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职场文书>工作方案>局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局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时间:2017-03-09 14:23:59 工作方案 我要投稿

局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局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怎么样脱贫攻坚呢?看看局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吧!

局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局脱贫攻坚实施方案【1】

  20xx年是“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年,为圆满完成年度脱贫攻坚工作任务,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毕节试验区的重要指示、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全省扶贫开发大会、落实大扶贫战略行动推进大会、市委一届七次和八次全会、全市扶贫开发大会、县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为统领,按照《黔西县扶贫攻坚行动计划(20xx—2018年)》有关要求,深入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举全县之力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全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3.85万人以上(附件1),实现68个贫困村出列(附件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以上,巩固13个贫困乡镇“脱贫摘帽”成果。

  (二)具体目标。

  贫困乡镇“脱贫摘帽”成果巩固严格执行省定标准,贫困户脱贫和贫困村退出在坚决落实省定标准的基础上,分别达到或实现下列标准即可减贫脱贫。

  1.贫困户脱贫标准。

  在以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当年国家贫困标准的基础上,运用“四看法”进行比照,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达到“四有五覆盖”标准。

  即:有安全饮水、安全用电、安全住房和就业技能,实现入户路和院坝硬化全覆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农村合作医疗及医疗救助全覆盖、教育资助政策全覆盖、拥有1项以上增收产业全覆盖(或有固定资产等投资收益、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联结带动)。

  2.贫困村退出标准。

  贫困发生率原则上下降到5%以内,有不低于3万元的集体经济积累收入。

  同时达到“五通四有”标准。

  即:村村通水泥路(沥青路)、通客运、通宽带及电话,组组通公路及连户硬化便道,自然村通生产用电;有美丽乡村创建点覆盖,有达标合格的村卫生室和医生或执业(助理)医生,有村文化活动室和文化信息员。

  3.贫困乡镇脱贫摘帽(巩固)标准。

  贫困乡镇“摘帽”继续执行省定标准。

  已经实现省定标准“摘帽”的贫困乡镇,在“贫困发生率年度下降4.3个百分点以上”的基础上,年末农村可支配收入达到当年省定考核标准。

  报市进行年度复查,确保稳定脱贫。

  年终开展“脱贫摘帽”考核时,乡镇的贫困发生率低于5%的国定退出标准,可视为达到“贫困发生率下降幅度”指标要求。

  三、工作重点

  (一)抓好精准识别,夯实建档立卡

  1.摸准贫困人口底数。

  以现有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信息为基础,由驻村工作队、乡村干部以村为单位,对农村贫困户情况进行拉网式、地毯式比对排查,逐户逐人核实,核准贫困人口基本情况、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准确分类“两因户”“两缺户”“两有户”“两无户”。

  针对贫困户不同情况,分类指导,明确帮扶责任、制定帮扶措施、补充完善建档立卡数据,实行台账管理。

  (牵头单位:县扶贫办。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

  2.分解20xx年脱贫目标。

  按照相对集中连片的原则,在满足脱贫摘帽乡镇巩固和拟退出贫困村脱贫标准的基础上,

  统筹考虑年度拟脱贫对象,整村整乡连片同步推进,确定攻坚拔寨的主 “战场”和“靶场”,引导各类帮扶资源向贫困乡镇和拟退出贫困村聚集,锁定目标、集中力量打好脱贫攻坚战。

  (牵头单位:县扶贫办。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各帮扶单位)

  3.制定脱贫攻坚作战图。

  各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政府(办事处)按照任务提速、先易后难、前重后轻、精准脱贫、到村到户、分类指导、动态管理的原则,结合贫困乡、贫困村、贫困人口分布情况,制定脱贫攻坚工作计划,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认真制作脱贫攻坚作战图,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按图销号。

  县直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工作职能,针对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人口及脱贫计划制作脱贫攻坚作战图。

  (牵头单位:县扶贫办。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4.强化精准扶贫信息平台管理。

  建立县、乡、村三级贫困户联网管理台账,规范精准扶贫信息系统管理权限,由村第一支书或驻村(包村)干部担任村级建档立卡信息员(录入员)。

  实行扶贫脱贫信息月报告和月例会制度,以村为单位进行贫困人口基础数据和帮扶信息采集,做到建档立卡和帮扶措施等信息准确无误、更新及时。

  贫困户信息调查核实数据录入,要按照“谁签字谁负责、谁录入谁负责”的原则,经村支书、村主任、联系村负责人共同签字确认后,由村信息员录入《贵州省精准扶贫信息平台》。

  对因灾、因学、因病等原因返贫的,要按程序精准识别后重新纳入贫困户台账进行管理。

  对已有效脱贫的要做到精准退出贫困户台账系统。

  (牵头单位:县扶贫办。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

  5.加快扶贫大数据建设。

  按照识别对象精准、帮扶措施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管理精准、干部选派精准、管理监督精准、考核评价精准、督促检查精准、脱贫退出精准的要求,建成扶贫帮扶项目申报、审批、资金拨付、实施、监管、验收、报账、评估为一体的项目精准管理体系,按省、市时限同步建成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建成“扶贫云”,实现建档立卡数据实时更新、动态交换,确保对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户动态化、数字化、常态化精准管理。

