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12-05 11:39:03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语文教案9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华)语文教案9篇

语文教案 篇1

  摘要:

  一个深秋的夜晚,我孤独地住在一间旅馆里。

  正文:

  教学目标:

  1、会认1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

  教学准备:查找有关秋天和思乡的古诗、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夜书所见优秀教案设计

  一、导入:

  1、秋姑娘早就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不知不觉已经到了金秋时节。同学们,你们发现秋天的景物有什么特点吗?

  2、师小结:是啊,秋天,我们可以看见它五彩缤纷的色彩,听见它美妙的声音,分享它带给我们的欢乐,但是黄叶飘飞的深秋又给诗人带来了怎样的情绪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叶绍翁的古诗。

  板:夜书所见

  3、师生共同理解题目意思。

  二、认识生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文,看着拼音把带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

  2、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读一读诗文,看看是否都能读正确,如果能读正确,你就竖起大拇指夸一夸他,如果还有的'字读得不正确,你就教一教他。

  3、指名读诗文,集体订正。

  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

  1、【课件出示】促织:

  ①指名读。“促”字在哪见过?组词。

  ②谁知道它的意思?【课件出示】挑,想一想,这个字应该怎么读?(上声)“挑促织”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表扬用心读书的孩子)

  2、告诉学生怎样使用“注释”:

  “注释”一般都是针对一些难理解的词语的,既要通过看注释理解词语的意思,又不能生搬硬套,使用注释的时候,力求做到总体把握,不能字字对译。

  3、借助注释和图画诵读诗文,说说你仿佛看到了哪些景物?读懂了什么?

  相机指名读相关诗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心情。

  板书:梧叶 寒声

  秋风 客情

  一灯明 挑促织

  4、师【配乐】朗读诗文大意。

  一个深秋的夜晚,我孤独地住在一间旅馆里。窗外,秋风瑟瑟,梧叶飘飞,寒声阵阵,我久久地不能入睡,我不由得想念起了自己的家乡,家乡多好呀,家乡多美呀,家乡多么温暖呀!如今我一个人客游在外,多么的孤独呀!突然,我看到远处篱笆下有一盏小小的灯笼在晃动,料想一定是孩子们在那里快乐地捉蟋蟀吧。

  ①第一句写什么?此时作者是怎样的心情?指导朗读。

  ②第二句写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此时作者可能会想起什么?那他此刻的心情会是怎样?指名读。

  5、师引第一句,指名读第二句读。

  四、诵读诗文,引导背诵。

  1、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读诗文。

  2、指名背诵、齐诵。

  五、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促 深

  2、指名认读,组词。

  3、谁来说一说:你平常写这俩字的时候哪个地方特别容易写错,我们来提醒提醒大家。

  4、写“促”字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师范写。

  5、谁有勇气上黑板来写一写“深”字?全班订正。

  6、学生写字、组词。

  六、延伸拓展:

  我们还学过哪些描写秋天的诗吗?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秋天的诗?

  【课件出示】《宿建德江》

  板书设计:

  夜书所见

  梧叶 寒声

  秋风 客情

  一灯明 挑促织

  作业设计:

  1、背诵《夜书所见》

  2、把古诗编成一个小故事说给爸妈听。

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体现了人和树之间密切、和谐的关系。学生在朗读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的感染,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

  2、认识“刂、冫、人、灬”四个偏旁。

  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4、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准备:

  1、字卡

  2、画有冬天和夏天小树的黑板

  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入

  你们喜欢小树吗?

  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有可爱的小树的课文。

  板书课题:爷爷和小树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吗?

  (利用亲切的对话,引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下面的学习做好情感上的铺垫,针对课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找寻答案吧。自己拼拼拼音,读读课文,拿也铅笔划一划不认识的字。

  (在自读时,要求应具体、到位,另外,引导自读时语言应尽量带有鼓励性。在学生读课文时,培养学生读读划划的`习惯。)

  教师指导

  你有哪些字不认识?从字卡里找出来,贴到黑板上。

  (让学生找不认识的字,利用这种生字呈现方法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以使其集中注意力。)

  引导学生学习,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组词辨义。

  组织学生分小组学习剩余生字,交流识字的方法。

  汇报,反馈。

  (识字的教学我采取先在教师指导下全班学习,再分组学习的方法是为了让学生先明确感受一定的识字方法,再交流。)

  认识偏旁“刂、冫、人、灬”

  (三)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学习了生字,我想同学们一定急着读课文了,别急,大家先看一幅图。(出示黑板,画面内容为一棵在寒风中落光了叶子的小树。)

  冬天来了,天多么冷啊!小树在寒风中会说什么呢?

