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教案集锦7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能自己读懂课文,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理解课文中某些词语的意思。
3、能从课文中感受到袁隆平搞科学研究的奉献和合作。
二、教学重点:
了解袁隆平的研究作出的巨大贡献。
三、教学难点:
能从袁隆平的具体事迹谈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具准备:小黑板。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解题、导入新课
父,本指父亲。这里指首先发明和创造某种东西的人。从称呼上就可以看出这些人取得的成就是非常杰出的、他们也是很受人民尊敬的。袁隆平在全世界首先成功地进行了杂交水稻的实验,所以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二、进行新课
1、初读课文
2、小组讨论
a、袁隆平为什么决心攻克“人工杂交水稻”这一世界难题?
b、袁隆平为了研究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和努力?
c、袁隆平的研究作出了怎样的巨大贡献?
3、回答问题,汇报讨论结果。
4、给课文分段,讨论段意。
三、:课文叙述了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过程中所经历的坎坷的取得的成就,塑造了一个不畏艰难、执着追求,最终实现了自己“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愿望。
四、作业设计:
谈学后的体会
五、我的教学反思: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让学生了解神话、传说故事的神奇。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习作: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有一定的条理,编写神话、传说故事。
3、我的发现:让学生从发现的角度区别形近字,增强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4、日积月累:了解成语构词方式、歇后语的类型,丰富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
5、成语故事:引导学生借助字词典等工具,学习成语,读懂故事,理解寓意。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教学口语交际
第二、三课时:习作教学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
教学过程:
一、教学口语交际
1、教师引入: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西门豹》《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几篇神话、传说故事,体会到神话、传说故事的神奇,优美生动的情节。你还知道或读过哪些神话和传说?今天,我们开展一个故事会,自己选一个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2、分小组互相介绍:每人介绍一个,讲的`故事要有一定的顺序,把故事内容讲清楚,听讲的同学要认真。
3、小组评议:谁的故事最吸引人,讲得清楚、有条理,情节生动、有趣?
4、评出小组的故事大王,帮助同学修改故事,讲得更生动。
5、全班交流,评出班级的故事大王,对积极发言、口语交际有进步的学生加以鼓励。
6、教师总结:神话、传说故事是我国文化的一部分,它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课后我们可以再选一些故事读一读。
二、教学习作
1、教师:上一节课,同学们互相介绍了自己了解到的神话、传说故事,被神奇的故事所吸引,如果你是神话、传说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你想变成什么?这节课,就给你一次变的机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围绕假如我会变,变成任何人、任何物,编一个故事。
2、明确习作要求:
(1)指明学生说说想象应从哪些方面去想,想些什么?
(2)教师补充:
想象要大胆,可以异想天开。
想象可以不拘形式,可以是古今中外的,也可以是未来的,还可以是自己设想的。
例如:你可以变成纳米医生到人体内旅行;可以变成神鸟守卫美丽的大森林,可以变成火星居民离开受污染的地球,并加倍珍惜火星清洁美丽的环境等。
(3)习作方法指导:
以《女娲补天》为例,讲清习作的方法。
叙述故事时要有一定的顺序。
故事中要有人物的真情实感。
叙述故事要具体,特别是个别情节要写清楚。
表达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3、学生自己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交流习作:选出写得好的习作,说说好在哪里?全班交流。
5、教师选出有特色的习作讲评。
6、学生根据自己的习作修改,同桌互改,提出修改意见。
7、举办假如我是XX主题班队会。
三、教学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词语。
2、教师指名读词语,注意正音。
3、结合词义,说出带点词的意思。
4、思考:你发现了什么?带点的字有部分部首与偏旁相同,但字与字读音不同,意思完全不同。
5、学生举例说说自己的理解。如:归与旧;狠与狼。
6、小结:注意区分形近字,正确书写。
四、教学日积月累
1、学生读读读写写读读背背
2、交流:成语有什么特点?
