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9-02 11:41:51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合集(10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合集(10篇)

中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纸有吸水性的特点,感知不同材质的纸吸水性不同。

  2、经历简单的探究过程,用实验验证猜想。

  3、乐意动手操作,对实验充满兴趣。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带一盒水彩笔或蜡笔

  教师:纸花每人2朵(210*2=420),大水槽(15个),一个大水桶,一个小瓢

  教学过程:

  1、纸花涂颜色(12分钟)

  (1)大家看,这是什么?(纸花)

  (2)它是什么颜色的?(白色)

  (3)是的啊,我们每个人的花都是白色的,老师觉得好单调啊,你们想不想把它们涂成五颜六色的花朵?(想)

  (4)老师给每一个小朋友一朵小白花,请你给它涂上漂亮的颜色。

  要求:

  ①只涂一面。

  ②只涂花瓣,

  ③先把花瓣折出来,沿着折线画一条线,然后开始涂。(师拿出已经涂好的示范)你可以每一花瓣用不同的颜色,也可以像这样,间隔着涂颜色。

  ④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小朋友涂的又快又好!

  (5)发纸花,学生涂色,师巡视指导。

  (6)待学生全部涂完后,请学生把水彩笔收起来,放在桌子下面抽屉里。

  (7)接下来,请小朋友把纸花折成一个花苞,怎样折呢?(师示范)把每一个花瓣都向着花心折,一个接一个折。全部折好之后,用手按一下,一朵花苞就做好了!

  [设计思路:从一个白色纸花导入,引出色彩单一,动手涂色,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体验动手的快乐。]

  2、纸花开放(12-14分钟)

  (1)现在每位小朋友手里都有一朵漂亮的纸花苞,纸做的.花苞也能像真花一样一点一点地慢慢地盛开吗?(学生猜想,如果有孩子说能,问他是怎样做?如果孩子说不能......)

  (2)花苞放到水里后会怎样呢? (学生猜想)

  (3)你们想不想试一试?(想)

  (4)(师示范),我们把纸花放在水里,怎样放?花心向下行不行?斜着放行不行?

  (5)正确的方法是:把花心向下,轻轻的放入水中。

  要求:2个人共用一个水槽,给每个水槽加水。静静观察花苞的变化,实验介绍后, 请小朋友说一说,你的发现。

  (6)发水槽,学生实验,师巡视指导。

  (7)待实验结束后。学生的纸花苞均已开放。

  (8)教师提问:为什么花苞放在水中,花瓣会慢慢盛开呢?

  (9)(请小朋友发表见解,老师进行对比。)

  (9)小结:原来水用力挤进纸的纤维,纤维轻微膨胀,折痕处的纤维膨胀就使花瓣打开了,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10)整理桌面。

  (11)[设计思路:通过提问“纸做的花苞也能像真花一样一点一点地慢慢地盛开吗?”,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在动手之前讲明要求,然后思考“为什么花苞放在水中,花瓣会慢慢盛开呢?”,通过老师讲解,孩子亲手实验,感受其中的科学原理。]

  3、拓展延伸(4分钟)

  (1)这里有两个纸花苞,一个是平时用的白纸做的,另一个是用手工纸做的,同时放进水里,你觉得哪一个会先开放?

  (2)如果折一个小纸船,你会选择哪一种纸?

  [在了解了其中的原理之后,通过一个对比实验,进一步探讨花朵开放快慢和什么有关系。]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圆、三角形进行简单组合,表现出猪的主要外形特征。(重点)

  2、初步学会自己安排画面,添加相应的背景丰富画面。(难点)

  3、乐意在绘画过程中思考、克服困难、逐步提高组织画面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蜡笔,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玩具小猪,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胖胖的小动物,你们猜:它是谁呀?

  二、引导幼儿观察猪,并观看教师的演示,进一步了解、认识大肥猪的外形特征。

  1、大肥猪是什么样子的?

  2、圆圆的头上有什么?是什么形状的?

  3、身体像什么形状?