  读读课文,然后告诉我爷爷是怎样做的?

  帮助学生理解“暖和的衣裳”.

  大家再想想,小树穿上了“暖和的衣裳”,他会对爷爷说什么呢?

  出示图2,内容为一棵长满了绿叶的小树。

  小树在爷爷的帮助下度过了寒冬,春天来了,他长出了小叶,到了夏天,小叶变成了大叶子,他一直想谢谢爷爷,可它不会说呀,怎么办呢?

  读读课文第二个自然段吧。

  指名读。

  你知道小树为爷爷做了什么吗?

  什么是“绿色的小伞”?

  自由读课文

  (朗读感悟这一部分的设计我想体现以下几点:

  1、坚持从读中悟,自读自悟的原则。

  2、注重过程的趣味性。

  3、在读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适度扩展,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1、一棵小树要长成大树可并不容易,需要人帮助还不能受到伤害,你们想一想,我们可以帮小树做什么呢?

  2、让我们用彩笔画一棵美丽、可爱的小树,好吗?

  (环境意识是现代公民的必备意识之一,本课的安排目的之一即培养学生爱护树木花草的环境意识,这个环节是为了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深化,形成初步环境意识而安排的。)

  (五)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语文教案 篇3

  一、我的发现

  这一项安排了两组汉字,每组的前一个字都是学过的熟字,后一个字都是要学习的生字,而后一个字都是前一个字表示读音的部分。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辨一辨,从中发现规律──利用形声字声旁识字的方法。在我会读中应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巩固,记住生字。在我会写中引导学生写出带有木、月、艹、宀偏旁的字,从中加以巩固和运用识字方法。

  〖过程建议

  1、我会认:

  ⑴学生看拼音读字、读词,在词语中认读生字。

  ⑵辩字形,让学生自己去找出每组中两个字的异同。

  ⑶组词语,区别每组两个字的意思。

  ⑷书中的学习小伙伴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生字的呢?你能帮她告诉大家吗?(形声字声旁识字的方法或熟字减一减的方法。)

  ⑸出示我会认中生字,读准字音。重点指导:翘舌音支,后鼻韵龙。

  ⑹扩词练习。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方式扩词。

  ⑺改变语境,在不同语境中巩固生字。

  出示下列词语,学生认读:

  交朋友

  交通

  支招

  一支笔

  九龙坡

  龙头

  巨龙

  龙舟

  利益

  有利

  平凡

  利用

  要求

  请求

  凡人

  凡是

  2、我会写:

  ⑴

  出示四组字引导学生认读。

  ⑵

  引导学生发现每组字的相同点。回忆一下部首木字旁、月字旁、草字头代表的意思。

  ⑶

  书中的学习小伙伴还能写出几个这样的字,你也能吗?

  木字旁:树、林、枝、枫、样、杨、梅、柳

  月字旁:明、肚、脸、胆、腿、脚、脑

  草字头:草、花、蓝、苗、苹、苦、荷

  宝盖头:宝、它、安、完、家、定

  二、日积月累

  这部分是由我会读和读读背背组成。我会读是本组教材中所学生字的复现,帮助学生加以巩固。读读背背是一首表现秋天丰收景象的儿歌,与我会读共同起到促进学生对语言积累的作用。

  〖过程建议

  1、我会读:

  ⑴

  学生分小组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后全班进行读词训练。

  ⑵

  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⑶

  交流词语的记忆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找出记住词语的好方法,全班交流,互相促进。

  2、读读背背:

  ⑴

  教师示范读。

  ⑵

  轻声读儿歌,不认识的字,看看音节多读几遍。

  ⑶

  引导学生品读,比一比谁读得有味道。

  ①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儿歌。

  ②

  拓展:

  将收集的秋天的儿歌读给同学听或自己写一写儿歌展示给同学。

  (朗读时需注意:轻声:庄稼、高粱、葡萄;一声:黄澄澄、红彤彤)。

  三、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是进行秋游的前期准备,主要是讨论去哪,要做些什么,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做事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培养学生创造力。激发学生想说的热情,能说清自己的计划和理由,并能用商量的口吻与别人交流。在交际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取长补短的好品质。

  〖交际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搜集的有关景点或秋游路线的资料。

  〖组织过程

  1、创设情境、走进秋天:

  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出秋天的美丽景色。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秋妈妈已来到了我们身边,给我们带来美景,带来丰收,带来乐趣。我们在这样美好的季节里去秋游那有多好呀!可不知道去什么地方,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2、小组汇报,组内讨论:

  引导学生出示自己课前搜集的有关景点或秋游的路线资料,结合资料向小组的伙伴说说自己的打算,其他人要进行评价。

  小组讨论谁的计划好,达成共识,进行补充完善本组的秋游计划。

  3、全班交流,统一计划:

  各组陈述本组的'计划和理由,进行评价,引导学生用商量的语气进行讨论,集中大家的意见,确定秋天计划。

  4、讨论具体事宜:

  引导学生讨论秋天的前期准备工作和秋游的分工。

  5、总结评议,提出建议:

  教师总结秋天的计划研究情况,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建议。

  四、展示台

  这次展示台是在本组教学开始就引导学生平时进行动手、动脑,创作关于秋天的作品,积累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的内容是学生自制的书签、贺卡、图画、诗歌等都是有关秋天的,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成果的平台,可让学生尽情享受学习的快乐。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我眼中的秋天活动:布置一个展示角或课上展出并交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我表现的意识。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字,会写“上、下、土、个”4个字。认识笔画“丶”和偏旁“…… ”。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做尊敬父母的好孩子。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14个字,会写“上、下、土、个”4个字。

  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几个合体字的构字部件卡片。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八个生字,会组词

  2、学写“上、下”两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看图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插图中的小女孩)谈话揭示课题:这位小姑娘叫小红,她是苗苗小学的学生,今天班里要选几位在学校里表现好、在家里也表现好的小朋友当好学生。可是,老师不知道小红在家里的表现怎样,想请大家一起到她家去看一看,再评一评,你们愿意吗?

  2、(出示整副插图)小朋友你们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可以从哪里看出来?

  3、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做什么?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二、图文对照,认读词语

  1、看图,找找自己熟悉的家具,找出图上相应的词卡。

  2、贴词卡:请几名小朋友将图下的一组词卡贴到图中相应的物体旁。谁贴的就请谁当“小老师”来教读。(注意翘舌音、后鼻音。)

  三、学习词语中的生字

  1、找出词语中的8个生字。

  2、借助熟字记生字:找一找,生字中哪些字的半边你见过?

  沙—— 、少;学习偏旁“ ”。

  报—— 、(服);学习偏旁“ ”。

  灯—— 、丁;学习偏旁“ ”。

  视—— 、见;学习偏旁“ ”。

  3、其余的生字你能用什么办法记住呢?(学生各抒几见说说自己的记字方法)

  4、总结记生字的方法,并用新学的生字组词。

  四、学写生字“上、下”

  1、请小朋友自己先看范字,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试着描一描,主要横笔与竖笔的接触点,是在横笔的中间位置,以保持字体的匀称。

  2、下:认识笔画“丶”。这里的点起笔轻,落笔重,有头有肚,与竖相连,居横中线上。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练写,师巡视指导。

  5、小朋友交流写字,比一比,不足的地方指出后再纠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组词

  2、学写生字“土、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游戏“摘苹果”,认读字、词。

  2、组词夺冠:说一个字,能组出几个词语

  3、猜谜游戏:现在老师带大家到一个谜语城里,看看小朋友能不能猜出或找出他们是什么?

  老大天天演戏 报纸

  老二每日作文 电灯

  老三千里传声 电视

  老四送来光明 电话

  老五满肚书本 书架

  二、读词语、读课文

  1、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然后指名读,其他学生仔细听并纠正读音。

  2、想一想:当图中的小朋友给爸爸妈妈递水果时,小朋友会说什么呢?爸爸妈妈又会怎么说呢?

