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读后感>西方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西方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时间:2017-03-27 12:06:5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西方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西方哲学与人生读后感,人生是什么?下面是小编带来的西方哲学与人生读后感,欢迎阅读!

西方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西方哲学与人生读后感【1】

  以前买书在当当网,一般要3-4天送到,这次上了卓越,6号中午下的订单,不想,7号一早就有人敲开了送书的门。

  卓越比当当快?不能下这样的结论,刚看了傅佩荣的《哲学与人生》,如何提升哲学素养?培养思考习惯、掌握整体观点……咱也活学活用一下嘛,至少不以偏概全。

  “对任何事情都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久而久之,就可以超越自己的成见,思想也将更为圆融。”

  哲学,高中时学了一点点理论,到底是该如何定义,恐怕要对不起老师了。

  当年的老师是个魁梧的老师,很有激情的,印象中,他总是用两只熊掌一样的手在头顶上比划,“哲学嘛……”,人在教室四周走动,小数点也在教室横飞。

  一上课就很忘我的老师,是个好老师,只可惜,我的智商实在不高,无法理解老师的许多话。

  记忆中,高二时,我还当了一年的政治课代表。

  这门学科我没有任何特色,至今不明白班主任的用意。

  是拿掉我的英语课代表的职务于心不忍,还是有别的激励的意思?不清楚,班主任没找我谈一句话,我那时一直在黑暗中想,老师为什么只照顾到急于在英语学科上要进步的同学她呢?老师有没有想到我的感受?后来,也在一直假设,要是老师那时找我们多谈谈心,也许……学生时代的我多么渴望老师给予的言或行的鼓励啊。

  而今,我当老师了,我当然知道孩子们在心智上需要什么。

  于是我毫不吝啬,该付出的绝不占有着。

  “生命是丰富的,但对每个人来说,都只能活在当下。”

  今天读了第十三章,《教育与自我》,收获颇丰。

  主要内容是:

  教育是风格的培养:教育的三阶段 1、浪漫期——小学阶段;2、精密期——初中高中的6年;3、展望期——上了大学以后。

  教育就是自我的要求。

  人生四大领域:群体、自我、自然界、超越界

  教育与自我生命的发展:自我认识、自我定位、自我成长、自我超越

  我认为值得回味的语录现在供大家一起分享:

  我们常说教育是“自我教育”,就是因为它需要受教育者的配合……教育是一个需要靠自己去承担的责任。

  小孩子在尚未准备好接受现实世界之前,必须先以这些浪漫题材所提供的故事情节作为他所相信的世界,然后再慢慢成长,接受真实的挑战。

  若是忽略此一阶段的需求,幼小的心灵将会受到伤害。

  如果在中学阶段没有好好努力,那么这一生在知识的领域中,恐怕必须放弃许多权利了。

  “很多人不快乐,就是因为找不到人生的意义。

  然而,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一个人在念中学的时候,人生的意义是要考大学;念大学的时候,人生的意义则是要顺利毕业或继续深造。

  这样的意义一直往后推延,最后总是要碰到结束,而在这个关卡上,不能在以一个具体的东西作为意义了(如赚到多少钱、当到什么官)。

  这个意义是一个人在生命过程中无法达成的,因此不能向外探求,只能内向寻找,也就是一种对自己的要求,要求自己达成一种最高的、圆满的境界。”

  与别人相处的时候,如果发现别人的意见和我们不同,不但不要生气,反而要借这个机会反省。

  所谓“最好总是要碰到结束”那就是死亡吧。

  一个人一生中会完成一件件有意义的事,难道当他死了后,他所做的一切就都没意义了么?生命究竟有没有意义?你既然问了,那就一定有意义。

  很少人能达到圆满的境界,但生命的意义不就是在追求圆满的过程中么!只有人才会有这样的提问,才会有这样的终极思考,动物不会,这就是动物与人最根本的区别。

  “一个人的生命内涵由他所选择的价值所构成,如果无法回答:‘人生中什么最重要’?代表你根本不了解自己。”