  (牵头单位:县扶贫办。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

  配合单位:县财政局、工能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农牧局、民政局、教育局、卫生计生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场监管局、公安局、国土资源局、林业局、交通运输局、水务局、统计局、供销社、残联、气象局、供电局、人行黔西县支行)

  (二)明确帮扶责任,细化帮扶任务

  1.构建三级书记抓扶贫工作格局。

  紧扣“党委主责、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五个关键,建立脱贫攻坚责任链,层层签订责任状。

  县级负责做好资源整合、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大力推广七星关区扶贫资金配置“一市五金多套餐”经验和中建乡精准帮扶到村到户“红板经验”。

  乡村两级要抓好精准识别、项目到村、资金到户、措施到人等工作,承担直接责任。

  (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

  2.落实行业部门帮扶责任。

  县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本部门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充分发挥好部门职能和行业资源的作用,围绕年度脱贫任务,制定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具体责任人,将行业扶贫政策、措施、资金优先安排到拟脱贫对象。

  要对中央、省、市、县各项扶贫政策进行梳理,将政策条目转化为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确保各项帮扶政策落到实处。

  (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

  责任单位: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配合单位:各乡镇<街道>)

  3.落实包保责任制。

  按照省“五包”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作用,完善落实“县领导包村、乡镇领导包户、党员干部包人”的包保责任制,制定详细的包保工作计划。

  县、乡各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落实好结对帮扶责任,实现包保工作覆盖所有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确保帮扶干部到位,帮扶责任明确、帮扶措施具体、帮扶成效明显。

  县直单位主要结对帮扶重点贫困村(以一类贫困村为主),其余贫困村由乡镇(街道)具体结对帮扶。

  所有参与结对帮扶的部门和单位要在同步小康驻村干部结对帮扶的基础上,安排干部职工采取“1+N”或“N+1”的方式,结对帮扶本单位所帮扶村内的贫困户,实现“一村一扶贫工作队、一户一帮扶责任人”。

  各乡镇扶贫工作站通过党建信息平台,建立各乡镇“4321”帮扶群组,按季度向帮扶干部了解对口帮扶工作情况,记入信息库,存入云端,立档备查。

  (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

  责任单位:各结对帮扶单位。

  配合单位:县扶贫办)

  (三)落实帮扶措施,打好“六大战役”

  1.打好农业产业培育行动攻坚战。

  稳步推进烤烟生产,重点实施蔬菜、生态畜牧业、特色经果林、中药材、茶叶、马铃薯六大板块经济,通过产业扶持2.9万人,实现有劳动能力、有资源的年度拟脱贫对象产业覆盖率100%。

  发展烤烟4.8万亩,建成马铃薯种薯及商品薯基地6.5万亩、商品蔬菜基地27.8万亩,实现牛存栏14.1万头,羊4.1万只,鸡180万羽。

  新增特色经果林8.46万亩、高山生态茶0.5万亩,种植优势中药材5万亩。

  鼓励贫困农户按照“量化到户、股份合作、入股分红、滚动发展”的方式建立利益联接,每个贫困村建成1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引进1个与本村产业相关的企业),逐步提高贫困农户加入合作社比例。

  加大农业(扶贫)龙头企业扶持力度,新增市级以上农业(扶贫)龙头企业3个以上,县级农业(扶贫)龙头企业10个以上,带动贫困农户脱贫0.6万人。

  大力延伸种养业等产业链条,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带动贫困农户脱贫0.5万人。

  新增农业示范园区带动贫困户脱贫2000人。

  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完成1个旅游扶贫示范村规划编制,打造6个有影响力的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带动贫困群众脱贫600人。

  实施电商扶贫,通过发展电子商务销售带动贫困户脱贫600人。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引导500名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00人。

  (总牵头单位:县农牧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县林业局、扶贫办、烟草局、科技办、文体广电旅游局、工能局、供销社、人才办)

  2.打好基础设施夯实行动攻坚战。

  紧紧围绕贫困村退出计划,帮助群众搞好水、电、路、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现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脱贫0.6万人的目标。

  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座,中小河流治理1个,解决农村5000人的饮水问题;新建或改造电网线路104.36公里;实施2001年撤并建减少小村公路(通村公路断头路)硬化112公里,集中连片自然村寨内道路硬化448公里;68个拟退出贫困村通宽带和电话全覆盖;实施农村危房改造7969户,完成290户小康房建设。

  (牵头单位:县发改局、水务局、工能局、交通运输局、住房城乡建设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县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农牧局、水库和生态移民局、扶贫办、城乡规划局、供电局、烟草局、邮政局、中国电信黔西分公司、中国移动黔西分公司、中国联通黔西分公司)

  3.打好生态环境绿色行动攻坚战。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今年脱贫攻坚战的难中之难、重中之重。

  按照“政府引导、自主选择、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户施策、多元安置”的原则,优先对居住在地质灾害点、深山、石山、高寒、地方病多发等生存环境恶劣的农村建档立卡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实行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住房建设差别化补偿政策,重点推进整村整寨搬迁,完成易地扶贫搬迁5360人。