  三、学习短文中的生字

  1、开火车读字、词卡

  2、动脑筋想办法:你有什么好办法认识这些生字吗?同桌讨论后汇报

  认识日字旁、走之儿、竹字头。

  (“果”字谜:树梢上的太阳)

  四、朗读课文

  1、知道朗读课文:按照标点停顿,读好句中的自然停顿。

  2、同桌讨论:你认为小红在家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3、集体交流,为什么爸爸、妈妈和我都笑了?

  4、小朋友,你平时在家里也像小红一样吗?你做了哪些事情?

  五、学写生字“土、个”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土”的笔顺。

  2、自己先试着描一描。

  3、谁愿意上台来写一写?其他小朋友评一评他写得好吗?“个”:撇的起笔高一点,捺的起笔低一点,两笔相接,开口度大。竖居中,不与“人”相接。

  4、学生描红练习,师巡视指导。

  六、开展写字比赛

  1、在田字格中写上你自己认为最好的字(不计个数)

  2、全班交流。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字、词

  2、学做尊敬父母的好孩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1、找朋友游戏:出示本课新学的偏旁和相关部件,问:谁来和我做朋友?

  组合成字后再读一读。

  2、识字擂台:说说你还知道含有这些偏旁的哪些字。

  3、交流:快把家中的其他陈设介绍给伙伴吧!(把家具词卡读给别人听)

  二、实践活动:课后的“说一说”

  1、观察图片,说一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你会做其中的哪些事情?

  3、除了这些事,你还会做什么呢?

  5、以“爱劳动的好孩子”为题进行说话练习:把自己认为做得最好的一件事说具体。先同桌互说,再集体交流。

  三、质疑问难

  四、作业练习

  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指定家务劳动计划表,根据完成情况画“☆”。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字,会写8个字。正确读出12组反义词,积累词汇。

  2、了解反义词的特点,感受语言文字的奇妙。

  3、结合画面或生活情景,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进行语言训练。

  教学重点

  会认11个字,会写8个字。正确读出12组反义词,积累词汇。

  教学难点

  了解反义词的特点,感受语言文字的奇妙。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情景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进入情景

  同学们已经学过许多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你能举出几个这样的词吗?(学生举例)这样的词我们把他们叫做反义词。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猜反义词的的游戏。

  出示情景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从图中发现哪些反义词?(指导学生说话要完整,如:大树长的高,小树长的矮。反义词是高和矮。)

  二、识记生字(高、矮、长、短、宽、窄、幼、粗、细、内、外)

  1、同学们找到这么多的反义词,快读一读你能认识它们吗?

  2、请同学们再读黑板上的字,你有什么发现吗?(这些字连起来都是词语,比如高矮,长短,宽窄,老幼,粗细,内外)

  3、单独看每个字的意思,和它们组成词语后的.意思一样吗?(组成词语后的字意思没有改变,这样的一个词表示两种意思。)

  4、再读这些词,记住字形。

  三、试验演示“轻重”和“深浅”并识字。

  1、拿出一个气球和一块石头,谁能从老师手中拿的这两样东西,判断出一对反义词来?

  2、用两个同样装水的瓶子演示深浅

  3、出示卡片“轻重深浅”开火车认读,纠正可能出现的问题

  四、学习其他生字

  1、老师这里还有几个生字,它们找不到它们的反义词朋友了,看看你能认出它们并帮他们找到朋友吗?(在黑板上分两排贴字卡:生、正、动、虚、死、误、静、实)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二、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8个生字

  2、看书观察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三、完成书后习题

  四、布置作业:收集一些反义词,自己编成对子歌。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了解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3、培养学生喜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领悟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认识鲸是哺乳动物。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鲸的音像资料及图片资料。

  2、学生搜集有关鲸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养过小动物吗?养过什么?老师也非常喜欢养鱼,养过小鲤鱼,小金鱼。这几天,我不想养小鱼了,我想和朋友一起养条大鱼──大鲸鱼。你们觉得怎么样?