  4、身体的.后面有什么?下面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三、启发幼儿想象添画充实画面的背景。

  四、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五、展览幼儿作品,让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猪在什么地方,在做什么。

  六、音乐活动:小猪睡觉。

中班教案 篇3

  一、说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探索,理解序列规律排序。

  2、尝试按照几种特征规律排序,并在自主发现、操作中发展观察能力、理解操作能力。

  3、在情境操作中感受排序的乐趣,喜欢参加数学活动。

  二、活动准备

  1、场景设置:喜羊羊的新家,门前用皮纸按形状有规律铺成小路。

  2、材料准备:已设计好的客厅墙纸一份;操作材料纸。

  三、活动过程环节

  一:情境导入,感受按一种特征排序的规律。

  (教师事先在教室里布置好场景,红色正方形、紫色正方形、红色正方形、紫色正方形、红色正方形、紫色正方形铺成一条路。)教师:小朋友们,喜羊羊装修新家了。你们想去它的新家看看吗?

  (幼儿找小椅子坐下)教师:小朋友,你们刚刚有没有发现,喜羊羊家门前的小路是怎么样的啊?

  教师:它们是按什么特征有规律的排序的?

  教师:如果这条路要变得更长的话,接下去应该怎么样呢?我们现在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排一排。

  环节二:观察探索,理解按两种特征排序的规律。(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第一小环节:1、观察墙纸(按紫正、蓝三、黄圆规律排序),发现两种特征排序的规律。

  教师:喜羊羊为了装修新家,可忙了,他会忙些什么呢?

  教师:看,他在忙什么?(出示喜羊羊设计的墙纸)原来他在设计他卧室的墙纸呢。你们看,墙纸上有什么?

  教师:喜羊羊刚刚悄悄的`告诉我,他在设计这墙纸的时候,是按照两种特征有规律排序设计的,你们能找出来吗?

  (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墙纸特征——按颜色、形状两种特征有规律排序。)教师总结:原来,喜羊羊设计的客厅墙纸是按照颜色和形状两种特征有规律排序的。

  第二小环节:2、尝试操作,根据已有的规律完成墙纸。

  在幼儿理解了 按“红方形、黄圆、蓝三角形” 规律排序的基础上,教师出示没有制作完的墙纸人手一张,请幼儿根据规律进行操作。

  教师:哇,小朋友跟喜羊羊一样聪明呢。喜羊羊刚刚跟我说,想请你们帮个忙,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

  教师:这里还有好多没有完成的客厅墙纸, 你们能帮他完成吗?两个小朋友为一组,一起帮喜羊羊完成吧!

  第三小环节:展示墙纸,进行集体检验。

  环节三:自主创作,尝试按几种特征进行排序。

  师:喜羊羊卧室的墙纸还没有设计了,想让你们帮他设计。老师这里有好多漂亮的材料,你们可以用这些材料来设计墙纸。在设计前,请你们两个好朋友之间商量一下,要设计什么样的墙纸,想好了再动手,好吗?

  (幼儿两两分组讨论:按几种特征排序?怎么设计序列?幼儿讨论定下特征序列后,请他们动手操作设计。教师在指导时注意关注一些能力弱的幼儿,帮助他们。)教师:现在我来请设计好的小朋友来说一说,你们是怎么设计的,为什么这样设计?(表扬有个性的创作)教师:喜羊羊为了感谢你们为他设计墙纸,请你们吃星球杯呢!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积极动脑的习惯。

  2、通过比较,能够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苹果、桔子的特征。

  3、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各种水果

  2、并且能说出水果的特征

  活动准备

  冰糖橙、苹果、梨、桔子若干;水果刀一把,盘子一只。

  活动过程

  、出示各种水果,让孩子说出它们的名称。

  2、观察水果,说出它们的`外部特征。

  3、游戏:摸水果,增强孩子对各种水果的外部特征的感知。

  4、观察水果的内部特征。

  切开各种水果,让孩子观察水果的内部结构。

  5、品尝水果。

  (1)将切好的各种水果分别让孩子品尝,并说说其味道是什么样的?它们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将孩子眼睛蒙住后, 让他们来品尝水果,然后请他们说一说吃的是什么水果。

  6、活动结束:告诉幼儿多吃水果有利身体健康。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对于孩子来说,在课堂中出现一些新鲜的事物会高度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所以我选用对了本课,并运用了观察、触摸、品尝、介绍的方法来了解水果,这些环节的设计能够更好的让孩子集中注意力,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兴趣非常的高!同时向他们渗透一些蔬菜和水果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教育他们多吃蔬菜水果,不挑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观察小脚丫,了解脚的结构和作用。