  充分整合造林绿化项目和资金,全力推进绿色毕节行动

  森林覆盖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造林合格率达85%以上;发展特色经果林2万亩,发展林下经济2万亩,新增覆盖贫困人口2.23万人。

  根据森林资源分布情况,让更多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为护林员,积极拓宽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渠道。

  实施环境保护工程,积极鼓励农户使用生物有机肥和测土配方施肥,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61%;城镇污水处理率达88%。

  (牵头单位:县林业局、水库和生态移民局、环境保护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县发改局、水务局、国土资源局、农牧局、扶贫办、城市管理局、交通运输局)

  4.打好美丽乡村靓丽行动攻坚战。

  按照“依山傍水、显山露水、亮出田园风光”的理念,整合农村危改、易地扶贫搬迁、小城镇建设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民群众集中建房,全面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

  20xx年,80%的行政村开展村庄整治,开展106个村“四在农家61美丽乡村”创建。

  重点选择林泉镇、中建乡、观音洞镇、五里乡、金兰镇开展整乡镇推进。

  (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县发改局、财政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城乡规划局、农牧局、交通运输局、环境保护局、水务局)

  5.打好人口控量提质行动攻坚战。

  着力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13.9‰、7.3‰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5.5%以上。

  全面落实教育精准资助,对就读高中阶段以上学校(不含研究生阶段)的农村贫困学生和对因灾因病等特殊原因返贫的非在册贫困户子女,落实高中阶段“两助三免(补)”、中职学校“两助三免(补)”、普通高校“两助一免(补)”,实现应助尽助、应免(补)尽免(补)全覆盖。

  贫困户适龄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85%,保持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85%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5%以上,确保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不因贫穷辍学;积极实施圆梦行动和适用技术培训等,对贫困家庭录取二本(含)以上大学的,实现圆梦行动应补尽补全覆盖。

  对农村贫困家庭中职高职一、二年级及教育培训一年以上的在校生,实现助学工程扶贫补贴全覆盖。

  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接受中职以上学历教育或接受职业技术培训后转移就业覆盖率达80%,农村贫困人口新成长劳动力参加职业教育培训的比例达100%以上。

  全年贫困家庭职业教育、技能提升和适用技术培训2400人,农村贫困人口转移劳动力培训200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50人;新(改、扩)建乡镇、社区和村级卫生计生服务中心(室)10个,贫困村有乡村医生或执业(助理)医生的比例达100%;贫困乡镇卫生院达标合格率达70%,村卫生室达标合格率80%。

  文化信息员贫困行政村覆盖率达45.4%,贫困乡镇综合文化站覆盖率达84.97%,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室)覆盖率达

  41.9%。

  20xx年,低保标准达到3060元/年。

  (牵头单位:县卫生计生局、教育局、民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文广局。

  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农牧局、扶贫办、团县委、妇联、残联,各乡镇<街道>)

  6.打好基层组织固本行动攻坚战。

  坚持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党建,继续巩固集团帮扶成效,深入推进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对贫困村的有效覆盖。

  抓好“三支队伍”建设,选好配强贫困乡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农村致富带头人。

  完善同步小康工作队和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管理和考核办法,落实工作经费,明确管理主体。

  建立派出单位和乡镇定期联席会议制度,派出单位和县组织部门联合制定考核办法,从严从实考核考察干部。

  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支持村集体牵头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农业产业项目,支持政府投资建设的公益性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所形成的固定资产交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持有和管护,彻底消除“空壳村”。

  拟退出贫困村集体经济积累不低于3万元。

  建立健全贫困村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经费稳定保障制度,完善村干部基本报酬和医疗、养老等保障机制。

  加强扶贫机构和队伍建设,所有乡镇(街道)必须于20xx年1月30日前完成扶贫工作机构设置工作,落实2至3个编制及人员专抓扶贫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经费保障,确保有专人管、专人抓。

  深入推进“千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积极开展“圆梦小康专家行动计划”、“千名科技人员包千村”活动、科技人员领办创办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发展项目等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农技人才在贫困地区助推脱贫攻坚的作用。

  继续深化“农民讲师”巡讲活动,加强农村“土专家”“田秀才”和返乡创业人才培训培养,着力建设一支植根于农村、创业于农业、带动农民致富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贫困村所在乡镇的党委书记每年参加1次以上县级以上的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80个学时。

  选优配强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实现全覆盖。

  每年在村(社区)中评选表彰一批“文朝荣式村党组织书记”。

  每年对贫困村的村干部进行1次乡镇以上轮训,其中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

  配齐配强贫困村的村民组长。

  每年培育贫困村致富带头人100名。

  贫困村农村青壮年党员每年接受1次乡镇以上的集中培训。

  (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农牧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县委宣传部,县委统战部,县委党校,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扶贫办、民政局、财政局、监察局、编委办)

  (四)完善进退机制,强化脱贫管理

  1.建立贫困户形象化脱贫指标考核体系。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围绕“六个到村到户”和小康建设“六项行动计划”目标任务,运用“四看法”对脱贫对象一一比照,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客观公正、群众信服的脱贫考核体系。

