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11-04 08:19:16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经典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经典6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识字二的第4课以儿歌的形式,用明快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向学生揭示了生字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字的造字智慧。巧妙的会意字,让学生体会识字的乐趣,激发学生识字的热情。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能读准音,认清形。

  2、学写7个生字,能读准音,认清形,规范书写,正确应用。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不少的汉字,掌握了一定的识字,老师想考考你们,看看你们能不能用合适的方法来记住他,“明”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一个日,一个月”能不能简单点,“日月明”真聪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二第四课《日月明》

  二、初读识字:

  1、请小朋友们找开课本96页读课文,用你们自己的方法来识字,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找老朋友帮忙,好不好?

  2、生自由识字。

  3、找生读课文,矫正发音。

  4、集中识字:

  说说你怎样记住的生字“鲜、尘、尖、男、林、森、从、众、”这种识字方法好玩吗?“灭、看、休”中的人和手有什么变化?是啊,这是一种有趣的方法,还有好多字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记。是不是所有的字都能用这种方法来记呢?不是,真聪明,这种方法只能用来记这样的字,像这样的字我们把它叫“会意字”也就是说看见字就知道意思,你们明白这些字的意思吗?试一下用这些生字组词

  三、应用 :

  1、用生字组词,理解字意。

  2、读课后的读读想想中的词,识字。

  四、小结课后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识字方法,他像歌一样好记,我们把它叫做“儿歌口诀识字法”好不好?请小朋友们用我们这节课的方法来把我们学过的这类字编成儿歌,看谁的儿歌编得多,编得好。在以后的识字中能用这种方法来帮助我们识字。

  板书设计:

  日月明

  日月明,鱼羊鲜,小大尖,小土尘。

  一火灭,田力男,手目看,人木休。(看与手,休中的亻与人比较)

  二人从,三人众,二木林,三木森。(森读sēn不读sēng或shēn)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读儿歌《日月明》

  2、认读生字

  3、交流自己编的儿歌

  二、指导写字:

  1、认读生字,读准音,认清形。

  2、数笔画,说笔顺,书空

  3、指导书写:

  “力,水,手”比较三个生字的钩,力第一笔是横折钩,水的是竖钩,手的是弯钩。先描红再书写。

  “休、明、从”左右结构,不要“分家”,不要太密。先描红,再书写。

  “尘”上下结构,上面的“

  小”没有钩,上下各占半个格。

  4、学生独立书写,评一评,改一改。

  三、拓展延伸:一年级上册语文《日月明》最新教案设计

  1、组词

  手()()()明()()()水()()()

  2、把字娃娃送回家

  手,休,杏,水,从,尘,风,心,包,豆

  四画:六画:

  七画:

  3、我会写:

  木口—( )手白—( )二月—( )三日—( )

  木公—( )门人—( )二山—( )日生—( )

  四、小结:

  对“儿歌口诀识字法”在记儿歌时还要留意字的结构,这样才不至于出错,对识字方法有很多,以后我们会继续学习识字方法,只要大家注意观察,积极动脑思考,就能得到属于自己的识字方法,要努力哟!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2、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和所表达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具体事例体会梅兰芳的爱国情怀。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有自己的偶像吗?说一说是谁?为什么喜欢他?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上个世纪无数中国人的偶像---梅兰芳。感受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爱国情怀,领略他令人感动的一幕幕往事。(板书:梅兰芳)

  (设计意图:从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

  二.整体回顾,设境质疑。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课文写了五件事。是哪五件事?

  课件出示:

  拒绝播音

  拒绝演出

  避港拒演

  蓄须明志

  自伤身体

  课件:著名画家丰子恺曾慨叹:“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有几人欤?”

  师:这个“优伶”指的是什么?

  (“优伶”指的是演员,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为了自己的国家而放弃自己舒适的生活,甘于穷困潦倒的演员,有几人呢?)