  从古到今,人们都会用“盛世”和“乱世”来形容当时的社会面貌和历史状况,其实不管是盛世还是乱世,都是“俗世”。

  在现实世界里,人们通常用利益来衡量一切,并学习各种求生的本领来适应社会,以致不被社会所淘汰,这样是符合达尔文的“进化论”的。

  然而人们会忽视一些人之所以被称之为“人”的那些精神价值,信仰、真诚、尊严、正直、忠诚、率真、爱情……这些东西本来人人都有,可是人们在追逐名利的时候或多或少的把他们丢失了、遗忘了,遗忘和丢失的不是这些东西而是他自己,他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更不知道人是什么。

  有些人一生都在追逐一样东西却始终追不到,就像狗总喜欢咬自己的尾巴,却总是咬不到,我们只看到那只狗拼命地在转圈,却始终跳不出那个圈子。

  愚人尽量想让别人多了解自己,而智者是希望能了解自己。

  一个连自己都不了解的人,怎么能奢望别人来了解自己呢?

  “一个人如果刻意追求快乐,往往得不到快乐,就算得到也很容易失去。

  相反的,当一个人化解自我的执着之后,就不再刻意追求快乐了,结果当他不去追求快乐,快乐反而自己降临,换言之,真正的快乐是在无意之中来到的。

  快乐是一种由内而发的感受,不是向外探求所能获得的

  记得很多年以前,我就职于一家建筑单位,在这家公司里有很多和我年纪相仿的同事,大家都很谈得来,既是同事又成了朋友。

  那段日子过得很快乐。

  后来由于企业不景气而裁员,我也不得不离开那了。

  本来每天朝夕相处在身边的'同事一下子就没有了,心里非常的失落,总希望他们有空时来看看我,大家聚聚,回忆以前开心的日子,我也非常期待每次的聚会。

  可是很奇怪,每次聚会结束后,心里失落得感受比没聚会时还要厉害,有点举足无错的样子,后来对于聚会,我既是期待又是担忧,矛盾极了。

  后来,我渐渐地养成了看书的习惯,从散文、诗词、到孔孟之道、经典著作等等,虽然看的书不多,却能在阅读中感受到无比的快乐和精神上的愉悦,每看完一本书就像经历一次旅程,在旅程中感怀历史、感悟人生、感知生命,感激这些文字给你带来无穷的快乐。

  晓风残月,青灯黄卷,丝丝秋雨,手捧香茗,此情此景,岂不快哉!朋友,向外探求;读书,由内而发,两者兼顾,相得益彰。

  活在当下,珍惜高峰经验——是一种能够让人在一刹那之间觉得无所缺憾、一切美好圆满的感觉。

  西方哲学与人生读后感【2】

  一直对哲学有种生疏与排斥,在我年少轻狂的意识中,哲学就是假大空的代名词,披着高深莫测的外衣,玩弄故弄玄虚的手段。

  直到无意中读了周国平的书。

  感叹一个学哲学的人,居然能写出如此震撼心灵的美文,以他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潜心在地下室研究尼采,愉快地走上哲学之路。

  哲学,真的那么熠熠生辉吗?

  周国平这样评述哲学的作用:让你有一个好的心态。

  我们平时过着具体日子,做着具体事情,哲学是让你从这个局部中跳出来,看人生的全景,想明白人生中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

  你再回到局部中去,对于重要的就能看得准、抓得住,对于不重要的就会看得开、放得下,你仍过着具体日子,做着具体事情,但心态不一样了。

  是周国平让我重新审视对哲学的理解,循着他的文章,我又知道了傅佩荣和他的《哲学与人生》和《西方哲学与人生》。

  很喜欢傅先生对哲学和人生的诠释:“哲学脱离人生,将成玄虚,人生脱离哲学,将无定位”。

  不是吗?年轻的时候,不懂世事,根本没体验什么人生,我们以为的哲学都没有跟人生联系,所以以为哲学就是空谈。

  那其实就是处在平地,眼光短浅,心灵闭塞,自以为是;而真正慢慢品味大师的作品,聆听他们用独特的眼光和独立的思考,把握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特别是跟人生结合起来去思考以后,就仿佛一直走在一条黑暗狭窄的小道上,前面一转,突然眼前一片广阔无垠的草原。