第一横排是数字式成语,第二横排是ABAC式,第三横排是AABB式,第四横排是反义词形式。
3、你在课外还能收集到这几种形式吗?试一试。
4、读一读,记一记。
读读背背
1、读一读,你发现这些词和我们学过的词形式上有什么区别?
教师讲解:这种形式叫歇后语,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比喻,后一部分是解释,也就是全句意思的所在。
2、学生结合前部分的故事,理解后部分的比喻。
3、读一读歇后语,你还发现本次出现的歇后语前部分的特点吗?
教师:前部分全是历史故事或神话故事。
4、找一找,哪些是历史故事,哪些是神话故事?
5、课外收集歇后语。
五、教学成语故事
1、教师引入: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一些成语故事,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个有趣的成语故事。
2、学生自由朗读故事。
3、引导学生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自学成语,理解喻义。
4、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说说自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5、作业:抄写、背诵日积月累。
语文教案 篇3
爸爸妈妈我》
教学目标(情感、技能、知识)
A1.说出自己的家人,知道爸爸、妈妈是家中一员。
2.能够认读字卡“爸爸”、“妈妈”、“我”。
3.知道爸爸、妈妈的性别。
4.知道要爱自己的爸爸妈妈
B1.在帮助下说出自己的家人,知道爸爸.妈妈是家中一员。
2.能够认读字卡“爸爸”、“妈妈”、“我”。
3.知道爸爸、妈妈的性别。
4.知道要爱自己的爸爸妈妈
C1.在帮助下说出自己的家人,知道爸爸、妈妈是家中一员。
2.能够在帮助下认读字卡“爸爸”、“妈妈”、“我”。
3.了解爸爸、妈妈的性别。
4.能够说“我爱爸爸妈妈”
教学准备:
1.音乐《我爱爸爸妈妈》
2.张雨平同学全家福照片,各人全家福照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今天啊,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小朋友们要静心地来听,听完后告诉老师,你听到了什么。(欣赏音乐《我爱爸爸妈妈》)
生:说一说听到了什么
师引导出爸爸妈妈家人
二、认识家人:
师:那么今天老师这儿有一张照片,请小朋友们来看看,这是谁?
1.出示一个学生的全家福。
2.提问:这是谁的一家。
3.老师介绍:张雨平家有3个人,张雨平,爸爸,妈妈。
4.你们自己家里有哪些人呢?
说说自己家里有哪些家人。(拿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
5.指着张雨平的父亲,提问:“这是谁。”
6.你的爸爸是什么样子的,爸爸是男的还是女的。
(A、B学生自己说,C跟说“爸爸是男的”)
三、认读字卡:
大家说的都非常棒,我们一起来认一认“爸爸”这两个字。
1.出示字卡“爸爸”。
2.老师示范认读。
3.老师带领学生读一读。
4.每个学生轮流练习读一读。
5.分组读一读。
6.生将字卡相对应的贴在爸爸身上。(C贴一贴,A、B评价)
7.老师评价。
四、教学妈妈
1.家中除了爸爸,还有什么家人。
2.出示妈妈照片,提问:“这是谁?”
3.师:妈妈也是我们的家人。
4.请指出自己的妈妈。
5.你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
6.妈妈是男的还是女的。(A、B学生自己说,C跟说“妈妈是女的”)
五、读字卡:
那么“妈妈”两个字是怎么样的呢?
1.出示字卡“妈妈”
2.老师示范认读。
3.老师带领学生读一读。
4.每个学生轮流练习读一读。
5.分组读一读。
6.将字卡相对应的贴在妈妈身上。(C贴一贴,A、B评价)
7.老师评价。
六、延伸(思想道德教育,师引导学生爱爸爸妈妈,并说出来)
刚才我们都认识了爸爸妈妈的字卡了,那么现在我们一起来介绍一下自己的爸爸妈妈好不好?