  质疑:为什么丰子恺会对梅兰芳发出这样的慨叹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看一看。

  (设计意图:设问质疑,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三.品读感悟。

  1.学习避港演出。

  (1)请同学们自由地仔细地朗读课文第6自然段,体会丰子恺的这句话。勾画出让你感受最深的词语或者句子,待会儿请同学们说一说。

  指名读。

  师:哪句话让你的印象深刻,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梅兰芳的爱国情操)

  (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一读。)

  师:你呢?

  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日本人提供的是“奢华”的生活。老师有个疑问,“奢华”是什么意思呢?(板书:奢华生活)

  奢华:奢侈,豪华。奢华的生活就是舒服的生活。

  B.你认为奢华舒服的生活应该是怎么过的?

  (学生交流)

  师:只要梅兰芳答应登台演戏,一切奢华的生活都唾(tuò)手可得。

  课件出示:只要梅兰芳答应登台演戏,一切奢华的生活都唾(tuò)手可得。

  但面对日本人提供的奢华生活,梅兰芳是什么态度呢?

  生:不屑一顾。(相机板书)

  师:为什么不接受奢华的生活?

  课件出示:他不愿也不可能为侵略者粉饰太平。

  D.拒绝了奢华的生活,那梅兰芳的生活是怎么样呢?想一想。

  (2)课件出示:“宁愿……民族气节。”

  A.指名读。(想一想,如果你每一顿都是这么过的?你的心情是怎么样?)(是啊!这样的生活肯定是不好过的,但为了民族,他甘愿过这样的生活,面对这样一位伟大的艺术大师,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

  师: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师:梅兰芳可以拥有奢华的生活,但都被他一一拒绝。这一切都只因为他不想失去……民族气节。不想失去作为正直的中国人应当具备的……民族气节。

  师:是啊!无论如何,他都不会放弃民族。带着感动,让我们再一次读一读第6自然段。

  B.齐读。

  2.蓄须明志。

  过渡:生活上的困顿,梅兰芳能够忍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危险,他也能坦然面对,日本人一次次被他拒绝。他们肯不肯善罢甘休啊?于是日本人不断的骚扰,一次又一次。(板书:不断骚扰)他需要太多拒绝的借口。怎样才能让日本人断绝请他登台演出的念头呢?冥思良久,梅兰芳终于有了一个办法,那便是……(板书:蓄须)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梅兰芳蓄须部分(8-10自然段),并想一想,从这一部分你感受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他一旦蓄须,便是宣告不再登台了。”为什么?

  师:谁都知道,梅兰芳在京剧舞台上,从来都是扮演旦角的。旦角,指戏曲中的女性形象。女性形象能有胡子吗?

  生:……

  (课件出示:梅兰芳蓄须前后相片)(梅兰芳舞台形象)

  平时的梅兰芳蓄须吗?(如果你平常穿着十分漂亮干净的衣服,在学校,心情怎么样?同学会对你说什么?如果从今以后你只能穿脏兮兮的衣服,你的心情怎么样?)

  师:可想而知,梅兰芳的内心也是不好受的。当孩子们问他为什么留胡子的时候,他露出(得意)的样子。他真的得意吗?你觉得他是怎样的心情?

  生:痛苦而矛盾的心情。

语文教案 篇3

  一、导入语:

  在第一单元中,我们和一些大师进行了零距离的接触,提升了自己的精神和品格。在本单元中,我们将走进熟悉而又陌生的童年生活,相信这个单元的学习会带给每位同学对童年一词的全新注解。

  二、教师出示本单元的学习任务。

  三、了解单元大概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浏览目录和课文。

  四、学生活动:

  说说自己最喜欢其中的哪篇文章,并选取一个角度谈谈自己喜欢的`理由。

  五、组建学习小组,制定活动方案。

  1.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本单元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理解,确定一个专题内容作为本单元的探究问题,并和自己有相同兴趣的同学组建专题研究小组。(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的探究;寿先生是怎样的一位老师。)