  2、练习脚步的各种基本动作,锻炼脚部肌肉。

  3、激发探索身体奥秘的兴趣,体验同伴间相互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人手一张报纸,大灰狼标靶,布置大森林情景。

  活动过程:

  1、交代任务,激发兴趣

  教师指导语:今天,我们要到神秘的大森林去旅行,谁愿意和我一起去呢?别着急,我们还得先练练本领,特别是小脚丫的本领。现在,我们让小脚丫快快乐乐地一起玩一玩吧。

  2、观察小脚的外形特征,了解脚的作用

  (1)提问:小脚是什么样的,由哪些部分组成?(幼儿互相观察、讨论)小脚有什么用呢?(2)小结:脚由脚趾、脚面、脚底、脚跟等部分组成,我们的小脚不仅有走、跑、跳、踢、跨等本领,还会做小脚操呢!

  3、边念儿歌边做小脚操,锻炼脚部肌肉

  小蜘蛛,走钢丝,(两脚脚尖点地)

  走来走去真自如,(脚尖点地来回走)

  掉下来,别着急,(两脚来回摇摆)

  嘴里咬根保险丝。(两脚脚趾一张一合)

  小鸭,小鸭,(两脚来回勾脚尖)

  去捉大虾。(两脚脚趾一张一合)

  心里痒痒,(一脚脚趾挠另一脚底两下)

  翘翘尾巴(两脚轮流勾脚尖)

  嘴巴一张,(两脚脚趾用力张开)

  大虾蹦啦!(两脚打开用力翘起)

  4、游戏“碰碰小脚丫”

  幼儿(师生)之间相互用小脚丫碰碰对方的小脚丫,感受快乐。

  5、坐飞毯-练习夹报纸走和跳

  (1)出示“飞毯”-报纸,启发幼儿尝试用脚趾夹住报纸走或跳。幼儿四散练习时,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帮助能力弱的幼儿。

  (2)情景练习:夹着神奇的`飞毯去大森林旅行。提醒幼儿注意:一路上要小心,不能将魔纸撕破,先绕过“大树”,再跳过“陷阱”,走过“独木桥”,看谁先到目的地。

  6、游戏-赶走大灰狼

  (1)练习用脚撕报纸,锻炼脚部小肌肉

  教师示范用脚撕报纸。

  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练习撕报纸,要求:尽量用脚将报纸撕碎,并将撕碎的报纸检起团紧。

  (2)出示大灰狼,幼儿用石块(纸团)砸。随后,幼儿听音乐舞蹈,庆祝胜利。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尝试用小脚从事各种活动,如用脚画画,用脚检地上的东西等。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长方形,知道名称和基本特征,能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它们的异同。

  2.能在周围环境中找出象长方形的物体。培养幼儿对图形进行比较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2-54]各种各样的形状

  2.正方形娃娃一个;幼儿用正方形纸和长方形纸。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一、复习巩固对正方形的认知,引出课题。

  出示正方形娃娃,问:“这是谁呀?它叫什么名字?长得什么样?

  (请幼儿两人互相说说)

  小结:正方形有4条边、4个角,4条边一样长,4个角一样大。

  二、认识长方形

  1.操作感知

  (1)请幼儿自我比较:

  用正方形纸与另一个图形比较,数数边、数数角,找一找比一比,正方形与另一个图形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哪些地方不一样?

  (2)两个图形什么地方一样?

  (两个图形都有4条边、4个角,4个角一样大)

  (3)两个图形什么地方不一样?

  (另一个图形对边一样长)

  (4)请幼儿再次进行比较,将对边折叠验证是否一样长。

  2.让幼儿用语言说出长方形长的什么样,边用手指着边说

  小结:这种图形叫长方形。长方形有4条边、4个角,4个角一样大,对边一样长。

  三、游戏巩固:送图形娃娃回家

  方法:教师分别出示正方形妈妈和长方形妈妈的 头象,启发幼儿将自己手中的图形送到妈妈身边来,并说“我把X娃娃送回家”。

  请幼儿互相检验结果。

  四、数学课件演示:

  [2-54]各种各样的形状

  寻找法:启发幼儿课件中寻找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品。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8、9的数量。

  2培养幼儿注意倾听老师的要求,并按老师的要求进行活动。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大范例图——数量为5——9的数群卡

  学具:雪花片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复习感知7以内的数

  1)看数字做相应数量的动作。

  2)说数字举相应数量的数群卡。

  2、目测数群

  (出示数群卡)今天都来了哪些小动物?它们都来了多少?你是怎么看,怎么数的?(启发幼儿先看大数再接着数小数)

  3、给数群卡排队

  现在请小朋友来给小动物排排队。幼儿讲述,教师操作。“应该把谁排

  在最前面,为什么?现在谁的数量最多?