  原来,哲学是“爱智”,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是一种生活态度。

  哲学是人类思考的精华,能够反思人生、指导新的人生,具有永不过时的特点。

  像我们现在读两千年前的哲学作品,依然能够找到跟我们的生活、心灵契合的点。

  哲学对于人生的最大帮助在于,教会你思考。

  哲学成就的是大智慧,是面对世界独立思考的能力。

  很多时候,与其学习个体的具体方法,不如学习能够成就一切的眼界和见识。

  哲学能让人跳出经验的狭隘限制,获得广泛的智慧。

  傅先生欣赏西方哲学,他说:这可以使心灵由平地走向高原,那里视野开阔,可以“望尽天涯路”,对于人生全貌及价值层次可以作整体的了解和评估。

  他认为:“阅读西方哲学,可以培养理性思辨的习惯”。

  毋庸置疑,真正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

  这些不正是我们这些做教师最缺乏的吗?理性思辨的习惯不也正是我们的学生所最缺乏的吗?不能要求我们的学生去阅读哲学,那么能否通过我们的阅读和领悟,渗透在我们的教育中,去影响我们的学生?

  《西方哲学与人生》共介绍了包括苏格拉底、笛卡尔、马克思在内的二十四位西方哲学大家。

  将哲学家归类融合,划为心灵的曙光、境界的向往、爱智的趣味、自然的魅力、理性的庄严、自我的意义六个部分,由大哲学家的思想、时代背景介绍起,兼有学术的细致品评及深入浅出的人物经历叙述。

  透过哲学家的生平和思想介绍,讲解西方哲学的经典观点,力求使读者通过阅读西方哲学培养理性思辨的习惯,以期对现实人生产生深刻的启发。

  傅先生说:一个人想成为哲学家,第一条件就是在方法上要有所创建。

  有了新的方法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点去理解现实世界,发现那些以往被我们所忽略的侧面。

  读《西方哲学与人生》,让我了解了苏格拉底所用的基本方法就是通过反诘、辩证,再设法归纳成普遍的概念或定义,他每天都要与人对话,目的在于过程,而不一定会提供答案,他就是要通过对话的方式,让你感觉到思想的变化及其运作过程。

  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苏格拉底从不会直接告诉别人应该怎样,是什么,而是通过反诘和辩论最终让你自己归纳出为什么应该怎样,为什么是这样。

  用苏格拉底的反诘、辩论的方法,可以慢慢地使思想深度增加,当你再面对事情时,不但可以从表面看,也可以看到它的整体。

  这应该就是要让学生达到真正的理解。

  因为内心没有真正的理解,行为就会缺乏稳固的基础。

  我想,这正是我们的教育所缺乏的。

  《论语·先进十二》记载: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 意思是说:季路问怎样去侍奉鬼神。

  孔子说:“没能侍奉好人,怎么能侍奉鬼呢?”季路说:“请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回答)说:“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

  孔子的回答义正辞严,他不让学生去思考死的问题,因为他自己也不去思考死的问题。

  想来季路可能诚惶诚恐,再不会对死的话题有所疑问。

  我们也像孔子一样,板起面孔驳斥学生的一切与我们的标准答案不一致的问题,扼杀学生好奇求知的目光,因为我们从不怀疑书本上知识的由来,不怀疑其可靠性,我们在传递书本的知识,安于现状。

  其实,一个优秀的教师,不在于让学生接受他的见解,而在于让学生受到他的熏陶,思想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

  作为数学老师,我把数学课的最高目标设想为把学生领进数学之门,让他们领略到数学的魅力。

  可是多少数学课教学却是南辕北辙,使学生听见数学一词就头疼。

  教育之目的,是始于引发创造力,亦终于鼓励创造力,因此教育要避免惰性观念。

  这惰性何在?就是告诉你一些陈词滥调,告诉你书本上怎么说,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就是,只要照着做就行,不要思考。

  反之,如果让你去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不断使你产生新的见解与疑惑,这就是创造力,教育以此开始,并且以此结束。