1.你们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A说,B复述,C跟老师读)
2.爸爸、妈妈辛苦不辛苦。
3.我们要爱我们的爸爸、妈妈。
读:我爱爸爸妈妈(C跟老师读)
4.你想为爸爸、妈妈做一件什么事情来表示你对他们的爱。(A、B学生说一说,师评价,C可做动作,适时鼓励)
七、总结
1.再读字卡
2.写一写。说出自己认识的笔画,写一写。(A、B自己写,C在老师指导下描笔画。播放音乐:《我爱爸爸妈妈》)
师小结: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记着今天在课堂上对自己爸爸妈妈所说的和想对爸爸妈妈做的,回家都对自己的爸爸妈妈说出来和做出来。
作业:
1.读词语
2.说出来:回家对自己的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我爱你”(ABC)
3.做出来:为自己的爸爸妈妈做一件事来表达对他们的爱(AB)
备注:A类目标:xxxxxxxxxxx
B类目标:xxxxx
C类目标:xxxxx
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蝙蝠碍的字形、字音,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3、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前预习:
1、读准生字蝙蝠碍的字音,说说它们的字形。
2、联系课文或等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敏捷 敏锐 障碍物 超声波 恩惠 洞察
3、朗读课文3遍,力争把句子读通,字音读准。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夜晚的实验》。通过课题,我们可以知道实验的时间是你知道是谁做了夜晚的实验吗?(板书:斯帕拉捷)
二、预习检测
过渡: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预习得怎么样,好吗?
1、读下列词语,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
障碍物 蝙蝠 敏捷 敏锐 喉咙
超声波 辨别 恩惠 洞察 苍蝇
(1)指名读,齐读,小组内检查读,读错的互相纠正。(看看谁读得既准确又流利)
(2)指名说说自己已经理解的词语。
(3)出示带有蒙薄的句子,指名读,指出多音字。
2、指名读课文。(抽读第二、三节)
3、小结预习检测情况。
三、新授指导
1、如果你来写斯帕拉捷这个实验,你会写些什么?课文中主要写了什么?请同学们读课文,思考:课文重点写了什么?哪些自然段写了?
2、下面请同学们反复读一读实验过程,把每句话读通顺了,再和小组同学讨论:斯帕拉捷做了几次实验,分别是怎样做的?(出示)
(1)小组学习(小组学习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让学生以比赛的形式来进行:我们看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任务,学习效果最好)(2)交流、分小组齐读。
3、问:斯帕拉捷在夜晚做这四次实验是为了什么?(如学生说不出来就安排在第一节的学习中)
4、让学生自由读第一小节,同桌说说:(出示)
斯帕拉捷 时,常常看到 现象,产生了好奇:
。
(1)学生自学,指名说。
你现在知道斯帕拉捷在夜晚做这四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吗?(引导学生抓住好奇的句子体会,并让学生就此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板书:揭开蝙蝠飞行秘密
(2)指导朗读,读出好奇。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蝙、蝠、碍
2、指名说写字注意点。
3、学生描红。
五、达标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一、二、三题。
(检测时可让小组内同学互相检查,自行订正)
六、布置下节课预习作业
熟读课文,思考《学习手册》一、二题,在自己的本子上练一练。
板书设计:
夜晚的实验
斯帕拉捷 揭开蝙蝠飞行秘密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表达的兴趣和欲望,培养表达能力。
2、能清楚地介绍自己的想法,并能够抓住同学的特点介绍。
教学重点:
能清楚地介绍自己的想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位老朋友,她就生活在我们中间,谁平时观察得仔细,谁就能最先猜出来。
下面请大家把可爱的小耳朵竖起来:
个子不高,身体较瘦,梳着个马尾辫,脸白白净净,平时爱穿浅黄色衣服,写着一手漂亮的字她是谁呢?
二、相互交流
同桌间相互描述,看谁猜行准。
要求:
1、首先要确定你平时观察最仔细、最了解的同学。
2、一定要抓住特征或特点,如他的样子、爱好、特点、习惯说清楚。
3、不能说出他坐在哪儿,姓什么?