  看来老师的想法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同学们还找出了各种理由来劝说我放弃这个主意。老师可不是这样容易被说服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课就是讲的鲸,看看同学们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到说服老师的依据。

  二、自读课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老师要求在说依据的时候不可以说错字音,因此大家在读文时可一定要读准字音,把文章读通读顺呀!(生初读文)

  2、再读课文,读懂内容

  大家找到依据了吗?只读一遍就想说服老师可太不容易了。只有条理清楚,有理有据的语言才具有说服力,所以请你再读课文:想一想你准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服老师不养鲸这种鱼。(生再读文)

  三、全班交流,学习课文

  现在大家有足够的理由来劝说老师了吗?重申一遍,我准备养一条大鱼──大鲸鱼,你准备怎么说服我?(板书鲸鱼)

  根据学生找到的依据,灵活指导学习相关内容:

  ●认识鲸的大:

  1、生读第一自然段,你从哪些地方知道它很大?

  2、为了说明鲸的大,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作比较:

  文章是写鲸,为什么要写象呢?这是把鲸与我们熟悉的大象作比较。鲸对于我们来说;本是很陌生的事物,但作者拿陌生的事物和我们熟悉的事物像大肥猪、人作比较,通过比较,陌生的事物我们的头脑中渐渐变得清晰了。于是,陌生的事物不再陌生了,所以,拿熟悉的事物作比较,是一种很好的说明方法。

  列数字:

  假设我们同学平均体重是40公斤,那头最大的鲸是我们的多少倍?(4000)最小的呢?(50)十七米长你有概念吗?用具体的数据来说明事物,这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我们以后可以用这些方法来写事物。

  举例子:

  3、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让老师感受到它特别大?指导朗读。

  (过渡:鲸是很大,你看这句话。最大的十六万公斤,最小的两千公斤。我不养十六万公斤的,我养个小点的还不成吗?从鲸很大这一方面,你说服不了我,还是从别的方面找找突破吧。)

  ●认识鲸不是鱼类,是哺乳动物,及相关特点:

  △学习第二自然段(鲸不是鱼类,是哺乳动物)

  1、自由读,看看鲸是怎样进化的?角色转换,老师是养鲸人,你们是鲸鱼,把第三人称转换为第一人称说服养鲸人,把“鲸”换成“我”或“我们”。

  2、学生汇报:(突出鲸漫长的演化)

  我们鲸在很远古的时代,和牛、羊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就生活在了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时间,我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就成了现在的样子,适应了海里的生活。.所以,我们并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

  △学习第五自然段(鲸用肺呼吸)

  1、鲸的呼吸有什么特点?

  鲸用肺呼吸,不像鱼用腮呼吸。

  鲸每隔一定的时间必须浮出水面呼吸一次,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

  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每次呼吸从鼻孔喷出的气会形成水柱。

  不同种类的鲸喷出来的气形成的水柱不一样。

  2、作者正是从鲸呼吸的器官、时间、特征这几个方面来介绍的。你们能不能根据课文的描述,自己想办法或与别人合作,显示和介绍鲸呼吸的特点?(学生自由组合,讨论演示。)

  (表演和介绍、画水柱、朗读等形式)

  3、课文中说鲸的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说明方法:打比方)但更胜于花园里的喷泉,它是个天然的喷泉。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赞一赞这美丽、奇特的“喷泉”吧。

  △学习第七自然段(鲸是胎生的)

  1、鲸生长的三个特点:吃奶长大;生长快;寿命长。

  2、列数字: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10多米长,7千公斤重,一天能长30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到一百年。

  (过渡:这可真是个学问呀。看来呀,鲸的确是哺乳动物,不是鱼。但是它非常地有趣。尽管不是鱼,我还是考虑要养。所以,你们还是从其他方面来想想办法吧。)

  ●认识鲸的生活习性:

  △吃食:

  1、须鲸吃什么?齿鲸吃什么?

  2、说明方法:

  列数字一顿就可以吃两千多公斤

  举例子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有时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了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把它吃光了。

  3、找找有几个“主要吃”?说明了什么?说明文语言准确

  4、指导把鲸的大饭量给读出来。

  △睡觉:

  1、鲸怎么睡觉的?(“几头聚在一起”、“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静静地浮”。)

  2、师:原来鲸是群居的动物,养一条还行,养多了可真养成不起了。那好吧,大家说服了老师。这鲸啊,老师就不养了。

  四、总结归纳

  1、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同学们说服老师不养鲸鱼的过程。

  首先,大家证明了鲸不是哺乳动物,接着又从鲸的'体积太大养起来不方便来劝说老师,然后又列出了鲸吃得多和不能单独睡觉等生活习性方面的特点来说明鲸不容易养。大家正是这样,把老师说服了。大家能够说服老师,你首先得感谢文章的作者。他为你提供了充分的资料。你觉得作者都采用了什么方法将他的资料展现给大家的?