  单元学习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撰写小论文。优秀作品编辑成册。

  2.开展一次“说说我的童年生活”的主题交流活动,与作品产生共鸣。

语文教案 篇4

  教材简析:

  本次实践活动包括四个板块。分别是“准备材料”、“整理材料”、“设计版面”、“评价”。通过活动,给学生走进普通人、发现他们高尚精神的机会,培养学生口头、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共同办墙报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做事要有计划性。

  2.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会倾听,学会表达与交流,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学会合作,培养学生收集与整理资料的能力。

  3.通过活动,对高尚精神又明确的认识。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1-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我、他,我们都是普通人。走进普通人,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可以发现许多普通人的高尚精神。让我们办一期板报,主题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

  采用读书、看报、咨询、上网等方法搜集资料,选择目的地。

  二、准备材料

  采访父母单位敬老爱幼的叔叔、阿姨,写成稿子。

  给班里的热心人拍张照片、配上简练的文字。

  从报纸上剪下出租车司机拾金不昧的事迹。

  ……

  三、整理版面

  1.根据稿件内容、形式进行筛选。

  2.做到体裁多样,内容精彩,版面图文并茂,书写整洁。

  3.按要求进行缩写、改写。

  四、设计版面

  1.带领学生在黑板上做一个草图

  2.提示进行小组分工

  五、评价

  标准:

  1、内容范围是否广泛

  2、表达是否多样化

  3、装饰排版是否合理

  4、整体效果是否吸引人

  5、书写是否整洁、及有突出的创意

  评价:

  1、组织学生观看

  2、发评价表

  3、请同学们写出自己的评价意见

  单元小结(第4课时)

  教学内容:

  单元小结

  教学过程:

  一、提出要求:

  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情况的评价要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过一段就要“回头看”,进行总结,如发现不足,就要调整学习方法。一个单元学完了,做一个小结。

  二、评价过程:

  1.自评:说说自己开学以来的进步与不足。

  要求:语言要通顺一些,说具体一些。

  2.小组互评:组员们互相评价进步与不足,要实事求是,不能以主观意愿去评价别人。

  3.老师评价:客观的评价每个学生的进步与不足。

  4.自己经几方面的评价总结一下。

  5.写出自己的进步与不足,以及应该怎样努力。

  要求写的具体不空洞。

  6.老师全面总结班里的普遍进步现象以及个别不足的情况。

  指明努力方向,尤其是表扬有进步的学生。

  根据同学老师自己的评价,写一写自己在这一单元的学习小结,语言要通顺,可以从学习这方面,可以学习,习惯等多方面总结。

  及时总结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可以使自己进步得更快。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认字:认识15个生字,继续进行渗透性识字,学习多音字乐。

  2.写字:学习写7个字。

  3.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在读书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

  教学重点:

  1.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生字的能力。

  2.鼓励学生将感悟到的情感读出来。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准备: 生字卡、教学课件

  课前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一同去中山公园看古树,将师生与老树的合影做入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引入:孩子们,上周六我们去哪了?(出示课件中的照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出示课题:一周过去了,我们还沉浸在和老树爷爷在一起的快乐之中,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听听老树的故事吧!

  二、新课教学:

  1.带读课文:老师大声读,请你小声跟着老师读。

  2.教师画出老树。

  3.测读字卡:读一遍本课的生字,将学生不会的生字贴在老师画的大树上。

  4.指读课文中学生已经认识的.生字。

  5.合作学习生字: (1)用你们喜欢的方法学这些字。 (2)互相帮助读读课文。 (3)摆字卡互相检查。

  6.师生合作学习生字: (1)小老师教学在合作学习中困难较大的生字。 (2)同学们自主提问、相互解答。

  7.四人讨论小组讨论:这篇课文你们想怎么学?(组长汇报)

  8.四人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学习吧!