4、语言要简练,吐字要清晰,猜的'同学要认真听。
三、说话练习
各组选一名同学到前面描述,大家猜。
注意:其他同学不许接话、抢话,要学会倾听。
四、课后作业
1、向爸爸、妈妈描述亲属的样子、特点。请他们猜。
2、把课堂上描述同学特点的句子写在日记本上。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研、究、报、选、洋、物、左、豪”8个生字,积累“研究、报告、今天、准备、海洋、动物、左挑右选、自豪”8个词语,学习新部首“牛字旁”。模仿“左(挑)右(选)”的形式,把词语补充完整。描写“物、研、究、选、左”5个生字。
2、默读课文。比较句子,体会:“蓝鲸一天要吃4吨虾,它的心脏像一辆小汽车那么大,舌头上可以同时站50—60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和心情。初步了解什么是研究报告,怎样制作研究报告,激发学生乐于探究的精神。
重点难点:
1、认识8个生字,积累8个词语。模仿“左(挑)右(选)”的形式,把词语补充完整。
2、积累课文中出现的`量词: 份 条 吨 辆 幅 种,学着正确运用。通过“吨、辆”等量词体会蓝鲸的庞大。
3、联系课文内容,了解制作研究报告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谈话:人们对一种现象或者一种事物,经过认真地观察、调查等写出的文章,叫——研究报告。
2、学习生字:研、究、报
研:(注意前鼻音,左右结构的字)
究:(注意音节中iu在一起调号标在后,上下结构的字,“九”字应先写撇再写横折弯钩。)
报:(左右结构的字,右边部分先写竖,再写横折钩。)
3、今天我们学的研究报告是丁丁小朋友写的。他对什么进行了研究,研究报告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4、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 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丁丁制作出这份研究报告,可真不容易啊!那他研究什么?制作的研究报告上有些什么呢?
2、学生自学。
3、交流。
丁丁观看了(海底世界)的录像,又在新华书店(左挑右选),买了一本《鲸的家族》,最后选择一种海洋动物(蓝鲸)做研究报告。他制作的研究报告由(文字和图片)内容组成的。
4、结合交流讨论,学习:“左”、“选”、“洋”、“物”。
(1)选——书空(注意笔顺规则:先里后外)
(2)学习新部首:“牛字旁”。注意“牛字旁”和“牛”字的书写笔顺的不同。
5、指名分节读课文。
三、小结复习。
1、比一比组词。
2、写字指导。
物:左右结构。写时注意左为竖画右为撇画的字,左竖应收缩上靠而右撇应舒展开。
究:上下结构。上下两部分各占一半。
选:先写里面,再写外面,“走之底”的捺尽量向右伸展,走之上的字,应上略大而下稍小,且紧靠左下。
左:横短撇长,横要写得平,字才会端正。
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语文教案 篇7
课前放歌曲《歌声与微笑》,师生拍手跟着吟唱,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同时为感悟课文内容做铺垫。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微笑,共同学习吧!
师:你看到了什么?(多媒体显示出一幅窗前飘着一个画着可爱小脸的红气球图。)
生:我看到窗户外面有一个红气球。
师:仔细观察,这个气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1:我看到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
生2:我看到气球上画的小脸是笑眯眯的。
师:看到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这个气球是哪儿来的?
生2:我想知道为什么要把这个气球放飞在窗户前?
生3:我想知道气球上为什么要画一张笑眯眯的小脸?
师:真会提问。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师手指课题,生齐读课题:22 窗前的气球。)
点评:观图质疑,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强烈愿望。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来自由地读课文。读课文前,哪个同学来给小伙伴们提个要求呢?
生:我希望同学们把生字字音读准,不认识的字请教下面的树叶,并多读几遍?
生:我希望同学们做到不添字,不加字,把句子读通顺。(生认真地自由地读课文,认生字。)
点评:通过学生自己提读书要求,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
师:谁来展示一下你的学习成果(课件出示带音节生字,学生个体展示读,生生挑战读、生生互评、师生互评)。
点评:通过自读、评价读、挑战读,激发情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轻松达到读准字音,突出重难点字音的目的。
师:看看这些生字朋友,想想你有哪些好办法记住它们。
生1:我会记“猜”,“情”的“忄”换成“犭”就是“猜”。
生2:科利亚的“科”就是科学的“科”。
生3:我给大家出个字谜:一个女孩在舞台旁边跳舞,大家猜猜我说的是哪个字?