  4、引导幼儿感知8、9的数量

  1)现在请一个小朋友来给这些小动物,送圆点朋友。(请个别幼儿操作,根据数群卡数量,画出相应数量的圆点。要求其他幼儿在别人操作时,能够安静、认真的看。集体检查他的操作结果)

  2)做动作,进一步感知8、9的数量

  教师说数字8或9,幼儿根据要求做出相应数量的动作。(要求幼儿能够安静倾听,并按要求做动作)

  二、幼儿操作

  1、听数字,取雪花片

  2、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老师说数字几,你们就取几个雪花片。看谁拿的准确。

  三、结束部分

  1、表扬能够认真倾听老师讲,并能够安静操作的幼儿。

  2、组织幼儿收拾用具,结束本次活动。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人体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活动;

  2.知道人体上有许多关节,发现关节的有趣特点;

  3.懂得怎样保护自己的关节。

  活动准备:

  关节娃娃图片、幻灯片、音乐。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幼儿晨间活动图片)。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1.(出示图片教师依次提问)玩了什么?是怎么玩的?玩的时候身体的什么地方在动?

  2.组织幼儿讨论:运动时为什么腿、手、胳膊能动起来呢?

  3.师小结:这是因为我们身体的许多部位都有关节,是它们让我们在游戏时活动起来的。告诉你们哦!关节分布在我们身体的各个不同的部位,每个部位都有不同的名称和作用,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关节吧!

  二、出示关节娃娃,解说各个关节的名称和作用。

  1.我们先来认识腕关节,它的作用可大了,小朋友平时画画、拍球、吃饭都离不开它。(动一动)

  2.下面再来认识肘关节,我们平时做前屈、后伸运动或者趴在地上,小手放背后时都需要它的支撑。

  3.接下来我想考考小朋友,谁知道这个部位叫什么关节?它可以用来做什么?如:手臂上举或者往高处取东西,跳舞时都需要它的帮助。

  4.这是膝关节,他是一个很重要的部位,我们走路、蹲下、起立都需要它的.帮助要是没有它我们就不能做这些事情了。

  5.下面再来认识一下踝关节,这个部位靠近我们的脚,功能也很多:踢球、跑步、跳跃等等都需要它。

  6.最后让我们认识髋关节,平时我们扭一扭以及身体的转动都靠它的支撑。

  下面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来体验下关节的重要性。

  三、游戏“木头人”,引导幼儿体验关节的重要性。

  1.师幼进行木头人游戏。

  2.引发讨论:为什么木头人不能动?

  3.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人体如果没有关节行动起来很困难,有了关节活动起来很灵活方便。关节对人体活动和运动有很重要的作用。

  四、引导幼儿通过交流,初步了解在运动中怎样保护关节。

  1.师:我们做任何事都离不开关节的帮助,关节对我们的生活这么重要,那我们在运动中要怎么保护关节呢?

  2.哪些活动易致关节受伤?(幼儿自由说,想不起来时观看图片引导)

  (1)带球奔跑,收到对手干扰,易碰伤膝关节。

  (2)打篮球快步上篮、羽毛球跳起或踢足球抢投球时,跳起后落地不稳,或者踩到别人脚背,都会引起脚踝受伤。

  (3)日常生活中,挑、抬重物等动作,骑自行车匆忙下车站立不稳之际,长时间蹲着或半蹲着,都会导致关节损伤。

  3.如何预防关节损伤?