  (牵头单位:县实绩考核办。

  配合单位:各乡镇<街道>,县扶贫办)

  2.建立群众评议机制。

  各乡镇(街道)要根据年度脱贫情况,以户为单位对全部拟脱贫人口进行进村入户核查,要同群众一起算账,得到群众认账。

  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标准并稳定脱贫后,要在精准扶贫信息平台中标注清楚,实行逐户销号、精准退出。

  对因灾、因学、因病等原因返贫的,要按程序精准识别后重新纳入精准扶贫信息平台进行管理。

  (牵头单位:县扶贫办。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

  3.开展民意调查。

  要在脱贫对象联系电话中随机抽取10%以上的贫困人口作为调查对象,详细了解贫困群众产业扶持、危房改造、易地搬迁、教育培训、社会保障、水电路讯等年度项目扶持情况,及时了解年度拟脱贫对象的脱贫满意度。

  (责任单位: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街道>)

  4.落实摘帽不摘政策。

  对贫困乡镇提前或如期摘帽的,严格执行省级奖励政策,在攻坚期内各类扶持政策措施继续执行;对贫困农户当年脱贫的,教育类扶持措施从学生入学开始直到完成当期学段学业为止。

  其它到户的政策措施在脱贫后连续执行2年,省级以上明确扶持年限超过2年的按省级规定执行。

  (牵头单位:县扶贫办。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配合单位: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成员)

  四、实施步骤

  (一)需求摸底阶段(20xx年1月1日—1月25日):根据脱贫攻坚要求,对照贫困户脱贫和贫困村出列标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逐一摸准贫困村、贫困户的主要致贫原因和实际脱贫需求。

  在彻底盘清底数后,按照“相对集中、合力攻坚、定点消除”的思路,综合考虑板块经济、基础设施“六项行动”计划、社会事业等情况,明确脱贫攻坚的“战场”和“靶场”,整村整乡连片推进脱贫攻坚,为各部门(单位)的各类资源向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聚集提供支撑条件。

  各乡镇(街道)要将20xx年拟脱贫摘帽需要实施的扶贫项目建立台账,并于1月25日前报县扶贫办。

  (二)梳理汇总阶段(20xx年1月26日—1月31日):县扶贫办对20xx年度各乡镇(街道)扶贫项目台账进行梳理汇总,报县委、县政府审定后按要求上报市扶贫办。

  (三)组织实施阶段(20xx年2月16日—11月15日):实行落实普惠政策和整中连片同时推进相结合,对教育扶贫、医疗健康扶贫、金融扶贫等全面落实,对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等实行集中攻坚。

  各乡镇(街道)和县有关部门(单位)要根据脱贫区域和认领内容,于20xx年2月28日前制定“脱贫攻坚作战图”和《20xx年脱贫攻坚工作方案》,以正式文件印发并抄送县扶贫办、县实绩考核办、县督办督查局备案。

  对于贫困村退出和贫困人口脱贫的必须项目,县有关部门(单位)没有项目支撑的,由各乡镇(街道)安排财政资金或争取其它资金予以解决。

  (四)核查验收阶段(20xx年11月16日—12月20日):对达到脱贫标准的贫困对象,通过现场考核、第三方评估、满意度调查等方式,严格按照贫困户脱贫和贫困村退出标准,及时启动退出程序,按程序申请省级验收。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责任落实。

  着力抓好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双组长”责任落实,认真按照省“五主”“五包”责任制要求,着力建立健全贫困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制度,优化细化考核指标。

  坚决实行县对县直部门和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年度脱贫攻坚实绩“一票否决”制。

  县督办督查局和实绩考核办要切实加大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考核力度,坚持把推动脱贫攻坚作为督查检查和考核的重中之重。

  建立脱贫攻坚专项督查制度,对脱贫攻坚任务落实不力的部门和乡镇,由督查组向乡镇党委、政府提出整改意见。

  (牵头单位: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督办督查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县扶贫办)

  (二)强化经费保障和监管。

  认真研究中央和省的投资政策及方向,积极与国家部委和省直部门沟通对接,不断加大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着力扩大扶贫再贷款额度和政策补助规模。

  县级财政预算专项扶贫资金不少于1亿元,每年按每个贫困人口不低于150元的标准预算专项财政扶贫资金。

  以县为单位,着力对财政资金进行统筹、归并、整合,有针对性地对年度拟脱帽(退出)的贫困村和拟脱贫对象安排财政资金和项目,确保每个拟脱帽(退出)贫困乡镇、村有财政资金保障、每个拟脱贫对象有扶贫项目支撑。

  要充分发挥“民生监督组”和第三方评估的作用,围绕扶贫项目资金开展精准专项监察和专项巡查。

  要加大扶贫资金审计力度,集中整治和查处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从严查处截留、挪用、挤占、套取、骗取、浪费扶贫资金等违纪违法行为。

  同时,要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扶贫政策允许下,积极引导各地探索扶贫资金使用和管理新经验,不断激发基层活力和贫困群众的积极性。