  9.汇报学习:以下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而进行。

  10.教师准备指导的教学重点: (1)结合学生们看到老树的感受体会:你怎么这么大? (2)引导学生想像:有多少鸟儿在你身上安过家?小鸟会和老树爷爷说些什么呢? (3)结合教学课件中的漂亮的小鸟图片,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礼服? (4)鼓励学生将自己感悟到的情感读出来。

  11.练习背诵课文。

  12.指导书写: (1)练习描写字本。(前面合作学习时,选择学习写字的小组,下座位去指导别的同学。) (2)你会写哪个字就把那个字再描一遍。 (3)请小老师教书写。(同学们可自主提问)

  13.提问:要过新年了,你想对老树爷爷说些什么呢?

  三、课后参与学习活动:把老树的故事讲给大家听罢,你也可以再去找一些有关老树的资料。

语文教案 篇6

  【教材内容】

  《电脑住宅》是人教版新教材 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第30课(需1课时)。

  【教材分析】

  《电脑住宅》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介绍了一栋实验性综合电脑住宅的有关情况。它位于日本东京市中心,建筑面积370多平方米,内部安装有100多台电脑,设计师师东京大学教授坂村健。课文表现了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带来的快捷,方便、安全和舒适。使我们体会到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唤起学生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科学技术的探索与追求。

  【学情分析】

  学生有阅读的兴趣,要注意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再读读自己感兴趣的段落,并引导学生熟悉课文的内容和语言,并能重新组织语言,准确地介绍电脑住宅中各项设施的布局、功能及使用方法。

  【教学理念】

  1、阅读应是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过程,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让学生自主阅读的思想,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2、根据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学组织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获取基本的语文素养并受到情感的熏陶,使语文素养与认文素养的教育融为一体。

  【教学目的】

  1、认识6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想像出课文描写的场景和事物。

  3、和同学就感兴趣的课文内容展开讨论,交流,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捷。

  4、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介绍的电脑带给人类的便利。在理解的`基础上想像,自我设计电脑住宅。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电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伙伴。它给我们的学习、工作以及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捷。这节课,我们去参观一栋由电脑控制、指挥的住宅,它与我们普通的住宅有什么不同?

  二、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

  认读生字、词语。

  2、出示词语卡片,检查并巩固生字和新词:

  仓库、储存、烹调、烹饪、防盗、综合、判断。

  3、指名分段读课文,生评。

  4、再读课文,思考:

  电脑住宅与普通住宅有什么不同?用你的话谈谈你的感受。

  三、再读理解

  1、默读课文:

  看看课文介绍了电脑住宅的哪些设施?那里有哪些奇妙的功能?它们是怎样工作的?边读边想,用笔在相应的段落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2、学习小组交流、讨论。

  3、填写表格,理清课文的结构:

  具体设施 如何工作 有何功能

  电脑

  住宅

  4、小组合作研究,根据课文的描述,画出电脑住宅的示意图,注明各部分的神奇之处。

  四、想象创作

  1、高科技化的电脑住宅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如果由你来设计一栋电脑住宅,你打算怎样设计?

  2、想一想,写下来,在全班交流时一起来评一评,谁设计的是我们心目中的最家住宅。

  五、小结

  今天,我们一同走进了电脑住宅,不但领略到了它的神奇,还真真切切地感受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得舒适和便捷,让我们努力学习本领,在科技迅猛发展地21世纪,创造出自己的那份“神奇”。

  六、相关作业

  1、选择正确的读音划线“ ”:

  仓(chāng cāng)库 储(chǔ cǔ)存

  烹(pēng hēng)调 判(bàn pàn)断

  2、课文中的住宅设计有哪几个地方?请列举出来。

  3、把你设计的“电脑住宅”写一写。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语文教案10-29

语文教案08-09

语文教案[精选]10-03

语文教案07-22

语文教案(通用)08-06

[合集]语文教案08-13

比尾巴语文教案11-02

[优]语文教案11-10

(集合)语文教案11-11

语文教案[优]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