  (列数字、打比方、做比较、举例子。)

  2、师:是啊,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打比方、做比较、举例子也都是不错的说明方法,今后我们要说明一件事物的时候可以用着他们。

  五、拓展知识,提升情感。

  1、这几天啊,老师为了养鲸,搜集了不少的资料,现在展示给大家看一下,好吗?随着人们对海洋的不断探索和了解,对鲸的认识也愈来愈全面。(展示鲸的图片)看,人们又发现了更多种类的鲸,有抹香鲸、蓝鲸、瓜头鲸、座头鲸等等。

  2、我这儿也有一份资料,请大家听一听。

  听了这一段话,你想说些什么?

  3、再请大家听一听下面一段话。

  听了这段话,你们有何感受?

  (人类是在自取灭亡;伤害动物就是伤害人类自己;鲸是我们的好朋友,你们别伤害它!;人啊,住手吧!别再做自掘坟墓的蠢事了!)

  4、是啊,鲸是人类的好朋友,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人类只有保护它们,才能挽救我们人类自己。

  六、动笔练习,深化认识。

  1、因此,鲸这种动物,就算养得起老师也不能自私地把鲸圈养起来啊!那老师养点什么好呢?

  2、小猫也好,小狗也好,老师都没有养过,也不太了解他们。课后,就请你帮老师个忙,查查这些小动物的资料,然后像课文中介绍鲸那样介绍一下你向老师推荐的小动物。谁介绍得最清楚,老师就优先考虑他的意见。谢谢大家。

语文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要求理解课文中表现的陶渊民的道德情操。

  2、掌握本文的文言实词,熟练背诵全文。

  二、教学重点:

  1、文言文的阅读训练。

  2、掌握文中实词。

  三、教学难点:1、怎样认识陶渊明不慕荣利的思想。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目标:疏通文意,大致理解课文。

  一、导入新课:回忆已学过的课文,了解陶渊明的生平。

  陶渊明,名:潜,字:渊明。晋宋时期诗人、散文家。号“五柳先生”。

  二、朗读全文,完成练习册第9题。简单讲解停顿划分方法。

  9、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宅边/有五柳树B、常著文章/自娱

  C、忘怀/得失,以此/自终D、黔娄/之妻有/言

  三、再读课文把握以下字词,再完成练习册2、3、4、5、6题。就不理解的'字词发问。

  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汲汲:心情迫切的样子造:往,到

  戚戚:忧愁的样子期:希望萧然:冷冷清清的样子俦:朋友

  2、给加点字注音。

  1、性嗜酒2、造饮辄尽3、曾不吝情去留4、短褐穿结5、箪瓢屡空6、黔娄之妻有言7、不汲汲于富贵8、其言兹若人之俦乎9、衔觞赋诗10、无怀氏之民欤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5、环堵萧然

  2、因以为号焉6、不戚戚然于贫贱3、每有会意7、不汲汲于富贵

  4、或置酒而招之8、衔觞赋诗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因以为号焉B、便欣然忘食C、常著文章自娱D、忘怀得失

  5、对下列句中加点的“之”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或置酒而招之(指五柳先生)B、黔娄之妻有言(的,结构助词)

  C、其言兹若人之俦乎(音节助词)D、吾欲之南海(往)

  6、对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好读书,不求甚解:喜爱读书,但不求理解要旨。

  B、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的,在刮风下雨的日子里不能挡风。

  C、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患,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D、衔觞赋诗,以乐其志:衔着酒杯做诗,来使自己的心情快乐。

  四、试图翻译课文。检测学生对课文理解情况。

  五、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目标:理解课文中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训练文言文阅读拓展能力。

  一、抽查背诵情况。

  二、阅读课文,完成练习册第1、7题。

  1、1、文中表现五柳先生性格、志趣的句子是:

  2、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

  3、“赞”语中与传文中“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画像,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

  B、本文是从性格、生活、志趣三方面来刻画五柳先生的形像的。

  C、短文颂扬了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高尚品格。

  D、文中的“赞”是传后所附的议论性文字。与正文关系不大,可以删去。

  三、谈谈自己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一些看法。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既可。)

  四、文言文阅读能力拓展训练。

  昔有一人

  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其人以为忧。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既杀驼,又复破分瓮。如此痴人,世人所笑。

  一、解释加点词。

  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首不得出自能出之既杀驼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首不得出B、既不得出C、如此痴人D、有一老人来语之曰以刀劈狼首既杀驼两狼并驱如故即用其语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3、了解小鸡孵化的过程,同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世界多美好”谁说的?