  (牵头单位:县纪委、发改局、财政局、审计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成员)

  (三)创新金融扶贫。

  要及时组建扶贫开发投融资平台,承接和使用好国家通过专项建设基金、地方政府债务注入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本金,采取项目融资方式筹集低成本、中长期信贷资金、扶贫再贷款等专项贷款。

  要建立扶贫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县级注入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资金额2500万元。

  支持建立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为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村开发建设贷款提供信用担保和风险补偿。

  要落实小额扶贫“特惠贷”,由农商行向建档立卡贫困农户中有贷款意愿、有创收增收项目、有创业就业潜质的农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免除担保抵押、扶贫贴息支持、县级风险补偿”的特惠金融信用贷款。

  安排好专项扶贫资金和县级财政预算资金,足额补齐“特惠贷”实际发生利息。

  (牵头单位:县财政局、扶贫办、金融办、中国农业银行黔西县支行、农商行。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

  (四)注重宣传培训。

  宣传部门要准确宣传解读中央、省、市、县扶贫开发决策部署、政策举措,广泛宣传扶贫开发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营造全社会关注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

  黔西刊社、县电视台要开设专栏,对有关扶贫政策进行分析解读、滚动宣传。

  要结合“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1+10”配套文件,汇编“扶贫惠农政策口袋书”向县乡领导干部、乡村干部、“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发放,制作“扶贫政策明白卡”和扶贫政策落地操作流程图向贫困群众发放。

  要依托党校平台,组织所有乡镇(街道)党政正职、村支两委负责人和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进行全员培训,每半年开办1次县、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精准扶贫专题学习班,切实提振广大干部党员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提升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能力水平。

  要强化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培育新型农民,建设文明乡风,充分调动贫困群众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

  (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扶贫办、文体广电旅游局,各乡镇<街道>)

  (五)引导社会参与。

  充分借助民建中央、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和深圳市光明新区、东部十省市统一战线参与支持黔西建设工作平台,进一步加强汇报对接,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信息、技术和智力支持,凝聚各方力量推进脱贫攻坚。

  要加强与深圳市光明新区在经济协作、脱贫攻坚、园区共建、职业教育、人才交流、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对口帮扶成效。

  要开展好“10·17”扶贫日活动,不断拓宽社会帮扶渠道,建立和完善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制度,服务好集团结对帮扶工作,不断总结推广帮扶经验。

  (牵头单位:县委统战部、县扶贫办。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县委组织部、县委统战部,县发改局、工能局、农牧局、教育局、文体广电旅游局、投促局、卫生计生局、民政局、团县委、工商联)

  局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省委省级政府关于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饶发〔20xx〕11号)文件精神,为扎实推进我县精准扶贫攻坚战,尽快帮助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确保我县与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总书记“一个希望、三个着力”的重要指示为指引,遵循“单位帮村、干部包户、社会参与、民政托底、结对帮扶、精准扶贫、决战五年、同步小康”的要求,按照“找准原因、精准施策、建立机制、形成合力”的工作思路,以建档立卡扶贫对象为核心,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根本,对全县20个省定“十三五”贫困村和23327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实行精准扶贫攻坚,全力推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弘扬方志敏精神,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为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

  根据省委、省级政府“力争提前两年实现精准扶贫攻坚”的工作目标,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以下具体目标:

  (一)提前实现减贫目标。

  到2018年,全县力争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20192020年,进一步巩固发展精准扶贫攻坚成果,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确保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共奔小康不掉队。

  (二)贫困群众收入明显提高。

  保持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增幅,到2018年底,具备劳动能力但缺乏发展条件的轻度贫困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当地平均水平的70%左右;具有部分劳动能力、处于低保标准以下的中度贫困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当地平均水平的50%左右;进一步强化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处于重度贫困的农户的重点保障,提高标准,兜牢底线。

  (三)贫困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到2018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旧房改造任务全面完成,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贫困群众得到整体搬迁安置,贫困村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市平均水平,农民群众安居乐业。

  (四)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到2018年,有劳动能力贫困户都有一项以上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贫困家庭劳动力掌握一门以上就业创业技能,新生代劳动力具备转移就业基本职业素质,贫困家庭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

  贫困村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专业合作经营机制较为完善,基层党组织作用坚强有力。

  三、工作措施

  (一)按照精准到村到户的要求,科学制定精准扶贫攻坚规划。

  1.制定精准扶贫攻坚工作规划。

  要在全面摸清贫困村、贫困户、贫困状况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提前两年实现精准扶贫攻坚任务的目标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倒排工期,做好各类规划的相互衔接,科学制定精准扶贫攻坚规划,并纳入本级“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用统筹规划承接上级扶贫开发政策支持,抓好本地精准扶贫攻坚的组织实施,确保责任到位、工作落实到位。

  2.制定贫困村和贫困户具体脱贫计划。

  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案”的工作要求,制定落实每个贫困村、每户贫困户的具体脱贫计划,明确发展目标和脱贫路径,确保扶贫帮到点上、扶到根上。

