一个方面,即政府的角度来看待这场重要的战争),故表面上已经很清楚的事件依然未被人们充分了解,造成了“对历史的无知状态”。

  这个观点给我的启发是:即使我们无法了解到一件事情真实的情况,我们也不应该只针对它的一个方面盖棺定论。

  正因为史书记载存在片面性,所以我们才要全面地去看待一个事件一个问题,我们无法复原历史,但最起码我们应该尊重它存在时期的各种可能性。

  读这本书唯一让我觉得吃力的一点就是每一章节之间的衔接不是很紧密,很难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

  但瑕不掩瑜,它依旧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建议大家在研读教材记载历史的时候不妨读一读这本书,会有很多前所未有的收获。

【剑桥中国史读后感】相关文章:

1.中国史上最能吃的宰相

2.论语读后感-读后感

3.《童年》读后感-读后感

4.雷雨读后感-读后感

5.哈姆雷特读后感-读后感

6.红岩读后感-读后感

7.《活着》读后感-读后感

8.人类简史读后感-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