  3、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细读第1自然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

  2、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3、水能用“先......后......”说说小鸡在蛋壳里的活动?

  4、它怎么会认为世界是黄色的呢?它认为世界美丽吗?

  (播放多媒体课件:小鸡在蛋壳里的活动)

  5、滲透小鸡在鸡蛋里怎样孵化的小知识。指导有感情朗读。

  6、你现在能不看书,为我们的电视配音吗?

  指导背诵

  三、细读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课文告诉我们什么呢?

  3、你怎么知道小鸡啄壳很吃力呢?(啄呀啄呀,啄了很久)

  你能读出这种吃力的语气吗?

  4、小鸡看到了什么?

  (1)(出世句子)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2)句种哪些词是表示颜色的?

  (3)“蓝湛湛”和哪种颜色相同?

  A、(多媒体映示:上面是“蓝湛湛的天空”,下面是淡蓝、蓝、深蓝)

  B、“蓝湛湛”表示什么颜色?

  (4)同学们,你们看看这绿茵茵的树木看上去怎么样?

  边说边放多媒体课件

  A、和老师发给你们的绒布有什么相同之处?

  B、哪些景物又是绿荫茵的呢?

  (5)多媒体映示:上面是一条清澈的小河,下面是一条绿而浑浊的小河)

  A、你认为哪条小河是绿澄澄的?为什么?

  B、学生交流、讨论

  C、还能说说ABB的词吗?

  5、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假如你现在是蛋壳中的小鸡,你会怎样说?怎样做?

  6、那么让我们把美丽的景色记下来,看多媒体课件联系背诵。

  7、指导有感情得背诵。

  四、细读第三自然段

  1、蛋壳中的小鸡跟你们一样,迫不及待地钻出来了!

  老师范读第三自然段。

  2、听完后,你感受了小鸡非常想出来吗/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你还体会动了什么?

  4、你们能把小鸡这种急切、兴奋的心情读出来吗?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现在,我们也来做只小鸡,做做出壳的动作。

  指导边做动作边背诵课文。

  五、细读第四自然段

  1、是呀,小鸡看到如此美丽的世界后,会说些什么?

  2、齐读第四自然段。

  3、水愿意当当这只小鸡来赞赞这美丽的世界?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指导有感情地杯背诵课文。

  六、总结

  1、学完课文后,你收获了些什么?

  2、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我们把这么美的课文用脑记下来吧!

  齐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黑乎乎

语文教案 篇9

  一、 结合口语交际,引入习作。

  1、 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交流了自己想要发明的机器人,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现在让我们继续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将来人类的吃穿住行会变得怎样呢?

  2、学生自由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样东西。根据学生说的内容,老师适时小结,启发学生明白本次习作既可以写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工作用品,也可以写玩具、公共设施等,比如,可以说说自动调节温度的衣服,可以让人行走如飞的鞋子,可以推着走的房子,人站在上面想到哪儿就到哪儿的人行道……只要自己感兴趣就可以。

  二、 明确习作要求。范文引路。

  1、 题目可以用“未来的……”,也可自己拟定题目。

  2、认真思考,大胆想象。先想想我们现在生活中的物品存在哪些不足,针对这些不足,你有什么想改进的?想好后选择你感兴趣的一件物品展开想象,你想它应该是什么样子的?重点想它应该有什么功能?怎么使用?