生4:我会记“拴”,拴要用手,所以有个“扌”。
生5:我会记“逗”,那个“辶”像一匹马,马驮着豆角,就是逗人的“逗”。
师:你们真能干,会用这么多方法来记生字,下面我们来玩识字游戏。(学生开火车读生字,闯迷宫读词语。)
师:祝贺你们,送你们一份特殊的礼物。(课件出示写有“我会写”的智慧花。)
点评:注重情趣化识字,并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突出学生富有个性化的识字方法,并利用有趣的游戏及时巩固识字效果,并以“趣”来激发、保持学生持续学习的热情。
师:怎样才能把这两个字写得又正确,又美观呢?
(学生自己观察生字的特点,找出写好生字的关键所在,由学生自己来认识如何写好字,取代老师一笔一画的分析。师故意误写,让学生来纠正。生认真描红、临写,师巡视指点。)
师:写完了对照田字格中的字,自己评一评,写得好的,奖自己一颗☆,再和同桌看看、评评。
点评:注重学生的自评与师生、生生间的互评,使评价多样化,实现课堂上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
三、朗读感悟
师:认识了生字,再读课文,相信你们会把课文读得更加流利,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生选喜欢的方式:自己读、同桌读、小组读、和好伙伴一起读课文。)
师:你们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科利亚得了传染病住进了医院,同学们不能去看他,放了一个气球去问候他。
师:什么是“传染病”?
生1:像“非典”这样的病就是传染病。
生2:会传染给别人的病。
师:同学们,科利亚病了,住进了医院。
(课件出示科利亚一个人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着窗户的情景图,并配上让人感到孤独寂寞的低调音乐,教师入情地范读,生看图听读,引生入境。)
师:你有什么感受?
生1:我觉得很难过。
生2:我感到科利亚好孤独啊!(很难受的样子。)
生3:我有点想哭(眼圈红着)。
生4:我也想哭(泪珠滚动)。
生5:我觉得科利亚好寂寞,好孤单啊!
生6:老师,他哭了。
……
师:你们都是情感十分丰富的孩子,能通过朗读来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吗?请自己练一练。(生在音乐声中,入情入境地朗读。)
师:谁来读一读?
生:(含着眼泪)很入情地朗读。
师:都想用朗读来表达你的感受吗?让我们一起在音乐声中读读1~2自然段吧。(生齐读。)
点评:用CAI、音乐、教师的范读,充分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并通过多次不同层次地读,让学生自己接触语言材料,用他们自己对课文的感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和分析。
师:科利亚一个人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他不能和爸爸妈妈去逛公园,也不能和同学们一起游戏,他只能呆呆地望着窗外那一角天空,他觉得真没意思(板书“真没意思”)。(音乐停。)
师:此时此刻,科利亚呆呆地望着窗外在想什么?
生1:他好想爸爸妈妈来看他。
生2:他好想自己的病快点好呀。
生3:他好想和同学们一起玩耍,一起学习,一起做游戏。
生4:他好希望同学们来看他,和他讲故事,讲学校发生的事。
点评:换位体验,让学生融入课文情境中,激发学生内心情感。
师:正在这时,科利亚突然看到了什么?
(课件演示,一个气球摇摇摆摆地飘上来,在窗前停了一会,开始一上一下地动起来的情景图。)
生1:他看到一个红气球在窗前停了一会,还一上一下地动起来。
生2:他看到气球上画着一张笑眯眯的小脸。
出示句子:
① 气球上画着一张小脸。
② 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
师:读读这两个句子,你喜欢哪句话,为什么?
生自由读句子。
生:我喜欢第二句,因为第二句写出了这张小脸的样子很可爱。
师: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体会到这张小脸的可爱吗?(生有感情朗读这句话。)
师:读得多好啊,你们想读吗?