  同时,将一些未列入省定“十三五”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差、贫困程度较深、贫困发生率较高的行政村确定为县(市)级贫困村,并制定脱贫计划,统筹各类扶贫资源倾斜扶持。

  (二)按照精准帮扶的要求,进一步加大社会扶贫力度。

  1.深入开展单位定点帮扶贫困村工作。

  深入开展县直单位定点包扶“十三五”贫困村工作,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单位帮扶。

  帮扶单位要成立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组建驻村工作队。

  按照帮制定实施脱贫规划、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帮发展扶贫产业、帮夯实基层基础“四帮”的要求,结合帮扶村实际,打好组合拳,坚持一帮到底,不脱贫不脱钩。

  受帮扶的贫困村要积极主动对接帮扶单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激发贫困群众自立自强、干事创业的信心,增强脱贫致富的合力。

  2.全面开展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

  县直单位干部采取“321”的方式开展结对帮扶,即县处级领导干部结对帮扶3户,科级干部结对帮扶2户,一般干部(职工)结对帮扶1户。

  其余贫困户由所在乡镇(场)干部(职工)包干托底,做到结对帮扶“扶贫开发户、扶贫低保户”全覆盖。

  帮扶干部要深入贫困户家中,详细了解贫困户家庭状况、致贫原因和发展需求,帮助制定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帮扶措施,积极开展送温暖、送政策、送技术、送项目“四送”活动,帮助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

  同时,各地对在扶贫对象户建档立卡之后因灾、因病等原因新出现的贫困户,要纳入全县结对帮扶精准扶贫信息系统,并落实帮扶干部给予积极帮扶。

  3.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结对扶贫。

  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结对扶贫工作,扎实开展扶资金、扶产业、扶就业、扶信息“四扶”活动。

  充分发挥“10.17中国扶贫日”平台作用,弘扬扶贫济困传统美德,多方发掘社会扶贫资源。

  (三)按照精准施策的要求,进一步加大专项扶贫工作力度。

  1.强力推进产业扶贫,夯实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基础。

  一是找准优势富民产业。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有利于贫困农户增收致富的产业项目。

  深入推进“一村一品”,逐步做大规模、做响品牌。

  二是提高贫困群众的产业参与度和受益度。

  建立企业与贫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完善“公司+基地+贫困户”、“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让贫困群众更好地参与产业发展、更多地受益产业发展。

  三是加大产业扶贫投入力度。

  充分发挥扶贫攻坚重点县和原中央苏区县省财政每年 1000万元的产业扶贫专项资金的作用,资金使用上要瞄准贫困村和贫困户,采取贷款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现金直补、产业保险和帮扶责任人携资结对帮扶等多种方式。

  对贫困户尤其是缺乏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结合土地山林流转、租赁或入股,积极探索扶贫资金出资折股到户的资产受益方式。

  2.强力推进扶贫移民搬迁,着力改变生存环境恶劣地区困难群众生存发展环境。

  一是加大扶贫移民搬迁力度。

  顺应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优化村庄、人口布局的要求,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采取“进城进园、集镇、中心村”梯度安置的方式,全面摸清底数,统一群众思想认识,按照整体搬迁的要求制定实施移民搬迁规划。

  二是加快农村危房改造。

  将贫困户全部纳入农村住房保障体系,优先安排农村危旧房改造指标,对特困扶贫对象住房救助实行“交钥匙”工程。

  3.强力推进贫困村村庄整治,大力改善贫困村人居环境。

  按照“整体推进、基础先行、改善面貌、提升功能”的思路,加大贫困村村庄整治力度。

  将贫困村宜居自然村庄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每年新农村建设村点安排对贫困村全覆盖,每个点叠加新农村建设资金和扶贫资金给予重点扶持,全面优化村容村貌。

  优先支持贫困村绿色生态环境保护和整治,土地整治项目优先向有条件的贫困村覆盖。

  加快完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力争20xx年全县90%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

  4.强力推进“雨露计划”培训,提高贫困人口就业创业的能力。

  一是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

  统筹农民工职业培训、农民适用技术培训、科技扶贫等政策,加强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增强其就地发展产业、进城进园就业、自我发展创业的能力素质。

  加大贫困户新生代职业学历教育培训力度,从而达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目标。

  二是创新培训方式。

  依托省、市、县职业院校资源,立足沿海发达省份的市场用工需求,集中在务工比较多的地区,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开展定单式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

  (四)按照精准发力的要求,进一步加大行业扶贫工作力度。

  1.大力实施交通扶贫。

  加快推进贫困乡村客运网络连通工程,改善运输条件,完善贫困村客运网络,提高贫困村客运班车通达率。

  加快贫困地区及农村客运站场建设,加快县乡道升级改造进度。

  2018年率先完成20个“十三五”省定贫困村25户以上宜居自然村的道路硬化,力争2020年全面完成全县农村25户以上自然村的道路硬化。

  2.大力实施水利扶贫。

  进一步提高贫困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程度,20xx年底全面完成“十二五”农村安全饮水建设任务,力争2020年基本解决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加强已列入全国近期治理规划的贫困地区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优先扶持贫困村小型水利建设,提高防汛应急能力,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在贫困地区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防洪减灾体系。