  所以我所理解的基础教育,其实就是不断教会学生反诘、辩论、归纳、思考,最终学会创新。

  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懈地去尝试。

  西方哲学与人生读后感【3】

  鲁迅先生曾说,“不值得读两遍的书便一遍也不值得去读。”然而现在人们读的书多是只够读一遍的书,书虽然多却很能挑出一两本有品味的,值得读两遍的书来,但《哲学与人生》却是例外。

  在拜读《哲学与人生》之前,我还真没有深究过,在这里有必要先熟悉一下哲学的定义:哲学的原意是“爱智”。

  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原来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

  傅先生在自序中就说,“哲学脱离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脱离哲学是盲目的。”因此,看此书与其说是学点哲学知识,不如说是通过它来审视自己的人生。

  作者用通俗的语言将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精髓提炼了出来,并贯之以自己的思想,给我们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精深的课;在这里,我们不但会看到历史哲学大师的思想,而且会感悟到许多以前从未想过的东西。

  相信看过此书的人肯定能看透人生许多事情,看淡人生许多哲学课。

  在这里,我们得到的不仅是哲学的全部精华,更重要的是生命的本质和名利和挫折。

  “人的经验有时候需要概念才能展现内涵”。

  一个人假设碰到一种情况或一种经验,但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他不知道这种情况和经验是什么,也无法去处理,没有体会也没有心得,更没有感知力,不久以后就忘了。

  即使再有相同的遭遇,也缺少先前的心得作为对照,几十年的人生虽然经历很多,但用言语表达出来却很少,对自己的一生很漠然,很无视,仿佛一生都是很苍白的,生命力的乏弱使他感受不到生命的快乐和痛苦。

  “人类的典范,应该是那些让你我这般平凡的,有着许多烦恼的人都能效法的。他们让我们懂得:烦恼不值得担心,因为能磨练出智慧;死亡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为何而死。”这很值得我们深思,现在人们多把拥有大量金钱和物质的人当作自己的偶像,以至于许多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

  其实拥有越多并不见得就越快乐,傅先生在介绍存在主义时说,“一个人有的越多越不是他自己。因为拥有越多,越没有时间做自己。”在介绍道家时又说,“一个人若多思多欲就不可能快乐,因为欲望没有满足会痛苦,一旦满足之后,又生出更多欲望,更多痛苦。”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可以没有丰富的物质享受,可以没有良好的制度,却不能没有正确的理念”。

  物质的提高和科学的迅速发展是否能证明社会的进步?即使在寝食无忧的生活里,人们是否就能快乐呢?有了一千万想两千万,有了两千万想五千万,人的欲望用无止境,追求不到时就永远在没有边界的痛苦里轮回。

  而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不堪其优,也不改其乐”也能更好地证明了即使在物质极为匮乏的社会里,人也是可以快乐的。

  显然,人是否快乐和物质没有关系。

  经济和科学属于器物层次,器物不能代表文化。

  制度也是一样。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活的人就比生活在社会主义下的人快乐,社会主义的人一定比封建社会的人快乐,我看不一定。

  对于作者的某些观点或许我不尽赞同,但由于此书谈论的是人生,对于人生,本就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可提供,正如作者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说,“一个人对于宇宙和人生,一定要存在敬畏的心。因为其中充满了许多奥秘,而这些奥秘永远不能被解释清楚。”既然是奥秘,那最重要的就是思想的互动,更何况傅先生说的许多东西又是那么正确呢?

  书中有一段话我是我最喜欢的,也在此摘录下来,做为对自己的勉励,也作为文章的结尾吧!“当真正用理性思考经验之后,就能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知道哪一种人生更为理想,也更适合自己。

  理想代表针对未来,哲学的思考就是要让人能够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向度中连贯起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当下那片片断断,刹那生灭的过程中而已。”

【西方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相关文章:

1.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2.人生读后感

3.《人生》读后感

4.【精】人生读后感

5.路遥人生读后感

6.人生由我读后感

7.人生读后感【热门】

8.人生情感语录与感悟