生:想。
师:一起读读吧。(生齐读。)
师:我看到了教室里有40张可爱的小脸。谁能用“可爱的”说一个句子?
生1: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可爱的洋娃娃,可逗人喜爱了。
生2:我的妹妹长着一张可爱的小脸。
……
师:当科利亚看到这个画着可爱小脸的气球,他怎么样了?(出示科利亚高兴地笑了的画面和句子:科利亚望着窗外那逗人的笑脸,高兴地笑了。)
生齐:他高兴地笑了。
师:我看到你高兴地笑了?看到他也高兴地笑了。谁来读读这句话,让大家都体会到科利亚高兴的心情?(生练习朗读。)
生:有感情而且带着表情朗读。
师: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吧。(生齐带着感情有表情地朗读。)
师:读了这句话,想想你能给大家提出一个什么问题?
生:他为什么高兴地笑了?
师:是呀,他为什么高兴地笑了,快和同桌认真读读4、5自然段,边读边想,想好了互相说一说。
点评:培养学生读中质疑和合作释疑的能力。
(学生同桌边读边议。)
生1:因为他看到气球上的小脸看上去很好玩、很逗人,所以高兴地笑了。
生2:因为他看到气球,知道同学们来看他了,所以高兴地笑了。
师:现在你们就是科利亚的同学,想一想你们在窗下是怎样把这个气球放上来的?想好后,在四人小组里商量商量,并试着演一演。(生分小组自由排练,师巡视并点拨。请一组同学合作表演。)
师:同学们,你们想通过这个气球对科利亚说些什么呢?
生1:科利亚,你好了吗?
生2:科利亚,祝你早日康复。
生3:科利亚,安心养病,听医生的话,快点出院和我们一起玩吧。
生4:科利亚,你看到这个气球,高兴吗?
……
点评:让学生把自己当作科利亚的同学,入情入境,成为剧中人,在角色体验中通过阅读、思考把自己的`理解用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同时用创造性的语言回答,体现了“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四、拓展
师:除了这个办法,你还有什么办法去问候科利亚?
生1:我放一只风筝,上面写着:科利亚祝你早日康复。
生2:我给他打电话,和他聊天。
生3:我给他写信,告诉他学校里的趣事。
生4:我折一架纸飞机,飞上去。
生5:我给他发手机短信。
……
师:有同学们关心他,想着他,想想没过多久科利亚怎么样了?
课件出示:想想说说:没过多久,科利亚……
生1:没过多久,科利亚的病好了,出院了。
生2:没过多久,科利亚出院了,和我们一起上课、一起学习。
生3:没过多久,科利亚回到了学校,和我们一起打篮球,踢足球。
……
师:科利亚得了传染病很不幸,可是他又是多么的幸福,因为有这么多同学关心他,让我们一起再把这个故事读一读吧。(生齐读课文。)
点评:延伸课文内容,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五、深化主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手指课题,生齐读课题)。
你喜欢这个气球吗,为什么?
生1:喜欢,因为这个气球很可爱。
生2:喜欢,因为这个气球给科利亚带去了欢乐。
生3:喜欢,因为这个气球让科利亚忘掉了病房的孤单。
生4:喜欢,因为这个气球给科利亚带去了同学们的问候。
生5:喜欢,因为这个气球带去了同学们对科利亚的关心。
生6:喜欢,因为这个气球传递着同学们之间的友谊。
……
点评:尊重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以巧妙的提问,让学生明白这个气球的重要意义,体会同学们的独特用心,从而深刻领悟同学间的真挚友情。
六、小结
师:说得好!这个红气球传递着同学之间纯真的友谊、衷心的祝福,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小伙伴听,让他们也喜欢上这个窗前的气球。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语文教案10-29
语文教案07-22
小学语文尊严教案06-20
《语文园地二》教案09-13
背影语文教案11-18
《语文园地八》教案11-15
小学语文穷人教案11-17
小学语文教案11-11
《语文乐园三》教案07-16
语文教案模板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