  师幼共同小结:我们在运动时,要用正确的方法和姿势,剧烈活动前还要进行准备活动,活动时注意不硬拉、拽同伴的胳膊,不推撞同伴;保护我们的关节不受伤害,受伤后及时找专业医生诊治。

  五、结束部分。(音乐游戏)师放音乐,幼儿随音乐自由的活动自己的关节。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意图:

  《小黑鱼》凯迪克金奖绘本, 作者李欧.李奥尼,一位色彩的魔术大师,采用了水彩拓画的技法,独特的绘画风格足矣激发孩子的兴趣。展现给我们的是一场美不胜收的视觉盛宴。绘本是一个有关生存的故事,透过勇气与智慧,小黑鱼战胜了入侵者,这个故事让幼儿了解“团结就是力量”的真谛。大班幼儿在生活中有遇到困难的实际经验,然而缺乏勇敢面对困难和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习惯,更不会想到请求别人的帮助。开展此次活动旨在让幼儿知道,集体永远比一个人更有力量。

  活动目标:

  1.了解《小黑鱼》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2.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感受不同情境下小黑鱼的心情,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黑鱼》白板课件、Ppt课件。

  2.金枪鱼一条、笔记本5台。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这是什么声音?大海里都住着谁吗?(幼儿说一说)

  (二)集体阅读第一部分。

  1.观察画面1,感受小黑鱼和小红鱼游玩的快乐心情。

  小鱼是什么颜色?在大海里做什么?

  2.观察画面2,体会小黑鱼孤单、伤心的心情。

  播放紧张音乐,谁来了?这是什么样的鱼?会发生什么事?

  小黑鱼心情怎样?

  (三)分组自主阅读,跟随小黑鱼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妙。

  1.自主阅读要求。

  2.分组观看电子书。

  3.反馈交流自主阅读内容。

  (四)阅读故事结尾,感受小黑鱼和小红鱼赶跑金枪鱼的快乐。

  1.观察画面,帮小黑鱼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2.游戏体验,感受小黑鱼和小红鱼赶跑金枪鱼的成功。

  (五)完整欣赏加深故事理解。

  活动延伸:

  1.李欧.李奥尼其他作品:《鳄鱼哥尼流》,《一寸虫》,《玛修的梦》,《田鼠阿佛》,《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小黄和小蓝》,《一只奇特的蛋》,《这是我的!》。

  2、海底世界还有哪些奇妙生物?画一画,感受海底世界的多彩与美丽。

  活动反思:

  幼儿天真幼稚,充满幻想。在活动中,运用绘本情节,恰当利用插图,挖掘教材中的想象因素,让幼儿在想象的.王国里学到知识、增添乐趣,帮助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运用灵活的教法,教会幼儿想象的方法,张扬幼儿个性,活跃活动氛围。语言想象训练培养幼儿口头表达能力,增强学习兴趣,一举多得。教师的责任就是鼓起幼儿想象的风帆,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乘风破浪,扬帆起航。

中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参加户外投掷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2、在游戏中,学习掌握投掷的基本动作。

  3、不怕困难,有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经了解透支的'基本动作要领:手臂弯曲、两脚分开。

  2、物质准备:沙包、呼啦圈若干、绳子、红黄绿即时贴、画有怪兽的图一张、别针一个。

  活动重点:

  通过游戏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投掷方。

  活动难点:

  学习手臂弯曲在肩上,两脚前后分开站立,身体后仰,利用腰腹肌突然发力,脚用力蹬地,甩手腕,靠臂力投向前方的动作。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一起做准备活动。

  (1)教师和幼儿边说儿歌边做动作,活动身体各部位。

  (2)教师带领幼儿玩“小小手榴弹”的游戏,徒手练习投掷动作。

  2、教师引导幼儿在游戏中积极、主动地探索正确的投掷方法。

  (1)玩“看谁投得远”游戏,请幼儿拿沙包尝试、练习投掷动作

  (2)讲解动作要领:

  两脚分开,前后站立,手拿手榴弹,手臂弯曲,举过肩,身体往后仰,预备开始向上投,投掷时,重心前移,靠腕力、臂力用力向前上方投出。

  (3)幼儿集体动作练习。

  3、竞赛活动。

  教师根据幼儿投掷情况,再次巩固方法,请投的远的幼儿示范,并帮助分数低的幼儿。

  4、集体游戏“打怪兽”。

  5、放松游戏:游戏“小飞机”

  教师带幼儿一起随音乐做放松身体的动作。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经典)03-26

中班教案07-21

中班教案08-09

[精选]中班教案08-13

(经典)中班教案08-19

中班的教案07-12

中班教案【经典】08-26

[热]中班教案03-20

(热)中班教案03-23

中班教案【热门】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