  3.大力实施医疗扶贫。

  一是将贫困村的卫生基础设施改造和卫生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扶持作为医疗扶贫工作重点,在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新改扩建项目方面,倾斜扶持贫困人数较多的乡(镇)村,从而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让贫困地区群众享有全县同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二是逐步扩大新农合报销药品目录范围,提高重大疾病救治水平。

  对农村低保、五保对象参加新农合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全额补助,在县级住院新农合补偿取消起付线,同时在新农合补偿基础上,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

  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推进“费用+病种”的医疗救助模式,突出重特大疾病救助,逐步提高支出型贫困低收入家庭重特大疾病患者的自负医疗费用救助比例。

  4. 大力实施教育扶贫。

  健全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政策体系,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直接享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就读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校等方面的资助政策,保障基本学习和生活需求。

  保证贫困家庭孩子上得起学,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

  支持加快薄弱学校改造,推进义务教育学校达标建设、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高校扩大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比例以及针对贫困家庭学生的各种资助政策落实工作。

  5. 大力实施文化扶贫。

  加强对贫困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在贫困乡村开展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在农户自愿购买接收设备的前提下,落实惠民补贴政策,免费提供中央和地方广播电视基本节目。

  加快贫困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提高宽带用户普及率,稳步推进宽带网络提速。

  6. 大力实施金融扶贫。

  一是建立金融扶贫优先工作机制。

  上饶银监弋阳监管办事处优先审批涉及有扶贫业务和“三农”贷款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人民银行弋阳支行优先办理上述金融机构与人民银行各项服务功能对接;优先满足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的支农再贷款和再贴息需求;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债、开办同业存单、大额定期存单,增加其资金来源。

  二是制定扶贫贷款发放指导意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向贫困村和重点扶贫开发项目发放贷款。

  督促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可贷资金70%以上留在当地使用并主要投入“三农”经济项目。

  督促辖区保险机构开发新的保险品种,满足扶贫经济和“三农”经济发展需求。

  7.大力实施保障扶贫。

  按照“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原则和“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实行民政救济“纯低保户和五保户”全覆盖。

  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困难群众实行应保尽保,并逐年提高农村低保保障标准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

  对农村低保对象中无收入来源、依靠自身条件无法改变生活状况的群众加大倾斜力度。

  进一步健全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完善自然灾害生活救助政策。

  加大分类施救的力度,对因支出型贫困造成基本生活严重困难的群体予以特别救助。

  逐步建立完善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制度。

  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孤残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保障力度。

  四、组织保障

  (一)落实精准扶贫攻坚责任。

  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贫困地区党委、政府要切实履行好精准扶贫攻坚主体责任,把精准扶贫攻坚作为今年乃至今后五年最重要的工作来抓,要坚持治标与治本结合、输血与造血并举,找准切入点、提高精准度,切实把各项政策措施扶到点上、根上。

  对精准扶贫攻坚埋头苦干并做出突出成绩的干部,提拔使用时优先考虑;对不胜任、不称职的,及时调整。

  (二)加大精准扶贫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要认真履行精准扶贫攻坚的主体责任,加大财政预算扶贫资金持续增长力度。

  实行扶贫开发“省级监管、市负总责、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县本级将调整财政支出分配结构,增加扶贫开发的投入,使扶贫开发资金增幅与财政收入增长水平相适应。

  要加强扶贫资金使用和政策执行的监管,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坚决杜绝侵占扶贫资金搞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对贪腐现象实行“零容忍”。

  (三)强化精准扶贫队伍建设。

  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处理好机构改革和强化扶贫工作机构建设的关系,进一步健全扶贫工作保障机制,做到机构设置、职能调整、人员编制、经费预算与扶贫工作任务相适应,并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各乡镇要在乡镇事业站所限额内成立扶贫工作站,配备专职扶贫工作人员。

  要加大贫困地区干部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

  (四)全面落实行业扶贫的职责。

  落实全社会共同责任,凝心聚力推进精准扶贫攻坚。

  县直部门要明确本部门肩负的行业扶贫任务,制定本部门加大精准扶贫的工作计划,并纳入本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要细化任务、倒排工期,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事业等方面加强行业扶贫任务的组织实施。

  要多方挖掘社会扶贫资源,凝聚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五)加强动态管理。

  建立全县结对帮扶精准扶贫信息系统,实行贫困人口和干部结对帮扶工作动态管理。

  每年一季度对贫困人口脱贫和干部结对帮扶工作进行一次动态调整,及时将稳定脱贫人口退出系统,将新增贫困人口录入系统,明确帮扶责任人,落实帮扶措施,确保贫困户帮扶全覆盖。

  各地各部门要认真抓好本方案的贯彻落实。

  各帮扶责任单位要制定本单位落实精准扶贫攻坚的实施方案,于8月5日前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备案。