  3、想象合理,叙述清楚。想象既要奇特,又要注意合理性。写的时候要叙述清楚,让人看得明白。语句通顺,叙述有一定顺序。

  三、说出想象,初步修改。

  1、 教师示范说,并真诚地邀请同学们提出修改建议。

  例如:

  未来的食物

  老师最不喜欢进厨房了,一直到今天也做不出美味可口的饭菜,每天一到下班要做饭时,常常为要吃什么而发愁;而在厨房里烟熏火燎之后,往往连自己都不再想吃饭了。我幻想着未来的食物……

  未来的食物当然是色形味俱佳,由新鲜的、绿色的原料加工而成。儿童食物的形状是各种卡通形象;成人的则是各种自然植物、水果的造型。这些食物放在超市中,只要买回来就可以吃,免去了买菜、买面的麻烦。

  未来的食物不需加工就可食用,因为高科技的包装,它始终保持着最新鲜的状态和最理想的温度。我们的厨房完全可以改做游戏室了,我们的妈妈得到了真正的解放。

  未来的食物营养丰富,有人体必需的各种维生素,我们只要按时吃饭就能保证身体健康。再也不用考虑一天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几两肉的问题了,而且吃多了也不用担心身体会发胖。

  怎么样,同学们,想尝尝未来的食物吗?

  2、 请同学们提出建议或意见,老师表示虚心接受。

  3、 把自己的想象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并请大家提出建议;认真听别人说,看能受到什么启发。

  四、 学生自主习作。

  1、 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2、 在浏览中注意发现想象奇特有趣、叙述角度新颖、富有个性的典型习作。

  五、 多元评价,认真修改。

  1、 多读几遍自己的习作,修改不满意的地方。

  2、 为自己的习作配上一幅插图。

  3、 自我评价一下:五颗星,你的'习作能得几颗?画在自己的习作后。

  4、四人小组互读习作,评选出一篇想象奇特、叙述清楚明白的习作进行全班交流。对于个别进步大或有个性的学生,给予鼓励,并让其当众读自己的习作。

  六、拓展活动

  办一期“未来多美好”的板报,在墙报上展出学生的优秀作业。

  我的发现

  出示词组:教书 教室 降落 投降

  羊圈 圆圈 石缝 缝补

  便宜 方便 重要 重新

  1、 自读,注意带点的字,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一字多音;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读音不同)

  2、 教师用卡片或游戏方式检查学生认读多音字的准确情况。

  3、 指导学生选择一两个词语说句子,体会多音字的读音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定。

  4、 拓展认识。你在课外阅读中发现过多音字吗?小组合作仿照课本写词语,看哪一组写得多。

  日积月累

  (一) 读读认认

  师:当你遇到一个不认识的生字朋友时,你会采用什么方法与它交上朋友。今天,老师再教大家读一首儿歌,其中藏着好几个生字朋友呢。

  1、 自读韵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圈出生字。将韵文读正确,读流利。

  2、 出示带拼音的韵文,指名读,正音。

  3、 出示去拼音的韵文,将生字显红,指名读,正音。

  4、 同桌互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

  5、 小组内指认生字,说一说记字的小窍门。

  6、 教师出示字卡,以“开火车”方式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二) 读读背背

  1、 自由读这5句民谚,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检查读,正音。(“胭脂”读轻声,明朝 zha)

  2、 同桌互相说一说知道了哪些关于天气预测方面的知识。

  3、 通过小组间、男女生间、师生间多种形式的对读,达到背诵积累的目的。

  宽带网

  1、 激发交流资料的兴趣:在学习本单元的过程中,同学们一直在课外关注着科技的发展,收集了很多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召开一个“科技新闻及知识发布。

  2、 整理资料,准备发布。

  (1) 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翻看并加以整理,确定几条你认为重要的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

  (2) 试着练一练怎样发布这些重要信息。

  3、 组内练习,进行评选。

  (1) 组员轮流发布重要的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

  (2)评选出资料丰富、分类保存最合理的同学。

  4、 全班交流展示资料。

  (1) 各组优胜者轮流上台进行新闻发布,并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2) 接受小记者的采访,主要说清收集资料的途径及筛选、保存办法。使大家明白可以通过收看(收听)新闻、查阅报刊、询问、上网途径获取信息,在多方获取信息后要进行筛选,用记录、剪报或知识卡片等形式保存下来,便于查找。

  5、 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这次新闻发布会,老师发现大家不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怎样收集资料。让我们到生活中去学语文、用语文吧!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07-22

语文教案[精选]10-03

语文教案08-09

【经典】语文教案10-29

比尾巴语文教案11-02

语文教案(通用)08-06

[合集]语文教案08-13

[优]语文教案11-10

小学语文教案11-19

语文教学教案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