  县委、县政府每年对贯彻落实情况组织专项督查。

  局脱贫攻坚实施方案【3】

  为深入贯彻落实《焉耆县20xx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施方案》(焉党办发〔20xx〕4号)精神,全面推进县交通运输局20xx年扶贫攻坚行动有力、有序、有效开展,结合交通运输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为引领,紧紧围绕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的历史任务,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提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部署,以加快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内容,全面加快交通运输扶贫攻坚步伐,为贫困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二、总体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把扶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发展问题和第一民生工程,以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和贫困村为主要对象,以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为着力点,因村制宜,因户施策,加大扶贫攻坚交通运输支持力度和精准度,集中人力物力,扎实推进贫困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破解影响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的交通“瓶颈”制约,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坚实的交通运输支撑,确保焉耆县20xx年贫困村北大渠乡北渠村脱贫摘帽、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的目标圆满实现。

  三、工作重点

  坚持整体推进与精准到村相结合,按照县委、政府扶贫工作总体安排部署,结合交通运输行业特点,20xx年县交通运输局主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扶贫攻坚支持力度。

  发挥交通行业优势,密切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提升全县交通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助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全县1个贫困村、937户236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奠定交通基础。

  全力以赴推进20xx年重点项目建设。

  加快314国道乌什塔拉-紫泥泉道路建设,力争明年顺利通车;加快314国道老油库-27团5.3公里、沙河工业园-交警大队1.2公里道路加宽建设,形成纵贯南北的交通大动脉,使我县成为连接南北疆的重要交通节点;积极争取实施G218线-河北巴州生态产业园道路等一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初步形成全县农村公路“相互贯通、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格局;继续推进“访惠聚”交通惠民项目建设,造福沿线群众。

  提高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水平,实施“安保工程”的实施,保障农村道路安全畅通。

  (二)优先改善北大渠乡北渠村道路基础设施条件

  北大渠乡北渠村为焉耆县目前仅有的自治区级贫困县,全村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23户,总人口1250人,居住维、汉两个民族,维吾尔族占总人口的90%,贫困户167户605人,其中:低保户41户53人。

  按照20xx年北渠村整村脱贫摘帽的目标,发挥交通先行引领作用,全力改善北渠村道路基础设施条件,修好“致富路”,促进农牧民增收,为北渠村整村脱贫创造良好的交通基础条件。

  20xx年全力争取北大渠乡北渠村通村油路建设项目,项目预计总里程13.5公里,估算总投资742.5万元。

  (三)巩固四十里城子镇麻扎村脱贫成果。

  四十里城子镇麻扎村为自治区级贫困村,20xx年实现脱贫摘帽。

  目前全村共有278户928人,劳动力536人。

  贫困户117户,366人,其中,回族3户11人、汉族19户71人、蒙古族21户63人、维吾尔族74户219人。

  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全力巩固麻扎村脱贫成果,进一步改善麻扎村道路基础设施条件。

  20xx年,实施麻扎村2公里通村油路项目,总投资60万元。

  (四)完成七个星镇乃木墩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任务。

  加大对定点帮扶村乃木墩村贫困户的帮扶济困力度,争取实现贫困户早日脱贫。

  乃木墩村辖有四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63户804人。

  贫困户8户21人,其中汉族6户12人,维吾尔族1户7人、蒙古族1户2人。

  继续加大乃木墩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完成2公里通村油路项目,为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便捷交通环境。

  依托“访惠聚”住村工作组,针对该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实际情况,配合村“两委”,因户施策,制定切实有效的帮扶措施,帮助贫困家庭增加收入。

  加强与财政、建设、民政、水利等部门的横向联系,协助贫困户争取免息贷款、富民安居房、低保等惠民政策,联动扶贫。

  根据贫困户现状,着力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引导,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致富信心。

  配合村“两委”,积极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积极争取资金扶持、技能扶持、就业扶持等多种帮助,“输血”与“造血”相结合、长期帮助与临时救济相结合、物质帮助与精神鼓励相结合,帮助其提高生产技能、提供致富信息和生产资料,解决种植养殖技术和资金问题,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引导脱贫致富。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县交通运输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实施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定期深入贫困村、住村点开展调查研究,部署和协调扶贫攻坚任务落实,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专人负责抓落实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加大项目投入。

  根据县域交通现状和贫困村交通建设实际,精准践行交通项目建设投入政策。

  主动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主动对接,主动汇报,千方百计争取更多的政策、项目资金扶持。

  进一步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倒排工作日程,落实工作责任,做好项目建设规划,切实加快项目建设力度。

  (三)营造舆论氛围。

  深入宣传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家一系列关于扶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和各项涉农惠农方针政策,增强干部群众打赢扶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加大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宣传力度,为交通运输扶贫攻坚工作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氛围。

  (四)强化考核督促。

  按照交通运输局扶贫工作要求,分解任务,责任到人,定期督查,对不能按计划完成扶贫任务,不认真履行扶贫职责的工作人员实行问责,考核结果作为年度综合考评重要内容。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季度向县扶贫办报送阶段性工作进展情况,确保扶贫攻坚工作有序推进,按期完成。

【局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1.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2.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3.脱贫攻坚战实施方案

4.镇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5.脱贫攻坚标语

6.脱贫攻坚讲话

7.局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8.脱贫攻坚宣传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